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手繪南京民國公使館地圖 帶你看遍石城40多處民國老建築

2020-12-25 東方網

陸欽陽(左一)在兩位同事幫助下,繪製出民國公使館地圖

美國大使館

  湯恩伯公館

  于右任公館

  國民大會堂舊址

  白崇禧公館

  中國國貨銀行舊址

  張治中公館

  拉貝故居

  國民政府司法部

  賽珍珠故居

  何應欽公館

  埃及大使館

  義大利大使館舊址

  陳誠公館

  蔣緯國公館

  瑞士公使館

  薛嶽公館

  挪威大使館

  馬歇爾公館

  國民政府

  最高法院舊址

  鼓樓

  華僑招待所舊址

  李宗仁公館

  原法國大使館

  孔祥熙公館

  原比利時公使館

  宋子文公館

  路

  南

  雲

  中山北路

手繪南京民國公使館地圖局部

英國大使館資料照片與手繪圖對比

法國大使館資料照片與手繪圖對比

  中國江蘇網11月18日訊 比利時使館、荷蘭使館、國家聯歡社……這些隱匿在南京大街小巷的民國公使館恐怕連不少老南京也不一定認識,但這些民國建築都出現在了一張手繪「南京民國公使館導覽圖」上。這張由南京攝影愛好者陸欽陽發布在微博上的導覽圖,包含了南京鼓樓區40多座民國時期的公使館和10多座南京地標性建築。

  除了「民國公使館導覽圖」,陸欽陽還把自己拍攝的民國公使館的現狀和搜集到的老照片放到微博上,希望網友們能和他一起品味南京民國建築之美。

  這是一張怎樣的圖

  40多座民國公使館繪入導覽圖

  作者是個新南京,他想讓人們回味似乎淡去的「民國味道」

  「南京民國公使館導覽圖」的作者,現年33歲的陸欽陽畢業於南京師範大學美術系,19歲離開泰州來南京讀書並留下來工作,至今已經14年了,他把自己定義為新南京人。陸欽陽現在是南京一家房地產策劃公司的平面設計師。看著一座座新建的高樓大廈出現在南京,他覺得老南京原本濃厚的民國味道越來越淡。

  今年上半年,公司希望陸欽陽能對南京地區的建築風格進行一下梳理,於是陸欽陽立刻想到了鼓樓區的民國建築群。他希望通過梳理出這個區域民國公使館建築的脈絡,讓本地人和外地人透過繁華的高樓大廈,看到民國時期的老南京風貌。

  陸欽陽的民國建築發現之旅以南京的鼓樓為中心,所選擇的建築也大多是一些民國時期的公使館。陸欽陽說:「鼓樓區是民國公使館建築最集中的區域,而民國公使館造型講究,最能代表民國風貌。」

  除了探訪一些大家已經熟知的民國建築,陸欽陽還發掘出一些不為人知的公使館。有一次陸欽陽和同事程寒香探訪一幢位於百子亭33號的民國建築,因為建築上沒有明確的標註,附近居民也說不清它的身份。兩個人回來後就開始查閱資料,巧合的是,程寒香的父親小時候就去過百子亭33號,據說公館的主人是原民國外交部長王世傑——類似王世傑公館之類隱藏在南京大街小巷的民國建築也被列入「南京民國公使館導覽圖」——這張圖包含了南京鼓樓區40多座民國時期的公使館和10多座南京地標性建築。

  如何才能得到此圖

  要圖請微博搜「手繪南京民國建築」

  製成這張圖不容易啊,光是手繪就忙活了一個月

  完成了繁重的實地探訪和拍照工作,陸欽陽開始著手導覽圖的製作。之所以採取手繪的方式,陸欽陽說:「單純用電腦製圖線條僵硬,而手繪看起來更加有親切感,我也更擅長」。

  美術系出身的陸欽陽首先在畫簿上畫出每座建築的原型,僅這一項工作就耗去了大半個月的時間,接著是勾勒街道和為建築定位,雖然有現成的地圖可供參考,不過細心的陸欽陽還是找來同事程寒香和馬達幫忙,再次確定這些公使館的位置。忙活了一個月,這份「南京民國公使館導覽圖」初稿創作完畢。

  手稿完成以後,在南京生活了14年的陸欽陽對這座城市有了一些新的感悟。他告訴記者:「我生活中最重要的階段都在南京度過,上大學、工作、結婚、生孩子,可是總覺得是從外地人的角度看南京,對南京的印象也是一些碎片式的。」這次手繪民國公使館,他從走街串巷,到與許多老南京人一起交流城市記憶,再到把這些獨立的建築整合在一張畫紙上,一個完整的南京出現在他的腦海中。陸欽陽說:「我是新南京人,這份手繪圖算是新南京人對城市的一種理解吧。」

  繪製「民國公使館導覽圖」還帶來一個「副產品」,陸欽陽把自己拍攝到的民國公使館照片印成明信片形式,放到了微博上。「我希望把這些反映南京民國風情的東西放到微博上和大家分享。」他說,自己以後還會嘗試描繪更多有關民國的風土人情,而手繪民國公使館只是第一步。

  這個圖能派什麼用

  按圖索驥,騎車一天賞遍民國建築

  以鼓樓為中心,這些建築向西南、西北、東北三個方向延伸

  展開這張「民國公使館導覽圖」,記者注意到位於玄武湖外圍的傅抱石故居,和徐悲鴻故居、李宗仁公館同處於傅厚崗一帶。陸欽陽告訴記者,地圖上的所有公使館建築自己都親自探訪過,並拍攝了照片。通過長期的探訪他發現,在南京,像傅抱石故居、徐悲鴻故居和李宗仁公館那樣連在一起的民國景點有很多。比如,馬歇爾公館、原挪威大使館、原瑞士公使館、陳誠公館、薛嶽公館和蔣緯國公館就都與頤和路寧海路相距不遠。陸欽陽說,「這次的手繪圖把相近的民國建築連成了一串,不僅方便遊客參觀,還可以清楚地看出南京民國時期的城市脈絡」。

  在陸欽陽的設想中,有了這份民國公使館手繪圖,只要騎著自行車轉上一天,南京的民國風情就能盡收眼底。記者從手繪圖上看到,以鼓樓為中心,沿著中山北路中軸,一直到中山碼頭,可以探訪到頤和路公館區以及寧夏路等區域內的十幾幢公使館建築;鼓樓的西南方向,南大、南師以及河海等校園內,有賽珍珠故居、拉貝故居、何應欽公館等民國建築群;往鼓樓的東北方向走,有原比利時使館,宋子文公館、孔祥熙公館,離玄武湖也非常近。這樣一來,即使是外地遊客,也能一目了然了解南京主要民國建築的布局。不過陸欽陽的同事程寒香特別提醒,由於許多民國建築已經改建成了政府辦公樓,所以遊客們只能從外部來領略老南京的民國風情。

 



聲明:凡註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即與東方網聯繫,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並做處理。
電話:021-60850000

相關焦點

  • 《南京民國建築地圖》:這裡有你想要的「城市打卡攻略」
    南京是國內擁有近代建築最多的城市之一。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南京現存1237處、1500餘幢近代建築。小洋樓鱗次櫛比的頤和路歷史街區、莊嚴肅穆的中山陵、典雅雍容的美齡宮……一處處近代建築成為南京靚麗的城市文化名片。最近,一本融建築與歷史、知識與審美於一體的《南京民國建築地圖》由江蘇鳳凰科學技術出版社推出。
  • 民國建築看南京:中山北路建築設計透出報國理想
    一見南京市旅遊局諸炎佳副處長,她就若有所思地說:「南京旅遊大多與民國歷史文化有關,像中山陵、玄武湖、總統府等著名景點都是民國遺蹟。明清建築看北京,民國建築看南京。」  頤和路:老房子裡聽故事  與南京滿街的梧桐不同,頤和路兩旁都是粗大的槐樹,樹身爬滿了青苔,兩邊長牆圍著一個個幽靜的院落,牆頭上和樹梢間,透出的是風格各異的屋頂。
  • 探尋南京民國建築--民國郵政博物館(1)
    金秋十月的國慶節,我信步來到了中山陵風景區裡面的南京民國郵政博物館 ,探訪了修葺一新的中山陵老郵局, 它已經變身為全國首家民國郵政博物館,向市民免費開放了參觀.學習.瀏覽,。從今天起將陸續推出南京民國建築即民國時期在首都南京地區新建的各類建築風光史料, 南京地區興建的包括官方和民間私人各類建築的總稱,是中國近代建築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南京民國建築不僅數量眾多,而且涉及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活等各個方面
  • 在南京有個街區,是中國最大的「民國建築博物館」
    今天帶大家去看看全國最大的民國街區-頤和路公館區。頤和路位於南京市鼓樓區,名稱源於北京的頤和園。中國民國定都南京後對南京的街巷重新進行了命名,全國各地的省市與著名景點成為了南京的地名,頤和路正是其中之一。
  • 【120周年】夢回民國郵政博物館!
    民國時期,郵政是什麼樣?小編今天帶你走進民國郵政博物館,讓我們一起夢回當年!民國郵政博物館位於南京中山陵風景區內,經歷半個多世紀風雨洗禮的陵園郵局,如今以全國首家民國主題郵政博物館的身份重獲新生經過半年時間修繕的陵園郵局,以全新的面貌向我們展現了當年的風採,就連屋頂上損壞的綠色琉璃瓦,也找到原來的老廠重新做了一批。
  • 南京民國建築史--民國郵政博物館
    今年金秋十月的國慶節,我信步來到了中山陵風景區裡面的南京民國郵政博物館 ,探訪了修葺一新的中山陵老郵局, 它已經變身為全國首家民國郵政博物館
  • 南京被忽略的景點,為我國擁有民國公館最多的地區,你去過嗎?
    頤和路公館區,坐落在南京市鼓樓區,整個公館區以寧海路環島為中心,向四周放射形頤和路、江蘇路、寧海路、莫幹路、北京西路等多條道路,而頤和路是其最核心的幹道,街道兩側分布著數量眾多的民國建築群,其數量多達200多座,皆為當年民國時期政府要員的宅第公館。
  • 南京有座4A景區,保存著近代最大規模民國建築,如今已是城市地標
    江蘇南京的總統府是很多來南京旅遊的人一定會打卡的地方,它在南京的玄武區,地理位置交通便利,景點離地鐵站很近,下了地鐵就能看到總統府,很好找是南京很有名的景點。南京總統府整體佔地面積很大,是南京有名的民國建築代表之一。在歷史的發展中,也一直擁有著很重要的地位。
  • 南京300多處重要近現代建築今年將全部掛牌保護,都有哪些
    南京今年將為剩餘的75處重要近現代建築掛牌。CFP 資料       在2008年到2010年,南京市陸續公布了六批共300多處重要近現代建築,其中200多處已完成了掛牌保護。       6月17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從南京市規劃局獲悉,該市今年將為剩餘的75處重要近現代建築掛牌。
  • 南京出臺16處歷史保護區規劃 老城南、民國建築全涵蓋|圖
    今天(1月18日),南京市規劃局一口氣發布11個歷史風貌區保護規劃及5個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規劃,涵蓋總統府、頤和路、梅園新村民國歷史保護街區,評事街、雙塘園、大油坊巷等老城南歷史風貌保護區,下關濱江歷史風貌區及金陵大學、中央大學、金陵女子大學等學院歷史風貌區。
  • 南京美景無數!為什麼被忽略掉民國公館卻如此美麗?
    南京名勝古蹟素有六朝古都。想必大家對南京不陌生吧,它就是以諸多歷史景觀而聞名的江蘇省會,這座古城歷史悠久文化深厚,而且都知道景點也非常的多,素有「六朝古都」的美譽。頤和路公館區,坐落在南京市鼓樓區並圍繞著寧海路環島為中心,同時向四周放射形寧海路、莫幹路、頤和路、江蘇路、北京西路等多條道路,有200多座民國要員的宅第公館,也是擁有左右國民公館的地區,這也是南京的特色景點之一。
  • 南京頤和路公館12片區修繕完工 再現民國風情
    日前,北京、南京兩地專家學者在南京參加由中國建築協會等主辦的「建築與文化」研討會,在充分認可建築修繕的同時,對該片區的文化價值體現,提出了各自的看法和建議。       為何修繕>>>    70多年風雨滄桑 民國建築已到了高危期    「一條頤和路,半部民國史。」
  • 拯救「老廣」記憶 廣州免費發萬份手繪城市記憶地圖
    廣州騎樓模型吸引市民  廣州免費發萬份手繪城市記憶地圖 拯救「老廣」記憶  中新社廣州10月18日電 (廖麗麗 朱海靖)廣州的古城到底有多大?那些已經消失的建築曾經蘊含著怎樣的歷史?又有哪些歷史建築仍然佇立?
  • 來南京上大學住民國老宿舍?南大"民國"樓引熱議
    原標題:來南京上大學住民國老宿舍?微博說,南京大學老校區最後一座民國時期的青磚瓦宿舍樓在這個暑假也轟然倒地了。微博還配有圖片,有人認出,這是南大南園的三舍。  記者近日從南大後勤部門獲悉,這棟樓並非民國建築。不過,南京不少高校有100多年的校史,校園內民國建築也不少。但現代快報記者走訪發現,目前僅存的民國老宿舍,有的成為危樓,有的已經改作他用,比如辦公樓。
  • 一張北京手繪老地圖背後的浩大時代
    手繪於1936年的《老北京風俗地圖》是賣得很好的一張地圖。當年3月的《北京晚報》報導,北京琉璃廠邃雅齋書店出售這張再版地圖,每天都能賣出近百幅,它在地理上複寫了老北平城,還附了一張《北京城歷史發展簡圖》,幽默風趣地表現了北京的千年變遷。
  • 一座南京城,半部民國史|盤點南京民國建築
    其中南京的民國建築一枝獨秀,無與倫比,富有典型性、獨創性和代表性,堪稱是民國建築的大本營。 風雲際會的南京民國建築的發展歷程可以劃分為應運而生、華麗轉型、黃金十年、停滯不前和迴光返照五個階段。
  • 一座南京城,半部民國史—盤點南京民國建築
    其中南京的民國建築一枝獨秀,無與倫比,富有典型性、獨創性和代表性,堪稱是民國建築的大本營。 風雲際會的南京民國建築的發展歷程可以劃分為應運而生、華麗轉型、黃金十年、停滯不前和迴光返照五個階段。
  • 「一座南京城,半部民國史」——感受南京民國建築風情
    南京作為中華民國時期的首都,留存下來了大量的具有代表性的民國建築、民國街區、火車站、碼頭……南京國民政府的建立到滅亡到現在不足百年,大量的建築保存完好,獨特的建築蘊藏這深刻的文化內涵。南京民國建築是在建設的時候融入了大量的西方特色,這是當時新思想新文化的湧入,讓人們越來越多了解了西方的文化與藝術,又在結合中國文化的基礎上,形成了不同特色的民國建築。要說知名的南京建築,最熱門的就屬總統府了。
  • 重慶發現13張民國時期渝中半島地形圖(組圖)
    圖示:據民國二年參謀本部所定的地形圖式。左下角寫著:重慶市市長潘文華、工務局局長傅驌(字友周)審查。製作精細令專家驚嘆地形圖的手工製作水平令人驚嘆,讓人誤以為是印刷品。圖中的道路、建築、農田等均一筆一畫勾勒,圖上暗布勻稱的鉛筆手繪格紋。圖上的字均為繁體,字體精美。細看,每一個字,下筆前都被框在用鉛筆畫成的大小一致的小小正方形內。
  • 紅公館品味民國風情,南京慢旅行之老門東看古色古香
    民國紅公館是一家富有民國裝飾風格的餐廳,坐落在南京老門東的門樓邊,去老門東裡面經過的時候忍不住會多看一眼。從外面到裡面都透著一種電影上看到的民國的鏡頭畫面,好像到了老門東,處處都會有穿越感,似乎在一個民國的書香世家裡做客,用餐。客廳裡的擺設細節都很有設計感,沙發,壁爐,落地燈這些都是電影裡看到過的樣子,特別是留聲機的擺置,好想讓人去放一首曲子來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