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的風景,到了秋冬就顯得有些落寞。
也許是因為杭州的春夏太過熱鬧吧!春天的柳樹,夏天的荷塘,都是雀躍的欣喜。
但是杭州城的秋冬,也是有著自己的面貌的。
北山街,這條街的秋冬最為美好!
兩排種了大大的梧桐,所以一到秋季,梧桐葉子撲鼕砸下來,有時候騎著車,葉子就倏忽一下飄到你臉上,得手疾眼快,才能避過。
遠遠從斷橋上看著,秋色如畫。這裡也是很多杭州本地人喜歡來逛的景點。反正免費嘛!
這個亭子會有許多當地人在這裡唱歌,也有很多遊客在這裡聽歌。今年11月份謝霆鋒也來到西湖,拍到他聽歌的亭子,我沒估摸錯就是這一個啦!
而我拍照的視角,就是在斷橋上面,從我這個角度看到斷橋下邊的殘荷。
即使是12月隆冬,依然有荷葉青青。這黃與綠相交,是季節的不甘,還是蓮葉的頑強呢?
就好像我從沒想過在冬天會見過本應是春天開放的映山紅,卻在這個溫度並不很高的冬季山野開放了!而且是一整片的成群開放!
可能奇蹟並不是不可能發生的事,而是比較少吧。而我們通常說的世事,也是指絕大部分絕大多數的情況。卻並不是絕對。
冬天亭亭玉立的荷葉,總覺得它很有風骨。
斷橋再往裡走,過白堤會到孤山,其實就是一座小山包,當年梅妻鶴子的林逋曾在此地隱居,手植梅樹三百餘棵。現今孤山的梅樹都是值得賞的。
香味清幽,月影之下更是綽約。
在靠近北山街的這一頭看斷橋。日落時分的斷橋,襯著西湖水波光嶙峋。而湖面上泛起的小舟,似乎一芥裡是一個浮生。
周末的斷橋,人總是少不了的。特別是對像杭州這樣難得冬天出現幾個晴天的周末來說,人們都溜出來放風了。
這個角度只能走過,並不是拍斷橋最好的方向。
但是從斷橋這一邊可以看到對面的北山街。還能看到不遠處寶石山上的保俶塔。北山街的秋葉與保俶塔的滄桑形成一種力量對比,視覺上讓人有一種天地愴然的感覺。也有許多人對著這個方向拍照留念。
斷橋更多是一種情結,單獨在斷橋上拍照,也只是拍出了人擠人的風景。或者就是對著後面的北山街,組成一幅杭州市井的美麗。也可以去到寶石山上的蛤蟆峰,從山上俯瞰斷橋。這兩個都是遊客到此不錯的拍照方式。
其實旅遊就是換換心情。風景的改變也能讓心情輕鬆吧!
西湖日落很美。黃昏之後,湖邊夜色下,也可以走在北山街,沿途會有一些鐵質的板凳,坐著看看那湖,感覺也挺不錯。
已是秋冬時節,兩旁的柳樹依然綠油油的一片。
要幾人合抱的梧桐樹,在北山街很常見。
入了冬會有工作人員給樹漆上一層白色的防護漆,猜測應該是用來防護樹木凍傷的吧?
北山街少年宮停車場的一顆銀杏樹。燦爛的金黃。
在斷橋上遠眺北山街。
你看那秋色多絢爛。
白堤。綠草地依然。
這一條路並不長,走到底有博物館,帶上身份證就可以參觀,周一會閉館。如果不想去博物館的,往右手邊是孤山,可以去訪古探幽,左手邊也是西湖之景之一的平湖秋月。歷來是最佳賞月地,月白風清。
我在橋上看落日。
保俶塔。那一頭車來車往的就是北山街了。
西湖兩邊,比較有名的是北山街跟南山路。南山路比北山街要寬敞。南山路也有夜色可看,可我更偏愛的還是這一條北山街。也許因為它從來沒有特意開闢出來的那種強調,美也美得漫不經心,好像歲月隨意給它插了一支頭花的模樣。
有時候夜晚在北山街騎行,偶爾一抬頭,就看到月色在梧桐樹葉子叢裡探出腦袋來,像在訴說著悄悄話。
這種如在山林中行走的感覺很棒。雖然北山街來往車多,但仍是值得一逛的。
如果是遊客第一次前來,建議步行更佳。因為這兒很長一段沒有專門的騎行道。步行可以邊走邊看風景,隨時累了隨時找凳子坐下就可以,更加的愜意。
殘荷、小舟與落日。還有那遠處層疊的西湖群山。
這也是杭州的一面。
在這個街口,綠色與黃色鮮明的對比,看上去也像是畫一幅。
從斷橋繼續往北山街走,會路過蘇堤、嶽廟和曲院風荷。然後再穿過蘇堤,就到了西湖的另一邊,雷峰塔與淨慈寺、太子灣公園。南山路也是在那一頭。
我覺得遊覽西湖比較好的方式,是從斷橋這邊的北山街開始走,一路慢慢走著逛著,經蘇堤去到南山路方向。
西湖一圈下來約10公裡左右,記得穿平底鞋,水不用一次帶太多,沿途會有便利店和一些無人售貨的機子。
如果時間緊張,要我選擇的話,秋冬季節,一定不能錯過就是這條北山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