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聚會總離不開旅遊這個話題,如果遇上志同道合的朋友,更是可以聊一個晚上。不過話題中肯定少不了這個「你去旅遊都帶了些什麼?」其實,無論是去短途還是長途,收拾行李都是一個需要考慮很久的問題。需要帶什麼呢?是拉箱子還是背包?還是一個箱子加一個背包呢?
我曾經和一位朋友去惠州旅遊,這只是一個兩天一夜的跟團遊,他出現的時候竟然給我拉個箱子?當時我有一個想法「也太誇張了」,省內遊而已,幹嘛要拉箱子?
還有一個就是去桂林的,這次是去外省了,拉個箱子很正常。正常如果去外省旅遊三天,拉一個20寸的箱子,也是挺常見多事情。但是其中一位團友竟然帶了一個28寸的箱子。只是一個三天兩夜的行程,要帶那麼多行李嗎?然後,我好奇地問了她箱子裡裝了些什麼?她竟然說把家裡的四件套帶了出來~~~~
對於別人的生活習慣,是不能多說什麼,但是我在想,為什麼有些人背一個背包就能走出國門,而我們出個家門也要帶個「四件套」呢?我總結了一下,有以下幾點:
1.旅遊的目的不同
有時候去旅遊都不想讓身邊的朋友或同事知道,也不敢發朋友圈。因為只要他們知道你出國或者去某些地方,肯定會讓你們買這些,買那些。好好的一趟行程,就變成了代購之旅。當然有些人很喜歡這種購物的感覺,所以他們都會提前準備好,背一個大背包或者拉一個箱子。但是如果是真的會旅行的人,是以體驗生活,感受文化為目的,所以只要行李中帶齊了必需品就已經足夠,代購這些事情是不會做的。
2.想像力很豐富
資深的旅遊達人,為什麼在出行的時候提議「精簡行李呢?」因為帶的東西越多,可以走的路會更短。有些人總會覺得酒店裡提供多洗漱用品不乾淨或者不全面,一定要帶自己的去才是乾淨的。例如:去個惠州雙月灣,沙灘和浴袍都帶了四件。去稍微遠一點的地方,可能就會想像「萬一水土不服,拉肚子怎麼辦?要帶藥。發燒怎麼辦?帶溫度計,帶涼茶。不小心扭到呢?帶鐵打藥。我怕坐車暈車,帶風油精……」想像了很多很多不一定會發生的事情,然後帶了一大堆所謂的「必須品」出門。
還有一種就是「媽媽讓我帶的……」出門在外,如果不是和家裡人去的,通常媽媽都會幫忙收拾行李,或者在你收拾行李的時候提醒你「記得帶毛巾,記得帶牙刷,還有帶這些……」
其實媽媽們真的不需要操心的,孩子們都長大了,他們會知道帶什麼。如果真的發生了什麼他們也是會自己想辦法去解決,其實偶爾讓孩子們自己去想辦法解決問題,是一個好事來的,這證明他有自己的獨立思考能力。
3.一個字「懶」
相信很多喜歡用箱子的人都會嘲笑背背包的人「你看我多輕鬆,不用背著背包到處走。背著這麼大一個背包多重啊,都累死了,還哪有心思旅遊啊?」但是如果你連去旅遊背個背包都覺得累,那麼我覺得你還是留在家裡比較合適吧!畢竟在夢中,你可以到達任何一個你想去的地方,而且也不會累更不用花錢。
很多人都說「去旅遊其實就是換一個地方睡覺而已。」這話其實也沒錯,換一個地方睡覺,但如果你還是用家裡的四件套,用家裡的毛巾和牙刷,那麼和你在家裡有什麼區別呢?當然我並沒有說這樣不好,如果你真是這樣做的,為什麼又要把人家酒店的拖鞋牙刷都拿回家呢?
不知道各位朋友,你們去旅遊的時候是喜歡拖箱子還是背一個背包呢?其實我覺得做一個背包客是非常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