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商務法》實施首年成效如何?調查顯示電商亂象待解

2020-12-24 二牛網

剛剛過去的2019年,在電商消費維權領域發生了不少熱點事件,諸如汽車新零售平臺分期金融購車模式爭議、社交電商頻現「涉嫌傳銷」質疑、二手潮鞋交易平臺深陷消費投訴「漩渦」、生鮮電商配送時效待解以及在線外賣平臺、商家和用戶三者關係呈現「緊張化」......讓消費者在享受電商帶來的便利同時也深受其擾,這些事件不僅僅關乎當事消費者的權益,也關乎你我的權益,更涉及電商行業或平臺長期累積的問題,因此引發社會熱議。

與此同時,2019年作為《電子商務法》實施首年,引導電商更加規範,促進我國電商領域合規化發展。那麼,消費者關心的電商行業網絡售假、網絡交易平臺亂象、用戶信息洩露、消費者權益保護缺乏規制等一系列「痛點」問題解決得怎麼樣了?

為此,網經社「電訴寶」發起「戰疫3·15 提振電商消費信心」的3·15主題活動,通過系列數據報告發布辨別電商「紅與黑」、315維權線索徵集保障消費權益、媒體聯動助力消費者發聲、律師團「坐堂」提供法律援助、持續開放「綠色通道」對接近千家電商等多種形式,倡議廣大電商遵守法律規範約定,依靠優質的服務贏得信賴,讓消費者暢享網購。

在此背景下,3月11日,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發布了《2019年度中國電商消費主題調查報告》,報告披露了11個熱門電商行業亂象和2個典型行業問題,分別為生鮮電商、汽車電商、社交電商、二手潮鞋交易平臺、鮮花電商、二手電商、海淘轉運、在線外賣、在線旅遊(OTA)、在線教育、快遞物流以及電商預付式消費和網際網路信息安全亂象。

生鮮電商:生鮮為何不「鮮」 五大「亂象」待解

疫情期間,許多消費者選擇在線購買生鮮類產品,一時間生鮮電商平臺商品被搶購,讓先前「流血」的生鮮電商迎來一線曙光,然而半夜搶菜、預約爆滿等現象下配送時間、購物體驗卻有待考驗。

此外,據電訴寶收到用戶維權案例顯示,2019年共計收到數百起對生鮮電商平臺的用戶投訴,其中以每日優鮮、盒馬鮮生、叮咚買菜、本來生活、順豐優選、易果生鮮、美菜網、天天果園八家平臺居多。其熱點被投訴問題主要聚焦在:商品質量問題、以次充好、久未發貨、物流延遲、下單容易取消難、退款難且款項未及時退回、虛假宣傳、售後服務差等這7個方面。

二手車電商:解剖五大「亂象」與四大「根源」

在疫情當下,隨著多家汽車電商面臨資金困難,整個行業陷入發展窘境。優信二手車、大搜車、車置寶、車好多、瓜子二手車、人人車等在內的多家汽車電商企業,採取降薪、調整、部分員工停工待崗等措施。

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法律權益部分析師蒙慧欣指出,目前二手車電商主要存在五大亂象:平臺數據造假(交易量、買家數和庫存量涉嫌虛假)、虛假宣傳(違反廣告法、誇大其詞)、承諾服務難兌現(檢測、保養、退換貨等)、「套路貸」,以及備受吐槽的汽車質量(泡水車、事故車、汽車裡程數造假)。其中以車好多集團「毛豆新車網」、「優信新車」、妙優車、花生好車、小白用車、瓜子二手車等為代表的汽車新零售平臺,屢屢出現退款問題、平臺消費欺詐、汽車質量問題、分期扣款不合規、私自拖走汽車等投訴問題。

社交電商:是「餡餅」還是「陷阱」?

縱觀近年來,社交電商火爆發展,然而多級分銷、拉人頭等涉嫌傳銷的質疑從未中斷,成為多方關注的焦點。據了解,目前雲集、斑馬會員(環球捕手)、貝店、花生日記、達令家、大V店、萬色城、甩甩寶寶、全球時刻、達人店、楚楚推、洋蔥海外倉、有好東西、好衣庫、閨秘mall、小黑魚APP、素店、優可生活、紅人裝、未來集市等社交電商均被傳出「涉嫌傳銷」的質疑聲。

與次同時,在根據電訴寶收到的消費者投訴中發現,社交電商平臺消費問題主要表現為虛假宣傳、退店保證金難退還、商品久未送達、商品質量問題、退款遭拒等其他方面。

二手潮鞋交易平臺六大「亂象」待解

2019年,球鞋轉賣生意逐漸火爆,隨著「得物APP(原毒APP)」、「nice好贊」、「get」、「識貨」、有貨(YOHO)旗下「UFO」等一大批潮鞋鑑定交易平臺的湧現,掀起了一股「炒鞋」熱潮,隨之也帶來大量的消費投訴與質疑……據電訴寶用戶投訴大數據顯示,涉及投訴較多的二手潮鞋鑑定交易平臺主要有:得物APP、Get、Nice、有貨、切克、識貨,其熱點被投訴問題主要聚焦在:商品質量、假貨泛濫、久未發貨、惡意扣款、退換貨難、商家「砍單」等這六個方面。

鮮花電商:「鮮不鮮」 先解決八大「痛點」

2019年,杭州本地知名O2O鮮花電商平臺「門客生活」出現門店關閉、微信和官網停擺的現象,導致大量預付式消費的用戶維權無門。同時,「四葉鮮花」 、「與花生活」 、「窩的鮮花」 、「風和日曆的花」等微信訂花平臺也出現了配送逾期、停擺、退款無門等情況。

據電訴寶數據顯示,涉及投訴較多的鮮花電商平臺主要有:一朵朵鮮花、四葉鮮花、門客生活、窩的鮮花、與花生活、Flowerplus花加、花禮網、花點時間、愛花居、送花網、花意生活、花間意鮮花網、中國網上花城、娟蝶鮮花網、幸福花島、心成花店;熱點被投訴問題主要聚焦在:預付款陷阱、久未發貨、送錯地址、質量問題、貨不對板、售後服務不到位、售後退款難、網絡欺詐等這八個方面。

二手電商:如何避免落入二手交易陷阱

二手電商平臺亂象叢生,問題商品充斥,消費維權困難,亟待規範解決。另據電訴寶收到用戶維權案例顯示,二手電商平臺存在著商品質量問題以次充好、貨不對板、退款難且款項未能及時退回、網絡欺詐、售後服務差、網絡售假、平臺惡意封號等消費問題。其中涉及投訴較多的平臺有閒魚、轉轉、愛回收、獵趣、閒轉、享物說、找靚機、回收寶、多抓魚、花粉兒、心上。

海淘轉運:跨境網購需留意

海淘轉運商品因運輸路程較長、轉手較多,因此丟件、商品損壞時有發生,成為物流快遞領域的投訴「重災區」。據「電訴寶」數據表明,海淘轉運投訴較多的平臺有海帶寶、轉運四方、斑馬物聯網、快鳥轉運、U2C轉運,風行全球送、天馬迅達,此外也涉及59轉運、閃購轉運、美速通轉運、瘋狂集運、八達網、美西轉運、百世360hitao、大口袋轉運、法國快運等平臺。在海淘轉運過程中,消費者一般會遇到商品丟件、商品損壞、貨不對板、清關時間長、久不配送、收費不合理、理賠困難、餘額無法提現、售後服務差等問題。

在線外賣:這些「坑」你是否「中招」?

2019年以來,僅餓了麼、美團兩家平臺「電訴寶」就收到數百起全國各地用戶和商家投訴。其中,蒙慧欣指出,配送超時、食品安全、退款困難是用戶投訴的主要問題,無故取消用戶訂單、商品久未配送、配送騎手被惡意罰款、商家無營業執照、商品與宣傳不符、會員自動續費、未收餐卻顯示已完成、用戶個人信息洩露、強制商家二選一、服務態度差以及售後困難等,也是熱點被投訴問題。

在線旅遊(OTA):行業十大貓膩消費者如何避坑

全年OTA平臺消費問題主要表現為以下十個方面:默認搭售、霸王條款、大數據「殺熟」、訂單退改難、虛假宣傳、低價陷阱、高額手續費、發票難開具、旅遊意外賠償難、旅遊途中強制消費。

數據還表明,涉及投訴較多的OTA平臺既有途牛、同程旅遊、藝龍、攜程、飛豬、去哪兒、馬蜂窩等一二線平臺,也包括走著瞧旅行、聯聯周邊遊、世界邦旅行、俠侶親子遊、騎驢遊、小豬短租、旅划算、微旅、igola騎鵝旅行、鉑濤旅行、驢媽媽旅遊、青芒果旅行網、發現旅行、訂房易、周末酒店、愛彼迎、愛訂不訂、安可達等三四線平臺。

在線教育:亂象頻生 莫讓行業陪葬

據「電訴寶」用戶維權案例庫顯示,在線教育平臺也還存在著退費難、授課內容不佳、虛假宣傳、霸王條款、任性「停課」退款難的五大亂象。其中涉及投訴較多的在線教育平臺有尚德機構、TutorABC、英語流利說、幫考網、51Talk無憂英語、新東方繪本館、家教平臺、同桌100學習網、跟誰學、華圖教育、勤學網、學慧網、51cto學院、嗨學網、騰訊課堂、對啊網、滬江網、中華會計網校等。

快遞物流:快遞櫃收費、包裹丟件等十大頑疾待解

2019年「雙11」前夕,部分快遞公司謀劃漲價,引發了不少網友的吐槽稱,發貨慢、運送慢、配送慢、亂丟亂扔,包裹面目全非...同時,據「電訴寶」用戶投訴大數據顯示,主要是以百通物流、百世快遞、蜂鳥轉運、中通快遞、韻達快遞、申通快遞、順豐速運、海帶寶、天馬迅達快遞、59轉運、U2C轉運、點我達、斑馬物聯網、轉運四方這14家平臺居多。其中快件損壞、快件延誤、快件丟失內件缺失、保價理賠機制不合理、未經同意放置快遞點、快遞櫃收費、服務態度差、海淘轉運、信息洩露以及售後困難成為行業十大頑疾。

電商預付式消費:消費隱憂需重視

2019年,預付式消費糾紛屢屢發生,以超低價預售為營業模式的「布拉旅行」涉嫌騙取客戶1.8億預付款;小黃單車「ofo」超過1000多萬戶的消費者在線排隊退押金;杭州本地鮮花電商平臺「門客生活」門店關閉、微信和官網停擺,退款困難使得消費者紛紛投訴......

據電訴寶數據表明,涉及預付式消費投訴較多的平臺有雜誌雲、門客生活、交易貓、你我您、有贊、萬師傅、幫考網、尚德機構、聯聯周邊遊、布拉旅行、麥淘親子、OFO、滴滴打車、易到等。主要消費問題有優惠下單商家「始終」、消費下單待遇「名不符實」、附帶商品高額消費、預付服務「有頭無尾」以及虛假宣傳「誘導」消費等。

網際網路信息安全:如何確保個人隱私?

據電訴寶近年來受理的全國電商投訴案件大數據表明,包括天貓/淘寶、京東、唯品會、當當網、蘇寧易購、國美在線、1號店等在內的電商平臺,以及窩窩團、美團、大眾點評、百度糯米、攜程、去哪兒、支付寶等在內的生活服務O2O平臺,均曾出現用戶信息洩露事件。而僅2018年,就多次出現用戶個人信息洩露事件,圓通、順豐十幾億條個人信息在暗網被出售,以及12306數百萬條旅客信息在網上被出售等。

相關焦點

  • 《電子商務法》實施首年成效如何?調查顯示電商亂象待解
    與此同時,2019年作為《電子商務法》實施首年,引導電商更加規範,促進我國電商領域合規化發展。 在此背景下,3月11日,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發布了《2019年度中國電商消費主題調查報告》,報告披露了11個熱門電商行業亂象和2個典型行業問題,分別為生鮮電商、汽車電商、社交電商、二手潮鞋交易平臺、鮮花電商、二手電商、海淘轉運、在線外賣、在線旅遊(OTA)、在線教育、快遞物流以及電商預付式消費和網際網路信息安全亂象。
  • 《電子商務法》實施首年成效如何?這些「坑」你是否「中招」?
    剛剛過去的2019年,在電商消費維權領域發生了不少熱點事件。與此同時,2019年作為《電子商務法》實施首年,引導電商更加規範,促進我國電商領域合規化發展。那麼,消費者關心的電商行業網絡售假、網絡交易平臺亂象、用戶信息洩露、消費者權益保護缺乏規制等一系列「痛點」問題解決得怎麼樣了?
  • 電商法實施一周:多數平臺默認搭售勾選消失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月7日電(記者 吳濤)《電子商務法》自1月1日起實施,已滿一周。消費者有什麼感觸,電商平臺有什麼變化?個人代購將何去何從?記者對此進行了採訪調查。某OTA平臺上提示用戶「為適應電商法需升級APP」,其提供的火車票購買也不存在默認搭售情況。
  • 【報告】《2019年度中國電商消費主題調查報告》發布-化工網
    導讀:2019年作為《電子商務法》實施首年,引導電商更加規範,促進我國電商領域合規化發展。那麼,消費者關心的電商行業網絡售假、網絡交易平臺亂象、用戶信息洩露、消費者權益保護缺乏規制等「痛點」問題解決得怎麼樣了?
  • 電商「二選一」:倚強凌弱還是商業邏輯?
    中新社發 嚴大明 攝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網絡交易監督管理司相關負責人日前在杭州表示,將對電商平臺「二選一」依法開展反壟斷調查。「二選一」法律適用難題待解所謂「二選一」,是指一些電商要求入駐商家只能在該平臺提供商品或服務,不得或者變相要求商家不得同時在其他平臺經營。
  • 商家請注意 淘寶重點解讀《電子商務法》
    若無法提供場所證明,該如何登記?答:市場監管總局於2018年12月4日發布了《關於做好電子商務經營者登記工作的意見》,明確:「電子商務經營者申請登記為個體工商戶的,允許其將網絡經營場所作為經營場所進行登記。對於在一個以上電子商務平臺從事經營活動的,需要將其從事經營活動的多個網絡經營場所向登記機關進行登記。
  • 2019年度中國電商行業十大熱點事件:逆襲與消亡只在一線之間
    新舊交替之際,有些故事已經結束,有些故事仍在續寫……01 《電子商務法》正式實施2019年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正式實施。作為我國電子商務領域的首部綜合性法律,《電子商務法》對電子商務經營者、電子商務合同的訂立與履行以及電子商務促進、法律責任等都作了全面規定。如今,電子商務法正式實施已經一周年。過去一年,中國電商領域的新興事物、新興業態進一步崛起,部分爭議性事件的法律屬性與邊界得到釐清。
  • 新《電子商務法》監管下 境外代購應如何繳稅
    一淘寶店主做代購逃稅300萬元被判刑10年嚴監管下 境外代購應如何繳稅廣州日報訊(全媒體記者倪明)近日,珠海一淘寶店主代購境外服飾犯走私罪,逃稅300萬元獲刑十年並處罰金550萬元引發關注。記者採訪獲悉,新《電子商務法》實施以後將會對個人代購產生巨大影響,從事海外代購交易的,必須先辦理工商和稅務登記後才能對外經營。小規模代購不用納入監管?誤解!據了解,該店主自2013年後在朋友的介紹下開始從中國香港地區帶貨進內地,但在此之前並未履行相應報關手續,「海關抽查的時候才會補交相應的稅款」。同時,其經營的網店並未取得營業執照及進出口經營許可證。
  • 電商法實施後代購陷群體恐慌 有人被海關扣3次貨
    歷時5年,經過3次公開徵求意見、4次審議,最新的《電子商務法》(簡稱《電商法》)作為中國電子商務領域首部綜合性的法律,於2019年1月1日正式生效。中國電商在沒有直接法律框束的政策紅利下狂奔近20年,醞釀六年的《電商法》靴子落地。一方面,代購和電商假貨橫行的亂象開始以法律的效力被整治,法律的覆蓋也讓之前處在灰色地帶的代購行業,有了合法化的轉型渠道。
  • 商家請注意 淘寶重點解讀《電子商務法》 - 電子商務 - 支付 /...
    1月4日消息,《電子商務法》於1月1日起正式實施,淘寶官方對其進行重點解讀,主要涉及營業執照線下辦理、線上升級/變更、淘寶小鎮、公平性等方面
  • 《電子商務法》將於明年施行 個人代購何去何從?
    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上海億達律師事務所律師董毅智向記者分析表示,朋友圈從相對私人的圈發展到商業化,界限逐漸模糊之後,如何監管的問題就拋了出來,這也是本次《電商法》進步的一點,將社交電商,尤其是微商這種模式放入監管範圍,更多地從交易的實質角度出發,而不限制於微信朋友圈的定義,著力於市場安全對其進行規範。
  • 「祖傳秘方」「藥到癌除」——電商平臺售賣中草藥亂象調查
    新華社北京5月23日電 題:「祖傳秘方」「藥到癌除」——電商平臺售賣中草藥亂象調查  新華社「中國網事」記者張海磊 劉智強 鄔慧穎  以「祖傳偏方」「藥到病除」「已有成功案例」等為噱頭,一些網店在多家電商平臺上售賣「可以治療各種癌症」的中草藥
  • 在線教育亂象:噠噠英語退款拖延兩月 信任危機待解
    線上模式異軍突起,生鮮電商、在線健身、在線醫療、在線招聘等行業迎來了流量的狂歡,在線教育更是如此。但是,在線教育行業從誕生起,就存在的收費參差不齊、退款困難、教學內容缺乏等問題,仍未有效解決。在此背景下,2019年,上海市消保委共受理各類教育培訓服務投訴10915件,同比上升55.6%,其中外語培訓、技能培訓、課外輔導、幼兒早教是投訴焦點。
  • 2019年度中國電商行業十大熱點事件:逆襲與消亡只在一線之間
    新舊交替之際,有些故事已經結束,有些故事仍在續寫……01 《電子商務法》正式實施2019年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正式實施。作為我國電子商務領域的首部綜合性法律,《電子商務法》對電子商務經營者、電子商務合同的訂立與履行以及電子商務促進、法律責任等都作了全面規定。如今,電子商務法正式實施已經一周年。過去一年,中國電商領域的新興事物、新興業態進一步崛起,部分爭議性事件的法律屬性與邊界得到釐清。
  • 遏制民間收藏文物經營亂象
    今年3月1日起,《上海市民間收藏文物經營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將正式實施,這是全國範圍內首個專門規範民間收藏文物經營活動的省級政府規章。近日,上海市司法局、文化和旅遊局、文物局聯合召開新聞通氣會宣布了這一消息。相關人員接受了《法制日報》記者的採訪,就其立法背景、內容創新,以及下一步如何落地見效進行解讀。
  • 商家請注意 淘寶重點解讀《電子商務法》 - 電子商務 - 支付 /...
    1月4日消息,《電子商務法》於1月1日起正式實施,淘寶官方對其進行重點解讀,主要涉及營業執照線下辦理、線上升級/變更、淘寶小鎮、公平性等方面
  • 中消協:《直播電商購物消費者滿意度在線調查報告》(全文)
    隨著《電子商務法》的出臺實施,從事電子商務的經營主體必須辦理相關營業執照並承擔繳納稅務義務,直播電商消費同樣被納入適用範圍,這對商家行為產生必要的約束。各大電商平臺也陸續出臺或調整管理規定,進一步規範平臺直播活動、銷售行為及商品服務,對於維護平臺交易秩序、保障消費者合法權益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 《電子商務法》出臺後 海外代購告別「野蠻生長」 - 浙報融媒體
    2019年1月1日《電子商務法》頒布後,這個行業2個月多掀起了不少波瀾。多數代購在觀望「暫停代購,等辦理好電商執照。妥善處理好清關渠道後會通知大家!」這是在武漢做了6年歐美奢侈品代購的阮阮(化名)朋友圈的最新籤名,雖然不是樂清人,但她的海淘微店有著不少「樂清粉絲」。2019年1月前,她的朋友圈保持著每天更新幾十條的頻率,如今已經設置成僅三天可見。
  • 電商法落地阿里京東如何應對 代購如何規避風險
    原標題:電商法落地,代購、網店、電商平臺什麼反應前後歷時5年,3次公開徵求意見,4次審議之後才出臺的《電子商務法》(簡稱「電商法」),於2019年1月1日正式實施,這意味著中國電商行業進入「有法可依」的時代,為規範行業發展邁出最重要的第一步。
  • 首個在線旅遊規章將實施,大數據殺熟取證、判定依然難
    據網經社「電數寶」電商大資料庫顯示,2019年在線旅遊市場交易規模約10059億元,相比2018年8750億元增加14.96%;2019年在線旅遊用戶規模達4.13億人,同比2018年3.92億人增長5.35%。不難看出,我國旅遊消費需求快速增長,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選擇通過線上平臺了解、選擇、購買相關服務和產品,帶動了在線旅遊市場高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