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六十七尊:華光尊者 華光尊者,即花光幢菩薩。 據《無量義經·德品行》載,尊者曾參加佛陀舉行的法會。 尊者淡泊無欲,其心神寂常在三昧,得大智慧通達諸法,開涅槃門扇解脫風,他是中眾生的良師益友,懷著大慈大悲的救苦救難之心,諄諄善誘,滋潤著眾生有的善根,使其生芽結果。
一百六十八尊:善見尊者 善見尊者,名阿闍多,意譯善見,即善見菩薩。為五十三善知識之第十一。古印度摩揭陀國國王。
一百六十九尊:德頂尊者 德頂尊者,即德頂菩薩。《佛名經》將其列為十方諸大菩薩之一。 尊者教導眾生脫離世俗,皈依佛法。世俗眾生,輪迴往復,痛苦無窮。降生苦,患病苦,臨終亦苦。死後,墮入地獄,受刀林之苦;轉生餓鬼,受飢餓之苦;轉入畜道,化生虎豹豺狼,受殘食之苦。
一百七十尊:妙臂尊者 妙臂尊者,即妙臂菩薩。居胎藏界曼荼羅虛空藏院虛空藏菩薩之左第二位。密號悉地金剛。主虛空藏吉祥之德。所謂虛空藏,是指空慧之庫藏猶如虛空,也指色藏一切功德如虛空。
一百七十一尊:龍猛尊者 龍猛尊者即龍樹菩薩,又稱為「現相羅漢」。因系樹下所生,以龍成道,號稱龍樹。 約生於公元四世紀末,南印度婆羅門種姓。為印度大乘佛教中觀學派之創始人,人稱顯密八宗之祖師。後被禪宗尊為西天二十八祖之第十四祖。
一百七十二尊:弗沙尊者 弗沙尊者即弗沙佛。本為二十八宿之一,意譯為鬼宿、熾盛宿。尊者出生時,正值弗沙星座,故名。 尊者於密教之曼荼羅中,稱為「增益」。其形象,左手豎掌,拇指、食指二指彎曲持蓮,蓮上有珠,右手隱而不見,。 弗沙,又作勃沙、富沙、補沙、底沙、底砂、帝沙、提沙。《倶舍論》卷十八:「過去有佛,號曰底沙,或曰補沙。彼佛有二菩薩弟子勤修梵行,一名佛陀,二名梅怛儷藥。」
一百七十三尊:德光尊者 德光尊者,北印度缽伐多國人。原為古印度約六世紀時之王子。據多羅那他《印度佛教史》載,尊者與護法論師等同為十大論師之一。 尊者相貌端正,威儀絕妙,出生七天,即知佛法。據《大唐西域記》卷四載,尊者英傑而弘敏,博物強記。住於中印度秣底補羅國之僧伽藍,除習大乘,未窮其玄奧,因覽《毗婆沙論》,心生欽羨,乃舍大乘而學小乘,後造論數十部以破大乘;又俗書數十餘部,斥先進先哲之典論。
一百七十四尊:散結尊者 散結,佛陀在世時的明土。散結,消除煩惱、與人慰藉之意。 據《佛說成具光明定意經》載,佛在迦毗羅衛國精舍時,有一天預知尊者等將來禮拜,於是廣開法筵,讓阿難邀請明士、除無上大法。尊者即為當時聽經者之一。尊者破除了三毒五魔,擺脫了眾煩惱,修成殊妙之行,心清口淨,淨如月花,證得阿羅漢果。
一百七十五尊:淨正尊者 淨正尊者,即唐代禪宗高僧懷海(720-814)。俗姓王(一說姓黃),祖籍福州長樂。是我國禪宗叢林清規的制度者。 尊者從潮陽西山(廣東潮字)慧照禪師落髮,依衡山法朝律師受具足戒。後至廬江(安徽)浮槎寺閱藏。於大曆初年(766),聞馬祖道一禪師在南康(位於江西)豎立南禪法幢。師遂前往投其座下。據《百丈懷海禪師語錄》載,以「百丈野鴨」的公案而開悟,得馬祖大機大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