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曲藝周開幕!一睹127類曲藝258個節目風採

2020-10-14 楚天都市報

楚天都市報10月11日訊(記者夏雨)曲藝是中華民族各種「說唱藝術」的統稱,也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門類,承載中華文化基因。10月10日晚,「2020全國非遺曲藝周」在浙江寧波開幕,劉蘭芳、金麗生、盛小雲、劉士福等曲藝名家及來自全國的非遺曲藝代表性傳承人、曲藝表演藝術家參加了開幕晚會。何祚歡、姚俐玲、徐寧組成的武漢說唱「天團」也通過雲上展播與全國觀眾見面。

關注扶貧的安徽琴書《退低保》、歌頌抗疫先鋒的北京評書《百姓心中一座山》、提倡節約糧食的山東琴書《半塊饃》……開幕晚會上,紮根當代百姓生活,反映時代風採的曲藝新作輪番上演。據了解,截至目前,國務院公布了四批1372項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其中曲藝類項目127個,涉及193個子項。值得一提的是,「2020全國非遺曲藝周」採取「線上為主、線下為輔」的方式舉辦,線上方面,全部127個曲藝類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的258個優秀節目視頻將在文化和旅遊部官網、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網、光明網、優酷、快手等平臺進行集中展播,湖北小曲、鳳陽花鼓、蘇州評彈……無法遠行的外地觀眾足不出戶就能一睹全國曲藝的風採。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武漢推薦了三個節目,何祚歡的湖北評書《留住龐士元》、姚俐玲的湖北小曲《千古知音》及徐寧的湖北大鼓《買藥記》。三個節目不僅均為國家級非遺項目,也涵蓋了本地曲藝人中的老中青代表,不僅展示了具有武漢獨特地域特色的傳統曲藝,也融入了唱響時代主旋律、展示中國新氣派的當代題材。

湖北評書《留住龐士元》,取材三國,語言詼諧,多使用通俗的口語,其中運用口技模仿眾人說話、嘈雜熱鬧的情景,令人叫絕。「相識滿天下,相知有幾人?伯牙子期心相通,今日遇知音。」湖北小曲《千古知音》,唱的是千古傳頌的俞伯牙和鍾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歌詞精美,旋律動聽。湖北大鼓《買藥記》,則表現老英雄張富清堅守初心、不改本色的崇高品質。作品從生活小事作切入,和湖北大鼓接地氣的特點契合,平凡之中見偉大,別具藝術感染力。

據悉,包括武漢說唱天團在內,來自全國的258個節目展播將持續至10月14日。

相關焦點

  • 2019全國非遺曲藝周啟動儀式暨開幕晚會在濟南舉行
    開幕演出共11個節目,演員均為著名的非遺曲藝傳承人和知名藝術家,很多節目在形式上進行了獨到的創新。整場演出緊扣2019全國非遺曲藝周的主題「非遺曲藝薪火相傳」。文化和旅遊部黨組副書記、副部長李金早,山東省委常委、市委書記王忠林,副省長於傑出席活動並共同啟動2019全國非遺曲藝周,濟南市委副書記、市長孫述濤主持活動。
  • 全國非遺曲藝周將於6月8日至14日在天津上演
    127項國家級曲藝類非遺項目首次實現全覆蓋  中新網北京5月22日電 (記者 應妮)2018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活動新聞發布會22日在文化和旅遊部舉辦。屆時,全國將有包括全國非遺曲藝周、非遺公開課、非遺影像展在內的3700多項活動同步展開。將全面展示近年來我國非遺保護工作的新成果,全面展現非遺與人民群眾美好生活緊密相連的新氣象。  今年遺產日非遺宣傳展示的主場活動是6月8日至14日在天津市舉辦的全國非遺曲藝周。6月8日下午,文化和旅遊部還將在天津市舉辦全國非遺保護工作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及第五批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座談活動。
  • 2019非遺曲藝周即將開幕 節目單搶先看
    9月6日至10日,以「非遺曲藝,薪火相傳」為主題的2019全國非遺曲藝周將在濟南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131個曲藝項目將拿出各自絕活,為濟南的市民獻上一場場精彩演出,其中127個項目還將參加曲藝展演活動。
  • 第三屆中國鹽都·全國鄉村優秀曲藝節目交流展演落幕
    2020第三屆中國鹽都·全國鄉村優秀曲藝節目交流展演暨優秀曲藝作品創作論壇,10月12日——15日,在鹽城市鹽都區郭猛鎮楊侍村召開,來自全國13個省份的24支代表隊輪番登場,為觀眾獻上了精彩的曲藝大餐。
  • 開封歌舞劇院曲藝作品在第七屆河南曲藝牡丹獎全省曲藝大賽中獲獎
    11月16日,第七屆河南曲藝牡丹獎全省曲藝大賽在駐馬店泌陽縣文化藝術中心開幕。省文聯黨組成員、副主席陳湧泉,省文聯副主席、省曲協主席範軍,省文學藝術家聯合會秘書長張勇及當地市、縣領導出席了開幕式。河南曲藝牡丹獎是河南省曲藝界的最高專業獎項。該賽事由河南省文聯、河南省曲協共同主辦,每兩年一屆,至今已成功舉辦了六屆。本次大賽設三場比賽、由開封市歌舞劇院報送的相聲《歡迎您到菊城來》、板書聯唱《最美逆行者》入選本次大賽。
  • 五大名城齊聚會:「曲苑名城」中國曲藝名城優秀曲藝節目展演在...
    第十一屆中國曲藝牡丹獎頒獎系列活動之十——「曲苑名城」中國曲藝名城優秀曲藝節目展演系列活動於9月10日至12日在張家港舉行,這場演出是系列活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現場,由江蘇省張家港市、山西省長治市、大連市西崗區、上海市嘉定區、四川省彭州市這五家曲藝名城聯袂為觀眾奉上了一臺充滿時代精神、展現地方特色、貼近百姓生活的曲藝盛會。
  • 2020漣水縣創建「中國曲藝之鄉」曲藝專場匯報演出舉行
    10月31日,2020漣水縣創建「中國曲藝之鄉」曲藝專場匯報演出在縣大劇院舉行。漣水縣曲藝工作者齊聚一堂,為全場觀眾送上了一道精彩的文化大餐和視聽盛宴。中國文聯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董耀鵬,中國曲協分黨組書記楊發航,中國曲協分黨組成員、副秘書長黃群,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周毅,市文聯主席張益民,縣委書記時勇,縣領導姜傑、周宏昌、馬榮等領導和近千名觀眾現場觀看演出。
  • 三千曲藝人下城鄉 嶺南夜夜粵韻飛揚
    連辦18屆鬥門曲藝大賽,全區51個曲藝社團和3000多名曲藝骨幹,124年歷史的荔山村龍雅堂粵劇團,東風小學等8個粵曲傳承基地,全省首批區級「鬥門區廣東音樂聯誼會」,在「中國曲藝之鄉」複評考核即將到來之際,鬥門區交出曲藝事業繁榮發展的答卷。
  • 曲藝牡丹獎合肥賽區開賽 合肥曲藝團團長上陣參演
    相聲、小品、曲藝大薈萃,26日起,來自全國近30個城市和地區的203名各路曲藝名家、大咖、新秀亮相合肥,角逐中國曲藝最高獎項——牡丹獎。  昨日,第九屆中國曲藝牡丹獎(合肥賽區)正式開賽,合肥賽區為今年牡丹獎相聲、小品、三書三類曲藝作品的比賽地,相聲表演藝術家石富寬,深受觀眾喜愛的著名相聲演員方清平、苗阜、王聲、劉穎,小品演員白凱南等先後「空降」合肥。  本次比賽,合肥共有三個作品入選。昨晚,反腐倡廉小品《幸運精靈》在三個節目中率先登臺,合肥曲藝團團長李翔親自上陣,帶領演員衝擊牡丹獎。
  • 安陽市優秀劇目參加「河南省非遺曲藝展演周」系列活動
    「這次非遺曲藝展演周系列活動,安陽市從非遺劇種中優中選優,選擇了一批優秀劇目,10月23日將在河南藝術中心文化廣場與全省的戲迷朋友見面,希望到時候能夠展現安陽非遺曲藝的魅力。」10月20日,市文廣體旅局非遺科科長郜豔紅告訴記者,2019年7月,文化和旅遊部印發了《曲藝傳承發展計劃》,這是第一個專門為某一類別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制訂的發展計劃。
  • 十藝節曲藝節目走進濱州 百姓共享文化盛宴
    齊魯網9月22日訊(記者滿倩) 由文化部、山東省人民政府主辦的第十屆中國藝術節全國曲藝優秀節目展演於7月25日至29日在濱州舉行。  據了解,本次曲藝節目共有來自全國23個省(自治區、直轄市)39個藝術單位的53個節目參加展演,演職員380餘人,演出5場,現場觀眾近6000人。這些節目是從全國遴選和推薦產生的,代表了我國曲藝藝術發展的新水平,節目題材豐富、形式多樣,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俱佳,凸顯時代精神。  此次展演可謂名家雲集,新秀薈萃。
  • 曲藝精品獲扶持,廣東22個曲藝之鄉齊聚東莞中堂展演
    曲藝精品獲扶持,廣東22個曲藝之鄉齊聚東莞中堂展演金羊網  作者:黃宙輝  2020-10-24 全省22個曲藝之鄉齊聚中堂,展演各曲藝之鄉的精彩節目
  • 兩岸名家暢談曲藝發展 濟臺曲藝團喜結"姊妹"
    「兩岸同曲齊魯情」曲藝晚會    華夏經緯網7月1日訊:6月30日,由濟南市文化局、《齊魯晚報》聯合主辦的「兩岸同曲齊魯情-魯臺曲藝家交流合作演出周」圓滿結束,在一周的時間裡,兩岸曲藝家聯袂舉行    6月28日上午,兩岸曲藝家在濟南紅山生態園參加了「促進兩岸文化交流,弘揚優秀民族藝術」曲藝發展研討會。濟臺兩地曲藝家歡聚一堂,共謀兩岸曲藝發展。研討會上,濟南市曲藝團、臺北曲藝團籤訂了交流合作協議書,結成了姊妹藝術團。濟南市曲藝團團長慈建國、臺北曲藝團團長郭志傑一致表示,今後還將繼續加強合作,取長補短,共同促進提高,為海峽兩岸文化交流做出新的貢獻。
  • 曲藝香飄江南夜 牡丹花耀姑蘇城——記第十一屆中國曲藝牡丹獎
    資料圖片兩年一屆的盛會,曲藝名家群英薈萃,曲種精品異彩紛呈。近日,曲藝牡丹獎迎來11歲的生日。中國曲藝牡丹獎是由中國文聯、中國曲協共同主辦的全國性曲藝專業最高獎。在本屆牡丹獎評選中,48家單位報送的參評節目達430個,涵蓋116個南北曲種,節目報送數量為歷屆牡丹獎之最,最終共評出節目獎5個、表演獎6個、文學獎4個、新人獎5個。
  • 「戲劇看正陽,曲藝看泌陽」 「泌陽現象」——探索特色曲藝發展之路
    目前,全縣從事曲藝人員500多人,成立民間曲藝團體16家。其中比較活躍的有夭莊曲藝團、大寨民星曲藝社、和園曲藝說唱團。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泌陽曲藝在城鄉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和深厚底蘊。泌陽有豐富的曲藝種類。泌陽有小品、相聲、河南墜子、大調曲子、三弦書、大鼓書、快板、蓮花落、山東快書、故事、評書、道情等十幾個曲藝種類,種類齊全,各具特點。泌陽有知名的曲藝品牌。
  • 曲藝精品 齊聚中堂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蔣幸端、石忠情 通訊員中堂宣攝影報導)昨天,廣東省曲藝家協會
  • 曲藝香飄江南夜 牡丹花耀姑蘇城
    中國曲藝牡丹獎是由中國文聯、中國曲協共同主辦的全國性曲藝專業最高獎。在本屆牡丹獎評選中,48家單位報送的參評節目達430個,涵蓋116個南北曲種,節目報送數量為歷屆牡丹獎之最,最終共評出節目獎5個、表演獎6個、文學獎4個、新人獎5個。同時,經中國文聯研究決定,特授予南音表演藝術家、理論家蘇統謀,評書表演藝術家劉蘭芳,蘇州評彈表演藝術家邢晏春「中國文聯終身成就曲藝藝術家」榮譽稱號。
  • 恩施揚琴《鎮船石》入圍「十藝節」曲藝「群星獎」複賽
    這是此次中國藝術節中我州唯一進入複賽的戲劇、曲藝類節目。目前,演員們正在加緊練習,進一步加工打磨作品,以提高節目質量。第十屆中國藝術節由國家文化部和山東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今年10月在山東舉行。 晚報訊(記者 朱海劍 通訊員 譚驍)5月29日,記者從恩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展演中心獲悉,由該中心編創排演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恩施揚琴《鎮船石》,將於6月4日赴山東參加第十屆中國藝術節曲藝類「群星獎」複賽。這是此次中國藝術節中我州唯一進入複賽的戲劇、曲藝類節目。目前,演員們正在加緊練習,進一步加工打磨作品,以提高節目質量。
  • 第三屆「通州杯」全國曲藝小劇場新作展演在江蘇南通舉辦
    11月8日至11日,第三屆「通州杯」全國曲藝小劇場新作展演在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文博中心劇場舉辦。中國曲協分黨組書記楊發航、中國曲協副主席盛小雲、中國曲協全國曲藝小劇場藝術指導委員會主任馬小平、相聲表演藝術家劉洪沂、山西大同數來寶表演藝術家柴京海、江蘇省曲協秘書長孫志兵、南通文聯主席姜平、中國民協副主席吳元新、南通市通州區文廣旅局局長許易峰等領導和藝術家共同出席活動並觀看展演。本屆「通州杯」展演共有3場,30個優秀節目在兩天內輪番上演。
  • 中國曲藝牡丹獎在蘇州頒獎
    ,昨晚(10月15日)在蘇州舉辦頒獎典禮,「牡丹獎」是全國性曲藝專業獎項,也是中國曲藝界的最高榮譽。在「姑蘇牡丹頌——『曲贊全面小康 藝為人民大眾』第十一屆中國曲藝牡丹獎頒獎儀式」上,馮鞏、盛小雲、鞏漢林、戴志誠等眾多曲藝名家新秀表演了相聲、蘇州評彈、四川揚琴、陝北說書和藏族扎年彈唱、蒙古族好來寶、維吾爾族萊帕爾等多個曲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