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8年8月10號播出的《中餐廳》第4集,皇阿瑪張鐵林降臨了這個位於法國東北邊上的科爾馬小鎮上的中餐廳,據娛樂消息稱,林心如也準備到中餐廳做客,還珠二十年真的就此合體大集結麼?是劇組太有魅力和本事還是科爾馬這個地方讓人難以拒絕?
科爾馬是法國的阿爾薩斯的一個小鎮,許多不規則的塊狀廣場區域組成了這個極易迷失的小鎮,城市下邊還流淌著清澈的流水,在各個角落裡散落著教堂等名勝古蹟。無獨有偶,在上海的松江區也有一個這樣類似的小鎮,它名喚「泰晤士小鎮」,並且在這這個小鎮裡還不容易像科爾馬那樣容易走丟。
雖然名字叫泰晤士小鎮,但是這個小鎮跟英國的泰晤士小鎮沒有什麼必然的關係,如果說要有,那或許可以說是模仿的或許是英國的泰晤士小鎮的高檔公寓吧,實際上不過是開發商打造的一塊集合商業與休閒娛樂的綜合性極強的大型社區罷了。為什麼講到科爾馬的時候笑容會想到上海的泰晤士小鎮呢?
首先,上海的泰晤士小鎮跟科爾馬一樣都是歐式的建築風格,色彩鮮豔,尖頂,童話般的感覺,並且都是幾個廣場組成的區域。上海泰晤士小鎮也有一條河流,名叫康河,圍繞著泰晤士小鎮,小鎮上也有天主教堂,也有復古電話亭,這使得泰晤士小鎮與科爾馬有那麼些接近。
除此,兩個小鎮帶給人的感覺都是很休閒悠哉的感覺,或許泰晤士小鎮仿歐洲仿得比較刻意,沒這麼自然,不過並不影響它的使用功能,人們可以悠閒的在小鎮上喝咖啡,逛逛街,拍些美美的照片,這裡也無需你買什麼門票才能進來,這裡是商業區,但是同時也是住宅區,只要你有時間,隨時都可以在這邊閒逛。
如果上海泰晤士小鎮與科爾馬有什麼不同,從建築上來說,最大的不同可能就是泰晤士小鎮沒有科爾馬的遺留下來的整街具有德國特色的木筋屋,泰晤士小鎮整體風格還是比較傾向哥德式建築的,在個別別墅那邊你也會看到如科爾馬那樣的木筋屋,數量相對少。
從地理區域來說,一個在法國一個在中國,法國太遠,辦理籤證不容易,那就來上海吧,只要一張身份證,隨時可以起飛。那麼,為何我們要捨近求遠飛到國外呢?你認同笑容的觀點麼?科爾馬小鎮VS泰晤士小鎮,你更想去哪一個?你們覺得皇阿瑪張鐵林會不會更喜歡泰晤士小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