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班的組織及安排
航班時刻表是航空運輸企業生產活動整個流程的安排次序。對內它是運輸企業每天生產活動的安排和組織的依據,企業圍繞它來調配運力、安排人員、進行協調和管理,對外則是向用戶提供服務信息和銷售競爭的手段。旅客根據航班時刻表提供的航班時刻、機型、服務內容來選擇他要乘坐飛機的航空公司、機型和時間。航班時刻表根據季節和市場需求進行調整和修正,我國有關業務部門每年修訂兩次航班時刻表,每年大約4月至10月使用夏秋時刻表,11月至次年的3月使用冬春時刻表。
航班的組織是指組織一個航班並保證它的正點飛行,需要航空公司的多個部門相互配合。維修部門要對飛機進行維修和檢查,決定飛機是否能飛行;航務部門收集氣象情報,安排機組和制定飛行計劃,把這個計劃通知航管部門;銷售部門銷售機票,辦理貨物託運;機坪保障部門供應機上用水,配餐,加油;旅客服務部門為旅客辦理手續,旅客通過安檢,登機;貨運部門把貨物和行李裝入機艙,計算載重和平衡,由貨郵艙單、旅客名單和平衡圖組成的隨機文件交付機長。經放行後,飛機才可以起飛。飛機到站後,又重複這個過程,飛往下一站或飛回目的地。整個流程形成一個工作鏈,一環緊扣一環。任何一個環節脫節都會影響到航班正常運行,如果有任何的改動,也會影響到各個不同部門的工作。各個部門協調配合得好,就會縮短時間,提高飛機的利用率,使整個公司的效益增加。
航班座位管理
中國民航於1986年建立計算機汀座系統(簡稱CRS系統),該系統分為兩大部分:訂座操作和座位管理。訂座操作由櫃檯售票人員完成,座位管理則由座位控制人員完成。座位控制人員使用計算機訂座系統對航班的座位進行優選法地控制和管理,並可通過該系統了解航班座位利用情況,進行預留或收回座位配額,鎖定座位,限制座位銷售,限制代理人銷售,超汀座位,實行多等級艙位管理,清理航班座位等工作,能最大限度地減少人為的虛耗,提高座位的利用率。因此,計算機訂座系統已成為航空公司管理航班座位的主要手段。各地售票處、銷售代理人根據訂座規定或訂座協議,通過計算機訂座系統進行自由銷售。
航班座位管理的方法
目前,航空公司實施航班座位管理的方法主要有:
(1)航班輸入。根據航班計劃輸入對外公布的可供銷售的航班號、起降時間、可供銷售的座位數和等級艙位布局。
(2)骯班變更。根據航班信息電報,將有關部門航班取消、合併,起飛時間提前或推後以及機型更改等信息輸入計算機訂座系統,當大機型改小機型時必須調整座位布局的變化,對頭等艙或公務艙座位以及超售的座位作相應的處理,並將調整後的情況通知有關部門;小機型改大機型時,應及時開放座位;航班取消、合併,起飛時間提前或推後,也應及時通知旅客。
(3)輸入運價。輸入適用的城市對、各種票價及票價有效期,調整艙位座位數。根據實時座位銷售情況調整各種艙位可供銷售的座位數,以實現整個航班的收益最大化。
(4)鎖留座位。航班座位開放前或開放後,鎖留適當的座位數供散客訂座使用。如果部分銷售艙位座位出現超售情況,需要鎖留部分座位供緊急旅客、VIP旅客使用。
(5)核對航班。每天一次與生產調度室核對第二、第三天始發航班號、起飛時間和機型,以防T作差錯。
(6)電報處理。收集整理各種來往電報,摘錄有關部門航班變動信息電報,檢查航班變動信息、電報的處理情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