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糖尿病人吃什麼,始終是家裡做飯的一個難題,若是不懂得食材成分,做了一些刺激血糖升高的食物,糖尿病人吃完以後,身體就會受到傷害,血糖值飆升,少不了往醫院跑。
自從去年社區體檢,李爺爺被檢查出了糖尿病,家裡人就進入了備戰狀態,對於李爺爺的飲食,進行了嚴格的控制。
「爸,您想想您的身體,別再喝酒了」
「爸,我給您做了些養生餐,您以後就吃它吧!「
「爺爺,你怎麼比我還饞,偷吃糖,羞羞羞」
兒子、兒媳、孫女對於李爺爺的糖尿病,可謂都是上了心的。但是李爺爺對於自己的糖尿病,卻是秉持著無所謂的態度,認為他們都是大驚小怪,不就是吃點糖、喝點酒嘛。
不過李爺爺這樣的觀念,也沒有堅持多久,在一個月後,發生了一件事,讓他徹底的改變觀點。
主要是因為李爺爺的糖尿病發作,鬧的李爺爺連連叫苦,也終於明白了家人的良苦用心。
最近的一項研究,或可以讓糖友們,不再繼續焦作。
一、 專家表示:米飯與糖尿病有關,中國人排外
專家們通過採集各個國家糖尿病患者的樣本,以及不斷的研究發現,南亞人每天米飯的攝入量在600g左右,患糖尿病風險達61%。
為什麼中國人例外呢?因為通過研究調查發現,我們中國人每天米飯的攝入量在400g左右,與每天吃米飯150g的人群,在血糖數值上沒有太大的差別,血糖都是比較穩定的狀態。
專家表示:每天吃400g米飯的中國人,在糖尿病的患病風險上,並沒有太大的關聯。
很多人會疑惑,其實這和中國米飯的品種,和中國人吃米飯的習慣有關,吃米飯時的配菜,也會對血糖造成影響。
雖然說中國人吃米飯對血糖的影響是個例,但不可忽視的是,主食確實會導致血糖升高,糖友們對於主食,還是要適量吃為好。
二、 主食太精細,會增加糖尿病風險
米飯屬於比較容易消化的主食,但米飯吃的太多,會導致血糖指數升高。
若是長期吃這種血糖指數較高的食材,會導致血糖持續飆升,促使胰島素分泌受到影響,時間久了,就會引發糖尿病。
看到這種比較矛盾的的解釋,糖友們肯定是一臉蒙,米飯到底是能吃還是不能吃呢?米飯是可以吃的,但吃的時候,要注意方式。
三、 糖尿病人如何吃米飯
大多數糖友們知道自己患病了,就開始拒絕吃米飯,但其實不必如此決絕,還是可以吃米飯的。
1、 不吃太軟的米
很多人喜歡吃鬆軟的米飯,但這種軟爛的米飯,會增加血糖上升的風險。吃米飯的時候,最好不要吃太軟的米飯。
2、 雜糧米飯
大家在做米飯的時候,可以嘗試放置多種雜糧,和米飯一起煮。這樣不僅可以增加營養,而且也可起到防止血糖上升的作用。
3、 專家建議:多喝降糖茶
根據《黃帝內經》中的記載,將蒲公英、苦丁、羅漢果等食材,按照比例泡水喝,可以有效的穩定血糖,這也是中醫們一直推崇的食療方法。
蒲公英:穩定血糖、降低血脂、養腸胃、清熱解毒。
苦丁:調節身體健康、增加免疫力、降血糖、祛風溼。
羅漢果:養肺潤脾胃、通腸道、防便秘、穩定血糖。
將這些輔助降糖的食材,收集在一起,做成茶包喝,對於降糖幫助會很大。若是覺得麻煩,也可以選擇做好的茶包,可隨身攜帶,衝泡也很方便。
有需要朋友們可以點擊下方↓↓↓↓卡片獲取,健康值得你這點付出!
結語:糖尿病並不是天生就有的,很多糖友都是後天生成的,這主要和大家的生活方式、飲食習慣關係較大。若是不想患糖尿病,最好可以注意攝糖量、不要太依賴主食,平時多喝一些降糖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