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一曲《光陰的故事》就能把我帶回舊日狂熱的夢。
在青春的故事裡,有一段捨不得忘記的美好,是屬於公路旅行(Road trip)的。
西澳站,從首府珀斯出發,往北部進軍,不為什麼,就單純地去看一看西澳的樣子。
如圖所示,我們的蹤跡跟著心形的軌跡走了一圈,歷程4000多公裡,歷時20天。
第一站——蘭斯林鎮的滑沙(Sandboarding, Lancelin)
蘭斯林(Lancelin),是西澳大利亞珀斯以北127公裡處的一個小漁村和旅遊小鎮,車程約1.5小時。
在那裡,人們可以觀海豚、釣海魚、吃龍蝦、玩滑沙... ...
而崇尚窮遊的我們,選擇了經典款——滑沙,去體驗花10刀就能帶來的快樂~~~
得獎感受:第一次滑沙,仿佛回到了童年,好笨拙,好開心,好好玩~~~
再回想,短視頻裡的我,還是像個小孩一樣,擁有著簡單、快樂、純粹的一面。天知道,那時候,經已「30高齡」了。
很欣賞那樣的自己:嘗試、跌倒,再嘗試,直到嘗到成功的喜悅。
綜觀滑沙場,場面還是很壯觀的,而重點是沒有人人人,從從從,眾眾眾。
看,那沙子又白又細,又滑又軟~~~
夕陽西下,顯得更璀璨奪目
第二站——尖峰石陣(The Pinnacles Desert)
尖峰石陣,位於西澳南邦國家公園(Nambung National Park ),距離珀斯以北200公裡左右,車程約2.5小時,是西澳訪客量最大的景點之一。
顧名思義,尖峰石陣是一個由數千個風化的石灰石柱組成的石陣,但有別於張家界石林,也有別於雲南石林,那些尖峰普遍比較矮,高的也只有3~5米左右,但堅硬無比。
傳聞這些石灰巖結構,是25000~30000年前在海退後留下的海貝沉積物形成的,而地面鋪著一層薄薄的風化了的細軟黃土。
尖峰石陣的那一瞥見,讓人肅然起敬,因為它們在那裡佇立了幾萬年。
在那裡,上演了人生中最飛舞的一幕。
那一瞬間,詮釋是夢寐以求的Freedom。
第三站—— 自然之窗(Nature's Window)
自然之窗(國人喜歡稱之為「世界之窗」),是西澳最具標誌性的自然景觀之一,由Tumblagooda砂巖層組成,位於卡爾巴裡國家公園(Kalbarri National Park),距離珀斯以北600公裡,車程大約7小時。
最經典的一瞥見就是傳說中的世界之窗「Nature's Window」。
再近距離感受一下數億年的巖層。
在那裡,最值得欣賞的就是那些經歷了數百萬年,甚至幾億年洗禮的層狀巖石。
第一次親臨如此奇景的地形地貌,內心是嘆為觀止的。
然鵝,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看人家拍的~~~
而我實景拍的~~~
Anyway,還是循例來兩張到此一遊的照騙吧~~~
有時候,姐帥起來也是沒有辦法的。
人生只為的那一瞥見,渴望著去遇見~~~
PS:自然之窗所處的卡爾巴裡(Kalbarri)是一個旅遊小鎮,除了自然之窗,尋跡野生動物外,還可以出海觀鯨看海豚,也可以到海邊看絕美的日落,釣魚... ...
後記
傳聞,珀斯是世界上最孤獨的城市。但在我感受裡,真正的孤獨在北部。
一路向北,地廣人稀,好山好水,只是有時候連看見人都是一種奢侈。
越往北發現越荒涼,看,一路上人影都不多見一個。
而且,物資也越匱乏。當初在珀斯沒有買到合適的被子,想著去到第一站再補給,結果就杯具了。
在Lancelin就找不到Kmart、Target(日用品連鎖店)了,第二天迫不得已折回Joondalup(離珀斯30分鐘車程的城市)才買到。
經驗教訓:Road Trip前一定要補給好所有日用品和生活必需品。
風餐露宿的第一天,晚上凍得要命。是誰說露營很浪漫的,奈何我委了個屈?
那一路上遇到的驢友,有些是年輕情侶,有些是年長夫婦,有些是一家人,有些是結伴而行的朋友。
白髮的爺爺,攙著杵著拐杖的奶奶,相伴而行。
那是我遇見的,最浪漫的陪伴。
單曲循環的《光陰的故事》裡唱著:「流水它帶走光陰的故事,改變了一個人... ...」
在我的世界裡,那一路的遇見,豐盈了我的青春。
想了解更多旅遊風光和 road trip tips?
歡迎關注、評論、點收藏。
小女定當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下一站:我們去遇見西澳的日落黃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