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徐姓起源

2021-02-12 河南飯店

    徐xú——用古國名命得的姓



    古代東夷族有一個分支叫徐夷,亦稱徐戎或徐方,分布在今淮河中下遊(今江蘇西北部和安徽東北部),據說是伯益的後裔。伯益是皋陶之子,因幫助禹治水有功,又因「佐舜調馴鳥獸,鳥獸多馴服」,被「舜賜姓嬴氏」(《史記·秦本紀》)。伯益有個兒子叫若木,被夏后氏封於徐(今江蘇泗洪縣及安徽泗縣一帶),傳32代,歷夏、商、周,至西周穆王時有徐君偃。徐君偃以仁義著聞,頗得百姓擁護,有一次在疏導河道時,挖出一副紅色的弓箭,自認為是得到了天賜的祥瑞,頓時產生了代周為天子的野心,於是便自稱徐偃王,帶領周圍擁護他的36國諸侯,起兵反周。當時,周穆王外出打獵、遊玩,西行至崑崙丘,正在西王母那裡作客,得到消息後,立即動身,由駕車能手造父駕車,日馳千裡,迅速返回鎬京,遣使至楚,令楚國討伐徐偃王。戰爭開始後,民眾遭殃,徐偃王不忍生靈塗炭,於是收兵棄國,躲進彭城(今江蘇徐州市)一帶的深山之中,結果徐國軍隊被楚國軍隊打敗。周穆王了解到徐偃王在當地很得人心,便復封偃的兒子宗為徐子(即子爵),讓他繼續管理徐國。至宗的11世孫章禹時,吳國於公元前512年出大軍伐徐,引水灌徐國都城(今江蘇泗洪縣東南大徐臺子),滅掉了徐國。亡國後的徐國子孫,以原國名為姓氏,就是徐氏。所以,《新唐書·宰相世系》在敘述徐姓起源時說:「徐氏出自嬴姓。皋陶生伯益,伯益生若木,夏后氏封之於徐,其地下邳僮縣是也。至偃王三十二世,為周所滅,復封其子宗為徐子。宗十一世孫章禹,為吳所滅,子孫以國為氏。」

    此外,西周初期,周公姬旦平定武庚和管叔、蔡叔的叛亂後,分封給自己長子伯禽的作為魯國種族奴隸的「殷民六族」,第一即為徐氏。這支徐氏出自殷商都城(今河南安陽、淇縣),早於以國為氏之徐。

    據《左傳》昭公三十年記載,吳國滅徐後,「徐子章禹斷其發,攜其夫人,以逆吳子。吳子唁而送之,使其邇臣從之。遂奔楚。楚沈尹戌帥師救徐,弗及,遂城夷,使徐子處之」。這說明章禹帶領一批人逃到夷邑(又作城父邑,即今安徽亳縣東南城父集)。又據《新唐書·宰相世系》載,章禹13世孫徐詵,為秦莊襄王相,其6世孫徐光,為西漢下邳太守,徐光的玄孫徐安仁有二子,分為北、南兩支:長子徐豐為北祖,次子徐霸為南祖。其實,早在秦朝以前,徐氏已有北遷至今山東境者,如秦國著名方士徐福即是琅邪(今山東膠南西南)人。西漢時期,徐氏在今山東境分布更加廣泛,例如:西漢的徐伯為齊(今淄博市臨淄)人,徐生為魯(今曲阜東)人,徐房為北海(郡治在今濰坊西南)人;新莽時的徐宣為東海臨沂(今屬山東)人;東漢時的徐嶽為東萊(今黃縣)人,徐巡為濟南人,徐業為琅邪人。此外,徐氏還有播遷於今陝西、天津、廣西、甘肅、江西、浙江等地者,例如:西漢時的徐敖為虢(今陝西寶雞)人,徐樂為無終(今天津市薊縣)人;東漢時的徐徵為荔浦(今屬廣西)人,徐淑為隴西(郡治在今甘肅臨洮南)人,徐稚為豫章南昌(今屬江西)人,徐栩為由拳(今浙江嘉興縣南)人,徐防為銍(今安徽宿縣西南)人,徐璜為下邳(今江蘇睢寧縣西北)人。三國至南北朝時期,由於戰亂、官職調遷等原因,徐氏的播遷地更為廣泛,又有徙居於今河南、山西、北京、河北、湖北、四川等地者,例如:三國時的徐庶為潁川(今河南禹州)人,徐晃為河東(今山西夏縣西北)人,徐邈為薊(治所在今北京城西南)人;南朝陳時徐度為安陸(今屬湖北)人,徐世譜為魚復(今四川奉節縣東白帝)人;北齊徐遠為廣寧(今河北涿鹿)人。唐高宗總章年間至武則天垂拱年間,陳政、陳元光父子奉命入閩,有河南徐姓將佐隨同前往,在福建安家落戶。據唐人林寶《元和姓纂》記載,徐氏在唐代的郡望有10多個,如東海郯州(今山東郯城)、東陽(今江蘇盱眙東南)、東莞姑幕(今山東諸城西北)、高平(今江蘇盱眙西北)、長城(今浙江長興)、琅邪(今山東膠南)、濮陽(今屬河南)、於潛(今浙江臨安潛陽)、新豐(今陝西臨潼東北)、瑕丘(今山東兗州)、柳城(今遼寧朝陽西南)、範陽(今河北涿縣)、南昌(今屬江西)、衢州龍丘(今浙江衢縣東北)、會稽(今浙江紹興)等,於此可見徐氏繁衍昌盛、分布廣泛之一斑。又據《東海堂徐氏族譜》載,宋朝末年,徐氏有一支自江西石城縣遷至福建汀州上杭、連城二縣,元代徙居廣東豐順、海豐、梅縣、博隆及潮州之南坑,明代又移居長樂,分遷至程鄉、東石、義化等地。

    1664年,延平郡王鄭經的部下有左副都御史徐孚遠,是為從大陸登上臺灣島的第一位徐姓人。鄭經、鄭克塽父子治臺期間,有親隨營將徐秋和後提督領兵中軍徐其昌,在澎湖的鐵線尾和娘媽宮分別守防;還有詔安人徐遠入墾大槺榔西堡槺榔莊,徐阿華遷入旗後(今高雄市)捕魚,都是早期入臺的徐姓人。清朝政府統治臺灣時期,閩、粵徐氏移居臺灣者越來越多,有文獻可考者即有十多起:清初,泉州人徐公演入墾今臺北縣汐止鎮烘內裡;康熙四十年(1702年),業戶徐種桂呈請毀除麻豆內港塭岸;康熙六十年,粵籍義民徐德連居於下淡水;雍正三年,陸豐人徐立鵬入墾今新竹縣紅毛鄉;雍正五年,陸豐人徐理樹等人合墾固堡嵌頭厝、員山頂、茄冬坑;雍正十年,陸豐人徐錦榮入墾今新竹縣茄冬腳;乾隆五年,徐玉坤捐置彰化養濟院清明祭祀基業;乾隆三十六年,徐德來由竹南一堡入墾興隆莊;乾隆年間,徐樹芳開墾今新竹縣關西鎮鹹菜硼,徐王在赤山堡角秀莊開墾;嘉慶二十一年,徐太和與邑人同建鹽水裡仁橋;嘉慶年間,粵人除鳴崗倡建武西堡街。從這些記錄可知,大陸徐氏到臺灣開基,地點在北、中、南都有。現在,徐姓是臺灣第22大姓,遍布臺灣各地。

    為了進一步求發展,從清代開始,閩、粵、臺徐氏有不少人走出國門,到海外開拓新的事業,現主要分布於東南亞、歐美一些國家。

    在漫長的歷史歲月裡,徐氏對社會的文明與進步做出了積極的貢獻,湧現出許多著名人物。秦代有著名方士徐福(一作徐市),琅邪人,向秦始皇上書說海中有三座神山,請得童男童女數千人,乘船入海,一去不返。兩漢時期,徐氏曾數次奮起反抗封建統治,如漢武帝末年,由於賦稅徭役繁重,徐勃領導泰山(治今山東泰安東北)、琅邪一帶農民舉行武裝起義,攻克城邑,奪取兵器,殺死官吏,釋放被囚農民,沒收地主財物;新莽末年,東海臨沂人徐宣起兵響應樊崇,後被推為赤眉軍政權的丞相;東漢建康元年(144年),陰陵(今安徽定遠西北)人徐鳳與馬勉在九江(治今安徽壽縣)舉行武裝起義,曾建年號,置百官;東漢末年,青州黃巾軍首領徐和,在青州黃巾軍大部被曹操誘降的情況下,繼續率眾鬥爭,最後戰死沙場。此外,西漢有水利家徐伯,於武帝元光年間主持漕渠開鑿工程,修成全長300餘裡的水渠,使關東至長安的漕運時間省去一半,沿渠萬餘頃農田得到灌溉;東漢桓帝時,有豫章南昌人徐稚,因不滿宦官專權,終不為官,被稱為「南州高士」,還有女詩人徐淑;東漢末年,有哲學家、文學家徐幹,北海(郡治今山東濰坊西南)人,是「建安七子」之一。三國時有潁川人徐庶,以向劉備舉薦諸葛亮及孝順母親而著稱。南北朝時期,北方著名的徐姓人物是北魏經學家、北學代表人物之一、華陰(今陝西渭南)人徐遵明;南方著名的徐姓人物是東海郯人徐摛、徐陵父子。徐摛為南朝梁文學家,文風淫靡浮豔,與庾肩吾齊名;徐陵在梁時官東宮學士,陳時歷中書監等職,其詩歌和駢文輕靡綺豔,與庾肩吾之子庾信齊名;徐、庾二家父子的詩風、文風被稱為「徐庾體」。唐代有書法家徐浩,越州(治今浙江紹興)人,精於楷書,圓勁厚重,自成一家;有唐末王仙芝起義軍將領徐唐莒,還有三位徐姓宰相:徐世勣相太宗、高宗,徐商相懿宗,徐商之子徐彥若相昭宗。五代至兩宋期間,徐氏多文人學者和藝術家。江寧(府治今江蘇南京)人徐熙,南唐畫家,工花木、蔬果、禽鳥、蟲魚,與後蜀黃筌並稱「黃徐」,形成五代花鳥畫的兩大主要流派。徐熙之孫徐崇嗣為北宋畫家,與其兄崇勳、弟崇矩,都擅畫花鳥。揚州廣陵(今江蘇揚州)人徐鉉,與其弟徐鍇,都是五代宋初文字學家,號「大小二徐」。五代或宋人徐子平,精於星命之學,曾創算命中的「四柱」法,後世術士以八字推算命運者多宗之。南宋有史學家徐夢莘,詩人徐照、徐璣。元代有散曲家徐再思,其作品多寫悠閒生活與閨情春思。元末有長江中上遊紅巾軍首領徐壽輝,曾被擁立為帝,國號天完,年號治平。明代,成就較大的徐姓人物有:文學家、書畫家徐渭,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其詩文奇恣縱肆,在文學批評方面強調獨創,反對模擬,擅書法,長於行草,畫風淋漓恣肆,有所創造;科學家徐光啟,上海縣徐家匯(今屬上海市轄區)人,研究範圍廣泛,以農學、天文學為突出,較早從羅馬傳教士利瑪竇等學習研究西方科技知識,並介紹於我國,對當時的社會生產有幫助;地理學家徐霞客,江陰(今屬江蘇)人,專心從事旅行,備嘗艱險,所著《徐霞客遊記》富有地理學價值和文學價值。此外,明初有名將徐達、畫家徐賁,有嘉靖年間曾代嚴嵩為首輔的徐階,明代還有文學家徐禎卿、徐中行,農田水利家徐貞明,戲曲作家徐復祚,山東農民起義領袖徐鴻儒,琴家徐上瀛。清代有詞人徐釚、醫學家徐大椿、學者徐松、琴家徐常遇、書畫家徐枋。清末有科學家徐壽,對我國近代化學的發展起過先驅作用,其子徐建寅也是有名的科學家。此外,清嘉慶年間有四川達州農民起義軍首領徐天德,清末有臺灣抗日武裝首領、苗慄人徐驤。

    在近現代史上,軍政界的徐姓名人有:徐世昌(1855—1939),北洋軍閥政客,直隸天津人,曾被段祺瑞的「安福國會」選為「大總統」;徐樹錚(1880—1925),蕭縣(今屬安徽)人,北洋皖系軍閥、政客,曾在段祺瑞內閣任陸軍次長、國務院秘書長等職;徐錫麟(1873—1907),浙江山陰(今紹興)人,近代民主革命烈士;徐朋人(1903—1932),湖北黃安(今紅安)人,鄂豫邊革命根據地創建人之一;徐其虛(1906—1929),湖北麻城人,豫東南紅軍和革命根據地創建人之一;徐百川(?—1931),安徽合肥人,皖西北紅軍和革命根據地創建人之一;徐特立(1877——1968),湖南長沙人,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教育家;徐海東(1900—1970),湖北大悟人,1955年被授予大將軍銜。在文化藝術界著名的徐姓人物有: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寧人,新月派詩人;徐悲鴻(1895—1953),江蘇宜興人,現代畫家、美術教育家,擅長油畫、中國畫,能融合中西技法而自成面貌,所畫花鳥、風景、走獸,簡練明快,富有生氣,尤以畫馬馳譽中外。

    旅居海外的徐姓華人,都對當地的繁榮與進步做出了積極的貢獻,湧現出一些優秀人才。例如,美國有著名華人律師徐永壽,還有美聯邦海事委員會委員、新澤西州國際貿易局局長徐敏,均是美籍華裔中出類拔萃的人物。印度尼西亞的徐清華,以擁有財富15億美元,被列入「世界華人億萬富豪榜」。此外,臺灣的徐有庠,擁有財富約25億美元,在世界華人「超級富豪榜」排名第39位;香港的徐展堂,也被列入「世界華人億萬富豪榜」。

    徐姓在當今按人口多少排次序的中華姓氏中為第11大姓,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1.66%,分布很廣,以江蘇、廣東、浙江、四川、山東、江西、安徽居多,這7省徐姓約佔全國漢族徐姓人口的65%。徐姓不僅是漢族大姓,而且也是古今一些少數民族所使用的姓氏。例如:北魏時,北地氐人有徐氏;明、清時,廣西思恩府(故治在今廣西武鳴西北150裡)土司為徐姓;世居撫順、瀋陽等地的清滿洲人有徐姓;清滿洲八旗姓舒祿氏、徐吉氏、舒穆祿氏,後均有改為徐姓者;世居噶山的清高麗人有徐姓;清雲南麗江府石鼓土把總為徐氏,系納西族;景頗族勒託氏,漢姓為徐;土族卜氏,漢姓為徐;滿、侗、彝、回、朝鮮、哈尼、土家、錫伯、蒙古、東鄉、達斡爾等民族均有徐姓。

作者:謝鈞祥


力臻卓越  鼎立中原

客房預訂電話

0371-66763388

0371-66763399

用餐預訂電話

0371-66763280

0371-66763288

鄭州市花園路88號

地鐵1號線與2號線交匯處

紫荊山站E出口

步行至轉盤西北

相關焦點

  • 徐姓起源|中華姓氏
    在蘭谿市的姓氏研究專家胡汝明先生的帶領下,在章林村,村民徐壽泉家看到了他們世代保存下來的徐氏宗譜。蘭溪當地的姓氏研究專家胡汝明先生對這些家譜進行過深入的研究。浙江省蘭谿市姓氏研究專家胡汝明說:「徐姓呢,它是春秋時有一個徐國。這個徐國的一個國王叫徐偃王。他的子孫呢,根據郭沫若先生的考證,浙江應該是徐土,就是徐國的土地。這裡呢都是徐偃王的後代。那麼徐偃王是怎麼能夠到了這裡呢?因為那個時候,另一個國家(楚國)要消滅它。徐偃王他心裡不願讓老百姓犧牲,所以把許多人首先遷移到龍遊,然後繁衍到這裡的。
  • 中華姓氏——徐姓
    徐姓,中華姓氏之一,主要源自嬴姓及少數民族改姓等。夏朝徐若木為徐姓始祖。徐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一百五十位。至2010年,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按人口排序,徐姓在中國大陸列第十一位(在中國臺灣列第二十位)。大陸人口近2000萬人,約佔全國人口的1.43%。
  • 徐姓起源,徐家人快看!!
    「徐」姓氏源於伯益,而非殷商。殷商崇拜玄鳥,史前更崇拜鳳鳥。徐,乃山。山五行屬土,火生土。日為火,鳳亦為火。由此可見,圖騰左側是「太陽」和「鳳鳥」的組合,亦即火鳳。鳥,歷來是古人崇拜之物。象徵男性、力量,也象徵生命的繁衍、延續及文脈傳承。鳳鳥又象徵吉祥、希望、富貴。右邊是立於三層壇臺上的「餘」。餘,即飽足之意。
  • 百家姓:姓氏解讀,關乎每個人的姓氏起源!(持續更新4)
    《百家姓》是一本關於中文姓氏文化的書,成書於北宋初年。原收集姓氏411個,後增補到504個,其中單姓444個,複姓60個。《百家姓》的次序不是按照各姓氏人口實際排列,是因為讀來順口,易學好記,進行排序編輯。
  • 《鬥羅大陸》大陸上最多的六大姓氏,第三是徐姓,第一不是唐姓
    《鬥羅大陸》大陸上最多的六大姓氏,第三是徐姓,第一不是唐姓在鬥羅大陸系列中,姓氏是很多的,雖然在系列中,有兩部的作品男主角都是姓唐,但是唐姓就是在系列中成為最大的姓氏了嗎,其實不然的,那麼在鬥羅大陸系列中,都有哪些最多最大的姓氏呢?
  • 這些有皇室血統的姓氏,快來看看你有嗎?
    那在眾多的姓氏中,起名網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些有皇室血統的姓氏,快來看看吧!黃姓「黃」這個姓氏在我們的生活中很常見,其是一個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嬴姓及少數民族改姓等。關於這個姓氏的起源,主要有兩支,都是以國為新,所以,這個姓氏妥妥的帶有皇室血統的高貴氣質。
  • 趙錢孫李周吳鄭王,你知道你姓氏的起源是什麼嗎?
    最近一直在看關於周朝列國和春秋戰國時候的書籍,發現現在人們的很多姓氏都是起源於這個時候,一時興起,所以隨便找了幾個大的姓氏整理了一下,如果大家有沒看到自己姓氏的可以在下面留言,筆者看到了之後如果知道也會回答一下。
  • 百家姓中唯美的九大姓氏
    在我們的姓氏文化中有很多被我們忽略但是很唯美好聽的姓氏,一起隨小編來了解下!徐徐姓主要起源於嬴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一百五十位,按人口排序,徐姓在中國大陸列第十一位,約佔全國人口的1.43%。徐姓的最美釋義:一路徐行,把花送到你家,把我也送到你家了。該話參考自——楊基的詩:徐行不記山深淺,一路鶯啼送到家。
  • 有內涵的徐姓男孩名字兩個字
    徐姓,在我國的名望一直都是比較高的,比如唐朝名相徐商、徐彥若,民國著名詩人徐志摩,畫家徐悲鴻等等。為姓徐的男孩取名也是為難我們廣大徐姓家長的頭等大事之一。在這裡為大家帶來姓徐的男孩名字有內涵兩個字的名字,希望會對大家有所幫助。
  • 張姓發明了弓箭,趙姓是駕車高手,各大姓氏都是怎麼來的?
    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姓氏,姓氏代表你的家族傳承,如果不是經歷特殊情況,大家的姓氏是不會改變的。從最早的炎黃到今天,姓氏文化已經傳承達5000年之久了。很多家族現在還保留家譜、族譜,上面有詳細的姓氏起源,但也有很多家族族譜,在歲月的長河裡消失不見。
  • 相似的姓氏,其來源一定是相同的嗎?
    姓氏和中國的歷史發展分不開關係,因此到現在出現了很多相似的姓氏,這些相似的姓氏,是由一個姓氏演變而來的嗎?1、王姓和汪姓。王姓和汪姓,在歷史上的淵源有重疊的部分。王姓主要就是源自姬姓,而汪姓也有一部分源自姬姓,那這樣是不是說王姓和汪姓是一個姓氏啊。其實不是這樣的。雖然在淵源上,王姓和汪姓都有出自姬姓一支,但是姬姓是上古八大姓之一,由姬姓演變出的姓氏就有411個姓。更不要說由這411個姓再次衍生出的姓氏的數量了。所以說姬姓是名副其實的「萬姓之祖」。
  • 徐孺子與江西徐姓
    徐姓是中國最早的姓氏之一,其淵源可以追溯到4200多年前的黃帝第十世裔孫若木。從古徐國至今,數千年的發展使得徐姓成為中國當今第十一大姓,近2000萬人口。在徐姓人口大省的江西,徐姓位列全省第十大姓,作為北徐最重要的一支,由東漢高士徐稚衍生的「南州徐氏」更是佔據了當今世界徐姓人口的一半左右。那麼,徐稚與江西徐姓乃至世界徐姓又有著怎樣的傳奇故事呢?
  • 徐姓一族 歷代名人輩出(組圖)
    品讀四川悠久歷史  弘揚傳統姓氏文化  徐姓是在中國人文和藝術領域人才尤為突出的一個大姓,在各個歷史朝代,都能看到徐姓人活躍在政壇和文學藝術中的身影。尤其是江南一帶的徐姓,憑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不斷孕育著徐姓名人。
  • 看似相近的姓氏,它們之間有聯繫嗎?
    姓氏和中國的歷史發展分不開關係,因此到現在出現了很多相似的姓氏,這些相似的姓氏,是由一個姓氏演變而來的嗎?王姓主要就是源自姬姓,而汪姓也有一部分源自姬姓,那這樣是不是說王姓和汪姓是一個姓氏啊。其實不是這樣的。雖然在淵源上,王姓和汪姓都有出自姬姓一支,但是姬姓是上古八大姓之一,由姬姓演變出的姓氏就有411個姓。更不要說由這411個姓再次衍生出的姓氏的數量了。所以說姬姓是名副其實的「萬姓之祖」。
  • 有內涵的徐姓男孩名字兩個字
    徐姓,在我國的名望一直都是比較高的,比如唐朝名相徐商、徐彥若,民國著名詩人徐志摩,畫家徐悲鴻等等。為姓徐的男孩取名也是為難我們廣大徐姓家長的頭等大事之一。在這裡為大家帶來姓徐的男孩名字有內涵兩個字的名字,希望會對大家有所幫助。
  • 世界第一大姓氏,全球有1億多人,這幾個省份最多
    你的姓氏是什麼?關于姓氏你都知道哪些知識呢?說到《百家姓》,可能每個海內外華人都能背上幾句「趙錢孫李,周吳鄭王……」姓氏連接著血脈,每一個中華兒女無論離家多遠、多久,只要見到本家姓氏、華夏姓氏,那血濃於水的親情便會在身體裡沸騰。
  • 中國姓氏起源閒談,您貴姓?
    中國歷史悠久,創造了燦爛的文化,其中姓氏則始終伴隨。編於宋朝的《百家姓》共收錄了568個姓氏,這568個姓氏涵蓋了我國約87%的人口,而現今仍在使用的並不止於此,凡是歷史上曾經出現、使用過的姓氏則更是繁多。那么姓氏究竟從何而來,形式的起源都有哪些不同的類別。
  • 這些有皇室血統的姓氏,快來看看你有嗎?
    那在眾多的姓氏中,起名網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些有皇室血統的姓氏,快來看看吧!黃姓「黃」這個姓氏在我們的生活中很常見,其是一個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嬴姓及少數民族改姓等。關於這個姓氏的起源,主要有兩支,都是以國為新,所以,這個姓氏妥妥的帶有皇室血統的高貴氣質。
  • 倘若你是這10個姓氏,那你或許是「鳳凰部落」後裔,並非龍的傳人
    對於譚姓的起源,不少學者也猜測是在少昊一族中,兩個主要氏族經過千年發展後,為了避免戰亂而可以更改的姓。在秦朝末年,大量嬴姓為了避免被當作秦朝貴族而被迫害,因此紛紛改姓,而改姓為覃和譚的就有很大一部分,後來覃姓也有相當一部分改姓為譚,就此也讓譚成為現代中國的一個大姓。
  • 百集姓氏文化宣傳片《百家姓·起源故事》開拍
    4月6日,由鄭州市委宣傳部全力打造的百集姓氏文化宣傳片《百家姓·起源故事》開機儀式在鄭州園博園舉行,鄭州園博園籌備辦公室主任周為偉致歡迎辭,《百家姓·起源故事》總導演張清介紹了宣傳片的情況。  《百家姓·起源故事》百集姓氏文化宣傳片共有108集,由108位「龍族少年」錄製108個姓氏故事,在鄭州園博園內開拍,預計於6月1日上線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