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人只能吃鮑魚龍蝦 即將沉入海底的南太平洋小國 風景無敵

2020-08-19 故鄉在旅行




吐瓦魯是世界上面積第四小的國家,遭受海平面上升威脅最嚴重的南太平洋國家,全國海拔最高處也才4米,不久的將來會沉入海底,吐瓦魯由9個環形珊瑚島群組成,吐瓦魯的國土面積僅為26平方公裡,人口為1.1052萬人

吐瓦魯的無敵海景,猶如世外桃源,由於旅遊業不發達,海水、沙灘都是原生態。由於價美物廉吐瓦魯是南太平洋新興的旅遊目的地。吐瓦魯海產豐富盛產金槍魚,是魚翅的主要產地。由於吐瓦魯漁業落後,出售捕魚許可證就成了吐瓦魯主要的經濟來源。

由於吐瓦魯海平面上升,土地漸漸被海水淹沒,而沒有農業種植,蔬菜都是要靠從其他國家進口的,所以蔬菜的價格就會很高,只有當地有錢人才吃得起,因此窮人只能吃龍蝦、鮑魚,而有錢人才能吃蔬菜。




相關焦點

  • 在吐瓦魯這個國家,窮人只能吃龍蝦鮑魚,富人才能吃蔬菜?
    隨著國家經濟、科技實力的發展,國內的人民的生活也提高了很多,以前不怎麼吃的到的東西,現在也很常見,平時都可以買的到了。但是對於一些貴的食物我們都是不能常吃、窮人買不起的,如龍蝦,但是在這個國家卻不一樣窮人是每天都吃龍蝦。
  • 世界上最「任性」吃海鮮的國家,龍蝦鮑魚吃到膩,海鮮比豬肉便宜
    但是對於居住在內陸的人來說,由於遠離海洋,各種海鮮等運輸成本較高,因此想要吃頓海鮮的成本還是非常的高昂的。但是大家知道嗎?世界上有這麼一個最「任性」吃海鮮的國家,各種龍蝦鮑魚等海鮮產品每天三頓飯天天吃,都快吃到哭了,這個國家就是吐瓦魯。
  • 吐瓦魯,世界上第一個即將沉入海底的國家,再不去就消失了!
    進入21世紀後,環境、水等汙染帶來的全球溫室效應不斷增強,海平面上漲,氣溫升高,沿海地區和太平洋上的國家可遭了秧。今天小編帶大家了解一個即將沉入海底的國家:吐瓦魯。吐瓦魯,位於太平洋南部,是僅次於諾魯的世界第二小島國,(倒數排名分別有梵蒂岡、摩納哥和諾魯),屬熱帶海洋性氣候,年平均溫度29℃,年降水量約3000毫米(中國年平均降水量600多毫米)。資源匱乏,土地貧瘠,經濟來源主要是捕魚,出口椰乾等。平均海拔在海平面以下5米。在2001年的時候,吐瓦魯領導人發表聲明說,他們對抗海平面上升宣告失敗,該國居民將逐步撤離,舉國搬遷到紐西蘭。
  • 在非洲有一種窮人專吃鮑魚、龍蝦度日?
    有一種貧窮,叫吃龍蝦度日!由於環境較為惡劣,所以適應性強的玉米和木薯成為了這裡的主食,但是並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吃的起這樣的食物的。so~這裡的窮人為了活著不得不吃海鮮!窮人竟吃海鮮?對!沒錯,對於只能窮到吃土的小編這是無法想像的。
  • 世界上第一個即將沉入海底的國家!當地人渴望舉國搬遷到中國
    它位於南太平洋,由9個環形珊瑚島群組成,全國總人口為10698人(2013年7月統計),國土面積約為26平方公裡,是僅次於諾魯的世界第二小島國,還是世界面積第四小的國家。
  • 非洲的龍蝦螃蟹成堆賣,10元買一盆,為何窮人只能吃龍蝦度日?
    如今我們說起海鮮中的高級品,一定會說到龍蝦、螃蟹、海參、鮑魚等等食材,雖然在海鮮市場裡,這些食材已經不是什麼稀罕的東西,但它們的價格仍然讓不少人望而卻步,只有發了工資,或是遇到了什麼值得慶祝的事情,才會狠心咬牙買上一隻龍蝦,或是抓上幾隻螃蟹,回家犒勞自己。
  • 上世紀窮人都吃什麼?老兵回憶:生活很苦只能吃鮑魚,現在反轉了
    而如今的我們也很難去想像在曾經的先祖們是生存在什麼樣的一個環境之中,他們每天都吃些什麼?今天我們就來探尋一下在上世紀的人們過著的是什麼樣的生活。此前就有一張民國窮人吃大閘蟹的照片一時之間走紅,這就引來很多人羨慕,曾經的窮人已經是用大閘蟹來餬口,很多的海鮮富人們可都是看不上的。
  • 鮑魚這種東西,都是給我們窮人吃的
    等等,怎麼一向作為「富人標配」的鮑魚也淪落到此等身價?看得想打邊爐的老藝術家默默放下手中的丸子,手不自覺地向鮑魚伸去......原來,福田莆田今年的鮑魚大豐收,形成供大於求的局面,再加上著名的貿易戰,出口有礙,這麼多的鮑魚,恐怕只能靠內銷了。
  • 下一個即將沉入海底的國家,曾計劃舉國搬遷,卻不是馬爾地夫
    下一個即將沉入海底的國家,曾計劃舉國搬遷,卻不是馬爾地夫這些年隨著人類的發展,地球的環境也被人類的活動破壞得越來越嚴重,全球變暖,溫室效應越來越嚴重。這樣的一個漂亮如仙境的國家卻因為溫室效應,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而即將沉沒在海洋之中,這是一件多麼悲痛的事情。今天小編要說的國家並不是馬爾地夫,而是和馬爾地夫的處境一樣的即將沉沒的海洋國家吐瓦魯,它的海拔只有4.5米高,只有26平方公裡大,位於太平洋。吐瓦魯的島嶼是非常的狹長,幾乎沒有什麼土地可發展農業,也沒有辦法發展工業,只能靠漁業和部分的旅遊業去發展。
  • 龍蝦:從窮人食物到宴會主角
    :從窮人食物到宴會主角  我並非海鮮愛好者,但是在西班牙旅行時倒是常常吃海鮮——新鮮的海鮮以及各種海鮮做的罐頭在西班牙沿海地區都很常見,小食、大餐到處都有,而且都頗為可口。比如海鮮飯,各地有各式各樣的,龍蝦、對蝦、魷魚、墨魚等等都可作為主打,龍蝦飯稍貴一些,但也吃過幾次,先不說那白色的嫩肉口味如何,那紅色的身板確實鮮亮得吸引人。  我還特意問會英語的餐館老闆,西班牙人什麼時候開始吃龍蝦的?他一愣,只是說自己的爸爸的爸爸就一直吃了,自己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有人第一個開始吃。對海邊的漁民來說,龍蝦和其他海魚等都是可以吃的東西而已,可能已經有千百年的歷史。
  • 吐瓦魯國50年後將沉入海底(圖)
    北極圈裡的愛斯基摩人看著不斷融化的冰川,高興得手舞足蹈,因為冰川下沉睡了數千萬年的石油、礦產將會帶給他們更加富裕的明天;而遠隔數萬公裡的吐瓦魯人,卻越來越日夜難眠,北極不斷融化的冰川就像一個個巨型炸彈,隨時都會將他們轟入海底永遠再難見藍天。11月中旬,本報記者途經紐西蘭奧克蘭、斐濟南蒂,再中轉斐濟蘇瓦——這是唯一與吐瓦魯通航的城市。
  • 如果有一天日本真的沉入海底,上億的日本居民即將搬遷到哪裡?
    其實日本處於環太平洋地震帶,發生地震的可能性要比其他地方大的多,一點都不奇怪。日本常年發生地震,地質專家預測日本未來會沉入海底,將徹底地消失。那麼當日本沉入海底後,他們將何去何從呢?其實不必擔心,他們早就有了打算。日本領土並不是完整的一塊,而是由大大小小的島嶼構成的。在大陸漂移碰撞後,就逐漸形成了現在的日本。
  • 三個即將被淹沒的島國,最短的只能堅持十幾年,你就不想去看看?
    三個即將被淹沒的島國,最短的只能堅持十幾年,你就不想去看看?相信在每個女孩子的心目中,都希望自己在海邊有一座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而這樣的形容也讓許多人非常的嚮往,如果可以在海邊擁有一套房子,清晨推開窗,陽光傾瀉而下,真的是非常的不錯。而現實卻不是這樣,其實大海周圍以及中央的房子非常的不安全,隨時可能面臨著被海水吞噬的危險。
  • 吐瓦魯50年後沉入海底 海浪輕鬆給全島「洗澡」
    廣州日報記者王飛成為中國內地首個踏上吐瓦魯的媒體記者  北極圈裡的愛斯基摩人看著不斷融化的冰川,高興得手舞足蹈,因為冰川下沉睡了數千萬年的石油、礦產將會帶給他們更加富裕的明天;而遠隔數萬公裡的吐瓦魯人,卻越來越日夜難眠,北極不斷融化的冰川就像一個個巨型炸彈,隨時都會將他們轟入海底永遠再難見藍天。
  • 吐瓦魯50年後沉入海底 全球60億人都應向其道歉
    6000多名吐瓦魯人拋妻別子在外工作養育留守故土的1萬名親人,是都市不斷噴出熱浪和尾氣的空調、汽車將他們趕出家園……一些缺乏勞動力的當地家庭生活相當貧困,吃一頓米飯都是奢侈,少數家庭仍然保持沿襲數百年的生活習慣:渴了,就揀樹上落下的椰子喝汁;餓了,就到海裡捕一些海魚吃。(10月8日吐瓦魯北面發生地震,發布了海嘯預警。)
  • 世界第一個「舉國搬遷」的國家,即將沉入海底?最想移民到中國
    吐瓦魯位於南太平洋的一個小島國,它的面積只有26平方千米,吐瓦魯是一個由九個環形珊瑚島群組成的島國,同時它也是聯合國公布的世界上最不發達的國家之一,在吐瓦魯的島內居住著1萬多的居民,因為全球氣候變暖的環境問題,所以導致了這個國家即將面臨沉沒的嚴峻問題!
  • 海底「兵馬俑」,眾多名人雕像被沉入海底,中國也有雕像上榜
    我們在旅遊的時候,不同的人喜歡去不同的風景,有些人喜歡感受自然,享受大自然的美景,還有一些人喜歡去看人文景觀,了解城市風光和不同地方的風土人情,另外,還有人喜歡去一些古都、古城感受歷史,博物館也是一個非常好的去處,位於海底的「兵馬俑」,眾多名人雕像被沉入海底,中國也有雕像上榜,它就是位於克裡米亞的水下博物館
  • 格陵蘭冰川一天融化120億噸,吐瓦魯真的要沉入海底了
    導語:格陵蘭冰川一天融化120億噸,吐瓦魯真的要沉入海底了現如今全球變暖最直觀的影響就是冰川融化,海平面持續上升,對於低海拔國家來說,這絕對不是什麼好消息,因為海水會覆蓋島嶼上的土地,然後其將徹底沉入海底。
  • 中國與日本之間還有一個強大的國家,一夜沉入海底
    或者說,太平洋之間有一個大陸,亞洲和美洲之間有可能相互交流? 我們現在一般認為,人類最早的文明有古埃及文明、兩河流域的蘇美爾文明、古希臘的克裡特文明、印度河流域的哈拉帕文化和中國的夏商文化。
  • 太平洋海底發現「水下機場」,谷歌拍攝了衛星圖
    如此龐大的文明被洪水毀滅,那只能沉入海底了。事實上不僅是亞特蘭蒂斯文明在海底,多個國家都在附近的海域發現了水下遺蹟。印度坎貝灣的水底有座黃金古城,建築結構保存的較為完好。01神秘的水下機場水下遺蹟遠不止這些,就在今年的4月,有位潛水員在南太平洋發現了「水下機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