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是我國最大的傳統節日之一。
端午節不僅能吃到美味的粽子,
而且香包也是這個節日中
最具有節日氣息的代表之一。
今天中午11點,
鄭州新聞廣播聯合二七區文化館
邀請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
香包技藝傳承人張豔老師
為大家講述端午節的來歷和故事
在直播間手把手現場教制傳統香包
△來自二七區文化館的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香包技藝傳承人張豔老師(中)
△鄭州新聞廣播嶽翔、副總監馬如瀟、汪昆明現場學習香包製作過程,聽眾通過視頻直播全程觀看了製作過程。
張豔老師在直播間掛香囊
每年鄰近端午節,形形色色,香氣四溢,樣式玲瓏可愛的香包,是這個節日中最具有節日氣息的代表之一。
圖 I 張豔老師作品
張豔:自幼喜愛工藝美術,四十多年的追求、探索,使張豔對各種門派的藝術有了初步的認識,無論是哪種藝術,對她都有濃厚的吸引力。現為中國文藝家協會會員、河南省工藝美術大師、剪紙蛋雕類高級民間藝術師。鄭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蛋雕技藝代表性傳承人。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香包技藝代表性傳承人。
圖 I 張豔老師作品《布老虎香包》獲國家專利設計
張豔的作品有駝鳥、鴨、鵝蛋彩繪及蛋浮雕,葫蘆烙畫、彩繪、泥玩、面花、軟陶、草編、泡沫雕、有剪紙、布貼畫、刺繡、民間香袋、香包、繡球,布狗狗,布老虎,有觀賞及實用的中藥保健布藝,有保健靠墊、虎枕、護腰等,有傳統的民間工藝吊件、壁掛等女紅作品。曾多次參加省內外大型文化活動,獲多項金獎。五彩馬和布老虎等實用香包設計獨特。創造發明多種香包造型及布玩偶造型。
2003年獨立經營加工張豔特色香包系列。2005年創辦河南省民間手工藝術展演團,廣泛宣傳、演講、展示河南的傳統民間藝術。在傳統香包工藝基礎上大膽創新,將傳統的剪紙工藝、布貼工藝、刺繡工藝融為一體,開發了一系列香包產品。如布狗狗香包系列、布老虎香包系列,扳腳娃娃香包系列、十二生肖香包系列,七彩蓮花香包系列,彩繪香包系列等等。2014年張豔住所掛牌二七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習基地。2018年11月全民技能振興工程張豔特色香包設計製作工作室掛牌。
香草的配方:蒼朮 白芷 辛夷 艾葉 硃砂 雄黃 等中草藥。
作用功效:預防感冒、預防過敏、鎮靜安眠、驅蚊防蟲、芳香除臭、防蛀、清潔空氣、留香持久、淡化汗。
使用方法:懸掛於寶寶身上或床頭或置放於寶寶枕邊,也可置放於客廳、臥室、書房、抽屜、櫥櫃、衣櫃、洗手間、會議室、汽車等 。
你想製作香包嗎?
6月20日、21日
上午10:30—16:30,
如果您想跟著張豔老師學習製作香包,
可以前往二七區二七萬達中廳,
現場免費學習「香包製作」過程。
粽葉飄香,龍舟競渡!
鄭州新聞廣播邀您
一起過一個不一樣的端午節。
6月25日,
鄭州新聞廣播將推出特別策劃
我們的節日《故事裡的端午》,
全天三檔節目傾情演繹端午故事!
敬請關注!
編輯:彭程
統籌:嶽翔、馬如瀟、趙海英、尚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