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年第一網小海鮮滿艙 魚蝦沒上岸就搶光(圖)

2020-12-14 青島新聞網

 

    早報訊 昨天,即墨七溝村漁民開始節後第一次捕撈。漁民於左港在近海張網捕撈4個多小時,拉回500多斤小海鮮,還沒上岸就幾乎被附近酒店搶購一空。據了解,節後很少有漁民出海捕撈,只有少數小漁船到近海拉網,而大型漁船出海,要等到清明前後。

    「這幾年,一些小漁船打破了正月不出海的風俗,節後在近海捕撈,收穫也不小。」於左港告訴記者,剛過完春節很少有出海的漁船,一般都是當地的小型漁船,感覺這幾天天氣不錯,就在近海拉網捕撈。昨天早上,按照當地沿海風俗,老於提前收拾好漁船,吃過妻子特意準備的餃子,就和另一名漁民駕船出海了。老於說,吃餃子代表著團圓平安。

    老於在近海轉了兩圈,拉著漁網走了4個多小時,雖說現在的氣溫條件並不是魚汛來臨的最佳時期,但由於節後出海的漁船少,收穫還算可以。撈上最多的是小舌頭魚和小立蝦等,兩條船共拉回500多斤,算算帳還能賺點錢。老於說,出海前附近幾家酒店老闆就打電話詢問,並承諾不管打上來什麼,他們都全部收購。

    「節後的海鮮,價格比節前便宜了許多。」即墨七溝村漁民馮雪丙告訴記者,剛上岸的舌頭魚,在碼頭上賣到每斤15元,而稍微大一些的立蝦每斤則是10元左右,剩下的小海鮮價格也不貴。據漁民介紹,節後上岸的小海鮮一般都進了漁家酒店,很少流到市場上。這幾天,隨著更多的漁民出海捕撈,沿海的眾多漁家酒店也都紛紛開張納客。

相關焦點

  • 青島開海第一天魚蝦上岸被搶空 海鮮或將漲價
    原標題:青島開海第一天魚蝦上岸被搶空 海鮮或將漲價 1日中午,青島上千艘漁船開始出海捕撈作業,當天下午,即墨數百條小型漁船經過3個小時的海上作業,順利捕回第一船本地小魚蝦。眾多酒店老闆和市民冒雨來到碼頭「搶鮮」。
  • 石獅民情日記:開漁「第一網」 上岸被「搶光」
    時間:8月3日 地點:鴻山東埔漁港 天氣:晴­  「開漁第一網」來得真快!前一天剛開漁,24小時後就有海鮮上岸,昨日的東埔漁港恢復了久違的熱鬧。8月2日,石獅的229艘燈光圍(敷)網漁船解禁開漁,近海捕撈一晚後抓緊收起「第一網」返航,帶回了開漁後第一批海鮮。­  昨日上午11時左右,記者來到東埔漁港碼頭卸漁區,看到漁民們正忙著往岸上運送漁貨,魚販們早早地就在碼頭邊等待,一筐筐新鮮的海魚被搬運上岸,魚販們就圍上前去,詢價、議價、過秤,好不熱鬧——­  「白帶魚怎麼賣?」
  • 修好船補好網就等魚滿艙 本周六中午出海捕撈 開海後海鮮價格下降
    修好船補好網就等魚滿艙 本周六中午出海捕撈 開海後海鮮價格下降2018-08-27 08:35:00  水產養殖網各大海鮮市場上的本地小海鮮也將豐富起來,愛吃海鮮的青島市民可以大飽口福了。昨天,記者實地探訪看到,青島沿海一線大小碼頭上,數千條漁船已經整裝待發,開海當天將描繪出一幅魚蝦滿艙而歸的豐收景象。記者了解到,9月1日,即墨首屆農民豐收節暨田橫金秋開海節將在田橫島省級旅遊度假區山東頭村拉開帷幕,屆時,一口直徑為6.6米的大鍋,將為遊客現場加工海鮮,品嘗剛上岸的「第一鮮」。
  • 僑港鎮漁民舉辦祭海儀式,祈願魚蝦滿艙、政通人和
    儀式上,僑港鎮眾多漁民代表以傳統方式面向大海祈禱此次開海風平浪靜、魚蝦滿艙「因為疫情影響,今年沒辦法舉辦盛大的開海祭祀了,但是幾百年習俗不能改,所以漁民又自發組織了祭海儀式。」僑港歸僑促進會會長周勝林告訴小編,僑港人靠海為生,以漁為食,「開漁」俗稱「開海」,是漁民幾百年來祈求魚獲滿艙、漁民平安的傳統民俗習慣。一直以來,漁民們都會在開海日,殺雞宰鴨自發祭海,祈福風調雨順。
  • 全面開漁後 百萬斤海鮮在廈門高崎漁港上岸
    臺海網8月25日訊(海峽導報記者林泓見習記者曾藝軒/文陸軍航/圖)昨日下午三點,一艘滿載而歸的閩龍漁60858號漁船緩緩駛入高崎漁港,船員們將一箱箱鮮活的海產品從漁船上卸下。據悉,這艘漁船三天前出海到臺灣海峽近海海域作業,此次共載有約5萬斤漁獲物回港。
  • 家門口的海不再「下網就滿艙」了!傳統漁業如何轉型發展 日照嵐山...
    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丁兆霞家門口的海,不再「下網就滿艙」了傳統漁業如何轉型發展,這裡正在積極尋路編者按:「靠山吃山,靠海吃海」,面對近海漁業資源的減少,傳統漁業該如何轉型發展?原本清冷的碼頭上,洋溢著守來「第一鮮」的喜悅。自9月1日開海以來,嵐山區共有1600餘艘漁船帶著漁獲滿艙的期望拔錨出港,僅嵐山頭街道就有943艘。這兩天,是第一批漁船陸續歸來的日子。53歲的王均濤就是其中的一位漁船主,今年已經是他出海的第36個年頭了。
  • 即墨鰲山灣海蜇豐收 價格便宜餐桌上受寵(圖)
    26日,即墨鰲山衛街道辦馮家河幾十條小漁船捕回大量綿海蜇,其中最多一網打撈回上萬斤。由於價格比較便宜,海蜇在市民夏季餐桌上受寵。  「今年的海蜇特別多,一網下去,才3個小時就收穫了滿滿一船。」即墨市鰲山衛街道馮家河村漁民馮保雪介紹說。老馮興奮地將滿船的海蜇運送到岸邊,等候在那裡的小商販,很快將上萬斤新鮮海蜇搶光了。
  • 這種蝦20元1斤在中國沒人吃,到日本賣到600元1斤,剛上岸就搶光
    今天小編要說的就是另外一種龍蝦在中國不是很受歡迎,因為它的外形真的是非常的特別,所以有很多的中國人都不喜歡吃,而且這種龍蝦卻在日本都賣出了天價,而且也是供不應求,這種蝦在我們中國20元1斤卻沒有人吃,但是到了日本卻賣610斤,而且只要捕撈之後,就被很快搶光。這種蝦20元1斤在中國沒人吃,到日本賣到600元1斤,剛上岸就搶光!這種蝦就是九齒扇蝦。
  • 新鮮海鮮上岸了 快來虎門新灣大排檔品嘗海鮮
    今日是南海伏季休漁結束後開漁的第二天,昨日揚帆啟航的新灣漁船已經紛紛撒下漁網,首批海鮮陸續上岸。漁民們的第一網收穫如何?哪些海鮮將率先重返餐桌?漁民的收穫後的第一餐吃什麼?記者連線採訪還在海上的漁民和現場採訪回漁港後的漁民,看看他們的收穫,了解到現在到虎門新灣的大排檔,可以吃到剛剛上岸的生猛野生海鮮。
  • 「第一網」海鮮最快三天後上岸
    「第一網」海鮮最快三天後上岸 2020-09-16 09: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全三亞買海鮮最便宜的地方不在第一市場,而是在這裡
    在三亞旅遊,吃海鮮是必不可少。我們常常在網絡上大大小小的攻略裡看到首推買海鮮的地方一定是第一市場、第一市場、三亞灣、春園海鮮城、紅沙碼頭漁排等地。然而,三亞本地人購買海鮮最重要的地方都不是這些,而是崖州中心漁港。
  • 中國第一漁村,第一網東海海鮮上岸!
    昨天下午開始,海鮮運輸船陸續在500噸級的桐照碼頭靠岸,9月16日開船的東海生猛海鮮第一時間上岸。昨天下午,滂沱大雨,但阻擋不了船老闆、魚販、漁民那火熱的心。運輸船上的新鮮漁貨,一筐筐裝在白色塑料筐子裡,從船上通過滑梯運到碼頭上,在碼頭上的人分門別類的運到指定區域,一筐筐海鮮擺滿了整個碼頭,但又井然有序,自成體系,一派繁忙景象。這次運輸過來的以帶魚為主,還有零星大黃魚、鯧魚、竹節蝦,偶爾可見幾條鯊魚、橡皮魚,也有亂七八糟的雜魚,我也認不全。
  • 積米崖碼頭上被大波海鮮愛好者「攻佔」,價格、攻略、美圖……進來找
    據膠南市水產供銷公司財務經理王金剛介紹,今天早晨,膠南市水產供銷公司的12條近海捕撈船將回港卸魚,平均每艘船捕獲15000斤魚貨,初步估算將有18萬斤新鮮魚蝦上岸。這些魚蝦沒上岸之前,一半的魚蝦已被酒店、海鮮批發商預訂了。開海後首網魚蝦滿倉,積米崖漁港一排繁忙的景象,喜歡吃海鮮的市民,可以大飽口福了。漁船甲板上,剛剛捕撈上來還未分揀的最後一網魚獲。
  • 開漁第一網 歸來魚滿艙|中心漁港|祥芝|巴浪魚|漁船|漁港
    本季『第一網』。」一位忙著裝運的漁工連續用兩個「不錯」,來評價本次出海的收穫。他所服務的這艘漁船收穫的主要是真鯛、巴浪魚,「船艙滿了就回港,有的漁船已經跑第二趟了。」卸魚作業,其實從清早即開始。漁船輪番靠泊卸魚,一直持續到上午11時,碼頭仍十分繁忙。為避免陽光暴曬,漁民們用太空架搭起了一個個遮陽棚,以保證漁產品鮮度。
  • 伏休前最後一網「透鮮」上岸,市民碼頭爭購好鬧猛
    昨天上午,奉化蓴湖大批漁船進港,帶來了伏休前的最後一網新鮮漁獲。眾多市民趕到桐照、棲鳳碼頭淘鮮,如同過年般熱鬧。(漁運船將新鮮漁獲運上岸)桐照碼頭前的大路兩旁,擺開了兩三百米長的魚市,很多市民特意從奉化、寧波開車來採購。鯧魚、帶魚、小黃魚、烏賊等各種海鮮成箱排開,吆喝聲此起彼伏。
  • 青島漁港碼頭魚蟹上岸 小編把價格也打聽好了(組圖)
    記者了解到,國慶七日,島城的漁港碼頭上可謂鮮味十足,從西海岸一直到即墨區的田橫島,沿海一線數百公裡,大大小小几十個漁港每天都有漁船靠岸,大量本地小海鮮上岸,讓來青島的中外遊客著實過了一把海鮮癮。國慶長假期間,大量國內外遊客,感受完青島的綠樹紅瓦、碧海藍天等景色外,都會聞著海腥味來到郊外的小漁村,品嘗本地小海鮮。這幾天,從西海岸新區,到嶗山區沙子口;從仰口、城陽到即墨區的鰲山灣、田橫島,沿海一線的眾多小漁村,成了遊客品嘗小海鮮的好去處。美麗的漁家風光,不僅吸引了遊客的眼球,鮮味十足的青島小海鮮,更讓大家過足了海鮮癮。「沙子口每天都有大漁船靠岸,上岸的各種小海鮮都很搶手。」
  • 大叔出海放小網,捕撈的海鮮不一樣味
    沿海地區,總是能吃到最新鮮的海鮮。在膠東半島農村,有的捕魚人從海裡起網之後,連魚網直接拉到集市上,一邊摘網,一邊賣海鮮。這樣的攤位,最受歡迎。在一處集市上,四五張漁網如同亂麻一樣堆在地上,網裡面纏了一些魚蝦蟹貝。
  • 蛤蜊、梭魚、光魚…青島這些小海鮮正大量上岸!每斤5元!
    愛吃海鮮的朋友們,看過來3月20日,即墨區田橫鎮七口村丁字灣小碼頭上,10多艘小漁船滿載而歸,把剛剛捕撈的新鮮蛤蜊搬到岸上。早已等候在岸邊的海鮮商販們,迅速過磅裝車運往青島各大市場。捕撈上岸的蛤蜊基本上在海水裡一洗就很乾淨了,上岸後直接裝車當天就運到市場銷售。價格:5元一斤比去年稍有上漲常年做蛤蜊生意的漁民陸堯兵介紹,受疫情影響,春節過後的海鮮市場蛤蜊量很少,這幾天漁民陸續開始出海,市場上的蛤蜊也多了起來。由於量少,價格要比去年同期上漲不到一塊錢。目前市場上的蛤蜊價格,每斤基本保持在5元左右。
  • 秋捕帶子熱銷南方 小海鮮成市民「獨寵」(圖)
    青島日報/青島觀/青報網訊 11月12日,青島進入秋冬之交,本地人不認的帶子(鮮貝)大量上岸,熱銷南方餐飲業。裝有供氧設備的汽車長途馳運,最遠銷到廣州市場。隨著氣溫逐漸下降,正是海鮮味美的季節,各種魚蝦扎堆上岸,吸引不少市民繞開市場直接在漁港碼頭選購食材,小海鮮成為市民「標配」美食。
  • 開漁季,秀嶼一大批海鮮上岸,快來測一下你的口饞程度吧!!
    開漁季,秀嶼一大批海鮮上岸,快來測一下你的口饞程度吧!!經過3個月的等候莆田伏季休漁期於8月1日結束漁民紛紛出船,收穫滿滿       記者兵分多路,深入南日、平海、文甲碼頭以及市區海鮮市場、海鮮飯館和普通百姓餐桌,見證漁民開漁、滿倉歸來的愉悅心情、漁市復工復市興旺態勢和市民品嘗美味海鮮的開心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