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我們大家都看過鐵道遊擊隊,這部電視劇。先不說內容咋樣,就其歌曲來說是非常不錯的。「西邊的太陽快要落山了,微山湖上靜悄悄。」熟悉的歌曲再次響起,很容易把我們的思緒拉回到那個不平凡的時代。
在抗戰初期以及抗戰中後期,我黨在很多地區的敵後根據地都建立了鐵道遊擊隊。啥是鐵道遊擊隊?我們先來簡單了解一下鐵道遊擊隊。
在當時,鐵道遊擊隊是由一些愛國的仁人志士自發組成的抗日小分隊。其主要活躍在各個重要鐵路附近。其主要的作戰任務是,當我軍和敵軍的正面作戰任務開始後,他們就開始在敵人的後方。
特別是敵人的鐵路上「搞點小動作」,幫助正面軍隊作戰。遊擊隊遊擊作戰術是毛澤東根據我國當時抗戰的主要矛盾綜合分析得出的作戰術。
主要在敵後行動,以小分隊作戰為主,相比大批的軍隊機動作戰。遊擊隊的靈活性更強,經常神出鬼沒,能夠起到聲東擊西的作戰效果。因此在當時的戰場上是非常有用的。鐵道遊擊隊的創始人是誰?
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個人物其曾經是鐵道遊擊隊的創始人之一,是當時著名的抗戰英雄,但英雄也擋不住歷史的塵埃。
抗戰勝利後,英雄倒戈投敵這在我們看來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但事實就是如此,這也給英雄的一生留下了洗不掉的汙點。那麼他是誰呢?就是當時著名的抗戰英雄徐廣田。
貧苦出身,立志革命
徐廣田出生於當時的一個貧苦家庭,當時就國內的政治經濟形勢來說,貧苦意味著什麼?是經常連稀粥都沒得喝是吃不飽肚子的,當時徐廣田正是出生於這樣的家庭。他從小就見慣了欺凌和壓迫,這也為其後來立志於農民解放投身革命埋下了種子。
在徐廣田21歲的時候,當時正值日軍開始大規模的侵華。人民流離失所,經常受到日軍的騷擾和襲擊,更別提有什麼好日子過。
因此徐廣田決定投身革命,他前去找到了當地的遊擊隊,並且加入進去。從此開始了他非常光輝的一段抗戰時光。
衛國而戰,絕不退縮
徐廣田當時雖然是以隊員的身份加入了鐵道遊擊隊,但因其能力出眾,經常能夠發表自己的有效建議。
因此使得自己擔任了隊長,並且在他的帶領下,當地的鐵道遊擊隊力量不斷壯大,有效吸收了一大批先進抗戰分子。
當然徐廣田的鐵道遊擊隊也成為了當地日軍據點的一塊心病。在日軍的猛烈進攻下,徐廣田沒有絲毫的退縮,反而把遊擊戰發揮到了極致。「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殲滅敵人」,這兒打一下,那麼動一下,往往使得敵人暈頭轉向。
在1943年的時候,當時已經進入了抗日決戰階段,抗戰形式已經發生變化。在幾年的時間裡,徐廣田的遊擊隊已經發展成了一股不可小覷的遊擊力量。也正是在這一年,許廣田被評為甲級戰鬥英雄,一時間名聲大噪。
很多「派別」都想趁機拉攏他加入到自己的陣營中去。但這個時候徐廣田還是非常清醒的,這些拉攏都被其義正言辭地拒絕了。其公開表明要始終與人民站在一起。
英雄當「叛徒」,草草收場
好好的戰鬥英雄為和選擇成為叛徒?抗戰勝利後,當時徐廣田的遊擊隊人數較多,組織決定對其進行改組。其遊擊隊裝備都是清一色的日式裝備,戰鬥力是非常強的。
考慮到徐廣田出色的軍事才能,組織讓其暫時放下了遊擊隊的職務,派其出國繼續深造做進一步的提高。
但徐廣田卻對此非常不滿,久而久之心生不快,最後投靠了「敵人」,使得自己本來可以光輝的一生草草收場。
抗日戰爭雖然是曾經的「歷史傷疤」,但那一段歷史,那些為民族大義無私奉獻的勇士,也值得被我們銘記。
紀錄講述抗戰歷史的作品有很多,但要說全面、客觀、真實易懂的,還要屬李繼峰的這本《中國抗日戰爭全紀錄》。
這本書詳細記錄了「九一八事變」之後,到1945年裡,發生過的各種戰役。戰鬥的起因、過程、重要人物等都有記載。還配有相關的真實照片,提升閱讀時的代入感。
想全面了解那段歷史的朋友,可以點擊下方連結購買。讓你身臨其境地感受戰爭年代,我軍男兒的滿腔熱血。
史記人物傳總結:
關鍵時刻,我們如何能夠始終保持自己的初心,這是非常重要的。抗日英雄也免不了重蹈覆轍,最終的收場也是相當不好的。看歷史人物,品百味人生,我們是可以獲得些什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