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二孩有經驗,不用孕檢?寶媽因此釀成大錯,孩子出生就被隔離

2021-01-10 騰訊網

孕檢是每個準媽媽必不可少的一個過程,二孩媽媽劉麗(化名)覺得自己生大娃時已經積累了足夠的經驗,這次懷二孩除了做過一次產科B超,其它產檢項目全部忽略不做。

沒想到二寶出生5小時後就開始出現黃疸發紺及呻吟等異常反應,被診斷為「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症先天性風疹症候群病毒性腦炎腦積水。」

而病因就和她產前感染過風疹病毒、又未接受優生優育檢查有關。

27歲的劉女士有個4歲多的女兒,「年初計劃生二孩,沒想到還沒開始備孕就發現自己已經懷上了,所以全家人都很期待這個小傢伙的降臨……」劉女士說道。

考慮自己懷大寶時學會了一些自我監測的方法,又有過一次順利生產的經驗,所以除了孕2、3個月時去做過一次產檢B超,之後就沒有去大醫院做過檢查,醫生建議她做優生優育全套,她也放棄沒做。

「到了懷孕7個月時,我有一次全身長皮疹,到附近的診所看過,醫生建議我到大醫院去抽個血化驗下,我以為是過敏就沒去醫院,在家觀察了幾天,我想起寶寶都7、8個月了,一些皮疹應該不會有影響,而且幾天後皮疹就好了……。」

劉女士萬萬沒想到自己長的皮疹並不是一般的疹子,而是具有傳染性的風疹,而自己的一時疏忽竟讓孩子在宮內感染風疹病毒,造成這麼嚴重的後果。

「入院時,新生兒皮膚黃染伴有發紺,我們立即完善相關檢查,抽血檢查發現血小板81*109/L(正常值:(150-300)*109/L),總膽紅素144umol/L(出生12小時內不超過102umol/L),血液風疹病毒IgM>400Au/ml(正常值:0-25Au/ml),腦脊液風疹病毒IgM 358Au/ml,頭部磁共振顯示:雙側腦室明顯擴張,雙側聽力檢查未通過,主要考慮為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症、先天性風疹症候群、病毒性腦炎、腦積水。」

南華大學附屬長沙中心醫院新生兒科主任、主任醫師王團美介紹,感染風疹病毒後具有傳染性,而且沒有特異性方法治療,所以該患兒目前已轉新生兒隔離病房進一步的對症治療,防治併發症。

「風疹是由風疹病毒感染所致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包括先天性感染和後天獲得性感染,主要傳染源是感染了風疹病毒的患者,可通過空氣或接觸傳播,但孕婦一旦感染風疹病毒,病毒可通過胎盤進入胎兒體內,重者可導致死胎、流產、早產,輕者可導致胎兒發育緩慢,還容易發生多種畸形,如先天性心臟病、耳聾、大腦發育不全等。」

王團美主任介紹,孕婦懷孕3個月內是胚胎器官形成的重要時期,此時如感染風疹,病毒可通過胎盤感染胎兒,影響其重要器官的發育,甚至會導致胚胎停育流產,且感染病毒時妊娠月數越小,發生畸形可能性越大、表現越嚴重。

「臨床上,常稱之為先天性風疹症候群,主要表現有先天性白內障、青光眼、視網膜病等眼部疾患,小腦畸形、智力障礙等中樞神經系統疾患,以及肝脾腫大、血小板減少、新生兒體重低下等。」

王團美主任表示,多數先天性風疹感染者出生時即有臨床症狀,也可於生後數月至數年才出現並逐漸加重。

「平常是有不少準媽媽認為自己生過孩子,有經驗,不需要諮詢問診或定期產檢,這種想法是錯誤的。」

王團美主任表示,孕婦若不及時做檢查,不詳細了解自己身體狀況,二孩的風險無疑會增加很多。

所以,對於孕前檢查風疹病毒抗體陰性的備孕女性,建議接種風疹疫苗,避孕1-3月後計劃妊娠。

如果已經懷孕,則不能接種疫苗,建議及時規律完善相關產檢,若懷孕早期三個月內發現風疹感染,應果斷終止妊娠。

另外,孕婦儘量避免到人群密集的場所,保持居所空氣流通勤曬被褥,以免感染病毒

(編輯Deng。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南華大學附屬長沙中心醫院 楊琴 符晴

關注@湖南醫聊,獲取更多健康科普資訊!

相關焦點

  • 39歲寶媽為了要兒子拼命生三胎,孩子出生後全家人崩潰:為什麼?
    文字/翠花編輯/翠花時代雖然一直在進步,但是仍然有很多人有重男輕女的思想,他們甚至不是老年人,作為年輕的父母也認同讓兒子傳宗接代的思想。有一位寶媽小李就是為了生兒子一直拼到39歲,但是寶媽之前"運氣不好",生了2個都是女兒。
  • 到了孕晚期,孕媽如何判斷自己快生了,三個信號孕媽早知道
    昨天老公告訴我,她的同事還有一個月生娃,想著要不要提前一周住進醫院,防止孩子生在家裡,說是自己也不知道孩子什麼時候出來,內心有些忐忑。其實很多新手寶媽在臨近生產的時候,都會如此焦慮。很多寶媽判斷不好自己何種狀態是快生了生過寶寶的女性,大概都會有這種緊張又焦慮的心情。筆者當時生大寶的時候,還有一天即將到預產期,但是寶寶遲遲沒有發動,自己也是焦心不已,晚上吃過飯去廁所發現貌似破水了,雖然一點點,但是緊張的不行,於是晚上11點多迅速帶上待產包奔往醫院。
  • 這些孕檢一定要做,能看出寶寶智力是否有「問題」,孕媽要重視
    小蘭在懷孕後,隨著月份越來越大,身體也變得較為臃腫,因此產檢也不願意去做了。因為此前的幾次產檢,結果都是較為正常的,所以小蘭老公也很心疼她,覺得已經到了懷孕晚期,孩子還有兩三個月就出生了,那麼做不做產檢也沒有多大關係。但是小蘭把孩子生出來之後,卻發現自家孩子和其他寶寶有一些不同,反應好像更慢一些。
  • 孕媽算準日子,出現宮縮強制不生,「出生時辰」真的那麼重要?
    為了孩子「準時出生」,即使宮縮嚴重,準媽也強制不生有這樣一位寶媽是二胎,因為一胎是姑娘,所以家裡就想要個兒子。在生二胎之前孕媽還特地去算了一卦。算的日子是某天的早上六點出生對孩子和家庭都好,可是人算不如天算,二胎寶寶在日子前兩天就開始發動了。
  • 孕檢發現胎兒四肢全無,爸爸想要放棄,可媽媽卻堅持將孩子生下來
    「本文由媽媽力育兒原創,歡迎大家評論、分享」每個孩子的出生都會給家庭帶孩很多不定因素,有些是克服一下就過去了,有些就像一根刺扎在人心,去都去不掉。孕檢發現胎兒四肢全無,爸爸想要放棄,可媽媽卻堅持將孩子生下來照片中的小女孩叫靈池,她的出生給家裡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因為她一出生就沒有雙手也雙腳。
  • 67歲「高齡孕媽」不聽勸阻拼生三胎,孩子出生以後,全家人亂套
    老年得子這件事對於還沒有孩子的夫妻來說,一定是一件喜事。但如若兒女早已成家立業,甚至兒女的孩子都已經很大的情況下,依然堅持要孩子,就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了。 67歲的年紀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中,都已經是抱孫子的年齡了。而這件事中的主人公也不例外,她有一兒一女,最大的孫女都已經有15歲的年齡。
  • 孕檢疼痛指數排行榜,排在榜首的那個,過來的寶媽都表示記憶猶新
    在很多人的印象裡,孕檢似乎就是做B超,四維彩超什麼的,沒什麼辛苦的,其實並不是這樣,孕檢的檢查項目非常的多,有的不止辛苦,還非常的尷尬,甚至還會有難以忍受的疼,這種疼痛也算是給孕媽們打了前站了,那這些會產生痛感的孕檢中,疼痛指數是怎樣排列的呢?
  • 懷孕9個月仍堅守崗位,孕媽:我只想多幾天產後假,多陪陪孩子
    做母親以後最想做的事情就是看著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長為人,不過迫於現實的壓力,很多女性不能做個合格的媽媽。她們除了照顧孩子,還需要兼顧工作,甚至因此沒時間在孩子身邊。其實自從懷孕開始女性的心理就發生了改變,她們處處為孩子考慮。
  • 寶爸因胎兒「四維照」太醜,指責孕媽基因偽劣,孩子出生後打臉了
    比較典型的案例就是孕檢中的四維彩超,這個項目就經常被人吐槽,倒不是它收費昂貴,不合理,而是它的成像技術讓人無語。為此,他甚至當初跟老婆吵了好幾次,可媳婦死活不承認,責怪小陳是得了「失心瘋」,孕後期的情緒也被小陳的種種指責所影響。不過好在寶寶順利出生,可誰都沒想到的是,孩子出生之後和之前四維彩超照中的小胎兒截然不同,很明顯是隨了媽媽的高鼻梁。
  • 「我不喝牛奶,先生孩子吧」孕媽生娃鬧笑話,不懂「暗語」好尷尬
    現如今由於各種原因,很多孕媽在生孩子時會選擇剖腹產,如此一來,就可以減少分娩過程中所帶來的痛苦。但是,不少孕婦因為生孩子,因為不懂產科醫生的暗語,而鬧了笑話。「我不喝牛奶,先生孩子吧」孕媽生娃鬧笑話,不懂「暗語」好尷尬閨蜜芝蘭懷孕後考慮到自己身材嬌小,而且又是大齡產婦,經過深思熟慮,她還是選擇了剖腹產。
  • 一半以上育齡家庭拒絕生二孩!鄭州全面放開二孩5年,為啥遇「冷」?
    二孩政策帶來的生育量並沒有預計的那麼多,因此並未給幼兒園帶來很大壓力。」既然幼兒園入園壓力並不大,為何卻常有家長抱怨孩子「入園難,入園貴」呢?一位業內人士表示,所謂的「入園難,入園貴」,其實是入公辦園難,入民辦園貴。
  • 孕媽懷孕44周還沒生,醫生建議剖腹產,寶寶出生後全家人悔之不及
    十月懷胎就是為了一朝生子,而寶媽們在懷胎的十個月中也是非常的辛苦,尤其是到了孕晚期的時候,寶媽更是恨不能馬上卸貨,趕緊把孩子順順噹噹的給生出來。按照我們大部分人的思維,只要是到了預產期,不管肚子有沒有動靜,肯定都會到醫院去住院,就怕孩子會隨時分娩,或者出什麼意外,但是也有很多人從來都是不按常理出牌和我們正常人想的東西不一樣,就連生寶寶也是如此,孩子賴在肚子裡遲遲不肯出來,就算是預產期已經過,也會穩穩噹噹地坐在家裡乾等著,就像下面這個案例一樣
  • 懷孕時孕媽心情越好,生出來的孩子就越乖,看這些寶媽怎麼說
    我們不難發現,孩子的性格百分之七、八十都會遺傳父母,特別是母親。因為母親懷胎數月,早已和孩子有著剪不斷的聯繫。所以說,如果懷孕時孕媽的心情一直很好,那麼生出來的孩子會越乖,這個說法是有一定道理的。反過來說,若孕媽的情緒不穩定,容易暴躁,那麼生出來的孩子也會很鬧。
  • 寶媽分享經驗,產房裡凍得人直哆嗦,不是錯覺孕媽要有心理準備
    在不少寶媽的分娩經驗中,都常常會提到「冰冷」這一感覺,就算是在夏天分娩的孕媽,也認為產房冷得讓人直打哆嗦。寶媽提出疑問:進產房後渾身發冷,是錯覺嗎?引發過來人共鳴有個寶媽在育兒群裡,分享了自己的分娩經歷,在病床上痛得死去活來、滿頭大汗,好不容易宮口開夠7指,被推進了產房待產。
  • 孕媽肚臍的「凹凸」有講究,能看出生男生女?這是科學還是傳說?
    關於這件事,坊間也流傳著不少的說法,比如耳熟能詳的「酸男辣女」再比如經常聽到的「肚子尖尖生男孩」。其實不少人還會聽說另外一種說法:「孕媽肚臍凹凸能看出生男生女」,那麼這種說法是科學還是傳說?而眾孕媽們的孕肚也是有著不同小細節的,有的孕媽隨著肚子增大,肚臍會凸出,另一類孕媽肚臍則會凹陷,這也是民間流傳「凸肚臍生男孩」的最主要原因。玲玲懷孕六個月了,胎兒的增長讓她的肚臍有一些突出,這讓婆婆開心壞了,她對玲玲說:「凸肚臍生男孩」,這讓玲玲也激動不已。
  • 梅婷對女兒的「一個眼神」引熱議,二孩時代,寶媽如何讓愛更平衡
    從這個眼神中,細心的寶媽可能會有多種解讀,包含的意思也是豐富多彩,比如:你不要欺負弟弟;請離二寶遠一些;你大了,不能欺負弟弟。當問梅婷為何會出現這樣的「眼神」時,她也給出了自己的理由,說之前姐姐出現過「欺負」弟弟的情況,因此她比較在意,所以會經常護著弟弟。
  • 孕媽體型影響寶寶智商?研究表明:這種身材生的娃越有優勢
    一個小故事,帶你了解更多育兒常識,假如您喜歡這樣的故事,歡迎關注轉發點讚 懷孕以後,很多寶媽都會變得小心翼翼,開始補充孕期相關知識,就為了讓寶寶能夠健康出生。
  • 生孩子為啥有快有慢?這些快速「卸貨」孕媽的特點,快看你中了沒
    沒懷過孩子的人,聽到婦產科裡「撕心裂肺」叫聲,都會心生疑惑,不就是生個孩子至於喊成這樣嗎?這個問題,被產程過長折磨過的孕媽,都會斬釘截鐵地回答你,「至於!太痛了!」過了半小時,醫生也說最後內檢一次,有順產條件就生,沒有就改剖腹產,結果開六指,打了無痛,上了產床的小雯已經沒勁兒了,強烈的痛感讓她渾身顫抖冒汗,偏偏她還個子高產道長,醫生說你得加油使勁兒啊。
  • 剖腹產打完麻藥後,孕媽可能會有這3種感覺,第三種讓醫生都心疼
    相信很多寶媽至今回憶起來生孩子的過程都是記憶猶新,特別是那種死去活來的痛苦讓人難以忘懷。正因為這樣隨著我國醫療水平的提高,剖腹產成了很多女性在生孩子時的首選方式,這是因為它能夠降低女性在生孩子時的痛苦。
  • 爸媽生不生二孩幼兒拉開辯論賽 幼兒園開「二孩課」
    據天河區金穗幼兒園最新調查顯示,幼兒園獨生子女和二孩幼兒的人數,分別佔總人數的51%和41%,其餘8%來自二孩以上家庭。前兩者比例不相上下,需要幼兒園教育課程指導大小孩和諧相處。  5月中下旬,天河多家幼兒園陸續展開「二孩時代」活動,在不同的情境中,幼兒園和家長找到二孩教育的經驗和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