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明是不是渣男?
為了探討這個問題,我們把志明春嬌系列的前兩部又重溫了一遍。時隔多年,再次在電影中觀看自己,比之當年更多了一些感悟。觀看過程中,每發展到一個關鍵性情節,我都會指著屏幕中的張志明,抬眼問阿科:「你覺得他這樣做OK嗎?」
「OK的!」阿科每次都是同樣的回答。
一直到了第二部,當張志明和空姐尚優優在「床吧」曖昧地調情,阿科趕緊連聲說道:「不OK了,不OK了,這樣絕對不OK,我如果再為他辯護,你肯定要翻臉了。」
我卻覺得,此階段的張志明並沒有任何問題,畢竟當時志明與春嬌已經分手多時。而之前產生矛盾以致分手的主要原因還要歸咎於缺乏有效溝通,不懂得如何與愛人聰明地相處。
直到在北京再次邂逅春嬌,志明才真正開始渣了起來,渣得有失水準,渣得莫名其妙。
我們很容易把自己的感情代入到電影中的主角,往往忽略了配角的感受。我曾在戀愛開始時鄭重其事與阿科商定,無論將來我們發生什麼問題,能否在一起,絕不接受冷漠式分手,如果我們的心意不再鍾情於對方,請果斷乾脆告知。
從這個角度來看,張志明確實渣,但渣的對象卻不是餘春嬌。
至於第三部中關於地震發生後的爭執,我只想對那些指責志明的人說一句,遇到同樣情況,你不妨試試看,願不願意陪伴侶共同赴死。
這個問題顯然超綱了。
電影中的餘春嬌向閨蜜團抱怨,張志明委婉又直接地向她提出化妝請求,更糟糕的是,彼時的春嬌已經是帶妝出鏡了。而我和阿科之間遭遇的矛盾是,當我塗了紅唇和眼影出現在他面前時,他竟然煞風景地說了一句:「踢踢,我覺得你素顏很美。」
我給阿科制定的十誡之中,頭兩條便是不準拿我的容貌和年齡開任何玩笑。容貌和年齡是女人的終生課題,極少有人能在每個階段都考出優秀分數,更極少有人能夠超脫。雖然張志明無數次告訴餘春嬌「我高過你」,但這也僅僅只能轉移關注點,並不能徹底解除春嬌的危機感。
七年前的我看了《志明與春嬌》,會買張志明喜歡的綠好彩,會染餘春嬌喜歡的紫色頭髮。而今年再看,難免會為一些「結婚」「生子」「買房」等話題心驚膽戰,雖然自己並不在意這些,但身邊糾纏於這些問題的人卻越來越多。
就像我剛剛遇到一位舊情人,他在恭賀我新戀情幸福後立即提問我和阿科幾時買房。我暗暗壓下心頭翻滾的一句「去你媽的,幹卿底事」,轉換成禮貌微笑並痛快扯謊——我們有呢!
原生家庭對愛情觀的影響
就像電影中的餘春嬌,我們大部分人的原生家庭都會存在一些不完美,或許我們並不像春嬌的童年那樣經歷父母分離,孤苦無依中只能扮小雙俠拯救自己,但總有各自的小問題。
看完《春嬌救志明》那晚,我在回家路上握緊阿科的手指,直言自己之前幾次三番提出他和我父親處事風格很相像,並不僅僅是優點像,連缺點也像。
他們都有對金錢財物熱情又冷漠的大度,也都有對朋友慷慨大方寬容待人的善良,風趣幽默善於溝通,喜愛小動物,有一兩件執著的愛好。
但同時都很殘忍。
那天晚上阿科一遍遍磨著我,問我為何認為自己的父親很殘忍。我經不住問,最後吞吞吐吐地講了幾件小事。沒想到阿科聽我講完那些長久困於心中的疑惑,只是輕描淡寫般回應了一句:「恭喜你啦,踢踢,你有個小孩子心性的老爸,怪不得你這樣好玩。」
那一刻,我開始感覺到他們是不同的。
坦言相告,我們曾在電影結束後的那天夜裡,因為一隻芒果發生爭執,直到凌晨三點才睡覺。第二天醒來,心煩氣躁,忍不住想要逃離。
我是個逃避愛情的人,因為我實則是個貪戀愛情的人。我喜歡愛情中的熱烈擁吻和深情告白,懼怕熱戀過後的猜忌、怨言、猙獰的面孔,更難以忍受冷漠和疏遠。
所以我總是自私地保全自己,之前很多人說我為了愛情奮不顧身,實在是謬讚了。我只是選擇與讓我感覺開心幸福的人在一起,哪裡算得上奮不顧身。我有我的懦弱,在愛情中首要選擇的一條就是「顧身」。
風波過後,阿科問我:「記不記得我們最初只是為了一隻芒果?」
志明春嬌的戀情中,也不乏芒果危機。
但我最終相信,命運會把我們帶領到最好的人身邊,只是那個人身上總有一些我們難以忍受的問題。生活中哪有那麼多完美愛情,更多時候是兩個千瘡百孔的人,相互填補裂痕。
最後那場被評價為俗套的大龍鳳,我本人看得頗為感動,笑中帶淚。張志明有他的聰明,餘春嬌有她的勇敢。但聰明不代表狡詐,勇敢也不代表愚鈍。我相信,兩個人最終互相選擇,全然是因為愛。
這與春嬌前一刻放棄志明後一刻接受志明並不矛盾,愛情有它純粹的偶然性,聰明勇敢會製造出更多偶然。
雖然現實中我們的伴侶可能並不如他們那樣聰明勇敢,電影中的浪漫結尾並不一定會發生在我們身上。
但我願意帶著最大的善意去欣賞他們的聰明勇敢。
你願不願意花七年時間等我長大。
神造了春嬌,總有張志明。
不是每個人都會喜歡張志明,也會有人喜歡第二部中徐崢飾演的體貼穩重的Sam,厭惡始終被貼上「長不大」標籤的張志明。
神造世人,種種色色都有他公允。
我們是戀人,也是同學,面對同樣一份試題,無論考核結果是合久必分還是合久必婚,都需用心作答。
遇見願意等我們長大的伴侶,非常幸運。
我矯情地問了阿科一句:「你願不願意花七年時間等我長大?」他報以同樣矯情的一句:「願意的,但你還是不要長大了。」
更幸運的是,我的伴侶不需我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