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澎湃新聞
原標題:人藝2019級表演學員培訓班結業:不負友誼、不負自己
2021年1月4日,北京人藝2019級表演學員培訓班迎來了結業儀式。結業式簡單而隆重,北京人藝院領導班子悉數出席,北京人藝副院長馮遠徵主持,北京人藝院長任鳴,學員班班主任嶽秀清,劇院授課老師藍天野、呂中、濮存昕、唐燁等人都在現場發言寄語,一方面對於學員們順利結業表示了祝賀,對一年來學員們在課程學習上的努力給予了肯定,同時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與期望,希望學員們能夠在今後繼續發揚人藝精神,保持不斷學習的熱情與動力。
14名學員為期一年的學習至此正式結束,他們一年當中的收穫與成長不僅用一部畢業大戲《北街南院》體現在當下的舞臺上,還將在未來給人更多期待。回望2019年12月,北京人藝延續人才培養的傳統,在原有「團帶班」以及與高校聯合辦班的人才培養形式上進行創新,首度從專業表演人才中進行選拔,依託北京人藝院內的導表演藝術家和院外曲藝、戲曲、民俗、戲劇理論等各方面的專家一起組成的強大師資,通過課堂與實踐相結合的形式開辦表演學員培訓班,培養適合人藝舞臺的演員。
據了解,培訓的過程中,學員班不僅接受了院內藍天野、呂中、李濱、濮存昕、楊立新、宋丹丹、龔麗君、唐燁、戴貴江、方義等多位老師多角度的培訓,同時也通過李偉建、魏春榮、顧衛英、邵崢、陳小玲、楊信等院外老師的培訓,對與話劇相關的諸多領域都有所涉獵。並且在多位老師的帶領下,排演了很多經典劇目。
「唐燁帶領他們排了《天之驕子》片段,龔姐姐(龔麗君)帶他們排了《雷雨》片段,濮哥(濮存昕)給他們上了一個月的《蔡文姬》臺詞課,閆銳、楊佳音兩位老師還分別給他們排了劇本朗讀。最後基於當下疫情的背景,選擇了十七年前『非典』時期的《北街南院》作為最後的畢業大戲,在舞臺上檢驗他們的學習成果以及對於北京戲和人藝戲的理解。」 馮遠徵介紹稱,這部畢業大戲也讓每個學員都在舞臺上有機會進行展示,「他們的表演不僅有著個人特色,更體現出舞臺上齊齊整整的『一顆菜』精神。」
現場大合影
「儘快在人藝『合槽兒』」
北京人藝此次在師資配備和課程設置上下了很大功夫,無論是業務理論、業務實踐還是民俗、歷史等方面都有涉及,「我們按照行當的要求選拔人才,通過培訓力求讓學員們儘快登上北京人藝的舞臺,儘快在人藝『合槽兒』。現在看我們的目標基本上實現了。」北京人藝副院長馮遠徵欣喜地說。
值得一提的是,馮遠徵介紹說此次結業儀式所用的背景板,依然是一年前開學時的那塊,「只是將『開班』換成了『結業』。良苦用心,它不意味著結束,而是一個新的開始。」澎湃新聞記者前後兩次均親臨現場,發現任鳴、藍天野等在開班和結業儀式上的穿著幾乎都沒有變化。「今天是新年2021年上班的第一天,北京人藝就舉辦這個儀式,可以說劇院和院領導對此高度重視。我們知道這個班對人藝的今天和未來的意義。辦班兒就是最好傳承,在傳承的基礎上發展,在傳承的基礎上創新,傳承是我們最核心的任務。對於劇院而言,不是有多少新的、大的劇場,而是有多少優秀的人才。人藝風格的傳承、人藝特色的傳承,歸根結底是人的傳承。」任鳴在發言時,囑咐道。
「進入人藝,希望你們首先要做一個好人」
今年93歲的老演員藍天野,結業儀式上也拄著拐杖親自到場。他上臺發言時打開了手機,一面看著自己整理的發言要點,一面娓娓道來。「祝賀大家!我想大家就要成為北京人藝的演員了,要成為人藝表演風格的演員。首先不是你們學了什麼表演方法,比這更重要的是文化修養和生活積累。我希望你們在排演演出的過程中多看、多聽,原來我們有個習慣,喜歡站在大幕條側看人家表演,思考他為什麼這麼演,為什麼不那麼演。」他笑言,「我建議你們再跟老師學一招兒,鍛鍊自己強有力的吸收能力。我建議大家多一些興趣,琴棋書畫、花鳥蟲魚,可以玩物,不要喪志。一個演員,一個搞藝術工作的,如果生活中沒點興趣,我勸你們別幹這個了。」
藍天野在發言最後強調,「作為一個藝術家,德藝雙馨,德永遠在第一位。進入到北京人藝,我希望你們首先要做一個好人——即便用最狹隘的觀念看,如果你不是用一個善良的人的眼光去看這個世界,這個社會,那麼你所詮釋的舞臺形象一定是有偏差的。」隨後,80歲的老演員呂中登臺發言,她介紹說自己就是從北京人藝學員班第一班走到今天的,「我們人藝講的,深厚的生活基礎,深刻的內心體驗(就是要一步步來的)。演員的工作和其他的工作都不一樣,其他的工作都有工具,唯獨演員的『工具』就是我們自己。怎麼很好地塑造自己?我們必須把自己放在實實在在的生活當中。」
「願你們每個人都不隨波逐流」
「因材施教、育人育教、沒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員是我教學以來的三點理念。」首次參與教學就擔任班主任的嶽秀清坦言身上擔子不輕,她把14位學員的特點都了解、分析,根據每個人的特點進行分類指導,讓演員學演戲之前學做人,尊重自己的角色,以北京人藝的標準要求自己。作為土生土長的北京人藝學員班培養的演員,她把這種傳統帶到了2019班,讓學生們在創作中學會思考,在生活中立德修身。而今年的教學也遇到了疫情考驗,在上半年的教學中,老師們通過網絡等方式,不遺餘力地進行線上授課,不僅完成了原有的計劃,還讓老師與學員之間有了更深入的交流。
「聚在一起是一團火,散了是滿天星。願你們每顆星星未來都有自己的光和亮,願你們每個人都不隨波逐流。」嶽秀清在發言最後,引用著名表演藝術家于是之的一番話,「演員的創造,最低層次是一般地完成任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湊合』。更上一層樓,是塑造了一個鮮明的人物形象。一般好的演員都能夠,也應該做到這一層。最高的層次是他們創造的人物可以入詩,可以入畫,可以使人聯想,永生難忘。」
馮遠徵在現場不失時機地「提示」全體14名學員,在班主任講話結束時齊齊喊出過往上課時的口頭禪,「嶽老師,您別生氣啦!」將現場氣氛推到高潮。隨後學員原維代表全體學員發言,「千言萬語,不能記述我們這一年來一次次感受到的難得和成長。時光流逝,不能挽留我們對這段美好歲月的留戀與珍惜。唯有希望能夠變成更優秀的自己,來回報命運給我們這次學習的機會。為了得識的師友前輩:不負歲月、不負人藝、不負友誼、不負自己。」
另據悉,結業式之後,北京人藝將對學員們進行考核,在日常學習的階段性評分和演出評分等多維度的評分體系下,選擇出適合的演員繼續留在人藝的舞臺上。而人藝未來也將會繼續進行人才培養方面的嘗試,讓已經入職的青年演員和表演學員都有一個集中學習和培訓的過程,讓這些表演人才更好地去繼承人藝的傳統,延續人藝的未來。
馮遠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