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菩薩、羅漢」五百羅漢系列十九

2020-12-16 凡心問禪

一百六十七尊:華光尊者 華光尊者,即花光幢菩薩。 據《無量義經·德品行》載,尊者曾參加佛陀舉行的法會。 尊者淡泊無欲,其心神寂常在三昧,得大智慧通達諸法,開涅槃門扇解脫風,他是中眾生的良師益友,懷著大慈大悲的救苦救難之心,諄諄善誘,滋潤著眾生有的善根,使其生芽結果。

一百六十八尊:善見尊者 善見尊者,名阿闍多,意譯善見,即善見菩薩。為五十三善知識之第十一。古印度摩揭陀國國王。

一百六十九尊:德頂尊者 德頂尊者,即德頂菩薩。《佛名經》將其列為十方諸大菩薩之一。 尊者教導眾生脫離世俗,皈依佛法。世俗眾生,輪迴往復,痛苦無窮。降生苦,患病苦,臨終亦苦。死後,墮入地獄,受刀林之苦;轉生餓鬼,受飢餓之苦;轉入畜道,化生虎豹豺狼,受殘食之苦。

一百七十尊:妙臂尊者 妙臂尊者,即妙臂菩薩。居胎藏界曼荼羅虛空藏院虛空藏菩薩之左第二位。密號悉地金剛。主虛空藏吉祥之德。所謂虛空藏,是指空慧之庫藏猶如虛空,也指色藏一切功德如虛空。

一百七十一尊:龍猛尊者 龍猛尊者即龍樹菩薩,又稱為「現相羅漢」。因系樹下所生,以龍成道,號稱龍樹。 約生於公元四世紀末,南印度婆羅門種姓。為印度大乘佛教中觀學派之創始人,人稱顯密八宗之祖師。後被禪宗尊為西天二十八祖之第十四祖。

一百七十二尊:弗沙尊者 弗沙尊者即弗沙佛。本為二十八宿之一,意譯為鬼宿、熾盛宿。尊者出生時,正值弗沙星座,故名。 尊者於密教之曼荼羅中,稱為「增益」。其形象,左手豎掌,拇指、食指二指彎曲持蓮,蓮上有珠,右手隱而不見,。 弗沙,又作勃沙、富沙、補沙、底沙、底砂、帝沙、提沙。《倶舍論》卷十八:「過去有佛,號曰底沙,或曰補沙。彼佛有二菩薩弟子勤修梵行,一名佛陀,二名梅怛儷藥。」

一百七十三尊:德光尊者 德光尊者,北印度缽伐多國人。原為古印度約六世紀時之王子。據多羅那他《印度佛教史》載,尊者與護法論師等同為十大論師之一。 尊者相貌端正,威儀絕妙,出生七天,即知佛法。據《大唐西域記》卷四載,尊者英傑而弘敏,博物強記。住於中印度秣底補羅國之僧伽藍,除習大乘,未窮其玄奧,因覽《毗婆沙論》,心生欽羨,乃舍大乘而學小乘,後造論數十部以破大乘;又俗書數十餘部,斥先進先哲之典論。

一百七十四尊:散結尊者 散結,佛陀在世時的明土。散結,消除煩惱、與人慰藉之意。 據《佛說成具光明定意經》載,佛在迦毗羅衛國精舍時,有一天預知尊者等將來禮拜,於是廣開法筵,讓阿難邀請明士、除無上大法。尊者即為當時聽經者之一。尊者破除了三毒五魔,擺脫了眾煩惱,修成殊妙之行,心清口淨,淨如月花,證得阿羅漢果。

一百七十五尊:淨正尊者 淨正尊者,即唐代禪宗高僧懷海(720-814)。俗姓王(一說姓黃),祖籍福州長樂。是我國禪宗叢林清規的制度者。 尊者從潮陽西山(廣東潮字)慧照禪師落髮,依衡山法朝律師受具足戒。後至廬江(安徽)浮槎寺閱藏。於大曆初年(766),聞馬祖道一禪師在南康(位於江西)豎立南禪法幢。師遂前往投其座下。據《百丈懷海禪師語錄》載,以「百丈野鴨」的公案而開悟,得馬祖大機大用。

相關焦點

  • 佛、菩薩、羅漢、天神
    佛教諸神有著龐大的體系,在五臺山的寺院中常見的有佛、菩薩、羅漢、天神。佛是佛陀的簡稱,意為覺者,是佛教修行的最好境界。覺有三層含義,自覺、覺他和覺行圓滿。羅漢和天神卻最後兩項,菩薩缺最後一項,只有佛才是三項俱全。
  • 佛、菩薩、羅漢分別是什麼?
    今天咱們就簡單介紹一下「佛」、「菩薩」、「羅漢」這三個名稱,讓大家對佛教有個基本的了解。佛,是「佛陀」的簡稱,在梵語的意思「知者」、「覺」、「覺悟者」。覺有三層意思:一是自覺;而是覺他;而是覺行圓滿。佛是佛教修行中的最高果位,是大乘佛教菩薩道中的究竟菩薩,也是小乘佛教解脫道的究竟羅漢。
  • 「佛、菩薩、羅漢」五百羅漢系列二十四
    第二百二十六尊波頭摩尊者 波頭摩尊者,即波頭摩菩薩。 據《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十七云:「波頭摩者,此雲亦蓮花,身心如蓮花,淨無塵垢。」可見,尊者在無數動中供養無數諸佛,勤修不懈,身心俱淨,已成正果。他還具大慈悲心腸,希望眾生皆得度脫。
  • 佛教的十六羅漢、十八羅漢、五百羅漢,你知道是什麼關係嗎
    佛教文化博大精深,我國的佛教聖地遍布全國,有著名的四大佛山,各地也有古剎名寺,很多人信奉佛教,即便不是佛門弟子,也對佛教文化多少了解一些,比如人們常說的四大菩薩、十八羅漢,其中羅漢又有十六羅漢、十八羅漢、以及五百羅漢,這些說法人們都或多或少的聽說過,那麼你知道十六羅漢、十八羅漢、五百羅漢之間是什麼關係嗎
  • 佛教中佛、菩薩、羅漢有什麼區別?
    到了羅漢,就有了金身和法術,就好像少林寺十八銅人一樣,而且各自帶了屬性。比如「降龍羅漢」、「伏虎羅漢」、「睡夢羅漢」等等。再高一級別,就是「菩薩」,菩薩貌似中層領導,但是觀世音菩薩幹事情也是經常親力親為,並不見得去差遣羅漢——由此可以看出,這其中並沒有領導關係。而菩薩、羅漢都聽命於佛。
  • 佛教文化:「佛」「羅漢」「菩薩」,怎麼來區分?誰的修為最高?
    但是很多人對於佛教中的「佛」「菩薩」「羅漢」的區別卻不甚了解。他們走進寺廟,常常將諸多塑像統稱為「佛像」,那麼他們之間到底有什麼區別呢?文史君來為你解讀。佛佛,是佛陀的簡稱,梵文的意譯。佛教中常說的「覺」,有三重境界:自覺、覺他(使眾生覺悟)、覺行圓滿。佛的意思為覺行圓滿,是佛教修行的最高果位。
  • 戒臺寺浴佛節法會暨五百羅漢畫冊首發儀式
    鳳凰網華人佛教北京訊:2013年浴佛節即將到來,北京戒臺寺屆時將舉行隆重的浴佛法會,並在浴佛節當天舉辦《五百羅漢》畫冊的發布會。在千年前的印度,迦毗羅衛國王后摩耶夫人在藍毗尼花園的無憂樹下,誕生了悉達多太子。悉達多出生之時,花卉爭豔,九龍吐水,慶賀太子誕生。
  • 中國的神、仙、佛、聖、菩薩、羅漢都是神仙,到底有何區別?
    「佛」、「菩薩」、「羅漢」都是佛教裡的概念,但境界不同。「佛」從狹義上說就是指「釋迦牟尼」,從廣義上來說就是指智慧與悟性都達到最高境界的覺悟者。佛不僅自己覺悟,而且要幫助別人覺悟,使共同達到圓滿,所以說普度眾生。「菩薩」的境界要次於佛,菩薩能自覺,並發大心願為眾生求最高的覺悟方法和覺悟的道理,但是菩薩沒能使自己和眾生的覺悟、行為一起圓滿。
  • 神話作品稱號多,神、仙、聖、佛、菩薩、羅漢都是指什麼?
    神話作品中,我們經常看到一些稱號,包括神、仙、聖、佛、菩薩、羅漢等等,我們只知道這些都是神仙,但並不清楚都是些什麼神仙。本文就為大家簡單介紹一下吧。神仙一其實,神、仙、聖、佛、菩薩、羅漢這6個稱號並不在一個體系裡,它們包括了儒釋道三個系統,其中神、仙是道教體系,聖是儒教體系,而所謂的佛、
  • 「佛、菩薩、羅漢」五百羅漢系列二十五
    他等人聽了佛的點化深受啟發,認為自己本來智能短淺,經佛的教化之後已大有長進,但是自己尚未察覺。第二百四十尊須彌望尊者 須彌望尊者,稽諸史實,實無其人。須彌望,即望須彌也。須彌,山名。天帝釋所居,四寶所成。 為了表示佛陀至尊至上的地位,佛教將佛製成須彌山形狀,名須彌座,也中須彌壇。須彌望尊者乃是虔誠的佛家弟子,他努力修行,心想須彌,眼望須彌,最後得以證阿羅漢果,因名須彌望。
  • 什麼是羅漢?為何有十六、十八、五百羅漢?你知道怎麼回事嗎?
    別看他們人多勢眾,結果還是敗下陣來,得請如來佛親自出來收場。這是京劇《十八羅漢鬥悟空》中的精彩場面。蘇州有座西園寺,昆明有座筇竹寺,寺中都有著名的羅漢堂,所塑五百羅漢,相貌姿態無一相同。有一種清朝的銅錢叫做羅漢錢。廣西有一種野果叫做羅漢果。還有其他許多以羅漢命名的東西。羅漢是佛教中的神。這個名稱是從古代印度語音譯過來的,原來叫做阿羅漢,羅漢是簡稱。
  • 孫悟空成了佛,豬八戒當了菩薩,為何沙僧只能是個羅漢?
    在取經大業圓滿成功之後,取經團隊裡的每個人都得到了封賞,其中,唐僧因為前世是如來的二徒弟金蟬子,這一世又完成了整個取經任務,所以他被如來封為了功德旃檀佛,成了靈山炙手可熱的人物。其次是孫悟空,因為在取經路上降妖伏魔,不畏艱難,將唐僧保護得非常好,對於那些沒有背景的妖怪也是堅決地打擊,所以如來就大發善心封了他一個鬥戰勝佛。再下面就是豬八戒了,因為給唐僧牽馬挑擔有苦勞,所以成了淨壇使者菩薩。然後就是沙僧了,被如來封為金身羅漢。最後就是小白龍了,被如來封為了八部天龍。
  • 佛、菩薩、羅漢、天王、有什麼區別?
    佛,佛教中修證到圓滿福德與智慧的聖者。自覺已圓滿,能覺眾生者。又稱為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天人師、世尊。 菩薩,大乘佛教中發菩提心,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修行者。楞嚴經謂:自未得度、先度人者,菩薩發心。
  • 佛學:金剛利菩薩、金剛藏王菩薩、五金剛菩薩、妙見菩薩、羅漢
    五金剛菩薩,分別是指金剛薩埵、觸金剛菩薩、欲金剛菩薩、愛金剛菩薩、慢金剛菩薩。根據佛教經典,五金剛菩薩一般有兩種形象。一是五菩薩共同坐在一朵蓮花,象徵大悲之德,不住涅槃;二是五菩薩共同坐在一隻月輪上,象徵有大智慧,不住生死。
  • 神,仙,妖,精,怪,佛,菩薩,羅漢,魔,聖,賢,鬼都是什麼?
    《紅塵說禪》系列第6篇神,仙,妖,精,怪,佛,菩薩,羅漢,魔,聖,賢,鬼,上述的這些概念大家應該都經常聽說和提起,但是實際上都是什麼含義呢?很多朋友可能還有些模糊,今天紅塵君就來詳細說明一下。其實這些概念都是源自於佛道儒這三教文化,咱們一一來談。
  • 成都一座千年古寺,不僅可參觀舍利子,更藏有五百羅漢
    成都至今還保留著濃厚的宗教文化色彩的國際大都市,文殊院、大慈寺等網紅寺不僅受到當地人的喜愛,也是很多外地遊客打卡的景點之一,但是,位於成都市新都區寶光大道中段18號的同樣是千年古寺,這裡不僅供奉著佛的真身舍利子,還隱藏著五百羅漢的真像,是東漢時代建造的,寶光寺。
  • 神、仙、佛、聖、菩薩、羅漢究竟有何區別?都別打擾「老子」飛升
    神、仙、佛、聖、菩薩、羅漢究竟有何區別?都別打擾「老子」飛升古代的中國大地歷經萬千產生和融入了很多的宗教信仰,這些信仰中人們往往會將他們具象化成為他的供奉的對象來祈福。那麼這些神、仙、聖、佛、菩薩、羅漢等等我們常聽到的名稱所代表的又有什麼區別呢。我們都知道這些人都是神通廣大,好像無所不能,其實也是一種宗教文化的延伸,讓我們具體了解一下。我們先來談談佛這一派,佛文化可謂是生生不息,現在也有很多人拜佛。佛教也是從印度傳到了中國,佛教也講究眾生皆苦,普度眾生。
  • 羅漢在佛界到底有怎樣的地位?
    羅漢為民造福,應該受到供奉。不生。羅漢已永入涅槃,不再受生死輪迴的果報。修行之因,盼望結果。羅漢為小乘之極果,佛徒以得「阿羅漢果」為殊榮。人們對羅漢的尊崇,從到處為其造像可見一斑。羅漢果「十八羅漢」是由十六羅漢發展過來的。
  • 十八羅漢的歷史由來與寓意
    十八羅漢的歷史由來與寓意 我們知道佛教是沒有等級之分的,佛說:人是未醒的佛,佛是已醒的人。佛法中提倡眾生平等,人人皆可成佛,只要放下一切執念,就有成就佛果的機會。只有因為修行高低的不同,才有上下之分,眾生苦修成羅漢,羅漢苦修成菩薩,菩薩苦修成佛。
  • 「遊」歸元禪寺,「數」五百羅漢
    五百羅漢堂我國漢地佛教供奉五百羅漢是從五代時開始的。當時,吳越王錢氏在天台山方廣寺造五百銅羅漢。五百羅漢的名號,最早見於五代的《復齋碑錄》,惜今已不存。另有南宋紹興四年(1134年),高道素所錄《江陰軍乾明院羅漢尊號碑》,將五百羅漢一一起名造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