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過去的雙十一大戰中,直播購物平臺成了促銷的大流量場。
天貓雙11全天,淘寶直播帶來的成交接近200億,超過10個直播間引導成交過億,超過50%的商家都通過直播獲得新增長。
據淘寶直播運營負責人趙圓圓透露,網絡上有「淘寶第一主播」之稱的薇婭,在今年雙十一期間的銷售額,依然佔據淘寶主播榜首,已經達到了她2018年全年的銷售額。
2018年薇婭引導成交銷售額是多少呢?
27億。
最初只賣自己的衣服到拓展至全品類商品,從幾百粉絲到近1000萬粉絲,薇婭用了三年的時間。
她日常的工作流程大致如下:
每天直播保底6小時,晚上7點開播,凌晨12點後下播。
吃飯,繼續工作,和招商團隊開會,試用新品,準備第二天直播,學習相關知識,清晨六七點下班。
回家睡覺,下午起床,準備直播,晚上7點再次開播。
如果白天有活動,睡眠時間會被壓縮到3小時以內,不會耽誤7點開播。如此循環往復。
在薇婭的日程裡,沒有周末和節假日,每月只休息一天。
於是,專門針對事業成功女性的問題又出來了。
「你這麼忙,怎麼平衡事業與家庭?」
薇婭的回答是:和男性一樣。
因為這兩者無法平衡。
「和很多男士工作很忙碌,忽略了家庭不怎麼陪妻子一樣,女生也一樣的。」
「如果你在工作中變得很忙碌的話,你肯定有一個傾斜。」
一個人的時間,用在什麼地方是看得見的。
任何人一年都是365天,一天都是24小時。
你想在事業上成功,就必然要把更多的時間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去。
這是一個很基本的常識。
可是「你如何平衡事業與家庭?」這樣的問題,只會在採訪事業女性時出現。
有人在採訪時問過事業男性這樣的問題嗎?
沒有。
因為理所當然覺得,男性在拼事業,照顧家庭的責任當然是由妻子來負擔啊。
傳統文化裡,女性因為有著生育下一代的能力,所以更多地被賦予了家庭的意義。
在傳統社會,男女合作育兒分工明確。女性照顧家庭不工作,賺錢養家男性負全責。
但在中國現代社會,女性社會勞動參與率近70%,而且對女性在職場上的要求,已經往往和男性同等,甚至更為苛刻。(比如年齡婚育限制,比如女性錄取分數線比男性高)。
但是與此同時,家庭的責任還依然更多地壓在女性身上。
既要女性工作,減輕男人的養家壓力,又要女性和舊式婦女一樣照顧家庭,讓她蠟燭兩頭燒,合理嗎?
提出這種要求的人,不是蠢,而是壞。
如果事業男性不能夠平衡事業與家庭,那憑什麼要求事業女性去平衡呢?
如果孩子需要母親陪伴,父親又豈能缺席孩子成長?
女性十月懷胎,高危生孩,在生育這方面付出的代價,已經比男性多得多了,當她去拼事業的時候,照顧家庭兒女的責任,不更應該由丈夫來做嗎?
男人不是超人,女人也不是。
男人有事業心,女人也有。
試圖用母愛和家庭來綁架事業女性,而不是用同等標準,來衡量人的工作表現和社會價值,不過是別有用心的人,想用這種方式來試圖激發女性的負疚感,增加女性的家務負擔,貶低女性在事業上的成就。
這種針對事業女性的問題,其實是一種掣肘,它影響、牽制了女性從業的雄心與壯志。
不過這種洗腦式的暗藏惡意的問題,遭受到了女性越來越多的抵制。
前央視著名主持人、某基金創始合伙人張泉靈,曾經在受訪時被問及這個問題,她直言:「我明確告訴你,我討厭這個問題,我認為女性企業家不需要承擔這種壓力。因為這背後是偏見。」
薇婭也語含機鋒地說:無法平衡,和男性一樣。
女性為了自己的事業,為了給孩子和家人更好的未來努力工作,她的丈夫當然要在上班養活自己之餘,多花時間陪伴孩子多做家務,必要時可以辭職當家庭主夫,讓妻子無後顧之憂啊。
並且,但凡頭腦清醒一點的女性,都已經知道,一個人能否真正把握她的生活,能否得到人們發自內心的尊重,取決於她自身的經濟收入和社會成就。
而不是取決於她生了幾個孩子,把老公伺候得多周到。
所以,薇婭看到到女兒給她發信息,抱怨媽媽忙於工作不接她放學,心裡也會很難受。
但是,她說:「我已經回不來了。」
她的身後,是數百人的公司團隊,5000多個合作商,上千萬天天等待她直播並瘋狂下單的粉絲。
據說她停播一日,背後的工廠要停工數十天。
這已不僅僅是為了賺錢,而是社會成就感和社會責任感,讓她有了更努力工作的動力。
況且,薇婭並不是對女兒置之不顧。
她每天都會和女兒視頻,每個月唯一的一天假期,她都會一大早從杭州飛廣州陪女兒,第二天一大早,再飛回杭州工作。
陪伴是否有質量,不僅在於時間的長短,更在於是否用心愛護。
以及母親是否以身作則,成就自己的人生,成為女兒學習的榜樣。
有人給薇婭留言:等你的女兒長大了,會感謝有你這樣的媽媽。
是的,孩子很快會長大的。
待孩子稍有點社會意識之後,TA們希望自己的媽媽是什麼樣子呢?
是工作努力,有事業有地位,為社會作貢獻被肯定?
還是脫離社會,渾渾噩噩,把人生希望全部寄托在兒女身上?
媽媽同樣都愛著自己的孩子,但孩子會更佩服,更崇拜,更願意選擇哪一類媽媽呢?
當你的孩子上學工作談戀愛時,在TA填各種家庭情況表格的時候,和同學同事們交流家境的時候,和異性交往需要介紹自己母親的時候……
母親是「家庭主婦/無業」讓孩子驕傲呢?還是「職業女性/企業家/行業名人」更讓孩子自豪?
我想,其實這也是薇婭堅持下去的原因之一吧。
當然,選擇以事業為重,還是以家庭為重,歸根結底要看個人意願。
選擇事業,就努力去工作,去爭取,去堅持。
選擇家庭,就安心陪伴孩子、照顧家人。
或者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在不同的階段,做不同的決定。
但是,不管怎麼做,你都不需要去考慮如何平衡事業家庭這種偽命題。
沒有平衡,只有取捨。
你只要選擇自己真正想選擇的,然後盡心盡力去做,就足以無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