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與綠色 初見墨爾本
來澳洲第一天的行程是打卡 墨爾本 城市裡的兩個」景點「: 維多利亞 國家美術館 和 墨爾本 皇家植物園。因為之後還要再來,而且晚上還要飛 霍巴特 ,所以我們沒有選擇過多景點,並選擇在機場寄存行李,竟然要28AU刀!!在沒有習慣土澳的物價前,我們覺得這筆開銷真是無比昂貴!不過因為這是necessary的開支,所以也沒多想也就花了。
來到土澳的第一天是從適應物價開始的,有了第一筆坑爹的寄存費,後面的物價也慢慢適應了。從南十字站出來有個7-11,裡面有澳洲最便宜的礦泉水,2AU刀,後來在美術館外一個路邊快餐店買了一個雞肉卷,11AU刀。
至此,我們對澳洲的物價有了一個大概的了解。伴隨著雞肉卷飽腹的滿足感,外加上雖然貴但是分量足而且很好吃,我們「原諒了」這裡的高物價,並且慢慢開始適應了。
作為兩個前一晚沒怎麼睡的人來說,經常找座位是常有的事,不過之後的事實證明,作為一個以私有制為主體的資本主義國家,澳洲的公共基礎設施建設非常人性化,不僅街頭、景點有很多可以坐下的地方,且公共廁所的數量也十分可觀,而且還乾淨。
美術館的藏品對於不十分在行的我們來說好像並沒有什麼值得注意的,不過,第一次進入西方世界美術館的我們還是被如下場景所震撼了。
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國家藝術館
如果你身臨其境,大廳中只剩你一個人與這些畫為伴,你仿佛會覺得這些畫裡的人物都像活著的一樣。仔細觀察後會發現,這些畫的風格都是背景很暗但人物很亮,因此人物顯得格外突出。這些,都是從照片中體會不到的。
從美術館出來,吃完雞肉卷,我們前往皇家植物園。學過園林的老婆對這個園子稱讚有佳,我最大的感受是,能在城市CBD不遠的地方有這麼大一片綠色, 墨爾本 不愧是世界上最宜居的城市之一。
墨爾本皇家植物園
得益於這幾天的好天氣,皇家植物園的顏色分外飽滿、好看。在滿眼藍綠色之間,人類仿佛就是一些小小的點綴。
最後張其實是在去皇家植物園的路上,設想一下,坐著具有英倫風情的馬車,從 大城 市的CBD到一片優美的綠色,這種感覺,一定很愜意!
初見澳洲,綠色的 墨爾本 。
第一章 生蠔與鬆餅 從霍巴特到朗塞斯頓
拖著疲憊的、40小時內只睡了2小時不到的身體,加上延誤半小時,我們終於來到了一個名字讀起來還有點搞笑的、澳洲第二古老城市、 塔斯馬尼亞 州首府、朋友圈10個有9個不知道的城市, 霍巴特 。
霍巴特國際機場
我們整個塔州行程從周一晚上開始到周五中午結束,我們一共住了4晚,大致行程為周二遊 霍巴特 城市,周三周四各報了一個1日遊團遊酒杯灣與 搖籃山 ,周五早上在 朗塞斯頓 城市隨便走走。酒店住了 霍巴特 老羊毛2晚與 朗塞斯頓 Alice's cottage 2晚,這2家住宿我是極力推薦的。
如果來塔州不自駕的話,交通問題是個大問題,而 霍巴特 的機場skybus是可以直接送到老羊毛酒店的(另外有一家大臣酒店也是送到門口的,不過價錢略高),而且就在市中心。而Alice的性價比高,有包含早餐(澳洲酒店大多不包含),而且十分十分十分有特色!
另外,之所以報了團,就是為省下從 霍巴特 到 朗塞斯頓 的交通費和時間。去酒杯灣的那天可以選擇從 霍巴特 出發,晚上到 朗塞斯頓 。這兩個1日遊都是在飛豬上訂了懶貓旅行社,最終成行時我們是蹭了一個大概是4日團的大團。導遊非常實誠,介紹去的果醬農場和海鮮農場都非常不錯。
霍巴特 城市不大,對於狂睡了12個小時的我們來說,這點路走走簡直小菜一碟。抱著出來吃早飯的目的,我們來到了之前關注到的一家開在港口的、據說是全澳最棒的炸魚薯條店的fish frenzy。結果還沒習慣澳洲菜量的我們一吃就是2小時。
炸魚和薯條真的都很棒,不過這頓真正的主角是生蠔。
不需要任何調味料,光是看,你就知道它們和那些妖豔賤貨不一樣,澳洲乾燥的氣候也影響不了它們的鮮嫩多汁,因為它們真正地屬於大海。
你可以選擇叉子或是勺子,或是擠上幾滴檸檬汁,或是撒上些許 海鹽 ,無論你採用何種方式,只要你把它們放入嘴中的一瞬間,你就能明白,浸潤在最靠近 南極洲 的純淨海水中,這,才是真正的 塔斯馬尼亞 生蠔!!
吹完海風,我們前往頗為有名的 薩拉曼卡 廣場,這裡據說跨年會舉行盛大的集會,持續兩周(賓館房價翻倍)。而此時的 薩拉曼卡 只是一個較普通的城市廣場。
期間還逛了一家超市,蔬菜水果並不便宜,本來聽說塔州盛產蘋果,不過想想澳洲的秋天還沒到,也就放棄了嘗嘗的打算。之後又去了Battery point,據說是 霍巴特 的老城區。
回酒店後,晚上去了當地的超市woolworth,又去了一家 中國 人開的日式料理店,一天的行程算是結束了!
霍巴特 給我的感覺:面積很小,但是比起 朗塞斯頓 ,城市還是更加「大」一些。除了上面說的跨年集會,每年還有 雪梨 - 霍巴特 帆船賽,加上沒有去的幾個博物館(包括黑暗系的MONA),真要玩遍這座城市還是要花個幾天的!
周三一早8點,我們就急匆匆拖著行李出了酒店。今天是去酒杯灣,還要路過果醬農場與海鮮農場。但是這兩個「路過」的地方也很贊。果醬農場有好吃的冰激凌,而且只要5.5AU刀!!甜而無糖且量大,吃起來你就知道什麼是「爽」了!而海鮮農場有最便宜的、同樣可以寫出「造作」文字的生蠔,我們還外加點了一份三文魚,後悔沒有多點其他的東西!
凱蒂水果農場
吃完午飯,我們就前往酒杯灣了。酒杯灣本身,我覺得就和 雪梨 歌劇院一樣,沒看到的時候覺得不就那樣嘛,但是真的到了現場,感覺還是很棒的!爬上觀景臺的路上沒什麼大特色,不過卻見到了澳洲之行唯一一隻活袋鼠。
酒杯灣
據導遊介紹,之所以叫酒杯灣,是因為開荒澳洲時期人們捕鯨時,會把鯨魚往口子小裡面卻很大的酒杯灣裡趕,被鯨魚血染紅的海水就像是酒杯中紅酒……
就算是事後看看,酒杯灣也是很好看的。
看完酒杯灣後還發生了一個小插曲,大團中的一個遊客在規定時間沒有返回,電話也聯繫不上,導遊就先拉我們去不遠處的一個蜜月灣看看海。蜜月灣有大堆的海帶,和海鷗。 當陽 光撥開雲層撒向大海的那一刻,感覺瞬間是另一番風景了!
離開蜜月灣,接上失聯的乘客,導遊帶著我們啟程回 朗塞斯頓 。回程路上我們路過了 羅斯 小鎮,一個 宮崎 駿《魔女宅急便》取過景的小鎮。
很美,但這些都不是重點!!
來到 朗塞斯頓 ,一邊看著谷歌地圖一邊看著街景,導遊車快開到酒店門口了,我還以為我們在城市的郊區。事實上,整座 朗塞斯頓 城都可以說是郊區。
朗塞斯頓
拖著行李,我們慢慢悠悠地隨著酒店(其實是民宿)的小招牌在灌木叢中的小路摸索。此時reception room的大門已經緊緊關閉。我們在茫然間看到店主人留給我們的一封信,信中告訴我們房間的鑰匙在reception room到房間的路上,並附上一份地圖。我們在一個小狗窩的夾板上發現了我們的鑰匙後,在推開門的一瞬間:
步入小屋,仿佛自己步入了18世紀的歐羅巴。聽著古典音樂,帶上假髮,在暖黃的燈光下,似乎莫扎特就在不遠的地方。你不需要閉上眼睛去想像,因為眼前的一切已經超越了你的想像。一天的疲憊瞬間蒸發,噢!這是我們心目中的詩和遠方!
好吧,可能也許大概有挺多民宿都是這個風格,不過簡而言之,我們是真的被震驚了。
因為屋子裡有烤箱,所以對大土澳物價還有一絲疑問的我們決定在超市裡買個半成品披薩回來烤著吃。
就這樣,伴隨著輕音樂、對西方古典文化的一小撮想像以及披薩香,我們緩緩進入了夢鄉……
周四是 搖籃山 一日遊。聽說這裡一年有三分之二的時間在下雨。在這之前先去了奶酪工廠和壁畫小鎮。
謝菲爾德壁畫小鎮
晚上回來我們又買了點半成品回來烤烤,因為實在是太想待在住的小屋子裡了。
周五下午要飛回 墨爾本 然後自駕去 吉朗 。說實話,這個行程比較零碎的一天是我們在澳洲吃得最完整及最不錯的一天。早飯是酒店提供的,典型的英式早餐,午飯我們在 朗塞斯頓 街頭隨便找了一家小cafe,但是卻吃到了十分不錯的鬆餅。這也是我們在 塔斯馬尼亞 這個離世界盡頭最近的小島吃的最後一頓。
餐廳裡沒有除我們外的其他任何遊客,雖然和 中國 小吃店一樣也是吵吵的,但你知道的,有時候旅行時印象最深的不是所謂最有名、遊客最多的地方,這家名叫Cuccina的街頭小咖啡店因為有原汁原味的土澳人和土澳食物,讓我們著實印象深刻。
朗塞斯頓
1642年, 荷蘭 航海家 塔斯曼 發現了這座小島,並將其取名為範迪門地(Van Diemens Land)。可直到一個世紀後庫克船長再次造訪,並在又一個世紀後的1856年,這座小島才被命名為 塔斯馬尼亞 。
而在這段說是5天,但實際不足4天96小時的 塔斯馬尼亞 之旅即將結束之時,我們也不禁開始感懷。從生蠔到鬆餅,從 霍巴特 到 朗塞斯頓 ,在這個小眾的、下飛機需要警犬檢查是否攜帶違禁物品的地方,我們不僅感受到了土澳食物的美味,也感受到了土澳人民的淳樸與熱情。
我們會記得 霍巴特 fish frenzy大長腿小姐姐們的陽光,也會記得 朗塞斯頓 街頭cafe裡的老奶奶們的開朗。現在想來,或許以後再也不會來到這個特別的地方,不過如果再來,我們會仍然愛上這個心形的小島。
塔斯馬尼亞
Byebye!世界的盡頭! 塔斯馬尼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