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特報專稿 記者/周詩婕
6月3日,教育部發布2019年第1號留學預警。此後6月4日,外交部、文化和旅遊部相繼發布「預警」:提醒赴美中國公民和在美中資機構提高安全意識,中國遊客近期謹慎前往美國旅遊。
三大部門相繼對赴美發布「高能預警」。網友紛紛評價,「不一般」。
那麼,目前赴美籤證到底在發生哪些變化?赴美留學生正在經歷什麼?赴美留學未來如何?荔枝新聞記者對此進行梳理。
赴美籤證:SEVIS費用上漲75% 難度升級
5月23日,美國國土安全部宣布將大幅度增加「學生與交換學者信息系統(SEVIS)」費用。
自6月24日起,在美國攻讀學位的SEVIS費用將從原來的200美元漲至350美元;訪問學者籤證費用將從180美元漲至220美元。
不僅留學籤費用增加,留學籤和旅行籤的隱形門檻也在增加,大家普遍感覺到面籤難度的升級。
據美聯社6月1日報導,美國務院推出新規,除部分外交和官方申請之外,要求包括留學、商務、旅遊在內的非移民類和移民類籤證申請人提供社交媒體帳號。
更新的籤證申請電子表格中新增了一項社交媒體項,要求申請者從下拉名單中選擇自己使用的社交媒體平臺。名單裡包括Facebook、Twitter等海外社交媒體,也列出了豆瓣、QQ空間(QQ)、新浪微博、騰訊微博和優酷。
除社交媒體帳號之外,申請人還需提供五年內的曾用電話號碼、電子郵箱地址以及過往出國記錄。
南京一旅行社工作人員向荔枝新聞透露,「我們這邊有人申請後工作單位會接到電話詢問各種問題,時間有的達到半小時以上」。
旅行籤是B2籤,倍感焦慮的是即將申請F1學生籤的留學生們。
今年五月,某留學生家長群傳出:籤證官問孩子對於中美貿易戰有什麼看法,回答的不好就直接拒籤。一時間,留學群裡人心惶惶。
赴美留學生:不敢回國 敏感學科必遇「check」
不過,拒籤的終究是少數,更多遭遇的是「check」。「check」是指籤證審查,是領事館自己或者委託其他部門(包括美國國務院中的籤證辦公室丶美國移民局或者FBI)對申請人的背景進行調查,以確定是否給予籤證的過程。
「一般來說,高中和本科影響不大。但是申請碩博、博後,尤其是航空、物理、機械、計算機、核能、化學、生物、精密儀器等敏感專業,遭遇『check』確實比較常見」。某留學中介向荔枝新聞介紹。
初次申請遭遇「check」令人困擾,更頭疼的是那些已經在讀的碩博和博後的「續籤」問題。
據美聯社報導,自 2018年6月11日起,美國國務院把在機器人、航空和高端製造等敏感研究領域的中國研究生籤證有效期限制為1年。這意味著,如果他們在籤證有效期後離開美國,都需要重新申請。
為了防止面臨回國後遭遇被「check」而無法繼續學業的情況,很多中國留學生選擇寒暑假不回國。
「我們實驗室之前有一位同學家裡有事,然後遭遇了『check』,一年都沒過來。還好導師人好,保留學籍。在外留學九年,我只回去過三次。因為籤證收緊,前年結婚,我也沒有回去」,在美國哈佛大學讀物理化學專業的博後王誠向荔枝新聞透露。
「之前我每次回去都會被『check』,不過每次都三到四周左右。我聽說最長有兩年的,有人沒辦法就只好退學放棄了」,王誠說。
王誠同時談道,「我個人感覺籤證收緊的趨勢比貿易戰早。其實,有一個問題是很多留學生畢業之後如果想留在美國工作的話,會申請H1B籤證。最近兩年這個籤證的申請難度大幅度上升,審查非常嚴格」。
在佛羅裡達大學就讀化學專業博士的董染也向荔枝新聞表示,「check是肯定會有的情況,基本90%以上的博士都會被check,碩士可能會低一點,視不同專業不同。我認識一個材料科學的博士去年check了一年,最後換了學校去歐洲就讀了」。
「不過,這種太長時間的check導致延誤學業的,我個人覺得是個例」。董染說。
但是,也有很多留學生覺得並非個例。今年3月初,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康奈爾大學等的中國學生及學者聯合會聯合發起了一封《維護中國留學生美籤權益聯名倡議書》,其中提到,自 2018 年起,中國留學生的留美籤證難申請問題變得異常嚴峻,特別是理工科的博士生。最嚴重的學生被審查了長達18個月,最終導致其學業努力付之東流。
倡議書認為,中國學生的留美籤證難申請問題,已經不僅僅是所謂的個例可以解釋的了,而是硬生生擺在所有留學生面前的共同問題。倡議書號召廣大留學生加入給美國國務院的請願書,以維護自身權利。
不過,一紙倡議和請願書似乎並未帶來太大改變。籤證審查群裡的留學生們有些收穫了好消息,有些仍然在焦慮地「等待戈多」。
留學市場:比起90年代好很多 F1籤證發放數量仍在增多
據美國國際教育協會2018年發布的《美國門戶開放報告》,2018年,中國仍然是美國留學生的最大生源國,中國學生數量36萬人,佔全部國際生數量的33.2%。這一數據比2017年的35萬,增長了3.6%。
2019年的留學生數量會因此帶來多大改變呢?某留學中介在朋友圈發布數據道:18年4月F1籤證發放了3700個,19年4月發放了4281個,多發放了581個,上升了15%。18年3月獲籤1359人,19年3月獲籤1443人,多發放了94個F1籤證,上升了7%。中介同時向荔枝新聞表示,「現在的情況比90年代好太多了」。
2019年4月F1籤證通過數據(數據來源:美國國務院官網)
2018年4月F1籤證通過數據(數據來源:美國國務院官網)
在6月3日的新聞發布會上,教育部發言人續梅表示, 「總體上來看,儘管中美貿易摩擦一直在持續,但是中國學生到美國去留學的總體形勢保持了平穩態勢」。
美國著名高校,包括哈佛大學、耶魯大學、史丹福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萊斯大學等學校校長,也都紛紛發聲,表示歡迎和支持包括中國學生在內的國際學生和學者。
在《耶魯大學校長的聲明》中,耶魯大學校長蘇必德寫道,「我書寫此信以申明耶魯大學對國際學生和學者的堅定承諾,因為他們對於我們的大學社區至關重要。開放是美國頂尖研究型大學取得卓越成就的關鍵,也必須始終是耶魯大學的標誌」。
註:應採訪者要求,文中留學生名字為化名。
(本文系荔枝新聞專稿,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