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最大!金山這裡有個大件垃圾資源化處置站!

2020-12-18 騰訊網

《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一公布,垃圾分類成為市民廣泛關注和熱議的話題。許多市民對於生活中的大件垃圾,如廢舊家具等如何處理很苦惱。其實在2018年11月,山陽鎮就建成了全市最大的大件垃圾資源化處置站並投入試運行,最大日處置能力高達150噸,解決居民大件垃圾處置難題。

隨著城鎮和農村的快速發展,在裝修、搬遷、家具更新等過程中產生了一些大件垃圾,這些大件垃圾體積大、整體性強,需要拆分再處理。因交通運輸不便,人工拆解困難等因素,大多會被各垃圾收購站拒之門外。

而現在,位於衛清東路上的山陽鎮大件垃圾資源化處置站內:

工人們將回收來的沙發、床墊、木櫃逐一拆解後

點擊播放 GIF 1.5M

由鏟車拉走,投進大型切片機內粉碎

點擊播放 GIF 1.7M

傳送帶將一次粉碎後的木材塊再次送進切片機進行二次粉碎

點擊播放 GIF 1.5M

點擊播放 GIF 0.9M

處理後就變成了四到五釐米長的燃燒棒

點擊播放 GIF 1.2M

據了解,整個過程不到10分鐘,大件垃圾得以變廢為寶,重新利用。

據上海永馳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介紹,這些由廢舊家具處理成的燃燒棒,將提供給鍋爐廠作為一種燃料,做到資源化利用,利用率基本上達到95%-100%左右。

目前,山陽鎮試運行在各村和各小區內都設置有專門的大件垃圾堆放點,市民家中有大件垃圾可直接放在堆放點內,由村委會工作人員或物業公司工作人員負責運送到處置站。我區其他各街鎮工業區若也有此類需求,垃圾處置費則用由各街鎮工業區承擔,運往處置站的運費則由各村村委會及各小區物業承擔。

除了家具之外,山陽鎮大件垃圾資源化處置站還能對農村常見的毛豆杆、蠶豆杆、麥秸稈和稻草杆等垃圾進行回收處理,利用率達到100%,有效解決了農村秸稈焚燒屢禁不止的難題。

據了解,山陽鎮大件垃圾資源化處置站於2018年11月開始試運營,建築面積4960平方米,內安裝有大型切片機、鏈板運輸機等大型機器設備,最大日處置能力高達150噸。

你可能還喜歡這些內容

記者丨朱磊 楊嘉婕

編輯丨陳憶文

責編丨陳憶文

歡迎下載「掌上金山」新版APP

長按以上二維碼即可下載

「掌上金山」—金山人自己的APP

好看請點這裡~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德清建成全市首座「大件垃圾+園林垃圾+建築垃圾」大型處置中心 
    ,德清縣建成全市首座「大件垃圾+園林垃圾+建築垃圾」大型處置中心。 「預計每年可處置建築垃圾55萬噸,大件垃圾及園林垃圾15萬噸。」德清縣綜合執法局政工科施佳佳告訴記者,為解決建築垃圾問題,該處置中心配備封閉式建築垃圾處理車間、大件垃圾拆分中心、園林垃圾處理車間,內設分類料庫及儲存庫,利用懸浮型鏈板式綜合破碎機、強磁機、輪胎式裝載機等多種設備對各類垃圾進行針對性高效處理。
  • 浙江省湖州德清建成「大件垃圾+園林垃圾+建築垃圾」大型處置中心
    北極星固廢網訊:為進一步提升垃圾無害化與資源化利用水平,湖州市德清縣建成「大件垃圾+園林垃圾+建築垃圾」大型處置中心。該處置中心位於雷甸鎮解放村,佔地面積20畝,於9月底正式投入使用,實現了三大類垃圾處置高效化、資源化、規範化三提升。「預計每年可處置建築垃圾55萬噸,大件垃圾及園林垃圾15萬噸。」
  • 城區新建一處大件垃圾免費處置中心
    別為大件垃圾處置煩心城管君送好消息來啦!城區新建一處大件垃圾處置中心大件垃圾免費處置!為解決垃圾處理「最後一公裡」的難題,提高大件垃圾資源化利用率,我縣全力推進大件垃圾收運處理體系建設。為方便市民自行投放大件垃圾,打通「最後一公裡」,我縣在城區新建一處大件垃圾處置中心,原七裡大件垃圾處置中心於11月底停止運行。
  • 上城區大件垃圾處置3.0版本上線啦
    為解決垃圾處理「最後一公裡」的難題,上城區城管局全力推進大件垃圾收運處理體系建設,提升大件垃圾末端處理能力,實現大件垃圾全流程閉環處置。以往以小區為單位的「零散「收集模式,正式升級為以街道為單位的中型集置點統一收運模式,大大提高了大件垃圾轉運效率,實現大件垃圾更精細的資源化利用。
  • 廈門:大件垃圾處理有章可循(傾聽·關注垃圾分類和資源化利用)
    製圖:張丹峰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決定》提出,普遍實行垃圾分類和資源化利用制度。實施垃圾分類處理和資源化利用,不僅可以改善城鄉環境、減少資源浪費,還可以成為拉動相關行業進步的經濟增長點,對於推動綠色發展、建設美麗中國具有重要意義。做好分類處理,既對技術條件有要求,也是對城市治理的考驗。
  • 在朝陽,「大件垃圾」去哪了?
    等到暫存點積滿後,物業會聯繫朝陽區大件垃圾處理中心,由專車清運出小區。與白領家園不同,崔各莊鄉費家村產生的大件垃圾就在村子裡進行處理。費家村有臺大件垃圾處理設備,崔各莊各暫存點的大件垃圾由鄉保潔隊統一運至這裡進行粉碎,粉碎後的木塊、金屬再由專業的清運公司清運至生物質發電廠和鋼鐵廠,進行再利用。
  • 常州每個區都有大件垃圾分揀中心
    全市每個區都有了大件垃圾分揀中心常報全媒體訊 記者日前從市環衛處了解到,我市各轄市區都建立了大件垃圾分揀中心。全市共建成7座大件垃圾分揀中心,均投入使用。隨著居民家中各類家具更新換代的加速,廢舊家具變成居民心中「難捨、難扔、難賣」的一塊心病。
  • 濟南首個大件垃圾收運系統正式啟動
    對很多人來說,換家具、搬新家本是件高興事兒,可由此產生的垃圾,特別是沙發、床墊等「大塊頭」怎麼處理,就成了一件頭疼事。7月12日,市中區城管局在濟南市率先啟動大件垃圾收運系統,轄區17個街道辦事處均設立大件垃圾暫存處,居民可通過街道辦將大件垃圾放至暫存處,由車輛統一運往新設的處置中心進行資源化處置。
  • 浙江這條智能大件垃圾處置生產線不一般
    浙江某再生資源分揀中心選用先進的潔普智能大件垃圾資源化處理系統,實現大件垃圾的破碎減容,變廢為寶。目前,該設備已安裝調試完畢,待正式投入使用後,日處理能力將達50噸,「消化能力」強大。走進再生資源分揀中心,最引人矚目的是一條大型大件垃圾處置生產線。
  • 垃圾分類來了,濟南大件垃圾以後該扔哪兒?請戳本文
    大件垃圾往往在裝修、搬遷、家具更新等過程中產生,它們體積大、整體性強,需要拆分再處理;但因交通運輸不便、人工拆解困難等因素,大多會被各垃圾收購站拒之門外。大件垃圾該由誰「吃」?怎麼「吃」才能「吃好」?12日,在濟兗路中段的濟南西部大件垃圾資源化處置中心,大型木製家具和床墊經過拆解之後,經過大型設備進行粉碎。
  • 項目動態|山西運城建築垃圾處置及資源化利用項目開工建設
    2月16日,「2020年運城市第一批重點項目集中開工暨市城區建築垃圾清運處置及資源化利用項目開工儀式」在中原環保鼎盛運城項目主場區舉行,市委書記丁小強宣布項目開工,市委副書記、市長朱鵬主持開工活動,儲祥好、安雅文、張潤喜等運城市四大班子領導,中原環保鼎盛鄭州固廢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海淼等出席儀式。開工儀式的圓滿舉行,標誌著中原環保鼎盛運城萬瑞建築垃圾清運處置及資源化利用項目正式動工開建。
  • 澄邁首個大件垃圾破碎中心投入運營 1小時可處理20噸大件垃圾
    為提升垃圾分類處理能力,彌補公共服務不足。近日,在海南省澄邁縣金江鎮生活垃圾壓縮轉運站中,澄邁首個大件垃圾破碎中心投入運營。該中心配備的大件垃圾破碎設備,1小時可處理20噸大件垃圾。澄邁縣大件垃圾破碎中心的破碎設備由電腦控制,大件垃圾破碎後進入壓縮箱體,使用垃圾轉運車運往指定位置再進行資源化利用或無害化處理,有效的解決了居民大件垃圾處理難題,降低人力拆解時的安全隱患,使大件垃圾「化整為零」、「物盡其用」。「除大件垃圾破碎設備外,中心還配備智能樹枝粉碎機和大件垃圾壓縮車,用於大件垃圾的現場處理。」
  • 海南澄邁縣首個大件垃圾破碎中心投入運營
    消費日報網訊(李豔梅 記者 鄭紅梅 )為提升垃圾分類處理能力,彌補公共服務不足,海南省澄邁縣首個大件垃圾破碎中心近日在金江鎮生活垃圾壓縮轉運站投入運營。該中心配備的大件垃圾破碎設備,一小時可處理20噸大件垃圾。
  • 大件垃圾、園林垃圾、建築垃圾怎麼辦?德清有了新方法,可「變廢為...
    近日,位於德清縣雷甸鎮解放村的「大件垃圾+園林垃圾+建築垃圾」大型處置中心正式投入使用,昔日「垃圾」變廢為寶。 「該處置中心佔地面積20畝,預計每年可處置建築垃圾55萬噸,大件垃圾及園林垃圾15萬噸。」
  • 澄邁首個大件垃圾破碎中心投入運營
    澄邁首個大件垃圾破碎中心投入運營一小時可處理20噸大件垃圾本報訊(記者 李佳飛 通訊員 於亞楠)近日,在澄邁縣金江鎮生活垃圾壓縮轉運站中,澄邁首個大件垃圾破碎中心投入運營。該中心配備的大件垃圾破碎設備,一小時可處理20噸大件垃圾。
  • 拆解大件垃圾、科普垃圾分類……北京主城區首個城市生態島投用
    圖為:6月7日,小朋友在城市生態島學習體驗廚餘垃圾變廢為寶。居民家中被淘汰的廢舊沙發、床墊等大件廢棄物時常面臨無人收、無處放、難清理的尷尬。6月7日,位於北京東直門街道的主城區首個城市生態島投入使用,這裡將實現大件垃圾一鍵拆解,將處理周邊地區全年所產生的大件廢棄物,可節約大量成本。6月7日上午,部分居民代表受邀來到剛剛揭牌開放的城市生態島,實地參觀了大件廢棄物處理生產線演示、廚餘垃圾轉化產品展示、垃圾分類科普微展廳,並實地參觀學習垃圾分類科普知識。
  • 可回收大件垃圾:「粉身碎骨」都是寶
    居民孫元利說,如何處理這些大件垃圾對於居民來說,確實是個難題——舊貨市場不收,賣廢品不值錢,少了人家還不拉,只能扔到樓下。「我們都是免費幫居民處理的,租戶流動的頻率越高,產生的大件垃圾就越多。原來沒有中轉站的時候,我們只能聯繫廢品收購站,攢多了人家才來拉一趟。你看這些都是些海綿、木頭,一毛錢一公斤,又佔地方又搭人力物力,現在有中轉站方便多了!」
  • 上海市園林科學規劃研究院成功試製溼垃圾資源化產品
    《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於2019年7月1日正式實施,上海市率先步入強制垃圾分類並資源化利用時代。溼垃圾的資源化利用作為垃圾「三化」的重要組成,是溼垃圾分類形成閉環的末端環節,《條例》已明確提出溼垃圾處置產品用於公共綠地、公益林地甚至農田的土壤改良。
  • 北京打造全過程垃圾分類模式,引導源頭精準分類,建17個中轉站
    居民生活垃圾掃碼積分兌換物品;設置垃圾中轉站,杜絕垃圾露天堆放帶來臭味及滲露;引入建築垃圾資源化處置生產線,使建築垃圾原地「變廢為寶」……記者今天上午從朝陽區政府了解到,該區通過不斷地探索與嘗試,已逐漸形成從前端投放、收集、轉運,再到末端處理消納全過程特有的垃圾分類和處置模式。
  • 「分」出綠色新生活——長沙縣全鏈條推進垃圾分類工作紀實
    在星沙街道,小區組織居民觀看垃圾分類宣傳片,舉辦各類垃圾分類趣味活動,用百姓喜聞樂見的形式,讓居民踴躍參與其中;湘龍街道轄區內有城區規模最大的農貿市場及中南地區最大的汽車銷售及配件市場,街道調研釐清居民需求後,就近建設了廚餘垃圾處理站及集汽車配件垃圾、大件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於一體的大型綜合收運中心;為保證前端分類實效,長沙縣率先全市組建「桶邊指導員」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