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開城市的大門
清爽的清風迎面而來
空氣中夾帶著愉悅的分子
一座生態、休閒、人文色彩濃重的綠色之城—高州
呈現給你一副流轉的山水丹青
你好,高州
高州市,茂名市代管縣級市
高州是廣東省歷史文化名城
是由元代起高州府(路)治茂名縣演變而來
而"高州"這個地名則是由"高涼"演變而來
高州還是潘茂名的出生地
高州歷史悠久,源遠流長
高州物產豐富
是「全國水果第一市」、「中國荔鄉」
「三個代表」重要發源地
擁有冼夫人廟堂文化、木偶戲
八音鑼鼓等非物質遺產文化
省級歷史文化名城、中國楹聯文化城市
高州,歷史文化底蘊深厚之餘
還是當地的教育強市
高州農業是高州三大名片之一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
秀麗的風景與人文底蘊
涵養出獨特的高州城市魅力與情懷
高州
「高」在濃厚的風土人情
「高」在包羅萬象的城市風景
步入這座城市
感受歷史遺留的遺蹟
原來高州,那麼美
- 浮山嶺 -
浮山嶺是高州與電白的分界山
浮山嶺海拔996米
相比起其他壯麗的山
浮山嶺的特別之處在於那
峰頂一排排錯落有致的風力車
白色的風車在山頂上緩緩排開
唯美之餘,讓浮山嶺更加美麗
- 高州水庫 -
電白望夫鎮有羅坑水庫
高州有高州水庫
與羅坑水庫的美異曲同工之妙
高州水庫還有一個文藝的名字—玉湖
風景秀麗的同時
高州水庫更是背負著高州、化州、電白
茂南區、吳川市的農業灌溉和工業及生活用水重任
是茂名乃至湛江的「生命源泉」
也因為水庫規模宏偉
工程艱巨,依靠人工
堪稱高州建設史上的一座豐碑
融入了高州人民的血汗
高州水庫優良的生態環境為螢火蟲提供棲身之所
初夏季節的夜幕
螢火蟲扎堆出現在高州水庫旁
宛如一個個精靈,點點繁星
不同於白天的秀麗
夜幕的高州水庫被螢火蟲點綴
賦予浪漫微妙的氛圍
上演一場綠野仙蹤
高州水庫螢火蟲
- 寶光塔 -
高州的寶光塔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亦是廣東省最高的樓閣式塔
寶光塔位於粵西境內最大的河流鑑江河的河邊上
與長長河流相互依偎
寶光塔全高 65.8 米
鼎力於這片高涼大地之間
相傳鑑江河以前常受洪澇
建造寶光塔的目的是在此插上一桿竹篙
以穩定鑑江的平穩,保護一方百姓
寶光塔任其風雲變幻
依舊保持挺拔的身姿
寶光塔俗稱粉塔
這座粉塔距今已有四百多年
經歷歲月的變遷
沉澱歷史的韻味
在時光的浪潮中,泰然自若
寶光塔見證高州一代人的成長
是高州的母親塔
- 仙人洞 -
高州的仙人洞地處雲開山脈腹地
冬暖夏涼,負離子含量高達約10萬個/cm3
天然的大氧吧與空調村
仙人洞千畝竹林一片翠綠
清風搖曳,青山疊嶂
森林瀑布分布之廣
久居城市中的人
在這片景色中
尋覓清爽與自然的味道
仙人洞山水結合
瀑布流水嬉戲
看青山的綠,望河水的清
高州的美都蘊含
在這山水之間,耐人尋味
小橋流水給予自由無促的感覺
杜鵑的一抹奼紫嫣紅令人陶醉
高州的仙人洞是一個世外桃源
進去了,就無法自拔
被譽為水果之鄉的高州
盛產嶺南三大名水果——香蕉、龍眼、荔枝
全國水果第一縣
高州種植歷史悠久,迄今已有2000多年
高州的水土與農民的辛勤勞作
孕育了全國最佳水果
- 荔枝 -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楊貴妃鍾愛的荔枝便來自於
高州根子鎮的貢園
貢園裡生長的荔枝樹齡已有500年以上
但棵棵枝繁葉茂,年年碩果纍纍
其中有9顆已有1300年以上
貢園也被稱為「活的荔枝博物館」
2000年國家主席江澤民在廣東省視察工作時
在專程參觀「貢園」的過程中
在根子鎮親手栽下一棵「中華紅」荔枝樹
根子鎮由於荔枝的品種和產量在全國最多
被稱為「中國荔枝第一鎮」
高州的荔枝已非常出名
而用荔枝花釀的荔枝蜜
味道芳香馥鬱
荔枝上火
荔枝蜜卻是老幼皆宜的天然保健品
荔枝花
荔枝蜜
- 儲良龍眼 -
高州是世界儲良龍眼發源地
中國金牌龍眼之鄉
儲良龍眼的果肉晶瑩剔透,皮薄肉厚
被譽為「果中神品」,有「南方人參」美稱
儲良龍眼種植面積超過252萬畝
在廣東,龍眼緊跟荔枝其後
六七八月的夏天
在高州的大街小巷都能看到
小販推著車叫賣的身影
高州龍眼產量佔廣東的五分之一
而全世界的儲良龍眼都出自於——「英雄母樹」
儲良英雄母樹
「英雄母樹」位於高州分界鎮儲良村
起初的「英雄母樹」只是儲良村山上的野生龍眼樹
清代時期一個名為莫業坤的
高州儲良村人採回兩棵野生龍眼種苗
種植在庭院裡,結果只活了一棵
便成為如今著名的龍眼珍稀優良單株
儲良龍眼從1983年起以嫁接、圈枝等繁育方式
在全市及周邊省區進行推廣種植
它的子子孫孫已經遍布海南,福建,廣西,雲南等地
- 香蕉 -
高州香蕉為廣東四大香蕉優良品種之一
久負盛名,上世紀五十年代
高州香蕉被國家列為出口農產品出口到蘇聯
高州香蕉栽培歷史悠久
為廣東四大香蕉優良品種之一
除此之外,高州氣候溫和,陽光充足,雨量充沛
山地面積佔總面積的十分之一以上
為種植樹農作物和經濟作物提供了得天獨厚的優越條件
高州還盛產黃皮果,楊桃,菠蘿等
果香四溢,說高州是「百果園」
一點都不為過
高州歷史悠久
淵遠的文化傳承出豐富多彩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高州是一本封存已久的歷史書籍
翻開城市的頁碼
一幅幅濃重歷史韻味的畫面
跳躍眼前
- 冼太廟銅鼓音樂 -
冼太夫人的一生致力於
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
冼太夫人的英雄事跡流傳廣外
冼夫人是一種精神
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
傳承優秀美德,源遠流長
高州冼太廟
高州冼太廟銅鼓音樂始於隋唐
是古代高州人民為了
紀念中國巾幗英雄第一人——冼夫人
在民間廟宇舉行傳統祭祀活動時
常使用的一種演奏音樂
冼太廟銅鼓音樂演奏的是一種聲樂
聽到是一種民族魂
冼太廟銅鼓音樂
- 木偶戲 -
高州木偶戲,民間稱為「傀戲」
是一種融合了雕刻、服裝製作、木偶表演
劇本、音樂諸元素的民間戲曲藝術
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遺保護名錄
高州木偶戲表演時表演者操縱木偶舞蹈,蹦、跳
神似逼真,生動
配合悅耳動聽的配樂,聲情並茂
木偶角色分為:生、旦、淨、末、醜
每個角色形態各異
表露出各個人物特有的性格
小小的戲臺是表演者的天地
精湛的表演背後是表演者的辛苦付出
木偶演的是戲,我們看的是家鄉
- 緬茄雕刻 -
高州緬茄雕刻是微雕藝術
高州雕刻藝人利用緬茄樹種子進行雕刻
形成印章及精美工藝品
被譽為中國雕刻界的「一枝獨秀」
手藝人在緬茄種子上面雕刻出
山水亭閣、飛禽走獸
其雕工精湛、細緻入微
茄雕工藝繁雜,技藝要求高
一顆緬茄雕刻蘊含著手藝人的匠人精神
緬茄雕刻,刻的是一種藝術
刻的更是一種文化的傳承
- 八音鑼鼓 -
八音鑼鼓是高州民間的一種古老傳統音樂藝術
是高州市民喜聞樂見的一種巡遊活動
常見於年例等節慶活動
高州的八音鑼鼓分小班、中班
大班三種組成形式
表演以演奏為主,演唱為輔
演奏以打擊樂為主,奏為輔
樂師打著鑼鼓亭掛著的樂器
與巡遊的隊伍一起,邊打邊前進
八音鑼鼓象徵節日的喜慶
濃濃的佳節歡慶
在八音鑼鼓的奏樂中傳播開來
八音鑼鼓,看的是一種演奏
寄託的是一種家鄉之情
一座城,一部歷史
高州的美絕非用肉眼去體會
高州的美藏在樹蔭下的光斑
蘊含在濃厚的非遺
寄情於山水之間
慢慢走,慢慢欣賞吧
遇見,高州
你好,高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