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曾經無數次想過離婚,如今終於變成了現實。
在離婚協議書上籤下自己的名字時,一種如釋重負的輕鬆感油然而生。
這幾年的婚姻生活,對於我和他,都是束縛,都是折磨。如今總算結束了,放了彼此一條生路,也未嘗不是一種解脫。
這段婚姻,結束的原因並沒有那麼的狗血。沒有第三個人的出現,也沒有婆媳關係的不合,更沒有什麼不信任與猜忌。
我們的分開,是彼此三觀不合,無法交流,只好分道揚鑣。
戀愛的時候,展現在對方面前都是美好的一面,我們都善於偽裝,把自己活成另一半喜歡的那樣。
但結婚之後,我們註定要剝去精緻的面具,將自己最真實最尖銳的部分展現出來。
我和他,在結婚之後才發現,我們完全處於一個不同的三觀世界,有著一道深遠的鴻溝橫亙其中。
我和他對生活的態度截然不同。我自認是一個人有上進心的人,總想能得到更好的東西,因此從小努力拼搏,頑強奮鬥。
對待工作我也無比上心,始終全力以赴,分秒必爭,生怕落於人後。我想用自己的雙手為自己創造更好的生活條件,得到屬於我的一切。
而他,可能是更喜歡悠閒自在的慢生活吧,對於生活質量沒什麼要求,對於未來也缺乏規劃。
他不愛去為了金錢名譽犧牲自己的時間,只願意找個清閒的工作,拿著可以滿足溫飽的工資,有充足的時間去遛彎、閒逛、和老友們一起喝酒。
02
這樣迥異的生活態度自然導致了我們無限的爭吵。
結婚之後我們還在租房,我想多存點錢,買一個屬於自己的房子,改善如今蝸居的生活。
而他卻對此根本不上心,總是說:「買房子幹什麼?能住就行。租來買來都一樣,何必花那麼多錢呢?還不如就去吃喝玩樂,享受一下。」
我不答應,還是堅決要買,他終於答應了。
可是買房之後收房、交款、裝修,他都是以推脫的態度面對,全交給我完成。
我既要上班,又要跑上跑下,累的心力交瘁。好不容易忙完之後晚上回到回到家中,迎接我的卻是冷鍋冷灶,沒人為我留一口飯,下一碗麵。而他卻又在外面和他的朋友們談天說地、飲酒作樂。
之後,我發現我們的分歧還不止這些。
我讓他陪我逛街,他總是說無聊。我愛收拾屋子,有個乾乾淨淨的家;他卻最不喜歡收拾,寧願看著鍋碗瓢盆一堆亂放。
我在職場上拼搏,自然也有歡喜有委屈,渴望有個人來與我分享。但每次抱著期望向他訴說,他卻充耳不聞,甚至連手上正在玩的遊戲也不願意放下。
每次遇到這種情況,我就感覺有人對著我潑了一盆冷水,把我淋得溼漉漉的,心也死了。
類似的事情還有很多很多,一樁樁、一件件,每數一次,我就的心上就像多了一道傷疤一樣,那麼難受,那麼痛。
「我做錯了什麼?」這句話是他在離婚的時候問我的。我也感覺,他沒什麼大錯,沒有愛上另一個女人,沒有指責和爭吵,甚至連什麼大的矛盾都不曾有過,可是為什麼我感覺他像做了比這些還要嚴重的事情一樣。
他不懂我的想法,不關心我的處境,永遠不會為我做絲毫改變。他與我就像兩條永不相交的平行線,在思維上未曾發現任何交集。
03
也許有人會說:「所謂的三觀不合,其實只是一個藉口罷了。畢竟兩個人都不可能做到三觀相合,只要去面對,去適應,去包容就可以了。」
但是,我想說,當一個人與你三觀從不在一個頻道上的時候,他會理解,會明白你的想法,會願意按照你的生活方式去生活嗎?去包容你,為你改變嗎?
這就像是一個愛吃辣,一個愛吃甜,卻偏偏要他們在一個鍋裡吃飯?可能嗎?
04
所以,婚姻,還是要與一個三觀契合的人一起度過。
酒逢知己千杯少,人生難得是知音。一個懂你的人,才會明白你,你的一切,才會變得鮮活有意義。
他愛你,能懂你的悲傷,懂你的歡樂,跟著你微笑,陪伴你哭泣,抱著你安慰你。他也會懂你的好,以最好的態度來面對你。
你們對生活的態度、未來的規劃都能較為契合,能溝通能理解,對未來的生活有一個具體的目標與期望。你們能夠有更多的共同話語,在交流中促進感情,更加相愛。
而三觀不合的夫妻,他們會漸行漸遠,因為他們從開始就不是一路人。曾經的喜悅和甜蜜只會隨著時間的增加而一點點消減,曾經期盼的相處也會轉變成為負擔。
所以,姑娘們,若是三觀不合,從最開始就不要強求。你們本是兩個世界的人,不會擁有好結果。漫漫婚姻路,我們真正需要的還是那個懂自己、愛自己的人。遇到這樣一個人,才能執子之手與子偕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