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外山:打造紅色文旅精品遊

2020-12-13 武義新聞網

  日前,記者走進2016年武義溫泉節暨養博會隆重推出新景區「山外山旅遊休閒度假山莊」,感覺景區在浙師大文化創意與傳播學院規劃編制《概念性規劃方案》基礎上,景區景點開發已有清晰梳理和主題亮點的鮮明營造。景區入口水龍湖水庫大壩正在結頂收官,整座下楊名山水弄山紅色旅遊開發已如火如荼點燃,攀登像日本武士刀一樣延伸的山脊各個節點,抗戰遺址古炮臺、楊大法文化草堂、抗戰博物館、紅軍博物館、鵲橋連接五行廣場和凌雲漫步等景點營造渾然一體。有關山外山景區紅色旅遊開發外媒已有不少專題報導,特別是抗戰博物館和紅軍博物館真實豐厚歷史珍藏已引起央視等媒體重視,水弄山老戰場博物館館長許一兵和景區負責人楊嶽和已多次接受央視等採訪,稱山外山抗戰博物館、紅軍博物館建在山頂系國內首創,目前景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申報工作正在進行中。

  俞源鄉下楊村,自古就是武義縣歷史名村,民間有一渠二坦三楊四邵的歷史傳說,上世紀四十年代全村就有400多戶農戶1500多人口。水弄山景點周圍是壽仙谷、俞源村、清風寨、劉秀壟、大紅巖等風景名勝,九龍山、劉巖等諸多山嶺神話故事和民間傳說豐富多彩,村內劉、楊兩個主姓人丁興旺,南宋時期就出過明招學者楊大法等進士名人,目前除修復的大慈寺等古蹟,村內還有扶龍庵、安濟橋和眾多明清古民居等歷史遺存。下楊村是日軍侵華武義淪陷重災區和著名老戰場,粟裕將軍率領的紅軍挺進師、浙武工農紅軍西路軍、日本侵略者和國軍79師官兵數次戰鬥,都在下楊嶺一帶留下遺址遺存和眾多可歌可泣故事。山外山景區傾心打造的「浙江武士山紅色旅遊區」,就精心打包了下楊人文歷史和紅軍、國軍、敵後武工隊等戰鬥抗戰故事,把下楊和中國紅色資源搬上山,紅軍博物館和抗戰博物館像長在山頂松樹枝椏的鳥巢,引領遊客去登攀採風。景區全力打造「最美老戰場,浙江井岡山」。

  水弄山制高點是抗戰遺址復建碉堡炮樓,城牆抒寫「勿忘國恥,銘記歷史」大字,松林滄桑山體延綿隱埋無數忠貞將士抗戰和守衛江山紅色故事。山脊核心布展景區業主楊嶽和和湖北收藏家許一兵共同創建的我國民間首家抗戰博物館,展館面積1500多平方米,展出近千件珍貴抗戰實物。1964年12月出生西安的武漢收藏家許一兵,幾十年如一日收藏抗戰藏品,山外山景區博物館展出藏品僅佔他所有收藏的二十分之一。網名「刀郎」的自由職業者許一兵,是資深戰爭系列和古董刀劍收藏愛好者,是國內最早創辦正版收藏藝術網和刀劍論壇的創始人之一。許一兵說:「有一種收藏讓人愛恨交織!收藏戰利品不能簡單地理解為罪證收藏,而應該更多地關注我們全民族的抗戰歷史,其中滋味,很難用滄桑來表述。但是,收藏這些戰利品會更好地讓我們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和平生活!」在許一兵眼裡,水弄山山脊走向就是一把日本武士刀,他們在抗戰老戰場的刀山火海展出抗戰藏品,有格外鮮明豐厚的現實教育警示意義。抗戰博物館館展分名刀與妖刀、細菌戰爭、慰安血淚、掠奪螢礦、浙籍抗戰名人、惡魔的審判等展廳,回顧梳理了中國和武義的抗戰歷史。許多血跡斑斑的鏽刀上沾滿歷史血淚和戰爭遺蹟,觸目驚心。

  山上楊大法文化草堂可謂下楊本土人文制高點,草堂有中國百家姓石刻和楊大法生平簡介。楊大法是南宋進士,名副其實父母官,耿直為民,初為龍遊知縣,後升國子監祭酒和兵部侍郎,政績著述等身,被朝廷追封「武義開國男」。他曾主持修復大慈寺,對下楊和武義人文影響深遠。

  1942年日軍侵佔武義,一支在麗水戰敗日軍從松陽敗退武義,一路燒殺姦淫,無惡不作。農曆七月二十日,日軍原打算在下楊村紮營,不想國軍79師早有埋伏,結果日軍在離村500米處的下楊嶺(又名「介狗拉娘」)東西兩座山坳之間遭遇伏擊,把鬼子打得人仰馬翻。國軍抗擊日軍過程,逃難到雙巖洞、頭崗、青慄崗一帶山上下楊村民看得一清二楚,日本人被國軍伏擊追打惱羞成怒,之後又反覆進村掃蕩,燒毀民屋700多間,殘殺掠奪家畜牲口無數,姦淫殘殺婦女罄竹難書。難忘的是,日本人退後,逃難山上的扶龍庵和尚馬順寶和妻子兒媳下山發現離家門50米麻地躺著三名國軍,滿地是血,二個已斷氣,一個說了句「79師班長」也斷氣。馬和尚一家商量就地埋葬三位國軍陣亡士兵,並且教育後代一定要銘記這三位為國捐軀國軍,年年為他們掃墓。74年來,這三位無名無籍國軍士兵墳墓已多次遷移,目前遷入大慈寺下楊村公墓,馬和尚一家子子孫孫異姓五代清明祭掃抗戰士兵英魂從未間斷。2016年清明節,下楊二村村主任楊嶽和,與表兄弟姐妹、母親、餘姓鄒姓舅舅及子女30多人,在大慈寺公墓一起祭掃三位無名陣亡抗日士兵,每年祭掃都放在自己祖先前面,表達下楊父老鄉親對抗戰士兵的崇敬和感恩。

  下楊人永遠不會忘記日本人犯下的滔天罪行,武義人不會,中國人也不會。這也是山外山景區抗戰博物館和紅色旅遊開發意義所在。

  水弄山老戰場打造紅色文旅精品遊,是文旅結合精準開發案例,是「水陸空戶外運動三位一體+創意風情休閒體驗」景區定位的提煉提升!

相關焦點

  • 廣東省內文旅市場遊客出行回落,但紅色遊休閒遊持續火爆
    國慶中秋假期接近尾聲,黃金周第七天,廣東省內文旅市場遊客出行整體有所回落,但紅色旅遊、短線休閒遊、夜間旅遊等持續火爆,勢頭不減。豐富文旅產品帶旺精彩假期中秋遇上國慶的「超長黃金周」,催熱了省內的紅色旅遊,並助力文旅市場的振興復甦。廣州中山紀念堂主體建築推出《紅旗頌》燈光秀,讓廣大遊客重溫開國大典天安門升起第一面五星紅旗時的動人場景。
  • 串聯紅色景點 惠州10條紅色記憶精品文旅線路約定你
    、紅色景點與周邊的文化旅遊資源串聯起來,打造並發布10條惠州紅色記憶精品文旅線路,實現全域紅色旅遊資源大聯動、大協作,有力支撐重點紅色旅遊區域的發展。10條惠州紅色記憶精品文旅線路將惠州經典紅色景點與旅遊景區串聯起來,引導市民遊客在緬懷革命先烈的同時,飽覽惠州大好風光。這裡有紅色故事、紅色激情、紅色理想、紅色浪漫,期待與你的紅色相約。
  • 惠州10條紅色記憶精品文旅線路約你
    ,將革命遺址、紅色景點與周邊的文化旅遊資源串聯起來,打造並發布10條惠州紅色記憶精品文旅線路,實現全域紅色旅遊資源大聯動、大協作,有力支撐重點紅色旅遊區域的發展。 10條惠州紅色記憶精品文旅線路將惠州經典紅色景點與旅遊景區串聯起來,引導市民遊客在緬懷革命先烈的同時,飽覽惠州大好風光。這裡有紅色故事、紅色激情、紅色理想、紅色浪漫,期待與你的紅色相約。
  • 以紅色基因點睛,打造陝旅文創精品!
    祝賀陝旅集團延安聖地河谷吉祥物--紅寶榮獲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知識產權局頒發的用文創語言傳承紅色精神聖地河谷紅寶用文創語言講述紅色故事,傳承紅色精神,聖地河谷·金延安通過可愛的「紅寶」卡通形象,強化紅色文化,傳承紅色精神。
  • 五桂山打造精品民宿 助推文旅產業
    11月10日,五桂山黨工委書記方英恩帶隊到桂南村、南橋村開展民宿建設實地調研,了解鄉村民宿建設情況,聽取行業代表訴求,為五桂山發展精品文旅項目夯實基礎。 據悉,民宿作為以自然生態環境為依託的體驗類產品,迎合了遊客個性化體驗的需求,對發展全域旅遊、鄉村振興、群眾增收具有重要意義。
  • 2020年湖熟紅色文旅產品發布會暨南京日報新傳承紅色教育基地揭牌...
    2020年正值中國共產黨建黨99周年,為重溫黨的光輝歷程,弘揚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南京江寧區湖熟街道充分挖掘本土紅色文化內涵,開展系列紅色教育活動,發布系列紅色文旅線路,把獨具區域辨識度的紅色文化底蘊融入鄉村振興、全域旅遊等時代戰略,積極打造並推出具有鮮明特色的湖熟紅色文化名片。
  • 共建巴蜀文化旅遊走廊 資陽打造文旅精品
    資陽網訊(記者 胡佳音)「把最具優勢的文旅資源稟賦打造成資陽響亮的城市名片,通過文旅品牌不斷提升資陽城市影響力。」在成德眉資同城化發展及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背景下,我市搶抓機遇,打造文旅精品,推動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大力推進品牌項目「強根基」。大力推進陳毅故裡創國家5A級旅遊景區和天府旅遊名縣創建工作。
  • 在紅色中升溫——「十三五」巡禮之文旅產業篇
    全市各級各部門提前謀劃、密切配合,圍繞發展紅色旅遊,全力做好資源保護開發、服務提質升級、活動策劃、精品線路打造等工作,紅色旅遊產業鏈明顯延伸。截至2019年底,郴州市建成運營的旅遊精品民宿117家(含度假村、鄉村精品客棧等),普通民宿400餘家,民宿建設初步構築「一核多點」的空間布局,發展成果初步實現全民共建共享。文旅品牌效應強大品牌即名片,效應帶來的人氣和熱度也把名片擦得更亮。
  • 目標為打造粵港澳旅遊目的地 花都文旅產業人財兩旺
    ,謀劃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北部生態文化旅遊合作區,大力推動文商旅融合發展,打造「花漾花都」文旅品牌,取得了積極進展。文旅復甦成效明顯今年以來,為應對疫情,花都出臺了「文旅住餐11條」抗疫扶持政策,建立文旅體活動快速審批機制,圍繞「花漾花都」主題,每月開展文旅惠民活動,合計向企業發放文旅住餐扶持資金794萬元;向市民發放「食、住、購、遊、娛」五大類電子優惠券,累計發放優惠券43356張,參與抽獎40464人次;舉辦線上雲遊直播活動,在線觀看人數累計4988.9
  • 理論實踐丨深化文旅融合 打造「侗心之旅」
    深化文旅融合 打造「侗心之旅」蔡迪文近年來,通道立足生態、民俗、紅色旅遊獨特優勢,堅持「生態立縣、旅遊興縣、產業強縣」發展戰略,以「湖南省特色縣域經濟(文化旅遊)重點縣」建設和「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為抓手,全面推進文旅產業融合發展,文化旅遊業走上健康發展的快車道。
  • 臨沂打造旅遊形象品牌 助推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
    臨沂市臨沭縣沭河水利工程管理處副主任王磊說:「依託國家級溼地公園,打造溼地研學;依託朱村紅色文化,打造紅色文化研學;依託柳編柳韻,打造產業研學基地;把這三塊研學遊組織起來,串聯成一條精品線路,融入到魯南蘇北旅遊圈。」
  • 花都:目標為打造粵港澳旅遊目的地 花都文旅產業人財兩旺
    ,花都文旅三年發展結碩果新快報記者近日從廣州市花都區獲悉,該區自2018年來,圍繞「打造粵港澳旅遊目的地」的目標定位,積極培育文旅產業市場主體,謀劃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北部生態文化旅遊合作區,大力推動文商旅融合發展,打造「花漾花都」文旅品牌,取得了積極進展。
  • 【兩會關鍵詞】打造品牌 發展文旅 安徽旅遊如何創精品?
    打造文旅精品線路擴大影響力省人大代表趙靜茹建議,以文化和旅遊的精品,推動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在「皖南國際文化旅遊示範區」打造「皖南詩仙路」旅遊路線,以詩仙遊蹤之路文化帶建設,有效帶動皖南示範區旅遊發展和基礎設施完善,對皖南示範區打造有國際影響力的文化旅遊目的地具有重要意義。  趙靜茹代表表示,在皖南七個城市中有一個共同的特色人文資源――詩仙李白。
  • 紅色文化:拉動文旅融合縱深發展
    2020年9月12日,陝旅集團三亞公司以紅色娘子軍演藝劇場為起點,加快絲路歡樂世界(海南)二期項目的建設,在紅色娘子軍演藝劇場歷經三年的節點之際,絲路歡樂世界(海南)將通過科技賦能生活,設計營造場景,融入文旅活動與智能體驗,及文旅融合、產業融合、城鄉融合,滿足生態環境保護、文化挖掘活化、村民生活改善的多重需求,實現現代旅遊服務業轉型升級,使之成為來三亞旅遊的歡樂之地、體驗之地、文化之地、夜遊之地
  • 目標為打造粵港澳旅遊目的地花都文旅產業人財兩旺
    目標為打造粵港澳旅遊目的地,花都文旅三年發展結碩果新快報記者近日從廣州市花都區獲悉,該區自2018年來,圍繞「打造粵港澳旅遊目的地」的目標定位,積極培育文旅產業市場主體,謀劃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北部生態文化旅遊合作區,大力推動文商旅融合發展,打造「花漾花都」文旅品牌,取得了積極進展。
  • 惠州10條紅色記憶精品文旅線路受熱捧 追尋紅色記憶 觸摸烽火歲月
    惠州紅色旅遊資源豐富,革命遺存遍布山水之間。今年國慶前夕,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發布10條惠州紅色記憶精品文旅線路,將惠州經典紅色景點與旅遊景區串聯起來,引導市民遊客在緬懷革命先烈的同時,飽覽惠州大好風光。 中秋逢國慶,愛國情更濃。
  • 韶山著力打造紅色文旅新品牌
    中國日報7月27日長沙訊 2020湖南紅色旅遊文化節暨湘潭首屆紅色文化產業博覽會7月25日下午在韶山毛澤東廣場開幕。本屆紅色旅遊文化節以「偉人故裡 大美湘潭 紅色韶山」為主題,將成為湘潭新的紅色文旅新品牌,活動時間集中在7月25日至26日,其中紅博會展銷區將延展至29日。
  • 助力文旅產業復甦 打造湖北黃岡區域經濟增長新引擎
    據黃岡市委常委、副市長董波介紹,在中央支持湖北經濟發展一攬子政策措施支持下,黃岡市已有63家A級旅遊景區恢復開放,復工率97%,文旅產業正呈現出加速復甦態勢。尤其在8月份「與愛同行 惠遊湖北」活動啟動以來,當地文旅市場基本恢復去年同期水平。黃岡市文化和旅遊局黨組書記、局長王建學表示,從文化旅遊消費維度看,黃岡是不可複製的文旅體驗勝地。
  • 潮州鄉村遊精品線路推介,饒平這條紅色線路值得一遊!
    推介會上,發布了「古城文化美食遊」「茶鄉文化之旅」「鄉村悠閒遊」「紅色文化遊」等精品旅遊線路。 今天,我們來了解一下 「紅色旅遊精品線路」都有哪些? 一、【古城區紅色遊】涵碧樓—李厝祠—李春濤故居(柯柏年故居)—開元寺—牌坊街—廣濟橋—韓文公祠;
  • 西青區國慶中秋假日推出16項精品文旅活動
    國慶中秋假日,西青區文旅局積極整合全域文旅資源,突出民俗文化特色,策劃推出了16項文化旅遊活動,8條精品旅遊線路,為市民遊客假日出遊提供更多選擇。楊柳青古鎮推出古鎮文化節,遊客不僅可以遊覽百年大院,品嘗傳統美食,體驗楊柳青年畫等特色非遺文化項目,還可以參與專家公益鑑寶,欣賞相聲、京評梆等曲藝表演,以及秧歌、舞龍、娃娃舞蹈等群眾文化活動,抗戰實景話劇「暗號傳奇」也將在國慶首演,為遊客打造更具體驗感的文旅大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