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孝文王苦熬繼位秦王,為何繼位3天後就去世了?死因是什麼?

2020-12-25 歷史紫陌閣

秦孝文王嬴柱是秦始皇嬴政的爺爺。秦孝文王在位期間雖然沒有對秦國變強起到什麼重大推動作用,但卻有一個秦國之最。因秦孝文王在位時間太短,嬴柱正式繼位三天後便駕崩了,還沒來得及對秦國進行重大建設便撒手人寰,因此成為了秦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短的國君。

秦孝文王是正式繼位三天後去世,和繼位三天後去世有著明顯的區別。秦孝文王的父親秦昭襄王是在公元前251年的秋天駕崩,秦昭襄王去世後,作為太子的秦孝文王就算是繼位秦王了,只不過沒有正式繼位。秦孝文王正式繼位秦王是在公元前250年,父親秦昭襄王去世後,當時是有守孝的習俗禮儀,秦孝文王守孝一年,在服喪期滿後,於公元前250年十月己亥日正式繼位,於第三天辛丑日去世,所以秦孝文王是在位一年,正式繼位3天後去世。

秦孝文王正式繼位3天後就去世主要原因在於秦孝文王繼位時年齡已經算是年長了,秦孝文王繼位時已經53歲,正式繼位時54歲,而當時人們的平均年齡是不超過40歲,秦孝文王終年54歲去世的年齡和現今人均壽命72歲左右的年齡自然無法相比,但以先秦時期人們的生活水平和醫療條件,秦孝文王54歲去世並不算短,屬於正常生老病死的年齡。

秦孝文王53歲才繼位秦王的直接原因就在於其父親秦昭襄王嬴稷。秦昭襄王嬴稷出生於公元前325年,19歲繼位秦王,之後便對秦國開始了長達56年的統治,秦昭襄王在位56年,於公元前251年去世,終年75歲。秦昭襄王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帝王之一。而嬴柱在公元前265年被父親立為太子,此時嬴柱已經39歲,當了14年的太子後才成為秦王。父親秦昭襄王的長壽,導致秦孝文王繼位時已經是年邁之齡了。

秦昭襄王對秦國長達56年之久的統治,為此出現了一個這樣的結果,秦昭襄王嬴稷成為秦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國君,而兒子秦孝文王嬴柱成為秦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短的國君。這麼一看,為此可能有些讀友就有了這樣的想法,是不是秦昭襄王把兒子秦孝文王的時間給搶了去呢?因此導致兒子嬴柱在位時間太短,當然這只是幽默一下罷了,我們不要當真。

根據歷史記載秦孝文王死因很大可能是生老病死。不過也有縱慾過度的可能,根據史料記載,秦孝文王的兒子就有二十多個,為此試想,兒子都有二十多個,幾乎不可能一個女兒也沒有,秦孝文王的妻妾不可能生的都是兒子,相信秦孝文王也是有女兒的,只不過因為歷史久遠,失去了史料記載。就拿秦孝文王眾多的子嗣來說,以此可以看出秦孝文王的妻妾數目並不少,秦孝文王的死因可能也與其過度的縱慾有關。

不過秦孝文王本來是沒啥可能繼位秦王的,之所以能繼承秦國王位還是嬴柱的運氣不錯。首先秦武王年僅23歲就英年早逝,並且膝下無子,讓秦孝文王的父親秦昭襄王嬴稷有了爭奪秦國王位的繼位,嬴稷和秦武王都是秦惠文王贏駟的兒子,嬴稷是秦武王同父異母的弟弟,在秦武王英年早逝後有繼承秦國王位的機會,為此嬴稷順利成為秦王,而秦孝文王嬴柱只是嬴稷的次子,嬴柱的哥哥是秦國太子。

嬴柱作為次子看來是沒什麼可能繼位秦王了,不過該說不說嬴柱的運氣是爆棚了,雖然嬴柱在位時間短,但嬴柱的運氣著實不錯,嬴柱的哥哥嬴悼太子沒能熬到繼位秦王就病逝了,為此嬴柱被父親秦昭襄王立為太子,最終繼承了秦王的王位,是為秦孝文王。接下來看和紫陌一起看秦孝文王艱難的繼位歷程,和秦孝文王的死因詳細分析,首先我們對秦孝文王進行一個簡單的了解。

從秦國始封君秦非子建立附屬國算是,秦孝文王嬴柱是秦國第34位君主,從秦國第6位君主秦襄公嬴開時期被正式列為諸侯算起,秦孝文王是秦國第29位國君。秦孝文王嬴姓,趙氏,名柱,又名式。可稱為嬴柱,趙柱,別名有安國君(父親秦昭襄王封)、贏式。嬴柱是秦昭襄王次子,母親是唐八子,秦孝文王繼位後,追尊生母為唐太后,嬴柱的王后是華陽夫人。秦國歷史上著名的宣太后是嬴柱的祖母,秦孝文王是秦莊襄王嬴異人的父親,是秦始皇的爺爺。

《史記》:「惠王卒,子武王立。……武王四年,武王有力好戲,力士任鄙、烏獲、孟說皆至大官。王與孟說舉鼎,絕臏。八月,武王死。」

在公元前307年(秦武王四年)出現一個契機,秦國第27位國君秦武王意外去世,為秦孝文王的父親秦昭襄王繼位秦王有了機會。秦武王天生有神力,從小就喜歡與勇士們做有關力氣方面的遊戲,在其繼位四年後的一天,秦武王與孟說比賽舉「龍文赤鼎」,結果大鼎脫手將導致膝蓋折斷,最終在當天晚上氣絕身亡,時年23歲。中國歷史上極為鋒銳的君主秦武王英年早逝,因秦武王沒有子嗣,武王的異母弟嬴稷從燕國回到秦國繼位,是為秦昭襄王。

《史記》:「四十年,悼太子死魏,歸葬芷陽。……四十二年,安國君為太子。」

秦昭襄王的次子嬴柱為此也有了繼承秦王的權利,秦昭襄王未舉行冠禮前便和夫人葉陽后生下一子,就是嬴悼太子。後秦昭襄王和妾室唐八子也生有一子,公元前303年嬴柱(秦孝文王)出生了。之後嬴悼太子被父親秦昭襄王派到魏國做人質,但在秦昭襄王四十年(公元前267年),嬴悼太子在魏國病故,此時秦昭襄王雖做了秦王四十年,但朝政仍由母親宣太后主掌,直到一年後,範雎當上秦國丞相,嬴稷才開始收回軍政大權。於次年嬴柱被父親立為太子。

嬴柱是在父親秦昭襄王20歲(公元前304年)舉行冠禮後的一年出生,秦昭襄王在位42後,由於秦昭襄王嬴稷也到了花甲之年,隨時都有可能死去,秦國需要另立一位儲君,就這樣,39歲的安國君嬴柱才被立為太子。想必嬴柱都沒想過到自己能成為秦國的繼承人,但人生就是這樣,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刻等待你的是什麼。嬴柱本是一位與王位無緣的次子,最終成為了大秦正統繼承人。

安國君嬴柱還沒有成為秦王時,而嬴柱的嫡子之位早就有人惦記上了,安國君的兒子有二十多個,但正式華陽夫人一直沒能為安國君生育子嗣,所以安國君並無有嫡子,只有長子。正常來說在秦昭襄王去世後,安國君的長子就很可能稱為太子,然而安國君的長子做夢也沒想到,被弟弟嬴異人給鑽了空子,嬴異人在戰國末年大商人呂不韋的大力支持下,成為了華陽夫人義子。

在秦昭襄王五十年(公元前257年),嬴異人在呂不韋的幫助下成功返回秦國,成為安國君嗣子,安國君嬴柱還未繼位秦王,其繼承人都在呂不韋的謀劃下確立了,可見安國君成為國君之路真是漫長。嬴柱直到做了14年太子後,已到了半百之年才終於繼承了秦王的王位。秦昭襄王五十六年秋,秦昭襄王逝世,太子安國君繼位,是為秦孝文王。隨後立自己的正妻華陽夫人為王后,贏異人也自然地登上了太子之位。

《史記》:「五十六年秋,昭襄王卒,子孝文王立。……孝文王元年,赦罪人,修先王功臣,褒厚親戚,弛苑囿。孝文王除喪,十月己亥即位,三日辛丑卒,子莊襄王立。」

秦孝文王在39歲被冊立為太子,熬了14年,終於成為了秦王。嬴柱雖然登上了王位,按照秦國的禮儀是需要進行服喪守孝,在守孝期間,秦孝文王並沒有放下處理朝政,在僅有的一年時間中,秦孝文王為秦國做了5大貢獻,一:大赦罪人;二:表彰父親秦昭襄王時期的有功之臣;三:優待宗室親屬;四:毀掉供王室遊賞玩樂的專屬園林;五:確立繼承人。

秦孝文王做完這五件時候,服喪期也滿,於公元前250年十月乙亥日正式繼位秦王,熬了大半輩子的秦孝文王在三天之後便駕崩了。嬴柱50多歲還在當太子,好不容易正式地坐上了王位,僅僅三天後便撒手人寰了。其死因在史料中並未記載,但秦孝文王繼位秦王之時已經53歲,接近花甲之年,對比當時人們平均年齡不到40歲的情況,秦孝文王算是長壽了。

秦孝文王終年54歲的年齡,對比秦國歷代國君也並不短,兒子秦昭襄王年僅35歲,孫子秦始皇50歲,伯父秦武王23歲,爺爺秦惠文王46歲,秦孝公43歲,秦國歷代國君超過50歲的並不多,畢竟不是每位君主都能向秦昭襄王那麼長壽。而秦孝文王在39歲已經成為太子,雖然不是秦王,但也開始配合父親秦昭襄王處理朝政,算下來也是處理秦國朝政15年,連續15年的時間處理朝政也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

秦孝文王長期處理政務,難免會積勞成疾為此而患病,加上其兒子二十多個推算出秦孝文王的妻妾數量眾多,過度沉浸情愛之中也會對身體有一定的影響。秦孝文王正式繼位時已經54歲,已經年長,身體自然無法和盛年相比,加上處理政務的勞累過度以及其它因素產生疾病也很正常,最終秦孝文王在正式繼位三天後便病故了。

大家對秦孝文王熬了大半輩子才坐上秦王有什麼看法?認為秦孝文王的死因是什麼?下方留言說說你的看法。

參考文獻:《史記·秦本紀》

文/歷史紫陌閣

歡迎大家的關注和點讚,謝謝大家的支持。

本文聲明原創,文中配圖來源網絡,侵刪。

相關焦點

  • 大秦賦:秦孝文王在位僅僅三天就崩逝,死因卻至今爭論不休!
    人們對他的死因提出三種假說,至今爭論不休! 1、酒色掏空身體,熬不住老父,繼位之時已經日薄西山。 公元前307年,秦武王嬴蕩舉鼎而亡,年僅23歲,並無子嗣,當時在燕國為人質的武王的異母弟嬴稷在老媽宣太后及魏冉的支持下,最終繼位,是秦昭襄王,秦孝文王嬴柱就是秦昭襄王的次子,
  • 秦孝文王:秦國歷史最沒存在感的君王,苦熬14年,在位僅3天
    秦昭襄王在位時,受封為安國君。本來,嬴柱和王位是沒啥大關係的,因為太子是他哥哥公子悼,他就做個逍遙王爺挺好。但他老爹在位時間實在是超超超長待機,愣是把自己的太子熬死了:秦昭襄王四十年(公元前267年),安國君的哥哥悼太子去世。兩年後,變成長子的嬴柱被他老爹立為了太子。太子之位,風光無限,也危險無限,歷史上死在太子之位的未來儲君實在是多如牛毛。
  • 孝公、惠文王、武王、昭襄王、莊襄王和始皇,誰的成就最大呢?
    正是他們一代一代馳而不息的開拓奮進,才有後來了「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的英雄氣概和激情豪邁。前338年(秦孝公二十四年),孝公去世,兒子嬴駟繼位(秦惠文王)。因為從前和商鞅結下了仇怨,秦惠文王車裂商鞅。雖然強秦的改革者從此消失了,但秦惠文王卻繼續沿著商鞅的線路圖前行。秦,一直走在強盛的路上。
  • 秦國的羋月與秦始皇嬴政、秦昭襄王、孝文王、莊襄王是什麼關係?
    可見羋月在秦惠文王時期並不受寵愛,所以她的兒子嬴稷被送到燕國做人質。秦惠文王於公元前329年去世後,其子嬴蕩繼位,即秦武王。王少勇年少好勇,喜歡與人比試氣力。大將軍任鄙、烏獲、孟說等皆因其個人嗜好而成大官,公元前307年,秦武王與孟說在周王室比賽舉鼎,被龍文赤鼎擊斃,時年23歲。
  • 秦孝文王的太子整整當了15年,為什么正式繼位3天後就病死了?
    秦孝文王嬴柱於公元前251年,秦昭襄王去世後繼位。他尊奉自己的親生母親唐八子為唐太后,立華陽夫人為王后,立子楚(秦始皇的父親)為太子。公元前250年秦孝文王元年,秦孝文王服喪期滿正式即位,正準備大展宏圖,好好幹一把的時候就突然死掉了,滿打滿算當上正式的秦王只有三天,終年54歲。
  • 太后把不該繼位的孫子保舉來繼位,孫子繼位後,卻揮刀砍死她
    (影視中的仁粹大妃)仁粹大妃韓氏出生於清州韓姓家族。如果沒有意外,只要李暲繼位,韓氏便會順理成章成為朝鮮國母。可是,命運再一次和韓氏開了個玩笑,在世祖三年的時候,韓氏生下次子李娎,李暲卻一病歸西了。如此一來,世祖便改立次子海陽大君李晄為王世子,本來是王世子嬪的韓氏,則改封為「粹嬪」。機會卻又在韓氏萬念俱灰的時候來到了。成化四年,李晄受禪於壽康宮,成為第八代國君,是為睿宗。
  • 秦始皇臨終前立扶蘇為太子繼位?是後人一廂情願的臆想
    眾所周知,秦莊襄王去世,13歲的嬴政被立為秦王,在位37年裡,一直沒有冊立太子。那麼,他臨終之際遺囑扶蘇為皇位繼承人,依據是什麼呢?很多人拿《史記秦始皇本紀》中的一段記載證明:上病益甚,乃為璽書賜公子扶蘇曰:「與喪會鹹陽而葬。」書已封,在中車府令趙高行符璽事所,未授使者。七月丙寅,始皇崩於沙丘平臺。
  • 秦始皇的爺爺為何在位僅三天就離世,他到底是因何而死?
    嬴柱原本是秦昭王的第二個兒子,按照古代立嫡長子的做法,太子是他的哥哥贏悼的,而嬴柱則被封為「安國君」,但很可惜的是贏悼太子,在被送到魏國做質子的時候去世了。於是,幸運的嬴柱在第二年就被立為太子,這一年他38歲。
  • 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熬死全部兒子後又熬死了孫子,死後重孫繼位
    說到中國在位時間最長的一位皇帝,很多人可能立馬就想到,清朝歷史上開創「康雍乾盛世」先河的康熙皇帝愛新覺羅·玄燁,康熙滿清入關後第二位皇帝,從康熙元年(1662年)繼位,到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去世,總共當了61年的皇帝,在執政時長上康熙是當仁不讓的第一。
  • 泰國國王去世民眾悲泣暈倒 王儲將暫緩繼位
    泰國王室日前罕有公布蒲美蓬病情不穩,到13日傍晚再發表聲明證實,蒲美蓬由於病情惡化,於同日下午3時52分在醫院安詳離世,所有王室成員在泰王彌留時均陪伴在旁。  泰王駕崩的消息公布後,泰國總理巴育發表電視講話,讚揚蒲美蓬深受所有人愛戴,他的離去對泰國人是悲劇。
  • 雍正皇帝真的在繼位後逼死了他母親孝恭仁皇后烏雅氏嗎?
    最後還是在已經繼位的雍正跪求下,並表示:「如聖母仍堅持要殉死,那麼我這個皇帝也不當了。」如此僵持之下,烏雅氏才放棄殉死的念頭,恢復了飲食。但是,雍正登基不久,在雍正元年(1723年)的五月二十三日,烏雅氏卻突然在永和宮去世,時年64歲。據《世宗憲皇帝實錄》記載,烏雅氏是五月二十二日生病,到二十三日丑時就去世了,去世的非常突然。
  • 古代太子就是未來的皇帝,遲早會繼位,為何還會謀反
    漢朝時進一步劃分,這時候皇帝的繼承人稱為「皇太子」,諸侯的繼承人只能稱為「王太子」。再之後,就只有皇帝的繼承人,才能夠叫「太子」,諸侯王的繼承人就只能叫「世子」了。在古代封建王朝中,皇帝一般都會在生前確立繼承人,除非特殊情況,比如皇帝暴死、皇子篡位等等。
  • 中國最長壽的皇帝,熬死九個兒子,孫子老年得以繼位
    在距離我們很久很久之前的古代,國家的統治者們都是一代又一代傳下去的,父親去世之後皇位自然就落到了兒子的頭上,況且在當時,人們的平均壽命是很短的,更不要說那些每天都在為國家大事擔憂的皇帝們了,這大概也是為什麼每個朝代都要有很多位皇帝上位的一個重要原因。
  • 白天太監晚上情夫,嫪毐:我是秦王假父。秦王:六親不認夷三族
    在呂不韋的運作之下,子楚先是被迎接回國,後來又被立為儲君,幾年後,繼位稱為秦王,也就是秦莊襄王,他繼位後為了報答呂不韋,任命他為相國,封為文心侯。但是,秦莊襄王有富貴無福消受,繼位才三年就一命嗚呼。於是,其子趙政繼位,尊其母為太后,他繼位的時候,才13歲,大權由呂不韋掌握,因為早年趙姬就是呂不韋的侍妾,這時候年輕守寡,獨守空房,寂寞難耐的他於是又和呂不韋舊情復燃,兩人也沒有啥尷尬,宮裡宮外打的火熱。
  • 雍正繼位後是怎麼對待皇八子胤禩的?
    比如雍正繼位後,因為惠妃的親子胤禔已經被圈禁,惠妃就遷居到了胤禩府中(那時雍正還沒有圈禁胤禩)。胤禩從小就聰明過人,同時他自小也通曉世故,故而養成了他親切隨和待人之風。因為胤禩為人親切隨和、待人處事貼心靈活,所以在當時朝中他很有人緣。康熙皇帝對他也頗為器重,所以他的才能也得到了發揮。
  • 是秦始皇的什麼人?其犧牲色相換來了大秦帝國的崛起
    羋月(宣太后)是秦惠文王贏駟的一個姬妾,在秦惠文王死後,其子秦武王繼位,秦王因喜好爭強鬥勝,導致意外而亡,但是秦武王是早年而亡,並沒有子嗣,秦武王的兄弟們開始爭奪王位,此時羋月就幫助自己的兒子公子稷稱繼位,是為秦昭襄王。
  • 乾隆為何不敢公布雍正死因?國家曾想發掘雍正陵寢後被專家叫停?
    而在雍正帝去世後,新繼位的乾隆帝卻下令圓明園宮中的太監宮女一律對外不準亂說,也就是下達了封口令,所以這就讓後人對雍正帝去世產生了很多疑惑,雍正帝究竟是否正常死亡也成了清代四大疑案之一。那麼雍正帝的死因究竟是如何呢?
  • 泰國國王拉瑪十世是怎樣繼位的?
    泰王拉瑪十世哇集拉隆功已經繼位兩年了,但他一直沒有舉辦加冕儀式。泰國王室日前宣布,將在5月4日開始舉辦為期三天的國王加冕典禮和慶祝活動。根據泰國王室傳統,在儀式的最後一天,國王哇集拉隆功將與公眾見面,同時會見外國政要。
  • 嘉慶死後,繼位遺詔突然下落不明,為什麼卻沒引起皇位的爭奪
    不過自雍正開始建立秘密立儲制後,繼位人的名字,一般早早就寫在繼位密詔中,放在光明正大匾後面。所以只要找到繼位密詔,看看密詔的名字,就知道先帝爺指定的是誰來繼承大位了。然而讓人奇怪的是,正大光明匾後的傳位密詔,竟然不翼而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