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晚,中國博物館協會發布第四批全國博物館定級評估結果,核定中國印刷博物館等74家博物館為國家一級博物館,北京南海子麋鹿苑博物館等221家博物館為國家二級博物館,中華世紀壇藝術館等225家博物館為國家三級博物館。
其中,四川有4家博物館入選國家一級博物館,分別為成都博物館、四川建川博物館、5·12汶川特大地震紀念館和朱德同志故居紀念館。截止目前,四川擁有一級博物館的數量達到了12家。
位於綿陽市北川縣的「5·12」汶川特大地震紀念館主體建築(圖據視覺中國)
此前,四川博物院、成都武侯祠博物館、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廣漢三星堆博物館、鄧小平故居陳列館、自貢恐龍博物館、自貢鹽業歷史博物館已被評為國家一級博物館。
成都市青白江區博物館、成都市成華區拾野自然博物館、成都許燎源現代設計藝術博物館、崇州天演博物館、中國彩燈博物館、攀枝花中國三線建設博物館、四川瀘縣宋代石刻博物館、綿陽市博物館、江油市李白紀念館、達州市博物館、雅安市博物館、滎經縣博物館入選第四批國家二級博物館。
成都三和老爺車博物館、成都蜀錦織繡博物館、古藺縣紅軍長徵四渡赤水博物館、綿竹市漢旺地震遺址公園、朱德銅像紀念園、丹稜縣大雅堂博物館、茂縣羌族博物館入選四批國家三級博物館。三個級別的新入選博物館加起來共有23家。
本次評估新增和晉級的520家國家一、二、三級博物館有哪些特點呢?據中國博物館協會負責人介紹:一是品類豐富屬性多元,有165家省、市、縣級綜合地誌類博物館,181家歷史文化類博物館,67家革命紀念類博物館,24家自然科技類博物館,31家藝術類博物館,20家考古遺址類博物館,以及32家其他專題類博物館;二是基礎設施更加完善,有102家博物館館舍面積超過20000平方米,達到《博物館建築設計規範》確定的大型博物館標準;三是收藏資源日益豐富,520家博物館藏品總數達到7797773件(套);四是人才隊伍不斷壯大,520家博物館擁有從業人員總數為23501人;五是標杆作用得到凸顯,520家博物館雖僅佔全國博物館總數的9.39%,但是在2019年舉辦臨時展覽總數達4513個,教育活動46864場,觀眾總數為2.5573億人次。
紅星新聞記者 邱峻峰 曾琦 編輯 喬雪陽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