2020-08-16 20:57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穆書記,A區8號樓有一位孕婦肚子不舒服,情況緊急,現在需要去醫院。」
「穆書記,C區7號樓有一位住戶家裡水錶壞了,能不能安排人過來看一下?」
「穆書記,A區3號樓老人做過心臟搭橋手術,急需胰島素,希望能夠解決。」
「穆書記,A區9號樓家裡老人一個雙目失明,一個做過截肢手術,無法到指定地點進行核酸檢測,希望能給予幫助。」
......
我是喀什市恰薩街道彩虹社區C9號樓的一名志願者,這是我此刻在「公職人員樓棟長群」裡面看到的消息,此時是北京時間凌晨1時23分。」
穆再排爾江,彩虹社區的第一書記,每天被AC區66名樓棟長呼叫次數最多的人,我甚至都不知道他的姓。認識他,緣於他在各個居民群裡不厭其煩地解決群眾的各類訴求,每天從早上9點至晚上3、4點,我都一直能聽到他在不停安排處理各項工作。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我們不得不待在家裡,所有人停下了腳步,除了他們:醫護人員、人民警察、基層幹部以及來自各行各業各單位的志願者。要問他們每天在忙什麼,我想我只能說:他們在忙著打通幹部和群眾的「最後一公裡」。
對小區環境進行消毒,工作人員每天背著消毒液對每一個單元門的把手、樓道、電梯間等進行消殺,為居民配送日常生活必需品,對居住了2245戶5661人的彩虹社區來說,保證居民每天的日常生活必需品是社區工作者們的重要任務之一。
其實還有很多的工作是居民們不以為意,但對疫情防控工作至關重要的:做好防護知識和政策措施的宣傳解釋,彩虹社區安排車輛一天兩次通過廣播的方式循環在小區流動播放,引導群眾正確認識疫情,提高防範意識;做好睏難家庭關心關愛和群眾疏導工作,對獨居老人、孕產婦等特殊群體更多關心關愛,安排專門人員收集各單元群眾的困難訴求並及時反饋解決,把群眾工作落到實處......
即便工作再繁重,也沒有一人退縮,心中有了信仰,腳下便充滿了力量。就拿我服務的C9號樓的志願者來說,當聽到社區號召需要志願者出來幫忙時,不到5分鐘,群裡好多人報名,有公務員、有老師、有退休幹部、有企業工作人員、甚至還有2位孕婦,大家都心甘情願充當這一單元68戶152名群眾的腿和腳。
這其中有一位叔叔,接觸幾天後我了解到他已經退休,原單位並不在喀什,他在內地退休後來喀什和兒子生活在一起。有一天晚上我問他:「叔叔,您已經退休了,而且也不算是喀什的幹部,您這麼大年齡了,晚上還要在門口值夜班,在家待著多好為什麼要出來當志願者?」
他回答我:「因為我是黨員,就要做出榜樣,黨員身份不是一陣子的堅持,而是一輩子的堅守,哪怕我已經退休了,在需要我的時候,召必出。」
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在這一刻被展現得淋漓盡致。我想,正是因為有這樣一群人存在,決定了我們國家、黨在面臨任何艱難險阻的時候都能決戰決勝。
A8號樓的孕婦被社區工作人員送至了人民醫院;
C7號樓住戶家裡的水錶派維修工人修好了;
A3號樓的急需藥胰島素被志願者送到了手中;
......
這些事在彩虹社區每天都在發生、每天都會及時回應並解決。這只是社區幹部和志願者工作內容中的很小一部分,可對於群眾來說這每一件事都是關乎生活的大事。服務群眾無小事,細微之處見真情。彩虹社區的各位幹部和志願者們,你們都是好樣的。(記者:後彥紅 通訊員:楊洋)
喀什市融媒體中心
編 審:邵 華
責 編:包雪蓮
編 輯:宋小龍
原標題:《喀什市彩虹社區: 俯下去做群眾的「牛」 站起來做群眾的「傘」》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