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提出生物進化論思想,比英國的達爾文早了兩千多年

2021-01-18 觀點與視角

中國人提出生物進化論思想,比英國的達爾文早了兩千多年

萬物是如何來的,特別是生命是如何出現,並且形成今天我們所看到的那般多姿多彩?這既是一個哲學課題,也幾乎是所有文明從誕生起就不斷努力探索的課題。

《聖經》中有創世紀,認為是神創造了天地萬物;中國古代的神話傳說裡有盤古開天闢地,又以自己的肉身化為日月星辰、山川河流、草木萬物的故事。

對於人類的起源,《聖經》說是上帝耶和華仿造自己創造了男人,又用男人的肋骨創造了女人;中國的神話傳說則說是女媧娘娘用黃土、黃河水攪拌成泥巴,捏出了第一批人類。

不同的文明體系,以不同的猜想和神話解釋著生命的起源,這些不同的解釋又衍生出了流派眾多、豐富多彩、個性鮮明哲學、文學藝術,甚至是自然科學。

人類探求生命奧秘的腳步從未停歇,但均未取得突破性進展。直到19世紀50年代,英國學者達爾文出版發行了自己的著作《物種起源》,系統闡述了生物進化論思想。生物進化論的誕生,幾乎具有顛覆性的意義,徹底推翻了此前人們所做的種種設想,改寫了生物學、生理學、生物考古學等學術框架。儘管今天有一些學者對生物進化論提出了與之相左的某些論點或者證據,但由生物進化論所統攝的生命科學體系卻依然是堅固而龐大的。

但如果仔細研究中國先秦時期諸子百家的思想,就會發現類似或者非常接近達爾文生物進化論思想的智慧火花,早已經在老子、列子、莊子、墨子等思想家的言論中璀璨閃耀了。

在《道德經》第四十章,老子就說:「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今天的人們看到這句話要麼會感覺到玄虛,要麼會感覺到平淡。感覺玄虛是因為老子口中的「道」「有」「無」等均是一些高度抽象的概念,似乎很難讓人真正領悟其中的奧秘。感覺到平淡則因為今天的人們已經普遍接受和理解了生物進化論,早已熟悉所有生命從無到有、從無機到有機、從簡單到複雜、從低級到高級的生成、演化規則。

但在兩千多年前,老子能夠說出這樣的言語卻是極為難能可貴的。因為從這句話裡就可以看出,老子早已經摒棄了「神造說」「天生說」,否定了具有人格的超自然力量或者具有自主意識的「天」的存在,展露出了萬物均是從無到有而出現的唯物主義認識。因為不論是「神造說」還是「天生說」,都有一個基本的假設就是在萬物出現之前,就已經有某個具有「框範」意義的存在出現了。從邏輯的角度說,那麼這個早於萬物的「框範」又是從何而來的?

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認為,所有生物之所以會進化,其根本動力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自然選擇,老子的這種「有生於無」,否定超自然力量的思想就完全契合。在列子這裡,這種推崇自然力而否定對「天」「神」等先天的、絕對存在的、超自然的主宰力量的傾向就更為明顯了。

列子認為:萬物「自生、自化、自形、自色、自智、自力、自消、自息,謂之生」。所謂的自生、自化、自形、自色、自智、自力、自消、自息,其關鍵就是一個「自」字。「神造說」強調的是外來的力量,也就是「他」;而列子的「自生說」,則更強調萬物的本來屬性與自我驅動。這種「他」與「自」的關係就相當於哲學中的外因與內因。外因是條件,內因是根本,這是基本的哲學論斷。

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認為,生物生存的外界環境在不斷變遷,生物之間存在生存競爭,這些都是誘發生物基因變異的外部條件。而生物進化的內因就是,生物具有因為環境變化而基因變異,並將這種變異積累起來的屬性。生物倘若沒有基因變異的屬性,那麼所有的物種就不可能延續和進化,這是進化並且形成繁複眾多、數量龐大的生物群體的基礎。而基因變異的結果倘若偏離了環境變化和競爭需要,則這種變異會被淘汰,這個物種也就滅絕了。如果從這個角度看,列子對「自」的強調是不是就非常具有進化論的科學思維了。

佛教在這個方面很聰明,饒過了起源問題。對於世界的出現,佛教解釋為「萬法由心,三界唯識」;對於生物的種類,佛教劃分為六道;對生命的生死以及生物的延續,佛教解釋為業力驅使。按照佛教的思想,既然生命乃至萬物都是由「心」或者「識」來化現的,那麼最初的「心識」又是從何而來的?佛教對此的解釋是,世界是無始無終的。既然沒有「始」,當然就不用去解釋起源問題了。

如果說老子的「有生於無」的思想過於粗略,類似但並未真正接近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思想,那麼到了道家的另一個思想莊周這裡,生物進化論的味道就愈加濃鬱了。《莊子·寓言篇》裡有一句話非常精煉:「萬物皆種也,以其不同形而相禪。始卒若環,莫得其倫。」莊子認為,所有的生物在最早的時候都是一樣的,也就是所有生物都是由一顆種子萌發出來的。用今天的研究成果來看莊子這句話,就相當於所有生物都是由無機物在一個偶然機會生成大分子有機物,然後由低級到高級,有大分子進而形成具有生命特徵的細胞、組織、器官、系統,以至於豐富多彩的生物世界。所有的生物形態不同,但其起源的「種」是一致的。

《莊子·秋水篇》裡又說:「騏驥驊騮,一日而馳千裡,捕鼠如狸狌,言殊技也。鴟鵂夜撮蚤,察毫末;晝出瞋目不見邱山,言殊性也。」意思是說,雖然所有的生物形態不同、能力各異,但它們的不同又使他們能夠符合環境條件和生存需要,這種思想是不是非常類似生物進化論「適者生存」法則?生物進化論的觀點裡,並不是最強者才能生存,而是最適合者才能生存。莊子所說的馬善於奔跑,貓頭鷹善於夜視,這都是為了生存需要而「自生」出來的技能。

莊子可以說是在整個先秦時期對於萬物由來和生物進化思考、論述最多也最為深刻的思想家了,他活躍的時間大約在公元前300年左右,如果我們將莊子的這些思想認定為生物進化論思想的話,那麼這些具有「穿越」意味的言語就比英國的達爾文發表《物種起源》早了兩千多年。

遺憾的是,老子、莊子、列子等先秦時期的思想家們雖然萌芽了生物進化的思想,但受思想認識、科研條件的限制,並未從形態學、分類學、解剖學的角度進一步深入研究、紮實論證,使之成為完備、系統、嚴密的學術系統。與以上學者大體在同一時代的墨子是非常具有現代科學思維特點和研究方法的另一個思想家,他也曾經探索過物種起源、生物進化的問題,例如《墨經》就有「龜化為鶉」的說法,惠施、公孫龍這兩個名家的哲學論述裡也有「卵有毛」、「犬可以為羊」、「丁子有尾」等提法,但可惜都是片段化的,並沒有深入探究烏龜如何變為鵪鶉(爬行綱進化為鳥綱)、雞蛋為什麼潛藏羽毛的屬性、狗憑什麼能成為羊,等等問題,以至於生物進化論的智慧火花雖然已經在先秦時期閃現了,但卻未因此而燃起科學進步的熊熊大火。這不能不說是先秦諸子留給歷史的重大遺憾。

(觀點與視角原創作品,歡迎關注本自媒體號並參與互動;文中圖片均來自網絡,若有侵權敬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達爾文並不是第一個提出進化論的人,但他是集大成者
    當時,法國大革命吹來的思想解放的春風,創造了一種自由,開放的思想氛圍,拉馬克是進化論的偉大先驅,他於1809年發表了《動物學哲學》一書,系統提出進化論的觀點。這個理論的核心內容是物種進化說,認為一切生物都是因自然的作用才得以產生,隨著環境的變化而演化,開始簡單,逐漸複雜。
  • 改變世界的思想——達爾文和他的進化論
    查爾斯·達爾文是一位自然學家、地質學家和生物學家,他於1809年2月12日出生於英國什羅普郡。他屬於一個思想自由的知識分子家庭。他的父親羅伯特是一名醫生,他的祖父伊拉斯謨·達爾文除了是一名醫生,也是英國啟蒙運動的重要思想家。他的外祖父約西亞·韋奇伍德是著名的韋奇伍德陶瓷公司的創始人。達爾文的母親去世時,他只有八歲。
  • 最熟悉的陌生人:你可能對達爾文和他的進化論一無所知!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遺傳變異,人類是由猿猴演化而來的……關於達爾文,你可能非常熟悉,因為他是寫在課本裡的偉大生物學家,可要你細說說達爾文,似乎只有進化論這個標籤讓你記憶深刻,其他的一無所知。關於進化論,或許早已經成為現代人基礎認知中渾然天成的部分,但這份熟悉也讓我們忽略了161年前達爾文《物種起源》發表之前,「神創論」和物種不變理論才是絕對主流思想。11月24日,是《物種起源》問世161周年紀念日,讓我們重新凝視這位科學巨人,看看他是如何開闢生物學發展新紀元,並且引起整個人類思想的巨大革命的。
  • 進化論中存在的疑點,達爾文曾承認過,科學尚且無法解釋!
    關於人類生命的起源,在達爾文進化論出現之前,沒有人可以解釋得清楚,通常把這些無法解釋的事件都交給鬼神,自從達爾文進化論出現之後,我們才知道人類或許是一個不斷進化的過程,而人類也是有其他的物種進化而來的,雖然這只是一種假設而已,但這也是截止到目前為止最廣泛被接受的一種。
  • 內含進化論珍貴資料!達爾文的筆記本疑遭竊,誰偷了它們?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據報導,近日,英國劍橋大學圖書館展開了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搜索行動,卻一直都沒有找到達爾文留下的2本珍貴的筆記本,裡面有著很多有關於進化論的珍貴資料,最終,劍橋大學圖書館認為,可能這兩本筆記已經丟失了,至於是誰偷走了它們,還需要警方進行進一步的調查。
  • 達爾文說進化論有個缺陷,反對者用細菌來舉例,進化論是錯誤的?
    進化論嚴格意義上來說是演化論的一種,達爾文提出「生物進化」的時候,有人比他還早。此人是拉馬克,學理科的朋友應該都知道他,生物教材上有他的事跡。拉馬克所提出的理論,以用進廢退假說為核心。當時就引起了人們的爭論,動物長時間不使用某個身體部位,它就會退化嗎?
  • 嘉賓文薈︱單之薔:達爾文進化論的誕生地
    世界上最孤獨、最美麗的群島——加拉帕戈斯群島是一座活的生物進化博物館
  • 達爾文的《進化論》,符合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的選擇
    事實上,早在數百年前,英國生物學家查爾斯·達爾文早在他的《進化論》一書中,用《進化論》的真理告訴世人;戰爭和和平伴隨著人類的文明發展是相輔相成的。那麼1941年12月7日,日本宣布偷襲珍珠港,發動太平洋戰爭也是必然的趨勢。
  • 達爾文的進化路
    大約20年後,達爾文將他的所見所聞,以及對雀科鳥類適應不同島嶼環境方式的理解,整理成為一套完整的進化理論,著重強調了自然選擇的力量——正是它確保優勢性狀能在種群內代代相傳。多年來,雖然科學界和宗教界的批評家們總在批判達爾文進化論的核心觀點,但這套理論卻像一把鑰匙,開啟了一個似乎永無止境的研究領域。
  • 世界上最奇特的群島,達爾文都曾親自登島,提出生物進化論
    是人類最後的伊甸園,也是一座活的生物進化博物館,由於特殊的氣候環境和火山地貌,群島上生活著各種珍禽異獸叢林中生長著茂密的奇花異草,各種植物也是隨處可見,1835年,達爾文都曾親自登島嶼。這也使得他後來提出著名的生物進化論,而這座島嶼的外殼像一隻烏龜一樣,島上的烏龜,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烏龜,我們可以在叢林中輕易發現他們的身影,這裡水草豐厚,沒有天敵他們可以悠閒地咀嚼著嫩草,享受這悠閒的時光。而這裡的熔巖蜥蜴也是製作倒常見的一種動物,小小他們動作迅速,但是卻生性膽怯。當地的一些樹木具有毒素,千萬不要因為好奇,就用手觸碰。
  • 「史前文明」被證實,達爾文「進化論」或被推翻?看看考古新發現
    說起達爾文的進化論,我們肯定非常熟悉,並且引以為真理。客觀的說進化論是目前科學界的一種主流思想,不僅解釋了人類的起源,而且還用來指導我們人類對於自然的思考。  不過,這個世界並不存在著絕對,即使是進化論這樣的真理,也會隨著時代的變化而變化。
  • 達爾文誕辰200周年:他的遺產仍影響當今世界
    「人類的思想在19世紀經歷了一次變革,這次變革在今天仍然影響深遠……一個人,和一本書,成為現代生物進化論的象徵。」  達爾文生平   1809年2月12日,達爾文出生在英國的施魯斯伯裡,他的父親是位著名的醫生,他的祖父則是更有名望的醫生,同時也是推理進化論者。
  • 生物樹狀進化模型遭質疑
    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一直是生物進化學的根基,100多年來人們對這一理念深信不疑。1月21日出版的英國《新科學家》雜誌卻載文稱,達爾文認為生物進化呈樹狀的理論是錯誤的。「生命進化樹」就像大家譜1837年7月,年僅28歲的英國生物學家達爾文,在倫敦的寓所裡靈光一閃,在筆記本上畫了一棵假想的樹,以此來闡述物種進化方式,這是達爾文首次提出「樹狀生命進化論」。22年後,這一理論公之於眾,在「生命進化樹」理論的基礎上,LUCA概念形成了。LUCA指的是「所有物種在分化之前的最後一個共同祖先」。
  • 達爾文晚年否定了自己提出生物進化論,是真的嗎?
    這些科學界的誣陷公案中,達爾文不是第一個,牛頓、愛因斯坦、霍金等都是受害者,其中應該是霍金的出鏡率最高、達爾文則是人人都能黑一把.....看起來似乎是最慘的那一位!達爾文原因非常簡單,因為達爾文的《物種起源》非常接地氣,人人都可以發表一下意見,當然很多無知的或者是別有用心的一小撮就本著各種目的予以施加各種莫須有的「罪名」,其中最明顯的就是各大科學家的晚年都否定了自己的言論,比如牛頓晚年相信神學
  • 達爾文進化論:欺騙了整個世界200多年
    人類進化的現代理論認為,人類和猿來自於地球上生活了幾百萬年的同一個類猿的祖先。這一理論指出,通過遺傳和環境因素的結合,人類作為一個物種產生並形成今日所見的各種族,而現代類人猿則有一個獨立的進化途徑。也許進化論最有名的支持者就是查爾斯•達爾文(1809 - 1882),他著有《物種起源》(1859)來描述他的進化論。
  • 嚴復在《天演論》中提出的社會達爾文主義,對中國人的利弊幾何?
    1859年,達爾文在《物種起源》中提出「物競天擇,適者生存」,1897年,嚴復在發表的《天演論》中提出「物競天擇,優勝劣汰」。兩者看似相差無多,但無論是在社會還是在生物角度看,兩者都不能一概而論。但是社達與動物界的叢林法則還是稍有不同,達爾文提出的進化論與嚴復提出的「進化論」也是有區別的,我們必須要搞清楚三者之間的差別。
  • 專訪|《其實你不懂進化論》作者史鈞:我們對進化論充滿誤解
    作者以獨特的視角,生動展現了科學界、哲學界的巨人們圍繞進化論的起源和發展爭論不休的場景:進化論與神創論的對決、拉馬克主義與達爾文主義的角逐、達爾文主義的內訌、社會達爾文主義引發的爭議……每一次論戰就是一次思想的碰撞,從而一步步揭開進化論的神秘面紗。「可以這麼說,達爾文之前的世界,和達爾文之後的世界,是兩個完全不同的世界。
  • 可能會推翻達爾文的進化論!
    可能會推翻達爾文的進化論!在人類科技發展進步之後,追尋人類起源的秘密,似乎成了我們探索任務的重中之重。在古代的西方,宗教信仰表示人類和其他的生物,其實是由上帝創造出來的。在古代的東方地區,大多都認為人類是由女媧創造出來的,在我國古代更是流傳著「女媧造人」這一傳說。
  • 達爾文進化論是否是人類起源真諦?人類進化是否已經到了盡頭?
    說到人類的起源很多人都學過生物,而在生物中我們所學到的是,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認為生活是在適應大自然環境之中,經過不斷的淘汰變異,比較強大的基因逐步的適應了自然環境,而那些弱小的基因則逐步的被淘汰,這就是平時說的的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還有所謂的優勝劣汰。
  • 《為什麼要相信達爾文》進化論有個特點,大家都以為自己懂進化論
    本文為你解讀的這本書是《為什麼要相信達爾文》。這本書主要講的是:進化論破除了人類直覺所製造的一系列迷信,解釋了很多神創論解釋不了的現象,理解進化論會幫助人類更加了解自己。進化論和相對論一樣,都是科學領域裡少數幾個經久不衰的全民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