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丘一地標「火了」,寓意為「三商之源」,不輸中原福塔
地標常常指某一城市標誌性的區域或地點,城市的標誌是城市和地區的風貌和內在的一種體現,標誌是「戶外廣告」的特殊名詞,那是「北鬥」和「航標燈」和類似的功能,主要是作為公共標誌,地面和空間的距離有關係的衡量標誌作為參照,人們可以更方便的表達和場所;城市地標是城市的縮影、凝聚、折射等,它是城市的代表和象徵,也是城市對外的窗口。
城市化的快速發展使城市數量急劇增加,城市規模日益膨脹,城市功能日益複雜,城市個體的區別開始模糊,出現了「千城一面」的現象;隨著競爭的加劇,城市營銷越來越重要,如何更多的城市中比「引人注目」近代城市的發展中無法迴避的問題,這也成為城市的標誌的概念誕生了。
每個城市都有地標建築,這個地標可以是歷史上某個時期的代表性古建,也可以是某個區域具的縮影;地標既有建築意義,也對城市的規劃設計有重要影響,最重要的是,地標融入了市民的日常生活和情感,成為城市重要的成員。
河南省的地標,恐怕很多人會認為,其實除了中國的福塔,還有中國的福塔,河南省缺少具有標誌性意義的建築,我們今天河南商丘的地標——商字,商字位於商丘市睢陽區境內,位於面積2500平方米的環島上,商字雕塑高21米,墩長22米,是商丘市的城市標誌。
該雕塑採用甲骨文「商」字的造型,通過變異、取捨、誇張,將兩個垂直相交的商字設計成鼎字形,整個雕塑無論從前後左右哪個方位看都一樣;這個商字雕刻即體現了東方文化的底蘊,又寓意著商族的起源;「商」字是紅色的,象徵這裡是火的發祥地,也有「三商之源」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