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香山公園 香山紅葉
香山地處西山東麓之腹心,佔地面積160餘萬平方米,園內最高峰為香爐峰(俗稱鬼見愁),海拔557米。全園峰巒疊翠、澗壑交錯、清泉甘冽。獨特的自然環境,使香山有著十分茂密的綠色植被,各種樹木多達20餘萬株。其中古樹5800餘株,約佔北京城近郊古樹總量的1/4。10萬株黃櫨遍植南坡、星灑全園,每到秋季,丹霞一片,美不勝收,更是形成了馳譽中外的著名景觀--香山紅葉。陳毅元帥一首「西山紅葉好,霜重色愈濃。革命亦如此,鬥爭見英雄。」的詩詞,更給觀賞紅葉賦予了高尚的革命情操。
2、八達嶺國家森林公園
紅葉映殘長城是公園的最佳景觀,其它還有暴馬丁香、杏花、梨花、望龍系列景點等高價值獨特景觀資源。詹天佑修建的中華第一條鐵路--「人」字形鐵路位於公園境內。
春季主要賞花品種:杏花、梨花、丁香花。
杏花與梨花特點:晚。因海拔、長城隔擋及山谷小氣候原因,青龍谷景區山花開得晚,也是北京市春天離開最晚的地方之一。京城春芳將盡時,八達嶺山花正盛開。人們常常感覺北京的春天稍縱即逝,一下子就進入夏天了。而青龍谷,能留住春天的腳步,您可以有更充裕的時間來感受春天的氣息。
因海拔高(平均750米)、森林茂盛和古長城隔擋作用,公園常年氣溫比市區低5℃,負氧離子含量極豐富,是首都春天離開最晚、夏日最清涼、秋彩來臨最早且最豔、冬雪最富意境的地方。
3、百望山森林公園
國家AA級旅遊景點,北京市科普教育基地。位於頤和園北3公裡處,是距北京城最近的森林公園。距市中心15公裡。現已經形成了春花、夏蔭、秋紅、冬綠的獨特景觀。百望山森林公園的紅葉尤其有名。這裡的紅葉已形成了大面積的純林,初霜過後,千畝紅葉競相爭豔,漫山紅遍,層林盡染,是京城人民賞紅葉、攝影、拍照的最佳場所之一。
這裡交通便捷,距五環肖家河橋不足兩公裡,公園門口有多輛公交車輛直達,公園東門和北門均有大量停車位,泊完車後可徑直檢票上山。
百望山是太行山延伸到華北平原最東端的山峰,主峰海拔210米,素有「太行前哨第一峰」的美稱。公園面積200萬平方米,森林茂密,空氣中含有豐富的負氧離子,是京郊小西山風景區之一。公園始建於1992年,是以宣傳環保,開展綠色文化教育為主的園林,具有愛國主義教育、環保教育、郊野旅遊、體育運動等多種功能。
主要景點有首都綠色文化碑林、「鐵血忠魂」紀念館、「黑山扈抗日戰鬥」紀念碑、遊擊隊之林紀念碑、佘太君廟、友誼亭、望鄉亭等。
4、妙峰山
妙峰山國家3A級旅遊景區。位於北京市門頭溝區妙峰山鎮。109國道34公裡處。距北京市區55公裡,是集人文和自然風光於一體的自然風景旅遊景區。妙峰山惠濟祠等廟宇群始建於遼金時代,後經歷次戰爭運動僅存少量遺址。1986年由有關部門組織重建,1988年成立景區重新對遊人開放。
妙峰山屬太行山脈,火成巖結構,主峰海拔1291米,景區以「古剎、奇松、怪石」而聞名。妙峰山峰底開闊,空氣清新,灌木群英,生機盎然。有大量木本植物和優質藥材,各類奇花異卉四季常開,山桃花、野丁香、野茉莉、杜鵑花、麥稈菊、千畝玫瑰花、千畝梨花此開彼落,形成了「四面有山皆如畫,一年無日不看花」的特有景致。並有戴「華北一絕」桂冠的千畝玫瑰,有華北地區規模最大的傳統民俗廟會,是北京周邊最具文化底蘊的風景名勝區之一。
金秋十月,妙峰山紅葉紅得像火,襯著金黃和翠綠,像一幅五彩斑斕的山水畫。整個景區被楓林、松林、杏林、黃櫨覆蓋,滿眼紅葉如火,滿眼萬葉斑斕。綿延數十裡,層林盡染,十分壯觀。
5、上方山國家森林公園
上方山國家3A級旅遊景區,國家森林公園。位於北京市房山區韓村河鎮,距北京市區約60公裡,是山嶽型自然風景區。自東魏孝靜帝天平二年(535)就有僧人在這裡開山建寺,管護森林,1400多年的佛教文化積澱使古、野、奇、幽的上方山成為京郊著名的自然風景區。
深秋季節的上方山,秋山明淨面如妝,山谷中的楓樹、橡樹、黃櫨等有色樹種爭奇鬥豔,嬌豔奪目。曾有詩人這樣描繪上方山「一林秋葉染天工,夾綠編黃染面紅,唯柏不隨霜露改,依然翠滴冷霜風。」
景區每年4-5月舉辦「賞牡丹藤蘿花」活動;9-10月舉辦「金秋紅螺文化大集」;春節期間舉辦「紅螺廟會。」
6、北宮國家森林公園
北宮森林公園始建於2002年10月,2005年12月被批准為國家森林公園,2007年被評為北京市和諧城鄉遊文明公園和豐臺區八大旅遊風景區,2008年被評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和北京市精品公園。
公園位於北京市西郊,地處豐臺區西北丘陵淺山區,佔地面積914.5公頃,是距離市中心最近最大的國家森林公園。
園境內地形起伏、坡峰錯落、溝谷幽深、林木茂盛、山水相依、鳥語花香。主峰狼坡頂巍峨挺拔,雄偉壯觀,海拔349.8米。東鄰盧溝橋,西連千靈山,南接航天城,北靠戒臺寺。是一處「天觀北鬥,地賞北宮」的旅遊勝地。
公園劃分旅遊觀光、登山健身、採摘垂釣、郊野賞花、觀賞珍奇、森林沐浴、彩葉欣賞、休閒娛樂、會議餐飲、綜合服務十大功能區。
7、蟒山國家森林公園
蟒山國家森林公園國家3A級旅遊景區、國家森林公園,位於昌平區十三陵水庫大壩東側,距北京市中心約35公裡,有公交車可達。屬山丘型自然風景區。1983年鄧小平等中央領導人到蟒山植樹,蟒山建立了「綠化紀念亭」。
一是碑林。約有百通石碑,鐫有啟功、董壽平等名人為綠化的題記。二是人工天池。國家「八五」重點工程——十三陵蓄抽水能電廠的上池在蟒山山頂。佔地面積為16.67萬平方米。三是觀景塔。位於海拔640米的山頂,塔高37米。四是彌勒石佛。高9.9米,重約1500噸,面笑心慈,是北方最大的石雕大佛。
此外還有彩繪長廓、蜜蜂谷科技文化園等十多處景點。
公園每年三、四月份舉辦春季植樹節;四、五月份舉辦踏青賞花節;六至十月舉辦山果免費採摘節;秋季舉辦紅葉觀賞節;冬季和新年月舉辦登山健身節。
秋天到蟒山,可以採摘野味酸棗,嘗鄉村野菜,共賞「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的美妙情趣。一年一度的蟒山國家森林公園紅葉觀賞節從10月份開始,一直持續到11月底。
8、靈山
靈山國家2A級景區。位於北京市門頭溝區清水鎮,109國道可達。距北京市區約122公裡。是集自然保護區與自然景觀於一體的山嶽型自然風景旅遊景區。1994年開發,1997年正式成立景區管理處。
遊覽區面積25平方公裡,四面環山,溝壑縱橫。北部主峰海拔2303米,是北京市第一高峰。登上靈山之巔可觀雲海、賞日出、聞花香、聽林濤,分外愜意。氣候獨特,呈垂直分帶,從低至高依次為暖溫帶、溫帶、寒溫帶,冬季雪谷掛冰,春季繁花草榮,夏季碧野蔥蔥,秋季野果盈盈。植被垂直分布明顯,從下到上分別為人工林、山地落葉灌叢、山地常綠針葉林、山地落葉闊葉林和亞高山草甸帶。區內植物資源豐富,在2平方公裡草甸、3.3平方公裡森林中生長著500多種喬木、灌木和草本植物。如國家重點保護的金蓮花、翠雀、黃芩等。靈山野生動物有1000餘種,其中哺乳類26種,鳥類100餘種。其中有保護動物犛牛、褐馬雞、野山羊、山雞、狍子、狐狸。由於高海拔,靈山景區溫度比北京市區低12℃左右,是消夏避暑的勝地。1997年靈山景區修建了高空索道,全長1548米,落差430米,只需25分鐘便可到達山頂。靈山景區主要特產有黃芩茶、野山榛、山蘑等。
9、金海湖
金海湖位於北京市平谷區東部金海湖鎮。從機場高速路接順平路或京順路接順平路可直達景區。距北京二環路85公裡。包括海子水庫及周邊的27平方公裡區域。海子水庫1959年年初建,經1968年續建,1974年擴建,形成為一個風景秀麗的高峽人工湖。有水面近6.6平方公裡,總容量為1.2億立方米。
金海湖因北倚大金山(以盛產黃金著稱)而得名,是以山水風光遊覽和湖濱度假為主的度假休閒旅遊景區。1985年向社會開放。金海湖山清水秀,四季長青,三季有花,為遊人到金海湖旅遊觀光、休閒度假提供了良好的環境質量。寬闊清柔的水域,秀麗峻峭的山峰,加之亭臺軒榭的點綴,湖光山色交相輝映,構成一幅優美的山水畫卷。金海湖向社會開放後,先後建立了遊船、快艇、自駕艇、水上飛、水上飛傘、腳踏船、手划船、肥仔船、速降、大型水滑梯、賽龍舟、香蕉船、橡皮艇、皮划艇、甲殼蟲跑車等30餘種豐富多彩的娛樂項目;每年舉辦的金海湖風箏節和龍舟賽,為金海湖旅遊增添了色彩,吸引了大量遊客。
清水映紅葉的金海湖旅遊度假區屬郊區公園。金海湖東西北三面環山,夏季青山翠綠,秋季則紅葉映襯,可謂山美水秀,是不可多得的觀賞紅葉的好去處。
10、慕田峪長城
慕田峪長城是世界文化遺產、國家4A級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北京市懷柔區境內,距北京市區約70公裡,由京順路到達懷柔向西北17公裡即到。是集歷史文化遺產和自然風光於一體的旅遊景區。慕田峪長城建於明朝,為開國皇帝朱元璋手下大將徐達所築,後經戚繼光完善而成,迄今已有600餘年的歷史,是明長城中保存最好的長城段之一,1983年修復開發,1988年4月正式對中外遊人開放。先後被評為「新北京十六景之一」、「北京旅遊世界之最」。1990年11月11日,江澤民同志親筆題寫了「慕田峪長城」。
正關臺以東的大角樓有長約1000米的內支城,支城上建有敵樓,人稱「禿尾巴邊」,外支城連於慕字十一臺。正關臺以西一段是「北京結」長城,有「箭扣」和「鷹飛倒仰」等長城景觀以及「北京結」長城險關田仙峪、珍珠泉、摩巖石刻等人文與自然景觀。慕田峪長城植被豐富,附近有「迎賓松」、「鴛鴦松」、「王冠松」等百年以上名木古樹200餘株,極具觀賞價值,長城內外植被覆蓋率達到96%以上,主要樹種有「山楊」、「白樺」、「油松」、「側柏」及大面積的「板慄」、「鴨梨」、「山杏」、「紅果」、「核桃」等果樹,豐富的植被以及秀麗的長城使慕田峪在中外素享有「萬裡長城慕田峪獨秀」的美譽。
如果您喜歡此類文章,請關注或使用評論功能!!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