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星馳的劇真的不多,每一部劇都有自己的特點,似乎從中都能感受到一些後知後覺的共鳴。我的意中人是個蓋世英雄,我猜中了開頭沒有猜中結尾,演員的演技也是非常爆棚。在追劇的路上,不知道哪一部讓你印象深刻啊?
《大話西遊之大聖娶親》
經歷過和正在經歷著悟空式的命運和紫霞式的愛情,才發現生命的本質是以最低的姿態出現的。英雄?你為什麼不問問做英雄的代價?「想不到經過這五百年,我要找的並不是她,而是你。」人生際遇真是難以言喻。無論是看第三十遍,還是第三十一遍,我都會對著那個寂寥的背影流淚。那落寞的大聖身上烙印著我青春時所有夢想,我們曾以為自己會成為蓋世英雄,以為自己是這個世界的唯一。
以為愛情專為自己存在,可是漸漸發現自己和別人沒有什麼不同,當你踏上社會時,總會有人看著你的背影說:看,他好像條狗啊。曾經有一份真誠的愛情擺在我的面前,但是我沒有珍惜,等到了失去的時候才後悔莫及,塵世間最痛苦的事莫過於此。如果上天可以給我一個機會,再來一次的話,我會跟那個女孩說我愛她,如果非要把這份愛加上一個期限,我希望是一萬年。
我不知道這個故事究竟哪裡戳中了我,或者說戳中了我們很多人的心,愛情、人生、愛而不得,還是看一個人變成蓋世英雄,真的超級喜歡片尾曲,現在一聽到還是會心動的一首歌。紫霞仙子眨眼的一瞬驚豔,無憂無慮的至尊寶。 至尊寶面對現實的兩條路: 不成大聖,我無法救你。成了大聖,我無法愛你。
《喜劇之王》
以前看的時候,電影裡真正隱含的意思我都不懂,但當我慢慢長大,經歷的東西越來越多的時候,再回顧這些,我能領悟到星爺電影裡人生的真諦。尹天仇對柳飄飄的愛就是這麼簡單又真摯,沒有太多甜言蜜語,卻一句讓你溫暖心窩。雖然事業屢屢受挫,但是不妨礙他那份對演員事業的熱愛。喜歡他這種不怕挫折迎難而上,有機會會牢牢把握的人。但是如果只為生計,有時候可能也要看方向的選擇。
張栢芝將柳飄飄這個角色演繹得很好,集美麗與清純於一身,特別是轉身整理頭髮那幕,特別撩人心弦。她在天仇死裡逃生回來之後噼裡啪啦不讓還嘴的念叨,而他也給了最好的回應。因為有了一起在黑暗裡等天亮之美的人,片頭面向大海的那句「努力,奮鬥」才不顯得徹底的落寞吧。
聚焦小人物的高光時刻,一個是龍套,一個是小姐,雖然身份卑微仍然懷揣著夢想。 然而有夢想是一回事,能否實現夢想又是另一回事。 尹天仇和柳飄飄心向著九重雲霄,卻又總是被現實的引力拉回地面,摔個遍體鱗傷,但是仍然不忘初心、童心未泯,因為「天亮了就會很美」。我愛你並非你做了男主角,你做龍套也要養我。
我不會飛黃騰達了就離你而去,即便回到原點也要和你一起上路。 成龍客串最驚喜,夜總會和宴會的交叉剪輯最虐心,「我養你啊」最感人。沒有雞湯和套路,只有真實和走心。酸甜苦辣,喜怒哀樂,不僅是《喜劇之王》,更是生活的真實寫照。
《西遊記降魔篇》
周氏想像力重塑西遊,造型絕對顛覆,蓬頭垢臉唐三藏,變態侏儒孫悟空,油頭粉臉豬八戒,堪稱史上最髒亂醜取經四人組。《回魂夜》的巧克力打鬼,變成了兒歌除魔,依然有你熟悉的無釐頭。笑點未如《大話》密集,勝在動作特技發力,三場除妖戰各有千秋,奇險帥,至於愛情,四個字點睛之筆。
《西遊》不如《功夫》來的精密工整,個別橋段甚至庸俗過火。但天才自有旁人不能及之處,特別是開頭兩段,高超的導演能力令人嘆服。只是面對接踵而至的招牌無釐頭,爆笑過後內心怎能不感動。在喜劇如此低劣的年代,周星馳代表一個永遠回不去的黃金時代,總讓人頻頻回望。
雖然有些無釐頭,但是完美的滿足了我對唐僧的幻想,一直覺得只有經歷過小愛的人才能完美的詮釋大愛。一個有自己信念的男人,愛一個女人確實只能到這個程度。愛他的女人,非死即傷,是境界不夠。至於大愛,那是扯淡。三個妖出場設計驚豔,河妖故事張力好,豬妖恐怖設定好,猴妖表演最佳,空虛公子等戲致敬老式劍仙片,整體多處亮眼處令人嘆為觀止,但劇作過於粗糙乏力。
他不是讓人想念,而是讓人更加盼望,因為他總能拿出更好的。群魔亂舞的時代,他的胡言亂語和柔情像是真正的銀幕英雄。佩服星爺對西遊的獨到理解了,看到最最鮮活真實的唐僧四師徒,「有過痛苦方知終生痛苦,有過執著方能放下執著」。愛情兩個字,催淚斷腸,在大喜大悲之間升華了粗鄙的眾生相。港片之情有燦燦,一生所愛是星爺。
《功夫》
小時候看感覺很無釐頭的,而且這種喜劇我可能一直有點欣賞不來,打的很誇張嚇人,被打的看著就很疼,但一直被打的挺狠的。長大了才知道這部影片的高度好像不低,可能真是各花入各眼吧。時代裡的小人物,小世界裡的大境界;每個華語導演都有一個武俠夢,每個男孩都有一個英雄夢,每個孩子都有一個甜蜜夢想。開場就高潮,武打段落章節分明,門派清楚,人外有人,仁者無敵;最愛星爺嬉笑之餘的嚴肅,熱鬧之外的荒涼。
小人物逆襲,充滿悲與喜,淚水幾人知,初心卻未變。十年之後再看功夫,無論是打鬥場面,特效技術,還是笑點包袱,依然不過時,華語動作電影巔峰之作。各種世外高人秀功夫,如來神掌更是神來之筆。斧頭幫,賣藝的瞎子,包租公婆,小啞巴,到現在還印象深刻。《功夫》並非一場低俗的惡搞,而是周星馳集人生所感,匠心獨詣而出冷暖交織的江湖情仇。
從臺詞到動作,從誇張的表情到著裝的素樸,無一不透露著一個人奮鬥之漫長道路。話說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但特別欣賞他那樣放肆地揮灑笑意和一直以來的自嘲自諷。更多時候我真切地感悟到了他如何秘而不宣地將這種冷嘲熱諷化作一往直前的動力。無論是「功夫」在拳腳方面的實招虛氣、力道神韻,還是「功夫」在江湖方面的以善抗惡、拔刀相助,都表現得非常夠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