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Mintina
一場裡氏7.8級的地震引發一場席捲珠穆朗瑪峰(南坡)大本營雪崩,世界聞名的登山嚮導,來自新墨西哥州Taos地區的Dave Hahn;夏爾巴嚮導負責人,次仁多吉;助理嚮導,JJ Justman;還有他們的五位客戶發現自己被困山峰1號營地,這裡的海拔高度為20,000英尺。此刻,他們沿山峰下撤的線路遍布不可逾越的冰裂縫,Hahn和他的團隊面對極具風險的直升飛機營救。
一架救援直升飛機在珠穆朗瑪峰(南坡)1號營地盤旋
照片版權:Dave Hahn
1號營地,珠穆朗瑪峰
在2,500萬年前,印度,一度是地球板塊上一座快速漂流的孤立島嶼,與亞洲板塊相撞。兩塊大陸依然在持續碰撞,山峰也以每年1.5至2英寸的高度增長。這股力量一直在推動喜馬拉雅山區,世界海拔最高山峰的增長。
- 紐約時報,April 4, 2019年4月4日
Jennifer Hull撰寫的震顫:一場地震,一位傳奇登山嚮導,和珠穆朗瑪峰死亡人數最多的一日
在寂靜山谷巨大的凹形山壁,四頂鮮黃的帳篷沿狹窄的冰川邊沿區域連成一排,如同電線上停留的鳥兒一般。Dave Hahn,2015年RMI珠穆朗瑪峰探險隊伍的領隊和他的助理嚮導,JJ Justman住在第二頂帳篷內。一旁,客戶Robbie Massie和Peter Rogers共用第一頂帳篷。而他們的另外一側,夏爾巴協作領隊,次仁多吉及客戶,Hemanshu Parwani,他願意人們把他稱之為HP,在他們所處的第三頂帳篷內,用蘋果手機播放歡快的尼泊爾音樂。客戶,Hao Wu和Hnas Hilscher佔據了最後一頂帳篷。他們剛剛爬進自己尼龍的宿營地,他們正因為在海拔19,689英尺高度的1號營地度過首晚而感到缺少氧氣的暈眩,而且在他們清晨去往海拔21,000英尺高度2號營地的適應訓練後覺得口渴和疲憊。就在之前,他們通過了極深的冰裂縫上連接的晃動的金屬橫梯,他們的雙手抓緊兩側連接的纖細的繩索,雙腳上的冰爪觸碰著冰冷的金屬。此刻是2015年4月25日上午11點56分。Dave掙扎著脫下自己的攀登護具,而JJ正點燃營地的爐頭,融雪,烹煮熱茶,他們突然之間感到自己腳下的地面不斷晃動。Dave無法動彈。在珠穆朗瑪峰海拔接近20,000英尺的區域,他固然感到自己像是身處海洋中的一艘船隻。他和JJ彼此對望,同時說到,「地震!」
由於知覺,全部八位登山者把頭伸出帳篷外,但是,由於天氣原因,他們只能看到雪屑掉落,而他們下端的地面升起濃重的灰霧。
「這是什麼?Dave,究竟怎麼了?這是否是正常現象?」HP在自己的帳篷內喊到。隨後,在他們所處區域上端,他們聽到了一聲冰層斷裂的巨大響動。雪崩傾瀉而下,聲音在山峰的凹陷區域迴蕩,而且響動在這處凹形山壁被放大。隊伍聚集在一切。第一頂帳篷,Robbie Massie記得一家人在表達他們對於2014年冰塔區域雪崩的擔憂時,他對他們所說的話語。「閃電不會擊落兩次,」他告訴他們。
「噢,我的天啊!」JJ脫口而出。
Dave在腦中快速判斷狀況。珠穆朗瑪峰如同果凍蛋糕一般搖擺。他和團隊在兩處冰裂縫之間宿營,位於冰塔下部3,000英尺。雪崩沿每一側山壁滾落,向他們逼近。他發現自己在考量,在努子峰遭遇一場雪層遇難,又或是在珠穆朗瑪峰西肩遭遇同樣的狀況死去更好。在思考的數秒時間裡,一切變成緩慢模式,他還考慮到他們留宿的冰架在他們腳架崩塌的可能性,或是這裡塌陷,他們滑動3,000英尺,掉入冰瀑。
地震後的大本營
照片版權:Hao Wu
「這是一場地震,」他聽到自己喊到。「但是,我們還好!」
「拉上你的帳篷,留在裡面,」赤仁命令到。「戴上你的頭盔和雪崩探測器。」
被困的隊伍遵守指令,戴好頭盔,綁上他們的雪崩探測器,同時瞪大雙眼,看著自己的室友。在撥打自己的衛星電話時,HP的雙手不斷抖動。雪屑和冰塊滑動的聲音變得更響,而且更近。Robbin及Peter握住隨著瘋狂的氣浪左右擺動的帳篷杆,他們凝視死亡。赤仁想到自己的妻子,她正在懷孕,這是他們的第一個孩子。他們下端的地面劇烈地晃動,搖擺,翻滾。在他們拉上所有的帳篷門之前,雪崩到達,擊中他們。
文章內容摘錄自Jennifer Hull撰寫的「震顫:一場地震,一位傳奇登山嚮導,和珠穆朗瑪峰死亡人數最多的一日」一書(新墨西哥大學出版社,2020年)。
信息來源:Jennifer H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