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腹木棉、黃花風鈴木、
宮粉紫荊、桂花,
愛花的你有眼福啦!
節後上班第一天,高明區領導和區綠委會成員等,在荷城街道坑邊村開展新春植樹活動,為建設革命老區及鄉村振興助力添彩。
在荷城街道坑邊村的後山和環村道,區委書記徐東濤、區長梁耀斌與區五套領導班子、區綠委會成員、荷城街道領導班子等,冒著細雨開展新春義務植樹活動,共種植大腹木棉、黃花風鈴木、宮粉紫荊、桂花等一批喬灌木。
這個植樹活動我們已經延續了十幾年了,已經成為習慣。選擇來這裡種樹,是體現高明區委、區政府融入大灣區經濟時代、加快高品質森林城市建設,以及體現踐行綠水青山理念。通過這次植樹,更好地調動全區的幹部群眾,在春節後和三月期間,進行大規模的植綠、增綠、補綠,為我區的綠水青山打好基礎,鞏固我們森林城市的成果。
坑邊村的村民也自覺加入植樹隊伍。
村民很熱心,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把自己的豬舍牛舍清拆了幾十間。希望以後村民更加團結。我們年長的回來,他們年輕的更加會回來,希望把村子搞得更好。
據了解,坑邊村後山原本豬舍牛舍集中,通過三清三拆和植樹增綠,這裡將規劃為村中公園。
對於這些樹平時我們會加大管護,我們自己村也會加大投入的力度,把我們坑邊村建設得更加美麗。
回顧2018年,在成功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的基礎上,高明區響應市的號召,全面啟動大灣區高品質森林城市建設工作,實施城市生態綠心群建設工程、交通幹線生態廊道建設工程、濱水河道生態廊道建設工程、三舊」改造增綠工程、森林小鎮建設工程、退耕還林建設工程、限桉退桉提質工程、汙染耕地復綠工程、城市空間立體綠化工程等九大重點生態工程,各項綠化工程進展順利,累計完成投資額2.8億,完成新增綠化8655畝,新種植樹木45.2萬株,建成區綠化覆蓋率提升至46.81%,建成區人均公園面積達到22平方米,市域森林覆蓋率由去年的58.28%提升至58.9%,完成了年度各項指標任務。
楊和鎮、更合鎮編制完成森林小鎮建設規劃預審稿,並已經上報省林業廳備案;以政府主導的成片連片改造項目為抓手,重點推進三洲舊區改造項目和高明沿江路以東(荷城公園至靈龜公園段)舊城改造項目的增綠工程。
高明沿江路以東舊城改造項目新增綠化面積112000平方米,現已完工;
「向路擴綠」,完成荷香路北延伸道路建設工程等交通幹線生態廊道建設工程,合計增綠101880平方米;
「向水借綠」,秀麗河堤圍綜合整治工程(西江大道至躍華路段)景觀工程東岸Ⅱ標段完成增綠任務,並向市民開放,高明新增一處「一河兩岸」的綠化景觀。
圍拳湧黑臭水體整治工程新增綠化面積3000 平方米,新增綠化長度400 米。濱水河道生態廊道工程合計增綠69700平方米;完成千畝以上生態綠心(西江新城山水走廊)的詳細規劃,進一步明確生態綠心的建設目標。
新建30個村居公園,新建公園綠化建設面積達12.35公頃,建成區人均公園面積達到了22平方米,建成區綠化覆蓋率提升至46.81%;完成桉樹採伐28304.4畝,提前並超額完成年度2萬畝縮桉採伐任務;完成退耕還林年度任務等。
2019年,高明區將按照《佛山市人民政府關於印發佛山市建設大灣區高品質森林城市工作方案(2018—2022年)的通知》要求,制定年度建設大灣區高品質森林城市行動計劃,在鞏固全區綠地綠化、美化成果的基礎上,對高品質森林城市建設的階段成效進一步升級,促進城市森林的提質增效和面積擴增。
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繼續實施好城市生態綠心群建設工程、交通幹線生態廊道建設工程、濱水河道生態廊道建設工程、「三舊」改造增綠工程、森林小鎮建設工程、退耕還林建設工程、限桉退桉提質工程、汙染耕地復綠工程、城市空間立體綠化工程等九大重點生態工程,通過高起點、高水平、高標準推進城鄉綠化規劃建設,力爭利用五年時間(2018-2022年),將市域森林覆蓋率從58.28%提升至61.31%,將高明打造成為粵港澳大灣區生態文明建設的城市典範。
記者:曹敏玲 李向榮
圖片:曹敏玲 曾錦峰
聊天 | 講笑話
天氣 | 快遞 | 酒店
查飛機票 | 查火車票 | 查菜譜
查周邊商戶 | 智能計算 | 中英互譯
高明農商銀行,高明人的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