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球鞋屆的新聞不會有其他新鮮的內容了,年底了,國內外品牌的新品幾乎都發完了,就剩下幾個還未正式曝光的鞋款了,361度的戈登1代昨兒狗哥給大家介紹完了,李寧的韋德之道9代估計要2021年的Q1才能發,但全城9代12月就會上市,關於他的信息,最近是越來越多啊。
棉花糖要來了!
韋德之道全城9代最近又曝光了幾張高清圖,設計師大周曬的,官方認證,不得不說李寧這個宣傳路子還是挺「別具新意」的,別家都是官方曬精修圖,李寧卻總是設計師在搞宣傳方面的東西,效果還不錯,也挺佩服他們的,全才!
大周這次曬出的全城9代顏值真的是太高了,這種清新的配色很適合韋德系列,棉花糖雖然推出的時間不長,7代首次亮相,8代大貨發售,全城8代搞了個限量,但這個配色用在籃球鞋上,每一款都是經典,顏值真的是太高了。
9代棉花糖不負眾望,作為首發配色,第一炮就很響亮了,衝著這個顏值,衝他絕對是不用考慮的。此次曝光的是高清圖,很多細節我們也能看清了,鞋面用的是一種複合材料,看起來很輕質,有點考杜拉的感覺,很高級。
鞋面中部是一塊皮革補強,上面還有密集的開孔,增加鞋子的透氣性。後跟位置的半圓形凸起是個很有意思的設計,但很多人不太喜歡這個東西,狗哥覺得還好,這樣能讓鞋子的後跟看起來更加立體,而且材質上的變化,也能讓鞋子感官上更加多元化,可能多看看就能接受了。
後跟提帶的用的是半透明的材料,看起來有種高級感,配合棉花糖的小清新,韻味十足。同樣,鞋頭、鞋舌上的提帶也是半透明的,前後呼應,有始有終。鞋頭位置有一塊半環形的貼片,作為裝飾,還是很有特點的。鞋面上的有九個圓點,正好對應了全城系列的第9代戰靴。這些小細節的設計,能感受到大周的用心。
當然,如果棉花糖都是套用一個配色就完事了,那也太省事了,9代棉花糖的點睛之筆在鞋舌上,粉紅色的圓圈印在上面,凸起一大塊,像棉花糖一樣,這個毛茸茸的韋德logo真的愛了,所謂畫龍點睛,這個就是點睛之筆了。
再看鞋子的中底,前掌是淡藍色,後掌是淡粉色,外底是淡紫色,做了一個漸變的過渡,棉花糖的精髓就在這裡,當這樣一雙鞋擺在你面前的時候,你很難不心動啊。
此次曝光的除了鞋子,還有配套的鞋盒,運用的元素很多,比如鞋子的名稱,用了計算器上字符的字體,稍作演化,形成了「DW3」「AC9」的字樣,別出心裁。
另一面字體的設計更有意思了,英文字母DW大家都認識,後面是兩個字符,就是AC的意思,斜槓後面是9.0的意思,這不禁讓狗哥想到,難道AC9還有其他版本?參考全城8代,9代有個v2也不是不可能。
再看鞋盒上的這個花紋,在鞋子中底位置也有出現,像星體環繞運動的軌跡,這個應該就是韋德9代和全城9代的設計靈感了,很科幻,很有想法。
不是花架子!
當然了,韋德之道全城9代絕對不是花架子,作為正代的簡版,他的意義就是實戰,徵戰外場,全城系列從初代到8代,都是全掌李寧雲科技,到了9代終於升級了,目前已知前掌應該是內嵌了一大塊科技,這個腳感應該無敵了。
和韋德之道7前掌的「you will know」不一樣,這次全城9代的面積更大,厚度增強,腳感絕對是沒問題的,而且科技的特點就是輕質、高回彈,用在前掌、後掌其實都沒問題,但產品上要有層次嘛,全城9就是前掌內嵌了。
後掌的非常厚,看外形像是,但據說不是,可能是李寧雲,也可能是lightfoam,參考下音速8代的中底,外形也是和很像,但實際上不是。不過,lightfoam或者李寧雲也夠用了,因為這個厚度足夠形變了,後掌也沒那麼多回彈的需求,不震腳、舒適就行了。
全城9代最讓人驚喜的是中底的弜科技,首次使用在籃球鞋上,性能很讓人期待啊,看形態,他和跑鞋上的不太一樣,因為籃球運動和跑步運動的形態不同,對於鞋款的需求也不一樣。全城9代的弜科技鏤空更小,上層tpu的面積更大,上翻的幅度也更大,這就是為了提高鞋子的穩定性。
中足鏤空是為了提高鞋子的回彈,籃球鞋運動對於中足的反饋需求,其實沒有那麼多,穩定性、抗扭轉性能才是剛需,所以這個鏤空做的比較小。下層中底應該也有一塊內嵌的tpu,全城9代的抗扭,應該不用擔心。
9代的重量,很可能會是系列中最輕的一款,因為鞋面的材質、中底的結構,這些都比之前輕質了不少,帳面上的性能也提高了不少。常規的前掌防側翻、後跟tpu,包裹支撐等等,這些在外觀上就能看出來,該有的都有,作為外場實戰鞋,全城9代在完成一次蛻變。
李寧活該賺大錢!
全城9代作為一雙正代的支線鞋款,光是鞋面的細節就已經這麼多了,中底的科技還這麼捨得加料,國產能崛起、李寧能賣得這麼好,活該他們賺錢啊。
這裡就不得不再把耐克的鞋款拿出來罵一遍了,看耐克的PG4,說是籤名鞋,偷工減料不說,用的都是啥設計?配色也無法拯救,但耐克還在用自己那一套反覆給消費者洗腦,這玩意都堪比跑鞋、足力健了,還吹啥?
最怕大家被耐克洗腦了,PG4是真的不行,當你聽到別的人說PG4好的時候,拿出李寧今年任意一款籃球鞋看看,比一比設計,比一比性能,看一看價格,誰好誰壞就一目了然了。
再說說AJ的無腦復刻,大家願意買單,無非就是人家的品牌積澱帶來的「自信」,耐克就能閉著眼復刻,然後讓消費者心甘情願的買單,但說回來,就AJ1這東西,他有啥科技,有啥腳感,有啥「設計」?值得你花上好幾千去購買?
當李寧產品越來越好的時候,你就發現,其實買李寧不虧,也不掉檔次,甚至有點自豪。同樣的幾千塊錢,屬於民族品牌的信心,大家怎麼就不能體會到呢?同樣是板鞋,李寧明年上市的937OG一點不虛AJ1;同樣是頂級籃球鞋,李寧的韋德9一點不虛AJ35;同樣是跑鞋,李寧的絕影一點不虛next……這樣的例子會越來越多的。
李寧找到了財富的密碼,不是做飢餓營銷,不是做抄襲借鑑,不是任何一條看似捷徑的道路,回歸到產品本身,內容本身,只有自己的東西做好了,用心了,才能打動消費者,堅持原創,踏踏實實的李寧,真的活該賺大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