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在線訊 10月25日下午,西安交通大學第七屆國際文化節在創新港隆重開幕,本屆國際文化節以「新港起航·世界之光」為主題,由西安交通大學國際教育學院主辦,黨委宣傳部、團委、保衛處協辦。西安交通大學黨委書記張邁曾、黨委副書記宮輝、副校長席光、黨委常委別朝紅、國家留學基金委來華部副主任楊燁、教育部直屬機關青年幹部代表團成員、陝西省教育廳國際處副處長郭宏毅、西安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副局長宋陽、陝西省各兄弟院校師生、學校相關職能部門代表等出席了開幕儀式。來自七十餘個國家和地區的近千名中外學生全情參與,為廣大師生呈現了一場多元文化的視聽盛會。
伴隨著舞臺前奔騰爭躍的金色長龍與威武雄獅,第七屆國際文化節在涵英樓南廣場拉開了序幕。西安交通大學黨委書記張邁曾首先致辭。他預祝第七屆國際文化節圓滿成功,對前來參加文化節的教育部、國家留學基金委以及省市各部門領導表示熱烈的歡迎,並感謝他們對學校留學生工作的大力支持。他指出,看到留學生們在美麗的創新港展現多元文化與多彩才藝,今年的國際文化節必將異彩紛呈。張邁曾書記還寄語留學生「Seize the day, Seize the hour」,希望他們能夠只爭朝夕、努力奮鬥,珍惜交大給予大家良好的學習與生活平臺,積極參與學校組織的各項集體活動,將美德與善良傳遞,營造美好溫馨、開放包容的交大校園。
國家留學基金委來華留學招生部副主任楊燁在致辭中肯定了西安交大近年來留學生教育取得的發展成績,並表示非常榮幸能夠在美麗的創新港參加如此盛大的國際文化節,中外學生的同臺演繹展現了交大多姿多彩的國際化風貌,體現了兼容並蓄的辦學理念。她說,「國之交在於民相親,民相親在於心相通」,相信交大的留學生未來必能承擔起增進中外人民友誼、促進人類社會共同進步的重要使命。隨後張邁曾書記、宮輝副書記、席光副校長、別朝紅常委、楊燁副主任、郭宏毅副處長、宋陽副局長、溫廣瑞常務副院長等上臺共同推動象徵匯聚多元文化的啟動軸,第七屆國際文化節正式開幕。
儘管秋風微寒,但各國學生歡聚一堂,用歡歌舞步、武術琴藝等多種形式點燃全場,營造了創新港校園內的首次多元藝術狂歡:30個國家的40餘名留學生代表分別身著本國的豔麗服飾碰撞出耀眼的文化火花,演繹來自不同國度的《Fashion Show》;烏克蘭留學生龍智慧與中國學生李明浩帶來的《精武交大》共同探索中國武術之精髓,行雲流水的動作煥發出力量之美;來自絲路國家的姑娘們踏著輕快動感的歌聲嫋嫋而來,旋轉的裙擺詮釋著「不負韶華不負秋」的美好承諾。交大幼兒園的小朋友們也來獻禮,弦音流轉音符跳動,和諧畫卷呼之欲出,熱情洋溢的可愛笑臉溫暖了寒秋中的整個校園。
寒涼的深秋抵擋不住兄弟院校的盛情赴約,美妙歌喉與動感舞步共同譜寫出一曲友誼之歌。西北大學表演的酷炫街舞嗨翻全場,西安建築科技大學與西安石油大學留學生的深沉歌喉引發臺下觀眾一齊歡唱。開幕式尾聲,熟悉的旋律在耳邊奏響,一曲由留學生與國際教育學院老師共同獻唱的中英文版《我和我的祖國》跨越了文化界限,共同高歌自己與祖國不可分割的深厚情誼:儘管遠離故土,中國永遠是留學生的第二故鄉,在交大的栽培下,中外學生將攜手揚起新港之帆,一同遠航!
舞臺下,來自76個國家與5個中國學生社團組成的81個文化展臺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展示。身著各式服裝的留學生朋友們熱情自豪地分享本國的風土人情與歷史文化:絢爛多彩的哈薩克斯坦民族服飾、悠揚動聽的緬甸竹排琴、趣味橫生的尼泊爾手工藝品,而留學生們也在展示舞龍舞獅、國學武術等中國學生社團的展位前駐足留念。一時間,小小的廣場變成了海納百川的地球村,留學生們用自己獨有的方式邀請全校師生一起加入這場歡樂的文化派對。各位「遊客」手持紀念版「護照」,穿行於鱗次櫛比的各國展位,蓋上通關印章,仿佛也打卡了全世界的文化坐標。此時此刻是無時差的環球之旅,此情此景更是無國界的交流共敘。
熱鬧的烏克蘭、韓國等「網紅勝地」已被拍照達人們圍個水洩不通,西南角的一隅則在上演「舌尖上的世界」。留學生精心製作的本國特色食物吸引了成群結隊的嘗鮮者們:厄瓜多辛辣的Ceviche熱情四溢,伊朗的Kashk齒頰留香,俄羅斯的餡餅清爽甜蜜,韓國的蜂蜜柚子茶回味綿長。各色美味珍饈都加入了尊重包容的文化調料,沉醉味蕾的同時,食客們仿佛也讀懂了留學生們的故鄉。
自2008年起,西安交通大學國際文化節已舉辦七屆,每一屆國際文化節都是學校國際化進程中濃墨重彩的一筆,彰顯了交大尊重開放的校園風貌。作為展現學校國際化成果的文化名片,本年度的國際文化節相聚在創新港的無邊校園,更將激發全校師生向開放包容的美好未來不斷前進。
據悉,留學生漢語演講比賽、足球對抗賽、中文故事會、漢服漢禮體驗等其他文化節系列活動也將於11月1日-11月9日相繼舉行。
關注中國教育在線陝西站
掌握最新教育資訊
中國教育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