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布楚談判,清朝說中俄以勒拿河為界,勒拿河在哪?結果怎樣?

2020-12-12 史海閒談

我們知道俄羅斯的歷史遠不及中國長,當13世紀蒙古鐵騎踏遍歐亞大陸時,俄羅斯的前身莫斯科公國當時尚未出現,還處於部落狀態,在莫斯科當地的森林裡裡面以打獵為生,臣服於蒙古四大汗國之一的金帳汗國,等到14世紀末、15世紀以來蒙古人退化衰敗後,俄羅斯人從莫斯科公國起家,逐步蠶食吞併金帳汗國的土地,四處擴張成為東歐地區的霸主,建立了沙皇俄國。崛起的沙皇俄國不僅搶佔金帳汗國在東歐的地盤,還隨著當初蒙古人西徵的路線向東擴張,整個16世紀一路向東,翻過烏拉爾山脈,相繼徵服佔領了西西伯利亞、中西伯利亞和東西伯利亞地區,來到了太平洋沿岸地區。

亞歐大陸地形圖

於是,自從17世紀開始明朝後期蒙古人徹底衰落以來,亞洲大陸深處就開始由俄羅斯與中國中原朝廷開始雙雄爭霸時代。不過由於當時中國出於明清易代時期,清朝主力重心在徵服中原大江南北,對於西伯利亞地區甚至黑龍江流域的事情都不太關心,這導致這個時期俄羅斯人的擴張勢頭更猛。從1581年俄國沙皇派遣哥薩克首領葉爾馬克率兵翻過烏拉爾山脈遠徵開始,短短50多年後的1636年就到了距離莫斯科上萬公裡之外的太平洋鄂霍茨克海邊,在廣大西伯利亞地區的戰略要道上修築了各種城堡據點。然後以此為基礎向貝加爾湖地區和黑龍江流域進行擴張,直到清朝穩定中原後於1685年派兵攻打沙俄在黑龍江的殖民據點雅克薩城,之後才使得俄羅斯侵略擴張的步伐暫時停止。

俄羅斯侵略擴張圖

雅克薩之戰爆發後,中俄雙方開始在談判桌上來交鋒,雙方在貝加爾湖東部的尼布楚展開談判。當時俄羅斯已經在西伯利亞有多個大型據點,經略貝加爾湖地區幾十年,而且幾乎把整個黑龍江流域探索完畢,還延伸到松花江流域,於是俄羅斯提出「阿穆爾河流域自古屬於沙皇,中俄邊界應該在阿穆爾河以南」。面對這種情況,清朝政府針鋒相對的提出中俄邊界應該在勒拿河,俄國人要退到勒拿河和色楞格河西邊去,俄羅斯人聽到後吃了一驚。那麼勒拿河在哪兒呢?

藍色線就是清朝主張的勒拿河

原來勒拿河是發源於貝加爾湖西岸的一條大河,向東北蜿蜒流去,最後注入北冰洋。勒拿河是隔開西伯利亞中部高原和東部西伯利亞山地的河流,按照清朝提出以此為界的主張,整個貝加爾湖以東和東部西伯利亞地區都應該屬於中國。不過俄羅斯早在大清入關之前的1636年前後,就已經擴張到鄂霍茨克海沿岸地區,並在勒拿河中遊地區建立了雅庫茨克城,以此為基地向南擴張。如果俄羅斯接受以勒拿河為邊界,那麼他們在貝加爾湖周邊和黑龍江流域幾十年的經營都白幹了,自然是不會同意。

清朝主張中俄以勒拿河為界
雅克薩之戰

不過清朝的這個主張是極其英明的,談判桌上必須要獅子大開口,當時清軍攜雅克薩之戰勝利之勢,大軍壓陣談判時底氣十足,面對俄羅斯人妄想吞併黑龍江流域的野心,必須要針鋒相對才行。可是在這時,討厭的準噶爾汗國開始挑事情,噶爾丹野心勃勃,想要重現成吉思汗的光輝歷史,不過他理想遠大,不去西徵卻向東攻打喀爾喀蒙古,妄想統一蒙古草原南下爭奪中原,取代大清王朝。

準噶爾汗國向東擴張

面對噶爾丹的添亂,康熙帝擔心俄羅斯會煽風點火,暗中在軍事上幫助噶爾丹南下徵伐。為防止腹背受敵,沒辦法只好指示清朝使團見好就收,在俄羅斯同意退出黑龍江流域後,雙方約定以外興安嶺和額爾古納河為邊界,於1689年9月籤訂了《尼布楚條約》。中俄之間根據此條約維持了150多年的邊界穩定,後來因為滿清腐敗無能國力衰退,被沙俄侵略150多萬平方公裡的國土,這是後話了。回首尼布楚談判,還是要國力強盛才能腰杆子硬啊,朋友們,你們說呢?

相關焦點

  • 尼布楚談判,清朝說中俄以勒拿河為界,勒拿河是哪?結果怎樣?
    俄羅斯侵略擴張圖 雅克薩之戰爆發後,中俄雙方開始在談判桌上來交鋒,雙方在貝加爾湖東部的尼布楚展開談判。當時俄羅斯已經在西伯利亞有多個大型據點,經略貝加爾湖地區幾十年,而且幾乎把整個黑龍江流域探索完畢,還延伸到松花江流域,於是俄羅斯提出「阿穆爾河流域自古屬於沙皇,中俄邊界應該在阿穆爾河以南」。面對這種情況,清朝政府針鋒相對的提出中俄邊界應該在勒拿河,俄國人要退到勒拿河和色楞格河西邊去,俄羅斯人聽到後吃了一驚。那麼勒拿河在哪兒呢?
  • 尼布楚談判,清政府為什麼不堅持以勒拿河為界,反而做出讓步呢?
    《尼布楚條約》是中俄之間籤訂的第一份邊界條約,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份。歷史上中國的鄰居也不少,但與很多鄰國多數是有邊無界。古代中國尊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傳統理念,即便有的話,也是一些傳統邊界線罷了,不是以山為界,就是以水為界。
  • 清朝曾希望與沙俄以勒拿河為界,具體界線在哪
    勒拿河距離我國並不算遙遠,清朝稱這條大河為列拿河。勒拿河與我國有關係嗎?現在是沒有什麼關係了,但在清朝時,勒拿河卻成了清朝與沙俄之間關於劃界的重要談判內容。沙俄在雅克薩失敗的情況下依然獅子大開口,要求以黑龍江(河流)為界,以南屬清朝,以北屬俄羅斯。如果按這個標準,清朝將失去由清朝實際控制的黑龍江(河流)以北約60萬平方公裡的地盤,清朝當然不會接受。索喀圖代表清朝說清俄的邊界應該以列拿河(勒拿河)為界,河以東屬清朝,河以西屬沙俄。如上所述,沙俄已佔據勒拿河以東大片地區,讓他們吐出吃進嘴裡的肥肉,這明顯是不可能的。
  • 清朝曾希望與沙俄以勒拿河為界,具體界線在哪?
    勒拿河距離我國並不算遙遠,清朝稱這條大河為列拿河。勒拿河與我國有關係嗎?現在是沒有什麼關係了,但在清朝時,勒拿河卻成了清朝與沙俄之間關於劃界的重要談判內容。清朝起家於白山黑水之間,也就是我國的東北與俄羅斯遠東地區(外東北)。當清朝崛起時,沙俄就不斷向西伯利亞擴張。
  • 《中俄尼布楚條約》曾規定以勒拿河為界?雖是真的但也是不可能的
    大清康熙二十八年(公元1689年),清政府與沙俄在尼布楚籤訂了《中俄尼布楚條約》,兩國就此確定了東部邊界,即以「格爾必齊河,額爾古納河及外興安嶺為兩國的東段邊界」。不過很少有人知道,當初兩國的第一次談判,清朝談判大臣索額圖曾提出「以勒拿河,貝加爾湖一線為兩國的邊界」,不過這個提議當即就遭到了沙俄方面的反對,因為對於沙俄來說,這完全是不可理喻的要求,那麼為何是「不可理喻」的呢?這就要從沙俄當時的整個對外擴展的戰略布局去講了。
  • 俄羅斯三大河流之一勒拿河,在清朝幾乎成了中俄邊境
    勒拿河是世界第十大河,大多數人對這條河的認識應該是地理上的內容,勒拿河不僅在地理上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而且對俄羅斯具有非常重要的經濟意義,此外,這條河曾經與中國有一些淵源,一度幾乎成為中俄邊境。至于勒拿河怎麼差點成了中俄邊境線,這個事兒還要聽小編娓娓道來,當時中國還在清朝,俄羅斯在沙俄時期,沙皇野心勃勃,帶領沙皇帝國四處擴張,一度讓俄羅斯戰鬥機橫掃歐洲,當歐洲滿足不了他們的徵服欲時,他們就用野心盯著清朝的領土但此時的清朝不是腐朽的晚清政府,處於康乾盛世,清初兵強馬壯,富民利民,當然俄國鐵騎並沒有莽撞行事,當時清朝康熙皇帝為了打消俄國東擴的野心,發動了著名的雅薩克戰爭
  • 清朝初期中國傳統歷史疆域的北界(含東北 西北 正北)在何處?
    這是清代疆域正式形成之前,中國傳統的歷史疆域的北界。之所以說清初國土北界在北緯58度線左右,還有一個重要的依據,即《中俄尼布楚條約》籤訂之前,談判之際,中方代表索額圖一開始就提出中俄兩國「以勒拿河為界」,而貝加爾湖以北的勒拿河上遊,恰好在北緯58度線附近。由此可見,清朝初期的統治者,確實把整個貝加爾湖地區看作是自己的國土。
  • 航拍伊犁河三角洲、尼羅河三角洲、勒拿河三角洲、紅河三角洲
    航拍俄羅斯勒拿河三角洲,空中看像北冰洋裡的一朵花。勒拿河三角洲,面積約3萬平方公裡。勒拿河平均流量約16871立方米/秒,放在我國比長江的一半稍多,比我國流量第二的珠江要多。勒拿河全長約4400公裡,是世界第11長的河流。五月份之後,三角洲有幾個月鬱鬱蔥蔥的溼地。
  • 尼布楚條約,清帝國對俄國做出的三次讓步
    當俄國請求與清朝在尼布楚舉行邊境談判時,康熙皇帝要求索額圖以尼布楚為中俄邊界,黑龍江流域全部是清帝國的疆域,黑龍江上下遊,黑龍江左岸,如果俄國人不同意,就立即中止談判。從雅庫茨克到尼布楚為界,這是第一次讓步。
  • 尼布楚條約是平等條約,俄羅斯為何認為是不平等條約?
    尼布楚條約是清朝和俄羅斯之間籤訂的第一份邊界條約,也是中國與西方國家締結的第一份國際條約,因條約在尼布楚籤訂而得名。條約籤訂後,尼布楚被劃歸俄羅斯所有,名字也被改為涅爾琴斯克,因此俄羅斯歷來稱《尼布楚條約》為「涅爾琴斯克條約」。
  • 尼布楚條約規定的待議區域範圍,為何有三種說法?
    1689年9月7日,康熙二十八年七月二十四,俄歷7197年8月28日,中國大聖皇帝欽差分界大臣、議政大臣、領侍衛內大臣索額圖,與俄羅斯國統治大俄、小俄、白俄諸地及東、西、北各方疆土封地世襲天佑君主欽差全權大臣、內大臣、勃良斯克總督戈洛文,在尼布楚城籤訂條約,同意中國和俄羅斯以額爾古納河、格爾必齊河、及外興安嶺為界
  • 清朝的東北到底有多大?庫頁島、堪察加半島都在內
    作為民族詞語,他代指滿族和清朝。作為地理名詞,滿洲就是中國東北。所以說,東北有時候就是滿洲,而滿洲也是東北。這個地區在清朝至現代對中國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中國東北一詞源於近代。辛亥革命後,特別是張學良宣布東北易幟後,中華民國開始逐漸用東北來取代清朝發祥地的原有名稱--滿洲。
  • 清朝康熙歷史性錯誤你知道嗎 清朝無能將一個中國的領土拱手相讓
    上中學時歷史書上說《中俄尼布楚條約》是中國第一個平等條約,我一直以為是真的,結果我錯了!原來中俄曾經有三條邊界方案。清朝政府太懦弱無能了,在談判時至少應該爭取到第二條邊界方案啊。結果談到最後,邊界的劃定選的是最次、最底線的第三條方案。
  • 這條河流域面積堪比長江黃河之和,差點成為中俄界河,不是黑龍江
    勒拿河如今是俄羅斯境內的一條大河,也是流入北冰洋的三大西伯利亞河流之一,其他兩個分別是鄂畢河和葉尼塞河,很多朋友可能對這條大河不很熟悉,認為這條俄羅斯河流和我們中國人沒什麼關係,實際上勒拿河和我們中國有著很深的淵源,歷史上重慶屬於我國,後來中俄之間也曾經討論是否以勒拿河為國界。
  • 為什麼會有「中俄待議區」?
    滿文版條約規定勒拿河以東,白令海峽以西,北冰洋以南,外興安嶺以北作為待議地區。俄文版條約則規定以外興安嶺為分界線,並將烏第河以南外興安嶺以北作為待議地區 。NO.266,月靈/文校/聽風者 畫/傲慢的上校 圖/地緣谷中俄待議區源自《尼布楚條約》,《尼布楚條約》的籤訂源自中俄之間的雅克薩之戰。
  • 清朝和俄羅斯和領土談判:貝加爾湖真的自古以來就是屬於中國嗎?
    在東方,俄羅斯帝國羅曼諾夫王朝和中國清朝在尼布楚進行了領土問題談判。這一次談判奠定了以後中俄之間170年的邊疆局勢。在第二年,雙方籤訂了《尼布楚條約》,以外興安嶺作為兩國的分界線。實際上,清朝作了很大的讓步,那就是放棄了貝加爾湖一帶的領土要求,這是怎麼回事呢。 貝加爾湖,是世界淡水儲量最大的湖泊,它幾千年來一直安安靜靜地躺在西伯利亞南部。
  • 中俄雅克薩之戰的較量,《尼布楚條約》對清朝是否公平?
    《尼布楚條約》是中國和歐洲國家沙俄籤訂的第一個條約。說到條約,就會讓人想起之後籤訂的一系列不平等條約。畢竟那些條約對中華民族近代史影響太深了,作為清朝和沙俄籤訂的第一個條約,有著什麼樣的影響?其影響很深,它劃定了中俄東段邊境界線,確定了黑龍江和烏蘇里江,包括庫頁島在內的廣大地區都屬於中國。但這些都被後來的沙俄給侵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