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嘗試去做某事卻失敗的人,比那些什麼也不嘗試做卻成功的人不知要好上多少。
文/三農爭務作【原創首發,禁止複製抄襲,違者必究】
風箱果是一種葉、花、果並美的優良觀賞樹種,樹態低矮粗壯
小編是個喜歡種植的人,平時喜歡研究各種農作物,今天就跟大家講一下風箱果的種植吧!風箱果,是一種葉、花、果並美的優良觀賞樹種。樹態低矮粗壯,莖枝密集叢生,細枝斜伸橫展,秀葉嫩綠光亮,花苞集於枝頂,形成半圓球形的總狀花序。花朵白中顯紅,皎潔美麗。初秋時節,鮮紅果實,累壓枝頭色彩極其美麗。在園林中適於草坪、林緣、路邊及假山巖石間配植。如果能在常綠樹叢邊緣群植,宛若層林盡染,別有一番情趣;也可散植於亭臺周圍或庭院建築附近,作配景栽培。風箱果樹態叢生,樹皮縱向剝裂,枝條橫出斜展,小枝稍彎曲,幼時嫩紅色,老是灰褐色。葉片三角狀寬卵圓形,先端急尖形,基部心形,3~5個淺裂,邊緣有重鋸齒。花苞著生枝條頂端,數十朵小花形成總狀花序,花期5~6月,盛開時,白玉色的鮮花綴滿枝頭,花心紫紅色。花後坐果,膏熒果幼時褐綠色,7~8月果實成熟,卵圓形的紅果能自動開裂,種子可用於繁殖。風箱果,原產於黑龍江帽兒山、河北霧靈山和承德山區,俄羅斯遠東地區及朝鮮北部也有少量分布。
風箱果性喜溫暖和陽光照射的環境,也耐半陰,常生於山頂、山溝、山坡林緣的灌木叢中,聚生成叢。落葉後有較強的抗寒能力,要求在疏鬆肥沃而又溼潤的環境中生長,但不耐水漬,栽培地勢略高即可。風箱果可用播種的方法進行有性繁殖。如果用苗少,也可採用扦插的方法進行無性繁殖。風箱果的果實,一般在7~8月成熟。當球果由綠轉紅時,便可集中時間採收,置於通風處乾裂取出種子,經認真篩選,挑出飽滿的種子,漂洗乾淨,稍晾後用冷沙進行層積貯藏,待到次年春暖花開時,便可進行播種。播種前,要認真挑選地勢稍高、土層深厚肥沃的地方,再施入堆積的幹雜肥或廄肥。
進行深翻,把幹雜肥埋入土壤中,然後整細耙平,製作露地苗床。苗床長為400~600釐米,寬為100-120釐米,高為25~30釐米,溝寬為40~45釐米。有條件的可在頭年冬季將苗床用地進行深翻,使之冬炕,這樣可減少幼苗的病蟲害。風箱果可採用穴播的方法。行距為20釐米,穴距為15~20釐米。播種前將種子篩出,用30~40℃的溫水浸種24小時,待種子充分吸足水分後撈出晾乾備用。每穴播種4~5粒,覆蓋細沙土,然後用噴壺把水澆透,而後覆蓋稻草。土壤要保持溼潤,隨時補充水分。種子發芽出土後,要及時揭去覆蓋的稻草,讓其幼苗透氣透光,經過一段時間的鍛鍊後,逐步進行陽光照射,待真葉出現後宜施淡肥一次。
如果發現穴內苗株過密,可進行間拔,將過密的、生長纖細的弱株拔去使其留下的壯苗得到充足的陽光和養料。間拔後要立即澆水,使留下的幼苗根部不至於鬆動而死亡。待幼苗長出4~5片真葉時,進行移植,擴大株行距,在一些夏季陽光特別強烈的地區,要注意搭棚遮蔭,保護好幼苗的葉片,使之茁壯成長。常為陰風箱果再生能力強,蒔養者可用冬季休眠的枝條作插穗,於早春新芽尚未萌動前進行扦插繁殖。扦插前,要挑選背風向陽、地勢稍高的地方,挖深度為25~35釐米的長方形池子,一般長300~400釐米,寬80-100釐米。池底填入尚未發酵的豆類莖幹和幹雜肥料,上面再添25-30釐米厚的黃沙土鋸木灰,刮平壓實作為插床備用。
扦插時,挑選頭年生長健壯的枝條,每段長10~12釐米,具有3-4個節間,帶踵剪下,用快刀將基部削成45°的斜面,再將插條基部在0.005%吲哚丁酸中蘸一下後,用竹籤引孔插入備好的苗床內,株行距為6~8釐米,插好後噴一次透水。在苗床上方用竹塊拱成弓形竹架,架上覆蓋透明塑料薄膜。以利苗床保溫、保溼、透光。有的地區3月末,4月初溫度上升,如果這時苗床溫度過高,可將塑料薄膜一頭或兩頭揭開通風,當氣溫下降時再封住,以後要逐漸增加通風時間直至揭去覆蓋物,待小苗正常生長後,可選陰天帶土團移植。好了,小編就先跟大家分享到這裡吧!喜歡我就關注我哦!結尾:【圖片來自網絡。圖文無關,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作者簡介:三農爭務,喜歡種植,喜歡學習種植技術。喜歡文字,喜歡創作,喜歡用文字去實現自我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