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珍檔丨現在網紅的山城巷還有過哪些名字?80%的「土著」都不曉得

2020-12-16 上遊新聞

04-16 10:37:24 來源:半山隱士微信公眾號


前不久,有一位朋友發來一張照片,問道:誰知道這條紅旗路在哪點?也許是他知道,故意來考考你我這些市中區的老闆凳,也許不知道,是真心在諮詢,反正不管怎樣,這張照片都勾起我一段回憶。

文革時期改為紅旗路地名的照片袋

這是著名攝影師戴前鋒作品一街邊那黃色房子就是新光照像館

四德村街口一又曾經是新德村、勤儉街

上世紀2O年代,四川軍閥劉湘率部進駐重慶,就是在這裡修了四幢辦公樓,曾命名「四德裡」,後得名「四德村」,我家就在這個大院子裡,門牌為四德村11號。

首先我要說:太熟悉這條紅旗路了,我曾經在這裡住了二十多年,通信地址就是:重慶市市中區紅旗路勤儉街11號附4號,但是這個地名也僅僅使用了七年左右,以前不叫紅旗路,也不叫勤儉街,而是叫中一路四德村。那麼是什麼時候變成紅旗路,勤儉街的呢?

百歲老人彭伯通先生著作

其實,在重慶市市中區,中山一路、中山二路、中山三路、中山四路聯成一線,稱為中幹道,具體應該是從七星崗原家俱總店開始,往解放碑方向,稱為民生路,往上清寺方向,一直到曾家巖霧都賓館止,這段路全稱中山路,只是分為四段而巳。從七星崗家俱總店到外科醫院這段為中山一路,從景德幼兒園到山城電影院為中山三路,從兩路口百貨商店到原上清寺郵局為中山三路,從向陽電影院往上到霧都賓館為中山四路,那時還沒修建中山支路,兩路口還沒形成環線。

歸元寺前巷93號,戴前鋒老師作品

說實話,要講重慶的老街道,老地名,根本輪不到我,前輩有著名的百歲老人彭伯通老先生,他一生寫過許多著作:《巴縣誌》、《古城重慶》等書中有不少與重慶街道相關的史料,可以從中探尋重慶街道命名的淵源,還有我們重慶主城的地名專家:李正權老師、肖能鑄老師,都是一流水平的,我只想說說1966年後的,重慶市市中區部份地名的改變那一小段故事。

改回中山一路,當時電話四位數。

言歸正傳,中山一路到中山四路,在上世紀三十年代以前就修建好並通車了,當時的重慶市第一任市長潘文華先生在重慶大興土木,修馬路,擴城區,遷亂墳,建水廠。共修了三條馬路,一條是從七星崗通遠門開始,經七星崗、觀音巖、兩路口、上清寺到曾家巖的中幹道,另一條是從較場口經中興路到菜園壩,並往半山修了一條轉彎抹角的南區馬路到兩路口的南幹道(南區馬路上有一座鄒容烈士紀念碑),在南區馬路上口與中幹道會合。再有一條是從臨江門經一號橋、四維橋、黃花園、大溪溝到中山四路,是和中幹道形成環線的北幹道。這三條大路,至今為止都還是渝中半島的主要幹線。

中幹道的修成,市長潘文華功不可沒,有人嚷嚷想要把這條路命名為文華路,以彰顯其功勞,但潘先生不以為然,他十分崇拜和尊敬孫中山先生,所以決定把這條中幹道以孫中山的名字來命名,又因修建時是分段完工的,故就有中山一路、中山二路、中山三路、中山四路之分了。

改回中山一路,電話號碼五位數

好了,這中幹道一直不停地修建,完善,一直沿用到1949年,1949年以後仍然稱這條道路為中山路,分別是中山一路、中山二路丶中山三路和中山四路,到了文化大革命的1966年,破四舊,立四新,封、資、修要反,不是革命的地名、路名要改,工礦企業,學校商店的名字也要改。於是乎,中山一路、中山二路就改名啦,改為紅旗路,中山三路改名為紅星路,中山四路改名為向陽路,而主要依據是:中山一路上有個紅旗劇場(原來叫抗建堂,這個抗建堂的名字又是當時四川省主席林森根據那個著名的口號:抗戰必勝,建國必成,取兩句話第一個字)。而中山三路改成紅星路是依據枇杷山公園的紅星亭,中山四路改為向陽路,則是依據牛角沱的向陽隧道。

這僅僅只是在市中區的主幹道上,而在各條小街小巷,也有很多被改了地名。首先講一講,當時的口號:反帝,反修。反帝巷就是在現在的金湯街後面的領事巷,1949年以前這條巷子好多外國大使館、領事館,幾乎都是帝國主義,當然要改反帝巷。除了領事巷外,還有一個地方也叫反帝巷,就是連接領事巷往下走,現在稱為網紅打卡地的山城巷,也叫反帝巷,山城巷最早叫天燈街,文革時期叫反帝巷,文革後現在才叫山城巷。

反修路在哪裡呢?在民權路!整條民權路統稱反修路,民權和反修有聯繫嗎?民權應該是指人民在政治上的民主權力,而反修應為新名詞,反對修正主義,當時特指蘇聯,蘇修。

原儲奇門碼頭(文革時為大慶路碼頭)無忌老師供圖

工業學大慶,農業學大寨,全國人民學解放軍。大慶,大寨兩面旗幟當然得進入地名呀!於是凱旋路、儲奇門行街,當然,還有儲奇門碼頭,統統歸大慶路,以前是儲奇門碼頭就應該稱大慶路碼頭,至今大慶路碼頭那個柱子仍在。

大寨路,只有一條路,就是整條和平路!從通遠門洞子往下走到較場口為止,那麼為什麼好好的和平路不用,偏偏叫個大寨路?不曉得那年頭那些管事的是怎麼想的,想一出是一出。

1965年4月,美國入侵越南,越南勞動黨請求中國支援。毛主席決定向越南提供全面無私的援助。所以援越路,抗美路就必須有!!那麼援越路在哪點呢?在臨江門,援越支四路在西來寺以及韋家院壩(民生路上)。抗美街就是蓮花池正街、蜈蚣嶺(民生路上)、還有德興裡,反正民生路到中一路那些巷子都以抗美命名,民生村叫抗美村,若瑟堂巷叫抗美巷。

但凡現在上清寺附近,多半以向陽稱之,就是因為有個向陽隧道(註:向陽隧道是建成於1967年,全長564.75米,而八一隧道建成於1986年6月,比向陽隧道晚建19年,隧道全長578米)。所以特園路叫向陽前街、上清寺后街叫向陽街、中山四路叫向陽路等等,而向陽也是有名堂的:長江滾滾向東方,葵花朵朵向太陽……這是文革時期的歌曲哈。

革命聖地也得列入地名,比如棗子嵐埡正街和后街就定為井崗山街;而菜元壩地區有一小地名叫爛泥灣的,取諧音叫南泥灣,現在叫珊瑚灣;在大溪溝地區有個馬鞍山的,改名叫井崗山后街;王家坡,直接改名叫延安村;當然還有因焦裕祿而聞名於世的蘭考,不知道大家曉不曉得雷家坡,那陣就是叫蘭考路。

借用著名考古專家袁東山的照片

在那祖國山河一片紅的年代,帶紅字的地名多了去了,以下僅僅收錄幾處:永紅巷一現九道門紅衛支二路一現打銅街紅港中街一現白鶴亭紅衛支二巷一現蘭家巷紅衛路一現民族路1號到226號紅鋒坡一現興隆臺下街紅巖新村一現嘉陵新村紅光村一現紅球壩紅旗坡一現紅星亭坡(飛來寺)紅港前街一現餘家巷紅光村一現學田灣正街紅衛路一現羅漢寺街紅嶺路一現遺愛寺正街、后街紅巖街一現上曾家巖

不光是帶紅字的哈,還有一些地名,也是扯得很,比如:

前哨街一臨江門正街要武路一原夫子池(已拆)幸福路一現民生路全段保衛街一現左營街東升巷一現太華樓巷雄心巷一原文覺寺(石板坡附近)

當然還有些路名文革時期改了後仍在用的:五一路一原民國路五一巷一原育嬰堂捲風雷街一原歸元寺(已拆)風雷中街一原歸元寺中街(巳拆)風雷后街一原歸元寺后街(已拆)燈塔巷一原三元寺自力巷一原至誠巷太多了,不一一例舉。

中山一路端頭一下梯坎就是保節院街戴前鋒老師作品

那麼改成這類地名,其實給好多單位帶來無限的煩惱和麻煩,比如派出所、電力局、自來水公司,最煩惱的是郵政局和電信局,送信的投遞員,看信封上新地址,完全懵了,不曉得怎麼回事了,有些寫信人還比較好,把舊地址用括號括起,那些都是老同志。但多數人沒有這樣,所以送電報的、送信的投遞員,在這紅色地名裡往往不知所措。

都過去了,那些年代,難忘的歲月!

作者介紹>>

王小遲,暱稱:半山隱士  

重慶市文保志願者服務總隊志願者,渝中分隊副隊長,老重慶發燒友,自由撰稿人。

原標題:那些年代 這些地名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相關焦點

  • 聽安律師說重慶歷史山城巷
    ,但如果安律師說其實今天要講的這個地方就是超級網紅打卡地「山城步道」呢,驚不驚喜?意不意外?哈哈,其實「天燈巷」也好,「山城巷」也罷,哪怕是今天的網紅名字「山城步道」,都是講的同一個地方。那麼,這條無數外地文藝青年必到打卡地到底有著怎樣傳奇的前世今生呢?
  • 重慶珍檔丨山城巷,曾經猶如郭沫若筆下的天上街市
    然而就在渝中區有這麼一個地方,或許已經從許多人的視野中淡去,但依然保持著山城最後的市井風光,那就是」山城巷」。在那裡,不光能見識到山城重慶爬坡上坎的地理特徵,更能夠體味到老重慶的風土人情與建築藝術,真可謂一巷看懂老重慶。山城巷,原名天燈巷、天燈街。為啥叫天燈巷?故事還得從清末民初開始擺起。
  • 5月2號來山城巷走走,這條和城市同名的小巷現在已成了網紅打卡地
    重慶是一座著名的山城,城依山而建,在老城區裡現在還有些爬坡上坎的老街老巷,而這個位於長江邊的和城市同名的山城巷就是這麼個地方。金湯街往裡走是領事巷,這裡民國時期曾經是使館區,現在這裡已經重新修整過,一走進這條熟悉的小巷就發現這裡和以前好像有些不太一樣了。沿著小路往裡走,走下一坡石梯坎就是仁愛醫院的舊址了,以前這裡是一片拆遷後的瓦礫場,從牆上的窗戶翻進去就可以直接走到山城步道,這次卻發現牆上的窗戶洞已經堵上了。
  • 5月2號來山城巷走走,這條和城市同名的小巷現在已成了網紅打卡地
    重慶是一座著名的山城,城依山而建,在老城區裡現在還有些爬坡上坎的老街老巷,而這個位於長江邊的和城市同名的山城巷就是這麼個地方渝中鬧市,卻獨得一份寧靜,我想有資格叫這個名字的街,那必定應該是重慶老街的縮影吧。
  • 重慶旅遊 | 非網紅,拒絕人擠人,重慶土著推薦小眾旅遊景點
    · 非網紅 · · 拒絕人擠人 · 本期文章小編找到了重慶土著給大家分享來重慶旅遊必去的景點,始於山城巷,止於中山醫院,連接重慶上下半城,是山城人民來往互通的重要通道!由於慢慢發展,現在的山城步道更多了一絲文化氣息,但是商業氣息真的不重‼️吃喝休息也更方便~
  • 重慶鬧市裡藏著一條山城巷,過去很冷清,重慶網紅後遊客扎堆來
    這是一條垂懸在城市裡的小道,它的入口突然出現在車水馬龍的鬧市,把人從現代繁華的新重慶,瞬間帶入古樸滄桑的老重慶。步道蜿蜒在起起伏伏的山上,石板梯坎一級級往上攀升,一側是斑駁的吊腳樓、小瓦房,另一側則是浩浩蕩蕩的長江。
  • 跟我去山城巷吃一臺壩壩席 每一筷子都是重慶的人間煙火_大渝網...
    中醫校舊址過去的重慶,不是網紅,也不叫魔幻之都。不如現在受關注。雖然高樓摩肩接踵,但老街老巷沒有大拆大建,生活在重慶,很從容。現在的重慶,也不是說不好,但總感覺缺點啥子。懷念窗門腳腳「磨剪刀...磨菜刀...」的吆喝聲;懷念外公炒個回鍋肉一條街都曉得了的飯菜香;懷念外婆把我按到紅澡盆頭洗澡,搓夾夾搓得我「窩爾吶三」的驚叫喚。
  • 重慶山城巷:隱藏著最後的老重慶,沿途的一個字卻令遊客淚目
    對於真正的旅行者來說,卻是一次了解當地獨具特色的歷史人文,發現與別人不一樣的美。近些年來,西部湧現出很多「網紅旅遊城市」:成都、西安、重慶。成都有令人羨慕的慢節奏生活,西安有著歷史底蘊豐厚的「夢回大唐」,而提及重慶,想必大家想到的是《千與千尋》同款夜景的洪崖洞、令人拍案稱奇穿樓而過的李子壩站、當地正宗的火鍋。
  • 11個打卡點、31家網紅店……國慶來山城巷感受市井煙火
    通往山城巷壩壩席步道邊的彩燈。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 葛彧 攝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9月30日9時10分訊(首席記者 佘振芳 實習生 梁浩楠)中秋國慶雙節將至,市民有哪些耍事?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了解到,10月1日-10月8日,經過更新升級後的山城巷將對大眾開放,開啟「山城市井生活季」。11個賽博朋克網紅打卡點及31個人文網紅店將亮相,還能吃壩壩席,品味市井煙火氣,看年代展,尋故城舊影舊物。9月29日,記者來到山城巷先行打探,現場節日氛圍濃厚,有趣有顏有文化。
  • 重慶長江邊有條山城巷,這個我最熟悉的地方現在竟成了網紅打卡地
    在步道附近居住了將近40年,對這裡的一磚一瓦、一草一木都異常地熟悉,不過自從三年前我搬家去了江北後還一直沒回來看過,這不一走進這條熟悉的小巷就發現這裡和以前好像有些不一樣了。沿著那條熟悉的小路前往山城巷,發現這裡也有了不小的變化......
  • 新增11個打卡點+31個人文網紅店!山城巷舉行「山城市井生活季」活動
    9月29日,山城巷傳統風貌區舉行了「山城市井生活季」活動。據悉,今年6月,山城巷對風貌區內10處建築、景觀以及空間進行了微更新改造。截至目前,已初步修繕完畢,將在國慶節正式對外開放。「山城市井生活季」期間,遊客可打卡11個賽博朋克網紅點及31個人文網紅店,此外還有壩壩席、年代展等活動可參與和體驗。山城巷位於重慶母城渝中區,歷史可追溯至明清時期。1900年法國傳教士在此點亮了第一盞照明燈,又名「天燈巷」或「天燈街」,1972年才正式更名為山城巷。
  • 曬家鄉丨昔日「天上的街市」 今天的「山城市井生活」
    ,那麼作為重慶歷史文化和山水特色縮影的山城巷,就不失為一種觀照。對生活在解放碑附近尤其是下半城一帶的「土著」而言,山城巷更是兒時的「世外桃源」和「天空之城」。如今,這條昔日的「天上的街市」,又再成為人們「山城市井生活」的記憶憑索。「小時候從屋頭去山城巷找同學耍,要經過許多曲折陡峭、蜿蜿蜒蜒的梯坎,在這些穿民居而過的道路兩旁,透露出滿滿的山城特色市井生活圖景。」
  • 「雲」遊重慶,還未完全商業化的山城巷,是本地人心中的寧靜港灣
    若要讓我推薦一個重慶必打卡景點給大家,我一定會選擇藏在鬧市中的山城巷。白天的山城巷,有一種寧靜的感覺;而天一黑,山城巷又有著溫暖的生活氣息。從山上的入口進來,走一會兒,便看見了這處殘垣斷壁,「四川省重慶」幾個字足以顯示出它的歷史,經過推敲,遊品認為這裡曾經是一個醫院。
  • 重慶山城巷為何讓他這般心動
    遊客在山城巷拍照留影   小鵬這個名字,和「背包十年」這幾個字緊密聯繫在一起。2010年,正是這本旅行暢銷書讓他聲名大振,銷售上百萬冊,加印78次。最近,他悄悄地在重慶開了一家青年旅舍,名字正是被無數青年奉為「旅行啟蒙教科書」的《背包十年》,地點選在火熱景點山城巷。   逛了一兩個小時便決定在山城巷開青旅   他的本名張金鵬反而很少人提起,「小鵬」和「背包十年」無疑已成為個人品牌。他在麗江等地已開了四座青旅,今年8月,接到山城巷傳統風貌區的邀請,小鵬前來重慶考察新的青旅選址。
  • 老重慶| 山城巷「藏」著一所小學
    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  何浩 文/圖/視頻在老重慶有個被大家津津樂道的金馬寺傳說,與金馬寺傳說有關的馬蹄街今天還作為一條老巷子的地名存在,除了金馬寺、馬蹄街,這裡還有所金馬寺小學,它就藏身於百年山城巷之中。日前,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從渝中區獲悉,金馬寺小學主教學樓入選重慶市第五批歷史建築。這棟建築有什麼不同之處?
  • 重慶市資訊|你不知道的重慶:沿著山城步道走進山城巷,尋找屬於老...
    重慶市的朋友們,一起來看下最近身邊發生了什麼新鮮事兒~~1、你不知道的重慶:沿著山城步道走進山城巷,尋找屬於老重慶的回憶如果有朋友想去重慶旅遊,我一定力推這裡呀,這裡有重慶特色的風景地貌,來到山城巷,就好像走進了老重慶一樣。
  • 渝中區網紅打卡地,山城巷升級打造,還原老重慶最真實面貌
    重慶是座網紅城市,8D魔幻的地形吸引無數遊客前來觀光,渝中是重慶母城,是外地遊客首選的必打卡地,很多遊客來重慶旅遊都會選擇住在渝中區的民宿。洪崖洞、山城巷、長江索道、來福士購物中心、朝天門廣場都在於此,在這些景點中,我最鍾愛的就是山城巷。
  • 在山城巷旅遊遇90後重慶妹子,做的山城湯圓很美味,人稱湯圓西施
    山城巷也是當地人說的「山城第三步道」,入口在中興路,這條曾經的崎嶇山路,現在成了一條人文氣息很濃鬱的網紅打卡地,我前幾天去山城巷遊玩,竟然在這裡遇到了一家很有意思的湯圓店,店裡有位「湯圓西施」叫龔藝林。
  • 重慶山城步道「爬坡上坎絕壁之山城巷」 #重慶旅遊攻略#
    從此這個半山坡有了一個溫暖的名字:「天燈街」。一梯一燈,點燈等人,「天燈街」這個名字一叫就叫了70年。如今這條舊街改造以後取名為山城巷.後來隨著城市發展,她連接了 重慶 上下半城,成為山城人民上山下山,來往互通的重要
  • 重慶山城步道「爬坡上坎絕壁之山城巷」重慶旅遊攻略
    從此這個半山坡有了一個溫暖的名字:「天燈街」。一梯一燈,點燈等人,「天燈街」這個名字一叫就叫了70年。如今這條舊街改造以後取名為山城巷.後來隨著城市發展,她連接了 重慶 上下半城,成為山城人民上山下山,來往互通的重要 通道 ,繼續譜寫著山城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