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作:
1.先是將雞宰殺治淨,在剁去頭、腳,尾後,斬成小塊用清水反覆地漂洗(把雞塊分三次漂洗第一次20分鐘,第二次、第三次各10分鐘),撈出來瀝水後,與適量蔥姜一起放入紫陶汽鍋內(此為「汗蒸」),蓋上鍋蓋再把汽鍋放到裝有底料的砂鍋口上(底料為水、豬筒子骨、火腿、雞架骨等),然後在汽鍋與砂鍋的結合部用紗布去堵縫隙(以免漏汽),再把深砂鍋放火上加熱(即為「隔水蒸製」)。
2.等到砂鍋裡的水開後,蒸汽便通過汽鍋中間的汽鼻將雞逐漸蒸熟(一般需3~4小時),而蒸汽凝結所獲蒸餾水,也就成了湯汁。由於雞肉的蛋白質和胺基酸在蒸的過程中流失較少,所以蒸出來的湯汁鮮美醇和、原汁原味。當雞湯端上桌時,明如鏡、清如水,入口感覺到的是濃鬱醇正的味道。
在冬天寒冷的季節裡,許多餐店還會根據客人的需求,往汽鍋裡加入適量的藥材或野生菌,比如三七、蟲草、天麻、山菌之類,由此便製成了大受歡迎的「藥膳汽鍋雞」。
3.在炸制好的滷兔上撒刀口辣椒(貴州辣椒與河南辣椒按2∶1比例炒香後,鍘細而成)、孜然粉和蔥花,然後澆上熱油激香便成菜。
1.把小土豆蒸熟後,逐個捏開口。臨出菜時,還要現把小土豆放開水鍋裡煮2分鐘,撈出來控水(見圖1、圖2)。2.鍋裡入油燒熱,下臘肉丁、小米辣丁、青紅椒末、洋蔥末和小土豆,翻炒過程中再調入雞粉、鹽、味精、胡椒粉、辣鮮露和美極鮮,撒入幹辣椒粉再炒1分鐘,起鍋裝盤並撒上蔥花,即成(見圖3~7)。原料:
麻鴨1 只(約1100 克) 子姜250 克 大蒜150克 青美人椒50克 尖椒50克 乾花椒25克 泡椒末、郫縣豆瓣醬、老抽、生抽、白糖、料酒、雞精、味精、鹽、胡椒麵、色拉油各適量啤酒半瓶
製作:
1.把麻鴨宰殺治淨後,斬成小丁。子姜切小滾刀塊,青美人椒和尖椒分別切小節,大蒜從中切破,均待用。
2.往鍋裡倒入色拉油燒至九成熱,投入乾花椒、大蒜爆一下,再倒入鴨肉丁,用中火爆至色金黃、亮油時改小火,下泡椒末、郫縣豆瓣醬、老抽、生抽、白糖,炒至鴨肉呈櫻桃色後,倒入半瓶啤酒,加入雞精、味精、鹽、料酒,下子姜塊燜約10分鐘。
3.燜至鍋裡鴨肉軟熟且湯汁濃稠時,下青美人椒節、尖椒節翻炒,起鍋前撒入少許胡椒麵,裝盤即成。
原料 :
大花鰱魚頭1500克、洋蔥塊150克、馬耳朵蔥100克、蒜瓣150克、野山椒節10克、姜丁20克、紅小米椒節20克、啤酒250毫升、生抽150毫升、香菜節、鹽、老抽、蠔油、雞精、幹生粉、色拉油各適量
製作:
1.把大花鰱魚頭斬成長條,用流動水衝洗乾淨,瀝水,納盆,加入鹽、少許老抽、生抽、蠔油和雞精,用雙手和勻後,再加入幹生粉拌勻。另把洋蔥塊和馬耳朵蔥節放大煲仔裡墊底,蒜瓣下入六成熱的油鍋炸至外表金黃後,也放煲仔裡墊底
2.鍋裡放色拉油燒至七成熱,把魚頭條抖散分別下鍋,炸至色澤金黃時,撈出來瀝油後,整齊地擺在墊有原料的煲仔內。
3.依次在煲仔內放入野山椒節、姜丁和紅小米椒節,再倒入啤酒、生抽、色拉油,然後蓋上蓋子,放煲仔爐上,以小火煲約20分鐘,撒上香菜節,即可配酒精爐上桌,點火加熱食用。
金湯花膠雞,寒冬裡不可少的一鍋暖身湯,花膠與雞湯配伍,鮮美與滋補升華,整鍋湯原汁原味。
原料:
淨土雞1000克、花膠300克、濃湯1000毫升、鹽3克、白胡椒粉1克、薑片、老薑塊、蔥節、黃酒、雞汁、枸杞各適量
製作:
1.花膠(越厚越好) 用冷水浸泡12~20小時,其間可換水2~3次。
2. 淨鍋摻清水燒沸,加入薑片、浸泡好的花膠,蓋上蓋子煮沸後加入1湯勺黃酒,再燜煮10~15分鐘。待花膠自然冷卻後再用冷水浸泡10~16小時,則花膠泡發好。
3. 淨鍋摻清水燒開, 放入淨土雞、老薑塊、蔥節小火煮3分鐘,撈出衝涼,再另摻濃湯熬製十幾個小時,待土雞的精華都融入湯底,撈出整雞斬成塊,與泡發好的花膠一起下鍋燉煮,調入鹽、少許雞汁、白胡椒粉,撒入枸杞,即可上桌。
說明:
1. 步驟2 可根據個人情況選擇性操作,燜煮的花膠自然冷卻後再加冷水浸泡,其目的是讓花膠最大限度地泡發。這樣可比先前泡發的大一倍,口感也會更肥厚、軟韌。
2. 可根據客人需求燙食其他葷素食材。
此菜是把鮮椒和野山椒的辣味、青花椒的香麻味,直接熗炒進雞肉裡,成菜後麻辣味道濃厚,並滲入雞肉裡面,入味很深。菜品特色:
這道菜我將羊肚做成了酸口的,但是不是加入白醋,而是用酸菜和自製酸湯提味,尤其是自製酸湯,番茄不僅賦予酸味,還讓菜品顏色紅亮,增加食慾。
製作:
1、羊肚25千克制淨,清水洗乾淨,焯水,放入鍋內,加甘草150克,八角10個,小茴香100克,蔥、姜、幹辣椒各50克,放入桶內,加水沒過羊肚,蓋蓋燜30分鐘。
2、走菜時,取羊肚750克切條,焯水;酸菜絲100克用胡麻油炒熟,放入盤內墊底,蓋上羊肚,澆燒熱的酸湯1200克,撒小米辣椒末、蒜末各3克,淋燒熱的胡麻油10克,用香菜1克點綴即可。
酸湯:
鍋內下胡麻油150克燒熱,下香蔥、姜、蒜各50克炒香,下番茄粒200克、胡蘿蔔粒50克、香芹粒20克、香菜粒30克炒香,加水2千克,加鹽10克、胡椒粉3克調味即可。
鯧魚肉厚、刺少、味佳,營養豐富,是天然營養佳品,其膽固醇含量也低於所有的動物性食品。此魚乾燒成菜,味最清腴,鮮嫩可口。
原料:
鯧魚1條(約500克)、肥豬肉25克,冬筍25克,榨菜20克,幹紅辣椒2個,蔥姜蒜共25克。花生油1000克(約耗50克),白油25克,辣椒油20克,白糖100克,精鹽3克,味精2克,料酒25克,清湯500克。
製作:
1、將鯧魚去腮,開膛取出五臟,用清水衝洗乾淨,在魚身上每隔2釐米打上象眼花刀。把豬肉、冬筍、榨菜、幹辣椒均切成0.6釐米大小的丁,蔥蒜切成玉米粒大小的丁姜切成小指甲片;
2、炒勺內放入花生油,用旺火燒至九成熱時,將魚抹上少許醬油下入油鍋內,炸至魚呈紅色時撈出;
3、 炒勺內放入少許花生油,加入白糖25克,炒至糖呈深紅色時烹入清湯。另取一勺放入白油,加入豬肉、辣椒、蔥姜蒜、冬筍、榨菜煸炒後,倒入湯汁中,再下入炸 過的鯧魚,加入精鹽、白糖、料酒,蓋上蓋移至小火上燒至湯至將盡,魚兩面已燒透入味時,移至旺火上,加入味精,淋上辣椒油大翻勺裝盤即成。
特點:色澤紅亮,魚肉鮮嫩,甜鹹香辣。
該蹄花火鍋湯鮮味美,蹄花肉嫩質細,酥而不爛,油而不膩。
製作:
1.選用上好的豬蹄,將其表皮用燎火燒盡餘毛,至皮焦黃,浸泡後刮淨焦皮,並砍成大塊,入沸水鍋中加料酒汆透後撈出,接著用清水衝淨。
2.再放入燉鍋內,加清水、姜塊、香蔥結,燉3小時直至皮糯酥軟而不爛,肉嫩化渣不膩時,撈出待用;自製酸菜切成節;西紅柿切成半月片。
3.炒鍋置旺火上,放入適量的熟豬油燒熱,下入薑片、酸菜節煸炒至出香,然後摻入豬蹄鮮湯,放入燉好的豬蹄花,加精鹽、雞精、胡椒麵略煮片刻後,起鍋倒入火鍋盆內,撒上西紅柿片、蔥節即成。
4.取一個小碗(按人數每份計),放入蒜米、煳辣椒麵、側耳根粒、精鹽、花椒麵、醬油和蔥花配製成蘸水,加一點原湯蘸食即可。
要想讓內脂豆腐達到外酥內嫩的口感,那在炸制前就需要裹勻脆炸粉。
製作:
1.把內脂豆腐切成節,待粘勻脆炸粉以後,下入七成熱的油鍋,炸至外酥內熱便倒出來瀝油,隨後放到燒燙並墊有鋁箔紙的鐵板內。
2.鍋裡放色拉油燒熱,先下豬肉末炒散籽,再放入泡椒末、姜米、蒜米和郫縣豆瓣炒香出色,摻適量鮮湯燒開後,加鹽、味精、白糖和醋調味,待勾薄芡、淋香油後,出鍋舀在豆腐上面,撒蔥花即成。
此菜將魚乾、蝦幹加紫蘇碎、蒜子、豆豉等拌勻,再與拉過油的芋頭同蒸,成菜鮮味濃鬱,入口乾香,芋頭的加入可為魚蝦增添一股清甜味道,同時也能提高此菜毛利,增加可食性。
原料:
魚乾100克,蝦幹75克,芋頭100克。
調料:
蒜子10克,鮮紫蘇碎5克,陽江豆豉5克,蔥段5克,薑片3克,紅椒圈3克,蔥花3克,花生油、蠔油、生抽各3克,味精、雞粉、生粉各2克,白糖1克。
製作:
1、芋頭洗淨去皮,改刀成長約7釐米、手指粗細的條,入五成熱油中快速拉一下,撈出瀝淨油分,擺入盤中墊底。
2、魚乾、蝦乾洗淨飛水,瀝乾後下入五成熱油中炸至表面金黃,撈出瀝油。
3、炸好的魚乾、蝦幹納盆,加入蒜子(拍松)、鮮紫蘇碎、陽江豆豉、薑片、蔥段、紅椒圈,下蠔油、生抽、白糖、味精、雞粉調味,最後加生粉、花生油調拌均勻,擺在芋頭上,入蒸箱蒸6-7分鐘,取出表面撒蔥花,淋少許熱油激香即可。
製作:
1、把羊外腎(即羊睪丸)治淨,逐一剖開並剞菊花花刀,改刀成小塊入盆,經多次漂洗除去羶味,再納碗加鹽、胡椒粉、雞蛋清和生粉碼味,待投入沸水鍋裡汆至捲曲翻花時,倒出來瀝水。
2、把鮮香菇切成小條,在沸水鍋裡汆一水後,撈出待用。
3、淨鍋裡放油燒熱,下薑末、蒜末、泡椒節和少許的豆瓣醬炒香後,才依次倒入洋蔥條、香菇條、西芹顆和羊腎翻炒勻,然後摻入適量清水,並加鹽、白糖、味精,燒至入味時勾薄芡,淋一點豆瓣油便起鍋裝盤,撒些香菜節即成。
菜品特色:
這道菜我們注重的是菜品的原汁原味,沒有過多的香料加入,改用蔬菜汁祛羶味,注意鹽不宜加得過早,否則肉質很容易變老。
製作:
將鹽城綿羯羊肉1500克剁成雞蛋大小塊狀,涼水浸泡2小時,涼水下鍋,開火後,將血汙雜質去除,加入輔料(生薑、青蘿蔔各100克,大蔥、大蒜各80克,花椒、八角各10克),煮至八分熟,加鹽10克,再煮15分鐘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