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日報-長江網9月5日訊(記者陳潔 通訊員武經宣)9月4日,走進國家智能製造新模式應用項目、國家智能製造新模式試點示範的烽火5G智造工廠,記者看到,供貨給幾大通訊運營商並送往家家戶戶的OTT機頂盒正在自動化生產線上。自動裝配、自動測試、自動包裝、碼垛等,整個生產過程實現了自動化,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烽火通信)產品經理李振玉說,「該生產線智能化改造後,生產效率相較於之前提升了2.55倍,自動化率達到了終端製造業的領先水平」。
系統設備製造部生產控制中心信息化管理。
烽火5G智造工廠覆蓋整個光通信系統設備,一進工廠就能看到終端生產區域,經過改造後,物流、人流通道分開,原來的生產線拓展為3條。「整條智能線的引入,對內降低了人為因素對產品的影響、降低了質量管理成本,對外提升了品牌品質。」
近年,烽火通信在國產智能裝備創新應用上成績突出,實現了智能工藝終端、智能物流等應用。在工藝、物流、質量、運營管理等環節,國產化率達到78.6%。「雷射軟釺焊技術和雲測試技術是行業內首次應用, 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大幅提升國產智能裝備品牌知名度和核心競爭力。」工藝工程部經理潘前鋒自豪地說。
光適配器保護帽自動拆裝機器人。
除了自動化生產,烽火通信還基於5G數據驅動,構建智能化通信核心網透明決策與管控的新手段。
「如果生產線出現報警,系統如何反饋和處理?」烽火通信PCT負責人梁奇介紹,首先要看是監控的哪個區域出現了問題,如果是水路電路,系統將在設定的最高和最低溫中去自動調節至正常,「通過PCT大屏監控制造平臺,整個生產現場可視化管理。實現對運營、生產、交付、質量的全過程管控。各業務快速聯動,提升應急相應能力」。
烽火通信副總裁何建明說,通信設備大多集光、機、電、軟、控為一體,具有技術難度大、結構工藝複雜的特點,在品質管控、交付、市場響應速度、個性化生產和成本控制上一直面臨巨大挑戰。
「我們為了有效整合全球供應鏈資源,提升烽火通信全球競爭力,並夯實在全球光通信行業競爭格局中的領先地位」,運營管理部唐豔芳介紹,2017年開始,歷時2年,投資近2億元在現有製造技術基礎上進行智能化改造後推出「烽火通信光通信系統生產裝備智能化改造項目」,企業製造水平顯著提升,運營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潘前鋒介紹,相較於2017年,2019至2020年,產品生產交付周期從60天縮短到29天,生產效率(人均出貨金額)從336萬提升至441萬,分別達到51.7%、37.1%的提升。
信息連接世界,烽火通信伴隨國家通訊產業飛速發展10年,副總裁何建明稱,未來,烽火通信將基於「雲、網、邊、端」的工業網際網路架構、自主核心技術,構建烽火工業網際網路平臺,支撐公司通過兩化融合打造智慧型企業。通過5G+業務場景智能升級的雙輪驅動,構建產業鏈上下遊端到端的協同。
據了解,2020年武漢市工業智能化改造提升現場推廣會第十三場「光通信系統生產裝備智能化改造項目」走進烽火通信,武漢虹信通信、中科銳擇、馬應龍藥業等近20家企業參與了活動,線上觀看人數超過5萬,大家紛紛就智能化改造方面遇到的主要困難是什麼?覺得智能化改造的前提是什麼?面對通信行業小批量多品種的生產模式,烽火通信是如何進行智能化改造達到一鍵換線的效果等問題向烽火通信提問,運營管理部總經理唐豔芳、科技管理部副總經理廖亮總給予解答。
武漢市經濟和信息化局有關負責人稱,武漢企業智能化改造啟動較早,走在全國前列,智能化改造三年行動計劃正在加速推進,規上3000多家企業,從去年一開始的少數觀望到現在多數積極報名參與,越來越多的企業向智能化邁出了步伐。希望現場參加的標杆企業起到帶頭作用,多方共促,實現智能化升級。同時也希望烽火系的企業在5G和智能化方面有所突破,找到好的應用場景,打造5G賦能工業網際網路智能製造示範。
【編輯:鄧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