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什麼是鹽鹼地,但是,你真的知道土壤酸鹼度(也就是PH值)和土壤鹽漬化(也就是土壤含鹽量)是什麼嗎?
01
什麼是土壤酸鹼度
土壤酸鹼度,亦稱「土壤pH」,用以衡量土壤酸鹼反應的強弱,pH在6.5~7.5之問的為中性上壤;6.5以下為酸性土壤;7.5以上為鹼性土壤。。
酸性土壤一般顏色較深,多為黑褐色,而鹼性土壤顏色多呈白、黃等淺色。有些鹽鹼地區,土表經常有一層白粉狀的鹼性物質。
我國土壤pH大多在4.5~8.5範圍內,由南向北pH值遞增,長江(北緯33°)以南的土壤多為酸性和強酸性,如華南、西南地區廣泛分布的紅壤、黃壤,pH值大多在4.5~5.5之間;華中華東地區的紅壤,pH值在5.5~6.5之間;長江以北的土壤多為中性或鹼性,如華北、西北的土壤大多含CaCO3,PH值一般在7.5~8.5之間,少數強鹼性土壤的pH值高達10.5。
最近許多地方,由於大量施用化肥,許多土地都出現了土壤酸化現象!特別是北方的棚區!
02
什麼是土壤含鹽量
土壤含鹽量是土中所含鹽分(主要是氯鹽、硫酸鹽、碳酸鹽)的質量佔幹土質量的百分數。
通俗的說:食鹽也就是(氯化鈉)是一種鹽,而土壤中其他金屬離子(鈉、鉀、鈣、鎂)與酸根(硫酸鹽、氯化物、碳酸鹽)結合也將形成一種鹽。當含鹽量高是,就會出現土壤鹽漬化!使鹽分積累在表層土壤,將不利於吸收養分。
當我們在種植行內及兩側發現乾燥的土壤表面常常呈現白色或紅色,而在澆水之後消失了,隨著土壤逐漸乾燥,紅白霜又會出現。一旦出現這種情況,說明土壤的全鹽含量已經很高了,土壤有鹽漬化的趨勢。
03
土壤鹽漬化與土壤酸鹼度的關係
1、土壤鹽漬化表現在土壤中,沒有確定的PH值數,也可以是土壤酸化,也可以導致土壤形成鹽鹼地!
2、測量兩個數值的儀器不同。
04
土壤鹽漬化如何判別
蔬菜一般表現為植株矮小,發育不良,葉色濃,嚴重時從葉片開始乾枯或變褐色,向內或向外翻卷,根變褐色以至枯死。
在蔬菜種植行內地表出現青、紅、白霜等情況是大棚土壤鹽害的直觀表現
05
土壤鹽漬化的危害
1、使土壤更加板結;
當土壤中團粒結構減少時,土壤的通氣透水性變差,土壤遇水變得黏結,幹後會在地表出現大量裂痕。根系在這樣的土壤中伸展十分緩慢,不透水不透氣的土壤更容易使根系受傷。
2、抑制蔬菜根系發育;
在鹽漬化嚴重的土壤中種植蔬菜,植株一般表現矮小、發育不良、葉色濃,嚴重時從葉片開始乾枯或變褐色,向內或向外翻卷,根變褐色以至枯死。
3、不利土壤有益微生物的活動:
土壤微生物一般最適宜的pH值是6.5~7.5之間的中性範圍。過酸或過鹼都會嚴重抑制土壤微生物的活動,從而影響氮素及其他養分的轉化和供應。
4、易產生各種有毒害物質會直接影響作物的發芽和正常生長
06
怎麼解決?
因為正常土壤形成土壤鹽漬化主要是因為化學肥料使用太多,施肥不均衡導致的,可能導致土壤酸化,或形成土壤鹽鹼度,所以如何解決要分兩個方面:
1、土壤酸化:
可在整地時用石灰翻耕,並且施足農家肥,也可施草木灰40至50公斤,中和土壤酸性。然後栽種作物後,為避免土壤酸化帶來的影響,可用「優樂根」來調酸。
2、土壤鹽鹼化:
進行洗鹽改良,合理灌排,然後增施有機肥,或者種植水稻,降低土壤含鹽量,或者衝施「康葩根」,降低含鹽量!同時為避免土壤鹽鹼化帶來的影響,可用「優樂根」來降鹽鹼。
隆重推薦
(部分內容來源於網絡,創作者:植保家,如需轉載請註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