飽受爭議的《天氣之子》究竟值不值得當初那張電影票

2020-12-18 藍莓兔兔醬的娛樂圈

我想講講新海誠的《天氣之子》。

我其實算是這部作品上映後的第一批觀眾了,那為什麼拖到現在才寫?

這不是因為之前沒開公眾號嘛……當時看完後就在微博潦草地發表了一下感言,現在想把當時的觀點稍微整理一下。

我是一個比較看重劇情的人,無論哪種影視作品,劇情在我這裡的重要程度都要佔到70%以上,其他因素諸如演員演技和顏值、音樂、服化道、畫風等都是可以靠後的,所以,這裡對《天氣之子》的討論僅限於劇情,至於該作品的畫面、音樂等各種細節,星海誠一向做得很好,我也就不再誇了。

一部影視作品,一定會有好評、有負評,別人很文明地說出自己的看法,為什麼一定要和你一樣呢?

電影剛上映就出現了很多帶節奏的負評(如「三觀不正」黨),隨後又冒出了一些打著「反駁負評」的旗號帶另一種節奏的人(如「你配嗎」黨),這兩種人互相掐架熱度不減,導致真正客觀的評價反而被淹沒了。

下面說說網上流傳的這部作品的最大爭議點:「男主帆高為救女主陽菜,不惜水淹東京到底是不是三觀不正」,我覺得這個問題,根本就上升不到「三觀」層面。

東京的異常天氣本就不是女主造成的,女主只是有能力獻祭自己讓天氣恢復正常,所以男女主只是面臨一個選擇:是否要犧牲女主一個來換取全東京人民的正常生活。

這只是個人選擇問題,與三觀正不正沒有半點關係,我若選擇犧牲自己,你可以誇我偉大,但我若不願意,你也不能道德綁架我,因為我沒有義務幫你們。

這個爭議的點本身就存在問題,因此圍繞該爭議點作出的討論其實沒有什麼意義,都是被帶了節奏而已(如果這麼淺顯的道理還要別人告知才知道的話,那他在平時生活中是一個多麼把別人的付出當做理所當然、多麼愛道德綁架的人哪)。

可是,看完《天氣之子》我確實覺得心裡不得勁啊,總覺得缺了點什麼,那這部作品的問題到底出在哪裡呢?

我覺得是,電影結束地太過草率,缺乏完整性,主題沒有得到升華。

其實當片尾出來的時候我還疑惑了一下,我原以為至少還有30分鐘才到結尾,因為總感覺故事還沒有講完。

《天氣之子》故事從開頭就決定了有兩條線,一條是「拯救世界」——讓東京天氣恢復正常,一條是「拯救你」——讓女主不必消失,這兩條線是相互交織的,到結局時必須都有交代,且是讓人可接受的交代;而這部作品的主題應當是人與自然,東京的異常天氣顯然是人類活動造成的,這個鍋不能讓女主來背,但也不能不了了之啊。

然而通篇編劇都在做「二選一」的抉擇,要麼天氣恢復正常,但女主犧牲了自己;要么女主回來了,但東京永遠沒有晴天漸漸被大水淹沒。

這都不是完整的結局。

完整的結局應該是,男主救回了女主,然後他們找到了某種途徑,即使不用獻出女主也能讓東京天氣恢復正常。

這樣的要求高嗎?

不高。

首先由於前面做了很多相應的鋪墊和渲染,這應當是觀眾看到這裡時所懷有的合理期待,其次從理論上來說,這種不用犧牲女主而讓天氣恢復正常的途徑是必然存在的——因為天氣變得惡劣本就不是女主的原因,一切皆有因果,一定能找到天氣異常的根本原因,所以只要找到原因對症下藥,天氣就能恢復正常。

男主救回女主後兩人一起找到恢復東京天氣的方法,這樣的劇情才應該是影片的高潮部分,佔據30分鐘左右的時長。

而現在影片中那些中二的場景,如開槍、反抗警察、日劇跑等等,都是應該被省略的。

《天氣之子》預告片現在呈現出來的作品,給人的感覺是,前期充分鋪墊和渲染東京異常天氣,給出一個很高遠的立意,但後期卻發現主題僅僅是少年少女的愛情,有狗尾續貂之嫌。

我並不是說不可以寫少年少女愛情的主題,而是說如果你要寫愛情,那就應當在一開始安排一個合理恰當的故事背景,人類活動與氣候異常本就是當今非常引人深思的議題,你一上來就把格調定這麼高,一副要拯救世界的態勢,到最後卻僅僅講了個奮不顧身的愛情故事,著實有點浪費觀眾的期待。

這就是《天氣之子》給人一種奇怪的觀感而星海誠以往那些以「愛情」為主題的作品卻沒有的原因。

最後想說,經歷了疫情,大家應該都知道最好的希冀是,當災難來臨,我們用盡一切辦法與之周旋將之化解,最後,山河無恙,你我俱在。

這部作品不完美的地方就在於,結局雖然你我俱在,但山河並非無恙,劇中男女主角的選擇當然沒有錯,錯的是編劇。

相關焦點

  • 《天氣之子》口碑撲街?那是你沒看懂這些
    前兩天令人飽受期待的《天氣之子》上映了,光是新海誠的名字就能讓很多人衝進電影院。雖然它在日本票房成績很好,並申報了奧斯卡,但是國內的反應卻稍顯平淡。高中生帆高離家出走,獨自來到下著連綿大雨的東京。沒有生活技能也不到打工的年齡,慢慢地,他開始食不果腹。
  • 天氣之子—雖然有瑕疵,但不失為一部好看的電影
    但是君名這種既有商業價值,又不失新海誠風格的,真的不是出手就有。《天氣之子》這部電影自上線第一天起就飽受爭議,正反兩面觀眾也是爭論不休,公婆各自有理,本人那段時間吃瓜也吃得挺香的。天氣之子爭議最大的還是在於講故事這一部分,講好一個優秀的故事在於承啟轉折,而最核心的地方在於製造衝突,這一點也是觀眾對於天氣之子爭議最大的地方。本作中有關於選擇拯救東京而犧牲陽菜,還是選擇陽菜而犧牲東京的個人價值和集體價值是觀眾爭論最兇的地方,對於個人和集體之間的選擇,這一點我絕不敢客觀地跟你說究竟哪一個才是正確的。
  • 比起《你的名字》,《天氣之子》還差一點「運氣」
    對於新海誠和《天氣之子》而言,也許是三年前《你的名字》太過成功,對於沒能做到突破前作表現的《天氣之子》而言,這種及格表現在絕大多數觀眾眼中也就變成了不及格。
  • 飽受爭議的茶藝究竟是什麼?
    茶藝作為我國非遺項目,一直以來都是茶行業比較熱門的一個話題,而關於茶藝師,更是飽受爭議。網友1:喝茶本是一件簡單美好的小事,卻因為茶藝而變得複雜。網友2:茶藝就是一堆搞培訓的人想出來的東西。……那麼,茶藝究竟是什麼呢?今天我們先來簡單了解一下茶藝。茶藝簡介茶藝是一種文化。茶藝在中國優秀文化的基礎上又廣泛吸收和借鑑了其它藝術形式,並擴展到文學、藝術等領域,形成了具有濃厚民族特色的中國茶文化。
  • 崩壞3rd無量塔姬子性能解析 值不值得入手
    崩壞3rd無量塔姬子性能解析,值不值得入手。崩壞3rd無量塔姬子怎麼樣,值得玩家們入手嗎?在遊戲中她的顏值還是蠻高的,身材比例還是非常正的哦。相信很多宅男看到這組數據之後,都會忍不住心動了吧。那性能究竟如何呢,別著急小編慢慢來介紹。
  • 《移動迷宮》系列電影,值不值得看?
    記得幾年前,三弟由於沒趕上原本計劃看的片子,於是隨手買了一張《移動迷宮》電影票,但是看完之後超出預期,強大的場景和邏輯設定讓人感覺過癮,不僅有著步步為營的懸念,而且能用科幻與反烏託邦做出結合,營造一定的內在深度,是一部超燃的科幻動作系列大片
  • 上海在建全球最高寺廟,高173米,用三百萬張金箔,卻飽受爭議
    上海在建全球最高寺廟,高173米,將用300萬張金箔,卻飽受爭議文/旅者心心哈嘍,大家好,我是旅者心心,歡迎閱讀本篇文章。我國是佛教大國,著名寺廟也是數不勝數,這次心心要說的是上海的一座寺廟,這座寺廟高173.22米,幾乎相當於近60層樓普通住宅的高度,還計劃使用300萬張金箔,一旦建成,將會成為全球最高的寺廟,但是如今卻飽受爭議。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 墨跡天氣:願成為讓大家心情放晴的「天氣之子」
    近日,新海誠導演的最新力作《天氣之子》在國內上映了,電影以天氣為主題,力斬同檔期口碑冠軍之位,成為「初冬最值得觀看的影片」。值得一提的是,電影上映期間,全球天氣類服務平臺墨跡天氣和《天氣之子》發行方共同發起了線上活動——「回到與TA相遇的那天」。
  • 票選《妖精的尾巴》裡的CP,最後一對飽受爭議的CP
    伽吉和蕾比:伽吉魯對蕾比說讓她先走,但是蕾比還是留了下來與伽吉魯一起並肩作戰,很感動也很佩服蕾比的不離不棄和勇氣。伽吉魯對蕾比說:「所以別再離開我的身邊了」。最後一對飽受爭議的CP格雷和朱畢安:沒有能夠帶回傑爾夫,她十分抱歉。
  • 《天氣之子》距離《你的名字》有多少差距?你喜歡哪個結局?
    新海誠最新力作《天氣之子》如約上映,很多觀眾粉絲第一時間選擇去觀看,本著對前作《你的名字》的高度認可,也許看完之後你會不自覺的把《天氣之子》和《你的名字》相比較!因為相似度實在太高了!那麼我們就來好好聊一聊,以下內容儘量不劇透吧,其實也沒什麼好劇透的!如果你有想法歡迎評論區見!
  • 深度解析:《天氣之子》,你是一部非常「新海誠」的動畫
    為了深入了解這部暌違三年的誠哥新作,我在影院刷了十遍電影,看了原著小說,看了導演訪談,看了無數的視頻文章,終於才明白儘管上映後爭議不斷,但《天氣之子》依舊能衝破百億日元票房並非浪得虛名。《天氣之子》內容究竟講了些什麼?與前作《你的名字》一樣能暢銷的理由又是為何?下面就讓我們逐一來看看吧。
  • 《天氣之子》這部電影真的是爛片嗎?
    #日本動漫#《天氣之子天氣之子或許有誠哥的個人理念在其中,但這絕非藝術動畫。很簡單,它從企劃開始到上映為止,走的全是商業流程。商業電影和藝術電影的區分可不是裡面摻雜多少作者個人理念就完事的。而是看影片的最初意義還有製作流程的性質。
  • 人工影響天氣靠「祈禱」!?《天氣之子》,差評?
    天気の子天氣之子Weathering with you《天氣之子》在國內上映已滿一周了,不少的讀者都私信問小編,你們怎麼還沒開始解讀這部電影呢?不僅保持了「每一幀都可以當電腦桌面」的美感;在細節還原上,更如同有強迫症一般——連麥當勞漢堡包裝盒上的生產信息都能畫出來,你說可怕不可怕?而人們的爭議,主要集中在對劇情的評判上。更多極端觀點認為——劇情?對於新海誠的電影,劇情什麼的,那是不存在的!
  • 拋開價格不談,勞力士綠水鬼究竟值不值得入手?
    勞力士旗下的綠水鬼是一款爭議十足的腕錶,這隻表在2010年誕生,其實第一代綠水鬼在2003年就已經推出是勞力士潛航者系列50周年紀念款,在2010年綠水鬼經過更新換代再次推出,官方型號116600LV。
  • 天氣之子:應該不是新海誠最好的一部作品
    近日,他的最新動漫電影《天氣之子》開始上映,許多觀眾因前作《你的名字》慕名前去觀看,但是口碑不一,有的觀眾感覺很失望,覺得誠哥變了,覺得完全比不上《你的名字》,甚至差很多。作為誠哥的粉絲,必須前去電影院慢慢品味,甚至在第一次看完後,因為是一般電影院看的不過癮,索性再買一張IMAX電影票多看一次。
  • 《天氣之子》影評
    直到《天氣之子》的出現。從一開始就擺明了是新海誠宇宙根正苗紅的一作,同樣,在國內宣發的時候甚至還打出了「三年前和你一起看《君名》的人三年後是不是還會和你一起看《天氣之子》?」的噱頭——這樣的宣發,像我這種好歹也算是看了幾年動畫片的死肥宅來說,根本無法……拒絕。
  • 多家媒體熱炒《魔獸》電影 一萬張魔獸電影票引發熱潮
    該活動的內容很簡單,免費給「魔獸」玩家發放一萬張電影票。而活動的發起方是知名遊戲媒體多玩遊戲網。一部電影貫穿了影視和遊戲兩個圈子,是玩家的青春回憶爭奪戰?還是媒體爭奪戰?【《魔獸》不只是電影 更是中國遊戲立業之本】《魔獸》電影會於6月8日正式在中國大陸上映。對於這個影響了中國遊戲行業十幾年的名字來說,整個遊戲圈都在為《魔獸》電影準備一些內容。
  • 《天氣之子》為何沒能複製"你的名字"的成功?
    《天氣之子》雖然也是一部大賣作品,單看各項「指標」亮眼,但是票房只有《你的名字。》一半,說明觀眾對待《你的名字。》和《天氣之子》之間的熱情還是有差距。  從口碑上來講,包括雅虎、Filmarks、映畫Eiga等在內的日本主流評分網站上,《天氣之子》的評價普遍不及《你的名字。》,呈現出毀譽參半的狀態,喜歡和不喜歡的都大有人在。
  • 《天氣之子》遇見你的那天是晴天還是雨天
    7月21日下午4時各大動漫迷期盼已久的《天氣之子》在各大視頻網站上映了。《天氣之子》自播放出預告片時就飽受期待,在19年上映大銀幕後也是一片好評,不得不說導演新海誠屬實很厲害,16年執導的《你的名字》火爆全網,19年執導的《天氣之子》也刷爆螢屏。《天氣之子》主要講述了森島帆高,離島離家出走,來到東京。他的生活立馬變得窮困,在度過孤獨的每一天之後終於找到的工作,是為古怪的超自然雜誌撰稿。
  • 《天氣之子》中那本《麥田裡的守望者》代表了什麼?
    《天氣之子》完整看完後大家肯定都有一個疑問,男主為何要離家出走?電影沒做正面解答甚至連他父母的面都沒露,即使結局男主被迫回到家鄉去完成學業也沒提到一點。在我看來,電影雖然沒直接回答卻給出了很明顯的暗示,相信大家也都注意到了男主手邊經常出現的那本書他還經常拿來蓋方便麵。書倒也很知名,那就是《麥田裡的守望者》。電影正式開始的第一幕就是男主一個人隨輪船駛往東京,之後和小慄旬配音的須賀交流中已經可以猜測他是離家出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