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撰稿王林 本報記者 曾小清本報製圖 盧浩
開欄語
歡快的鑼鼓敲起來,火紅的春聯貼起來……雞年新春的腳步慢慢臨近,家中的父母已備好年貨,在外的兒女已買好車票,再冷的寒風也阻擋不住對新年的期盼。新春將至,四川日報從即日起開設《新春走基層》專欄,各路記者將進農村、進社區、進工廠、進學校,帶來最鮮活的現場和聲音,分享最熱切的祝福和期待,觸摸巴蜀大地最強烈的發展脈動和新春新貌。敬請關注。
過年,對中國人來講是件大事,辦年貨自然馬虎不得。即便到了物質豐富的消費時代,以傳統食品為主的年貨,也能為企業貢獻全年3成以上的銷售額。
四川的年貨,除了本地銷售外,如今也瞄準了省外市場甚至海外市場。新年伊始,四川省政府在全國10餘個區域中心城市同步開展為期兩個月的「2017川貨新春大拜年」活動。年貨出川,擁有哪些新通道?年貨出川,帶來哪些啟示和反思?讓我們來聽聽這些年貨的故事。
一塊臘肉的故事
這不是一塊傳統臘肉,而是一塊通過網際網路將年貨價值放大的臘肉。它不僅在春節前賣給客居異鄉的四川人,更在一年四季賣給通過大數據分析找到的消費常客
1月14日早上8:00,眉山青神縣城。四川楊大爺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總經理田盛爽拉開倉庫捲簾門,堆積如山的醃臘製品便出現在眼前。
為應對元旦春節暴增的訂單,倉庫趕在去年10月就建好了,春節備貨也同步啟動。這個1000平方米的倉庫在小縣城並不多見,但像雪片一樣飛來的訂單,還是讓倉庫時刻面臨爆倉的壓力。今年,公司參加了天貓平臺的年貨節活動,「最高峰的時候一天能接將近3萬個訂單,比日常銷售量翻了10倍。」田盛爽說,新建好的倉庫裝不下,他們只有租用3個總面積近500平方米的備用倉庫。
年貨銷量佔到了該公司全年銷量的2/5,楊大爺公司十分看重春節這個節點,備貨在國慶後就開始啟動。持續3年的積累,其年銷量從最初的500萬元飆升到如今的2000多萬元,拿下全網川味醃臘製品銷量冠軍。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傳統食品大多賣的是情懷。家鄉的味道,其消費群體和消費半徑相對有限。楊大爺公司6成客戶是在外川人,消費者有5成集中在北上廣江浙一帶。公司另外4成的量,來自哪些消費群體?
淘寶網的「麻辣香腸」產品有數千種,可統計的黃鑽級店鋪就有162家,楊大爺公司如何在浩如煙海的店鋪中吸引消費者,並讓其買單?淘寶四川館館長劉淵說,四川館有500家店鋪,經營著1000多種品類,楊大爺公司的特點,是將新型供應鏈的整合玩到了極致。
楊大爺公司團隊平均年齡27歲-28歲,核心管理人員有計算機專業背景。他們經過大數據分析發現,75%的川味醃臘製品的消費人群為25歲-45歲的女性,「數據分析結果讓人意外。」楊大爺公司董事長楊虎舉例,射手座的人醃臘製品吃得少,而處女座、金牛座是消費常客。公司瞄準星座客戶人群做產品開發和推廣,廣告投入與回報比達到1:8。香腸臘肉的消費旺季一般在冬天,廠家過了元宵節便不再生產,一年流水線的閒置期長達8個月。但通過大數據匹配精準找到了消費常客,與楊大爺公司合作的廠家淡旺季被打通,全年都有了生意。
為吸引年輕消費群體,楊大爺公司去年率先使用卡通娃娃包裝,通過創意設計將品牌認知擬人化。劉淵說,品質加上創意,賦予了產品獨特性,從而提升了產品附加值。楊大爺公司系列醃臘製品一斤最高售價60元,比普通產品貴1倍以上,但依然供不應求。「每周都有廠家送來樣品,希望加入楊大爺公司的供應鏈。」
一盒春見的故事
一個貨櫃的春見出口到新加坡,風光的「走出去」背後,卻有很多的無奈。年貨出川的新渠道,還有待更多更深入的挖掘
漂洋過海半個月,四川百綠天成生態農業有限公司一個貨櫃的春見(雜交柑橘品種),終於在1月上旬抵達新加坡。這也是百綠天成首批出口貨物。春節期間上市有好彩頭,加上品質上乘,這批產自四川的春見在南洋備受追捧——兩個湊成一個禮盒,售價將近40元人民幣。
企業總經理楊興智認為,這一切皆是機緣巧合。「一位出口貿易商碰巧尋找好產品,到基地考察了兩次,事就成了。」出口新加坡之前,產品經過了300多個農殘檢測,國內只需50多個。
哪怕是符合國際標準的好產品,楊興智發現,想進國內主流商超還是很難。春節前他對接了好幾家大型商超,合作最後都懸在半空。
拓展市場,無非進超市或開專賣店兩種形式。但進超市,楊興智面臨的問題很具體:進場費、攤位費和宣傳費等高門檻,資金回籠周期至少一個半月。開專賣店的成本也不低:在北京開一個30平方米-50平方米的農副產品獨立專賣店,每年需補貼租金、運費、人力成本等費用50萬元以上。專賣店經營農副產品還有一個普遍問題:保質期短且損耗高,加之電商衝擊,實體專賣店以虧損居多。
鑑於此,楊興智情願「按兵不動」,按原來的方式,與批發市場的經銷商合作,沒有任何門檻,現場結算,快進快出。此外,就是把春見賣到新加坡去。
省商務廳廳長劉欣認為,企業的擔憂,表面看是門檻高、成本高的問題,實際折射出目前大多數川企依然重生產輕營銷,整體存在終端產品少、品牌產品少、大企業少、產品附加值低和美譽度低、市場佔有率低等「三少」「兩低」情況。
省商務廳副巡視員計小帥進一步說,由於四川消費產品結構的關係,四川年貨以吃為主。其在全國年貨市場中的佔比,與川貨在全國消費品市場中的比例相當——不足5%。
品牌和供貨能力,是大型連鎖超市採購產品的重要考量。目前,除了幾瓶知名白酒,休閒食品等高頻消費品,少見全國知名的四川品牌;大多數川企由於規模太小,無法提供充足、穩定的貨源,導致進場銷售較難。部分在「川貨全國行」活動中簽約的供銷合同,由於無法穩定供應,出現了履約困難。
如何讓四川的優質產品,找到更廣闊的市場?
廣貨闖市場的經驗,值得借鑑。2009年,廣東省政府實行「廣貨北上」計劃,除了搭臺舉辦上百場展會活動之外,政府還在兩件事上重點著力:以科技創新為核心,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學習浙江義烏小商品城在全國建市場的模式,以龍頭企業為依託建「廣東商品城」,並為數以萬計的中小企業提供金融、人才、渠道、品牌、設計等服務,整體提升了廣貨市場競爭力。
川貨出川新渠道,在省級層面已在醞釀。
省商務廳表示,下一步我省將重點推動四川名優特新產品進商場、進超市、進市場、進平臺,通過補貼等形式,鼓勵「四川造」抱團在國內大型商超和批發市場設四川名優特產專櫃,引導企業持續提升生產規模和運營能力。省農業廳副巡視員趙勇透露,正醞釀推動農業龍頭企業或專合組織,組建特色農產品聯盟,通過市場的力量,統一標準、價格,將同類同質農產品整合起來,統一營銷和品牌。通過抱團出擊,解決農產品出川的渠道和品牌問題。
一盤豌豆尖的故事
為湊齊華北川菜館裡的一頓年夜飯,眼下,圍繞豌豆尖展開的高效供應鏈管理,正在京川之間緊張測試著。這也是將川菜館密集的消費人流轉化為四川特產現金流的嘗試
過年必吃年夜飯。截至1月15日,眉州東坡酒樓在北京、河北地區的130多家門店,除夕當天17:00—19:00時段的年夜飯,已被預訂一空。今年酒樓推出的年夜飯菜單中,以豌豆尖為食材的菜品有好幾個。其中,清炒豌豆尖、豌豆尖蒸餃最受歡迎。
豌豆尖為何出現在華北地區川菜館的年夜飯菜單上?北京四川企業商會會長、眉州東坡集團董事長王剛說,豌豆尖是四川最嬌嫩、最金貴的蔬菜,代表著健康、生態的飲食取向。同時,他們希望做一個嘗試:以最快的速度將最易損的四川蔬菜送到外省消費者口中,倒逼供應鏈進行整合,為生鮮農產品出川蹚出新路來。
據省農業廳統計,川果出川比例佔了50%,蔬菜佔比將近30%。在北京西南方向的豐臺區,有當地最大的農產品批發市場——新發地,已有200多種四川果蔬入駐。但生鮮極易損耗,產品到北京大多靠陸運,三五天下來,損耗率高達30%-40%。「那就空運!」為湊齊這頓年夜飯,眼下,圍繞豌豆尖展開的高效供應鏈運營,正在京川之間緊張測試著。
1月15日早上6:30,眉山東坡區思蒙鎮梯子口村豌豆尖基地。天未亮,四川東坡味道農業公司總經理陸陽便來到田間,此時100多個農戶組成的採摘團開始作業。東坡味道是眉州東坡集團旗下農業公司,通過政府牽線搭橋,東坡味道在這裡發展了2000多畝採購基地,在當季能滿足每天0.5萬公斤的豌豆尖供應。東坡味道的選材極其苛刻,不僅要事先測試土壤的重金屬和蔬菜農殘情況,在採摘過程中,菜莖多長,留幾片葉子,都有嚴格標準。
在豌豆苗上掐尖,是一項龐雜的工作。湊夠0.5萬公斤時,陸陽掐表一看,已快到下午3點。菜農們就地裝箱,並送至保鮮庫,在室溫3℃-6℃下用泡沫箱分裝、密封。隨後,三輛廂式貨車將其中的4000公斤豌豆尖裝箱運到成都雙流國際機場,趕上下午4點左右的川航3U8895班機——由於是規模化採購,眉州東坡集團已與川航達成戰略合作協議,以優惠的價格,定點定時定線定量運輸。晚上11點,豌豆尖便送到了眉州東坡在北京的物流中心。「每一步流程都按標準化操作,才能讓豌豆尖坐上飛機。」陸陽說,次日凌晨3點,菜品已送到100多個門店,此時,豌豆尖還沾著清晨在四川田間採摘時的露珠。
東坡味道收購的豌豆尖單價是7.6元/公斤,比市場價高出20%以上;空運的物流成本高達3.0元/公斤,旺季4元,0.5公斤豌豆尖的成本價約6元,帳算得過來嗎?「完全可以。」按王剛的說法,一份清炒豌豆尖在餐廳賣38元,身價翻了10倍。此外,由於農餐對接縮短了田間與餐桌的距離,中間砍掉30%-40%的流通成本,農民自然也可以得到更多的回報。
王剛說,今後每一個季節都會遴選一種四川特色食材,通過推廣食材做大川菜市場。
由此,以川菜為紐帶,形成了川貨出川的新產業邏輯:酒樓有現成物流體系,餐館就是現成的消費終端,可以此帶動四川果蔬、調味品等食材銷售。事實上,眉州東坡每年在川採購的食材已不下5億元。
據北京餐飲協會統計,川菜在當地市場佔有率達到43%,湧現了一批年產值10億元-30億元的川菜企業。川菜以其價廉物美,每年吸引了10億人次的消費。省政府駐北京辦事處負責人表示,如何將川菜密集的消費人流轉化為四川特產的現金流,促進川菜、四川特產的深度融合,值得深度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