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都,說到公園就不得不提到人民公園。作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這裡承載著成都人太多的成長記憶。7月18日,記者從青羊區公園城市建設及城市更新局獲悉,為貫徹落實「老公園·新活力」提升行動,推進城市公園「景觀提升、治理提升、業態提升」,青羊區積極配合市級主管單位實施人民公園拆圍增景行動,三大措施助力推進人民公園生態價值轉化。整個改造過程將從八月底前啟動,年內完成。
青羊區公園城市建設和城市更新局供圖規劃效果圖。
拆圍透綠
拓展綠色開敞空間
據悉,人民公園將立足現狀,改造祠堂街外圍295米臨街空間,涉及面積3750平方米。通過削減臨街綠地部分坡度,梳理水杉林、綠化帶植物,突出入口景觀,透出公園美景;取消菊園外側東城根南街的欄杆,用景觀牆替代原有金屬圍擋,並通過漏窗等形式展現園內景觀,實現透綠、透景。
人民公園荷花鬥豔。
增花添彩
增強綠化界面美感
此外,增花添彩也將是人民公園「變身」的一大看點。將通過增加花境,栽植時令花卉、多年生草花、觀賞草等植物烘託氛圍,重塑公園東門及東北門入口。梳理北大門內側林下空間,移除雜樹、弱樹,修整現有喬木,豐富地被植物,增加景觀層次,重塑駁岸景觀。通過梳理東門雕塑背景植物突出紀念碑,增加入口美感,烘託雕塑主題。
人民公園壩壩茶。
築景賦情
提升公園文化品質
鶴鳴茶社段新設牌坊、改造廁所立面、新建木橋,形成與祠堂街街區及公園建築風格一致的構築風貌,延續片區原有文化底蘊。新增菊園,通過青磚景牆、臺地花圃、菊花展覽紀念牆、菊圃刻石、花柱站臺、樁頭造景等營造優美景觀,傳承發展園區菊文化。改造君平園,通過梳理交通流線方便市民遊覽,並通過增加花卉、彩葉樹種提升觀賞價值,展現「和」「合」二字主題思想。還將通過拆除東門車棚、改造門房、優化植物,提升東門雕塑觀感,發揚公園英雄主義精神。
華西社區區報記者 董峰 攝影 李國東
延伸閱讀:
成都人民公園位於成都市中心,據《成都史園林綠化志資料長編》記載,它始建於1911年,也就是辛亥革命那年,是中國最早興建的城市公園之一,是四川省最早的園林公園,迄今已經有百年歷史。最初因地處少城片區,故稱「少城公園」,很多成都人小時候都有在人民公園划船的美好回憶。
人民公園大門。
人民公園大事記
1911年人民公園興建
1913年4月辛亥秋保路死事紀念碑開工興建
1951年5月、6月成都市政府對公園進行了解放後第一次整修
1953年更名後的人民公園正式舉辦了第一屆菊花展
·
·
·
2019年秋已經舉辦了57屆菊花展
2020年8月人民公園將迎來再次升級改造
(據方志成都)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