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因地制宜援疆 助力昭蘇全域旅遊

2020-12-17 人民網江蘇頻道

原標題:泰州援疆助力昭蘇全域旅遊

  探索因地制宜、有利於發揮當地主體作用的對口支援新模式

  近日,新疆自治區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工作推進會在昭蘇召開,昭蘇「全域旅遊」先行者的形象得到自治區及中央各級認可。

  昭蘇是泰州對口援疆縣,近年來,泰州援疆工作組選擇全域旅遊作為產業援疆方向,不斷放大綜合效應,成效明顯。

  2015年,昭蘇縣被農業部和國家旅遊局授予「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縣」,被自治區推薦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縣」。2012年至2015年,昭蘇縣旅遊收入從1.13億元增加到2.98億元,翻了1.4倍;A級景點從3個增加到5個;旅遊接待人數從70萬人增加到107萬人。其中,兩年內援疆資金直接投入達1.2億元,援疆幹部招商引資的旅遊業項目完成投入3.8億元。

  「昭蘇的發展問題,絕不是簡單的經濟發展滯後問題,而是經濟、生態、民生、文化、社會協同發展的綜合問題。助力全域旅遊,是我們積極探索的符合少數民族地區實際、有利於發揮當地主體作用的對口支援新模式。」泰州援疆前方工作組組長、昭蘇縣委副書記沙順喜說。

  產業援疆不要「面子工程」

  援疆工作,剛開始解決的是民生建設的剛需問題,住房、教育、衛生、飲水、交通,這些基礎設施工作,看得見,摸得著,影響大。產業援疆是深水區,產業要參與市場競爭,要經得起市場檢驗。

  「千萬不能搞『面子工程』。要能管長遠,發展成果要普惠各族群眾,這是檢驗產業援疆實效的重要標準。」沙順喜說。

  由於歷史原因,昭蘇縣長期以來依靠國家財政「輸血」,自主開發意識與發達地區有較大差距,如何把握援疆機遇、發展有特色的地方產業,是形成援疆長效機制的關鍵。

  自治區、自治州各級黨委要求昭蘇為全疆生態建設作貢獻,走特色化發展、差異化考核之路,不能發展帶來汙染和環境破壞的產業。「援疆效應要最大化,就要尊重受援地實際,精準發力。」沙順喜說,2013年昭蘇縣委開始推動全域旅遊建設,泰州援疆工作組決定把它作為產業援疆的方向。

  「剛開始搞全域旅遊時,昭蘇的好多基層幹部也不理解,抱著懷疑的態度在觀望,也有領導問過我,這個思路對不對?基礎這麼薄弱,旅遊投入是隱性的。生態、旅遊、有機,話好講,要做出成績太難。」沙順喜用「戰戰兢兢、如履薄冰」來形容自己的心情,當時搞全域旅遊在全疆乃至全國都沒有現成的經驗,援疆隊伍必須探索前進、隨時總結和全力提升。

  「旅遊業是長線產業,投入後不容易看到變化,但這是一個管長遠的產業,切合本地實際需要,昭蘇的群眾願意參與,而且樂在其中。」昭蘇縣委書記錢志福對泰州援疆助力昭蘇全域旅遊給予高度評價。他說,泰州援疆工作組對昭蘇縣委班子工作理念和工作思路高度認同,然後轉化成助力旅遊產業的高度自覺,最終形成推動全域旅遊的共同合力。昭蘇全域旅遊走到今天,不僅是當地幹部群眾奮鬥和努力的結果,還有援疆幹部的智慧和汗水。

  在錢志福看來,全域旅遊模式是解決人的素質提升的很好通道,它是依託自然資源和傳統文化而成長起來的一個產業,而不是割裂歷史、割裂資源嫁接過來的產業。

  「如果你搞工業化,搞一個不和旅遊業融合的現代城鎮化,農牧民包括從事傳統產業的少數民族群眾是很難進入的,甚至我們幹部要進入這些產業都很難。昭蘇旅遊是成長出來的而不是嫁接出來的,天馬節為什麼越辦越好?因為賽馬本來就是當地傳統,一直被昭蘇人民喜歡和熱愛。在熱愛的基礎上,少數民族群眾能夠找到自豪感,樂於在這個行業提升和創造。」錢志福說。

  既要投入資金也要輸入理念

  產業援疆,選擇產業、達成共識,難;敢於擔當、捨得投入,更難。

  昭蘇搞全域旅遊,如果單獨從一個景區和景點來講,和伊犁河谷其他縣市的旅遊資源同質化嚴重,但昭蘇的優勢就是一個整體,和其他縣市的一河一溝一山比起來,昭蘇整個縣域全部都是那拉提、喀拉峻這種高度,昭蘇旅遊資源的優勢就在於大而廣。

  「助力昭蘇全域旅遊,既要投入資金也要輸入理念。」沙順喜認為,以抓點方式為特徵的景點旅遊模式,已不能滿足現代大旅遊發展的需要。在景點旅遊模式下,封閉的景區景點建設、經營與社會是脫節的,有的甚至是衝突的,造成景區景點內外「兩重天」。全域旅遊就是要改變這種格局,將一個區域作為功能完整的旅遊目的地來建設、運作,實現景區景點內外一體化,做到人人是旅遊形象、處處是旅遊環境。

  昭蘇的全域旅遊建設中,景區景點的建設全部是由國資投入,餐飲酒店、文化娛樂等項目由民營資本投入。在昭蘇縣委看來,景區如果政府不建交給企業建,就會牽扯到牧民矛盾、國有資產矛盾、環境矛盾等一系列問題。搞好了,牧民參與程度不高,會和企業產生利益矛盾;搞不好,企業一拍屁股走人,就會留下個爛攤子。政府的責任是把帶有長遠性基礎性的工作及時謀劃、牢牢掌控。全域旅遊中,政府對景區景點的基礎設施建設掌控得越牢,民營企業越有經營的空間。

  這不僅涉及資金投入,更涉及管理理念。

  「泰州援疆助力昭蘇全域旅遊,沒有停留在做個規劃、建個服務點上,而是深度進入到了能夠拉動農牧民就業、能夠讓內地遊客來消費的層面,在深度合作上取得了成效,很多成果很快就可以展示,今後昭蘇還要從泰州引進管理經驗和管理人員。」錢志福告訴記者,自治區及自治州領導對昭蘇高瞻遠矚的發展定位和戰略謀劃,本地幹部和援疆幹部正在共同努力將其轉化成實戰戰術。

  全域旅遊引領全民參與

  推進全域旅遊,不僅在於推進設施建設一體化,更重要的是引領全民廣泛參與。

  在泰州援疆幹部幫助下,昭蘇縣積極實施旅遊全域化戰略,編印全域旅遊公民教育讀本,加大全域旅遊培訓,提升全民參與旅遊技能,引導全民參與旅遊。鼓勵每個鄉鎮建成2至3個特色體驗點,扶持農牧民發展以民俗體驗為主的農牧家樂、農家賓館、文藝小分隊、馬隊等服務項目,發揮旅遊業的富民帶動作用,促進農牧民增收致富。

  圍繞全域旅遊,泰州援疆工作組還積極開展招商引資、交流交往活動,帶動旅遊業、馬產業及綠色食品加工業等特色產業迅速發展。3年來共邀請35批次、150人次江蘇客商來昭蘇投資考察,成功招引落地項目4個,投資總額達3.8億元。目前總投資2億元的江蘇大酒店已建成營業;投資4000萬元的亞高原溫泉城已建成營業,總投資4000萬元的中房牧業有機復混肥項目投銷達效;總投資1億元的昭蘇縣城南旅遊商品一條街開發項目也完成土地招拍掛手續,目前進入基建階段,帶動昭蘇縣各族群眾近千人就業。

  「選擇旅遊業,就業容量非常大,泰州援疆引進的溫泉城項目一次容納180個人就業,現在吸納了150個人,月工資2000元,一個月就是30萬元,一年就是三四百萬元。江蘇大酒店一個旅遊服務項目就吸納500人就業,帶動蔬菜、雞蛋等農產品消費,旅遊產品也帶出去,間接就業放大幾倍。而且,旅遊是沒有民族界限的,各民族都可以參與進來,這也讓我們找到了民族融合發展的新的橋梁。」回看全域旅遊的推進過程,錢志福感慨頗深。在他看來,昭蘇全域旅遊建設已取得階段性成效:第一是大的規劃已經基本完成,第二是從群眾到幹部再到縣委班子對此已形成共識,第三是得到了國家層面的認可和支持,現在正是埋頭大幹的時候。

  據介紹,「十二五」以來,援疆資金直接投入8.1億元,帶動社會投資5.5億元,泰州、昭蘇互動投入1100萬元。目前,昭蘇已建成國家級旅遊景點23個,研發旅遊產品(商品)58類380餘種,帶動各族群眾就業7160人,發展各項特色產業帶領8000人成功脫貧。

(責編:顧姝姝、張鑫)

相關焦點

  • 產業援疆助推昭蘇全域旅遊發展
    「泰州援疆助力昭蘇全域旅遊,沒有停留在做個規劃、建個服務點上,而是深度地進入到了能夠拉動農牧民就業、能夠讓內地遊客來消費的層面,在深度合作上取得了成效,今後昭蘇還要從泰州引進管理經驗和管理人員。」錢志福說。  「十二五」以來,江蘇泰州援疆資金直接投入8.1億元,帶動社會投資5.5億元。
  • 江蘇泰州援疆助力昭蘇縣全民參與全域旅遊
    原標題:江蘇泰州援疆助力昭蘇縣全民參與全域旅遊 推進全域旅遊,不僅在於推進設施建設一體化,更重要的是引領全民廣泛參與。在泰州援疆幹部幫助下,新疆昭蘇縣積極實施旅遊全域化戰略,編印全域旅遊公民教育讀本,加大全域旅遊培訓,提升全民參與旅遊技能,引導全民參與旅遊。
  • 援疆助力 !「牧歌昭蘇」品牌精彩亮相第十八屆中國國際農交會
    在展會同期重大活動「農業投資風險與社會資本支持「三農」發展論壇」上,昭蘇縣縣委副書記、泰州援疆工作組組長李春榮進行了「牧歌昭蘇」區域品牌推介。昭蘇縣得天獨厚的水土資源以及享譽全國的伊犁馬產業、油菜、鬱金香等獨具特色的產業也吸引了諸多參會企業的關注。
  • 我們要帶回一個真實的新疆 —泰州首發旅行團昭蘇之行側記
    這是兩地旅遊部門首次運用市場機制進行合作的一次嘗試,也是泰州援疆特別是旅遊援疆的努力方向,更是撬動昭蘇旅遊業提檔升級的支點。而對於56名遊客來說,7天的行程,收穫的不僅是一種全新的旅遊感受,更重要的是他們在昭蘇感受到了真實的新疆。此次旅遊團導遊嚴明珠說——我們要帶回一個真實的新疆。
  • 新疆昭蘇縣農牧業和旅遊業項目推介會走進泰州
    10月30日,「牧歌昭蘇·天馬故鄉」昭蘇縣農牧業和旅遊業項目推介會在泰州市舉行。「中國天馬之鄉」昭蘇帶著滿滿的誠意和豐富的農牧業和旅遊業項目,沿著古絲綢之路的足記,一路向東,萬裡「牽手」泰州。、縣政府主辦,泰州援疆工作組、泰州報業傳媒集團承辦。
  • 【文旅援疆】台州援疆指揮部全力助推第一師阿拉爾市打造全域旅遊...
    據了解,該項目共投入援疆資金3000萬元,包含昆崗文化園主體建設和博物館一層的文化布展及提升改造。  建設文化園是台州近年提升師市旅遊整體形象,推動旅遊產業高質量發展的一個縮影。今年,台州援疆指揮部圍繞「推動一產上水平、堅持二產抓重點、促進三產大發展」的工作要求,全年共安排援疆資金4422萬元助力師市全域旅遊建設,以旅遊興疆為抓手全面推進「富民興疆」。
  • 【紫牛頭條】雪地策馬為家鄉代言的女副縣長:很開心,我們的旅遊火了
    同時江蘇省一直在開展對口援疆工作,昭蘇縣正是江蘇泰州對口的援疆縣。對於自己在網上的意外走紅,賀嬌龍表示感謝網友對她的欣賞,讓她更開心的是家鄉景點的走紅,自己騎馬的視頻熱傳網絡後,家鄉迎來了更多的客人。賀嬌龍出鏡玩起了直播賀嬌龍告訴記者,今年以來,新疆伊犁州黨委高度重視復工復產工作,為了推廣全州特色農副產品,拓寬農產品銷售渠道,助力脫貧攻堅,經縣委、縣政府決定,委託她利用抖音直播平臺,宣傳昭蘇特色農副產品,推介昭蘇特色農產品品牌
  • 江蘇產業援疆為伊犁「造血」增後勁
    新疆帝錨城市旅遊商業綜合體項目是徐州市對口支援奎屯市旅遊文化產業援疆項目,投資8億元,建築面積15萬平方米,主體建築高45米,規劃建設有室內水上樂園、威尼斯水城、音樂風情街、溫泉水療中心、兒童王國、海景酒店等。項目運營後,預計年營業額2億元,實現利稅2000萬元,可提供就業崗位2000多個。
  • 浙江援疆助力阿克蘇旅遊產業發展提升
    該活動也是今年下半年浙阿文化和交流的一個開始,浙江省援疆指揮部有關負責人介紹,下半年,浙江旅遊援疆將主打「我愛浙疆」品牌,以「詩畫浙疆」為主題,舉行10項大型旅遊節慶活動,助力阿克蘇營造濃厚旅遊氛圍。阿克蘇地區行署副專員、浙江省援疆指揮部副指揮長陳海濤說:「阿克蘇旅遊資源豐富,今年以來,浙江援疆工作一直致力於助阿克蘇打造南疆旅遊高地 ,把文化和旅遊交流放在重要位置,表明浙江和阿克蘇共同抗擊疫情帶來的影響的決心。」浙阿一家親、人民心連心。
  • 鄭言江專訪|昭蘇縣委書記:全疆率先打造全域旅遊(組圖)
    昭蘇發展旅遊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從整體上看,昭蘇是一個高原盆地,優勢在於大而廣,故昭蘇整個縣域全部都是優質景區。我們有這樣一個理念,發展旅遊先要做好服務體系建設,服務體系好了,昭蘇旅遊業就不缺景區景點。有了景區景點之後,我們就該研究昭蘇的旅遊業怎麼發展,怎樣做規劃的問題。最後大家一統一思想,提出把整個昭蘇縣作為景區,提出做全域旅遊,全民興旅。
  • 最美的季節遇見最好的昭蘇
    據了解,截至目前,昭蘇縣已接待遊客178萬人次、旅遊收入5.49億元,同比增長30.1%。  今年天馬節,對昭蘇全域旅遊品質提出了最新要求。本屆天馬節彰顯了昭蘇綠色生態活力、厚重歷史文化底蘊和天馬文化魅力,逐步推動昭蘇縣全域旅遊業的戰略升級。昭蘇縣委副書記邵劍峰說:「根據新的工作要求,本次天馬節我們明確提出『零成本辦公』『零風險服務』,採取『政府搭臺,企業唱戲,群眾參與』的方式,以往每屆天馬節投入近千萬元,而本次天馬節圓滿實現了『零成本辦節』。
  • 新疆昭蘇@您 28項文化旅遊開啟「天馬傳奇」秋冬遊
    ,以獨特的自然稟賦、豐富的旅遊資源、深厚的文化底蘊受到全國各地遊客追捧,為持續唱響「牧歌昭蘇 天馬故鄉」品牌,全面激活秋冬季旅遊市場,使更多遊客體驗「四季宜遊」旅遊新業態,自2020年9月至2021年3月,持續開展「天馬傳奇」秋冬旅遊季28項文化旅遊系列活動,讓我們相約魅力昭蘇,感受最美風景。
  • 文旅援疆路 譜寫閩昌情 |木壘縣全域旅遊推介會在福建漳州召開
    、樹立旅遊品牌,旅遊市場日益活躍,按照福建省新一輪對口援疆工作總體部署和漳州市與木壘縣旅遊結對計劃要求,共同推進閩昌兩地旅遊高質量發展,5月9日,在漳州開展了木壘縣全域旅遊暨「援疆大愛二十年 漳州親人天山遊」推介會。
  • @全國遊客:新疆昭蘇「天馬傳奇」秋冬旅遊季28項文旅活動來襲
    新疆昭蘇縣是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以獨特的自然稟賦、豐富的旅遊資源、深厚的文化底蘊受到全國各地遊客追捧,為持續唱響「牧歌昭蘇天馬故鄉」品牌,全面激活秋冬季旅遊市場,使更多遊客體驗「四季宜遊」旅遊新業態,自2020年9月至2021年3月持續開展「天馬傳奇」秋冬旅遊季28項文化旅遊系列活動,
  • 以獎代補,搭建平臺,台州援疆指揮部全力助推師市打造全域旅遊高地
    今年,台州援疆指揮部圍繞「推動一產上水平、堅持二產抓重點、促進三產大發展」的工作要求,全年共安排援疆資金4422萬元助力師市全域旅遊建設,以旅遊興疆為抓手全面推進「富民興疆」。今年,台州援疆指揮部大力實施旅遊設施升級改造工程,安排援疆資金3622萬元,實施阿拉爾市文化(圖書館)三期、十一團昆崗文化園布展及配套設施、十六團老一營基礎設施提升、三五九旅屯墾紀念館5D展示、阿拉爾胡楊社區百姓大舞臺等5個項目建設,全方位展示師市「塔裡木河起源地、絲綢之路途徑地、昆崗文化發掘地、三五九旅傳承地」的文化魅力。
  • 一時天山水 一世援疆情
    像潘建成這樣,把援疆工作作為一項重要事業,愛護這裡就像愛護家鄉一樣的援疆幹部還有很多。  「一時天山水,一世援疆情」,來自上海一中院的郭海雲這樣感慨。  在掛職擔任阿克蘇地區中院副院長期間,他被這片美麗的土地和樸實的人民所吸引,竭盡所能地將上海法院在審判工作、隊伍建設、司法改革和物質裝備建設等方面的先進經驗和成功做法介紹到這裡。
  • 巧用自然資源「劣勢」變「動能」昭蘇順勢而為打造系列旅遊名片
    呼呼的山風、寂靜的星空成了旅遊資源;雨後的彩虹、晚開的油菜花寫入政府工作報告……新疆伊犁州昭蘇縣,巧用自然資源,細分旅遊市場,讓「劣勢」變「動能」,交出了全域旅遊「昭蘇實踐」的範本。  山間大風放風箏,無電草原看繁星  遊客打卡網紅星空  距離昭蘇縣城以東15公裡的巴勒克蘇草原,山巒連綿起伏,草原純淨遼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