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Rome),是義大利的首都和最大的城市,也是全國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已有2500餘年歷史,是世界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古羅馬帝國的發祥地,因建城歷史悠久而被暱稱為「永恆之城」。城市位於義大利半島中西部,臺伯河下遊平原地的七座小山丘上,市中心面積有1200多平方公裡。是義大利佔地面積最廣、人口最多的城市,也是世界最著名的遊覽地之一。
羅馬是全世界天主教會的中心,有700多座教堂與修道院,7所天主教大學。羅馬與佛羅倫斯同為義大利文藝復興中心,現今仍保存有相當豐富的文藝復興與巴洛克風貌。1980年,羅馬的歷史城區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終於有機會參觀傳說中的永恆之城——羅馬。
羅馬特米尼中央火車站
羅馬特米尼中央火車站是進入義大利首都羅馬的重要門戶。該火車站建於1955年。對地鐵不熟悉,於是決定乘坐的士。可是出了火車站,才發現這等的士的隊伍前不見頭,後不見尾……
西班牙廣場
這是西班牙廣場旁邊的紀念碑。
西班牙廣場
從西班牙臺階上可以俯瞰坐在臺階上的各國遊客。前面的街道是著名奢侈品一條街。
西班牙廣場
西班牙臺階
西班牙廣場的大臺階是巴洛克大師貝尼尼的傑作,共有137階。它因為電影「羅馬假日」而聞名於世。無論是羅馬的旅遊淡旺季,無論何時來到西班牙廣場,都可見到滿坑滿谷的人潮,常常因此而見不到西班牙階梯的全貌。據說塔樓前的樓梯上在夏天的晚上經常有著名服裝品牌的時裝秀。
西班牙臺階
聖三一教堂
聖三一教堂方尖碑位於聖三一教堂前,據說是羅馬最早「獲得」的埃及方尖碑,早在羅馬徵服埃及之前就曾擺放在一個私家花園中。137 級著名的西班牙臺階之上就是聖三一教堂(Trinita dei Monti),不同於義大利常有的巴洛克風格建築,這座哥德式的教堂在西班牙廣場上異常醒目。
它建於1945年,由法國人所建,因教堂前通向西班牙廣場的臺階而聞名。教堂左右分布的兩個塔對稱的矗立著,教堂前的廣場有尖塔,從其廣場可以俯瞰西班牙廣場。教堂內部不算大,但側廊畫滿了壁畫,主祭壇的大理石柱子也很不錯。
聖三一教堂
聖安博及嘉祿堂
站在聖三一教堂前面,可以看到遠處的聖安博及嘉祿堂(Sant Ambrogio e Carlo al Corso),是羅馬的一座羅馬天主教宗座聖殿,曾經作為司鐸級樞機領銜聖堂,位於科爾索大道中段,供奉兩位來自米蘭的聖人,聖安博和聖嘉祿。
該堂始建於1610年聖嘉祿封聖之後,先後由隆吉父子設計建造。聖堂為拉丁十字平面,修建在聖尼各老堂的舊址上。皮得羅·達·科爾託納則負責設計大圓穹頂、中殿拱壁以及內部裝飾。正門面由樞機主教設計。
聖安博及嘉祿堂
聖安博及嘉祿堂
梅迪奇山莊羅馬法國學院
站在聖三一教堂前面還可以望見遠處的梅迪奇山莊羅馬法國學院。梅迪奇山莊羅馬法國學院是拿破崙在1801年購買的別墅,現在每年向大概十五名國際學生提供藝術獎學金,以便在那裡研究藝術品。
梅迪奇山莊羅馬法國學院
破船噴泉
臺階下的「破船噴泉」是貝尼尼的父親彼得羅·貝尼尼的作品。
巴爾卡奇亞噴泉
新教堂
新教堂,又名小谷聖母,面前主要街道維託裡奧·埃馬努埃萊大街。1575年,教宗額我略十三世批准了由聖斐理·乃立創立的司鐸祈禱會,將該堂送給他們作為總堂。司鐸祈禱會是16世紀反宗教改革期間出現的許多新的宗教組織之一,
例如耶穌會、戴蒂尼會和巴爾納彼得會。Pier Donato Cesi 樞機及其家族幫助司鐸祈禱會重建了該堂。建築師是隆吉。中央走道完成於1577年,立面由Fausto Rughesi設計,完成於1605年。Cesi家族的紋章可在教堂內見到。教堂的平面遵循了耶穌教堂所確立的反宗教改革教堂的設計,單一的中央走道通向正祭臺,兩側為小堂。從門前的人身高比例,可以發現教堂有多宏偉。
新教堂
Ponte Vittorio Emanuele II
Ponte Vittorio Emanuele II是羅馬臺伯河的歷史橋梁,橋頭的雕塑非常漂亮,由埃尼奧.德.羅斯設計,於1911年完成,3拱橋,長108米,寬20米。
Ponte Vittorio Emanuele II
站在Ponte Vittorio Emanuele II橋上,通過雕塑可以看到遠處的聖天使城堡。
聖天使城堡
聖天使城堡(Castel Sant'Angelo)是羅馬的一座城堡,該建築位於臺伯河畔,鄰近教廷,聖天使城堡首先作為阻止西哥特人和東哥德人入侵的要塞,然後被當作監獄使用,最後改建成一座華麗的羅馬教皇宮殿。現在聖天使城堡已成為一座博物館,也成為當地的旅遊景點之一。
聖天使城堡
主堡為圓形、外圍呈多邊形的聖天使堡,是公元139年羅馬皇帝哈德連為自己和其後代皇帝所建的陵墓。
聖天使城堡
從聖天使橋上看聖天使城堡。
聖天使城堡
堡內的通道。堡內有專門收藏從羅馬到現在之武器的博物館。
聖天使城堡
聖天使城堡
聖天使城堡
6世紀,教皇Gregory一世在堡頂豎立持劍的大天使雕像,用以對抗當時流行的黑死病,這就是聖天使堡得名的由來。在天使堡又可以登高遠眺啦,真是滿足啊……
聖天使城堡
從聖天使堡還可以遠眺聖彼得大教堂。
聖天使城堡
同樣可以遠眺威尼斯廣場的emanuele二世紀念堂。
聖天使城堡
Ponte Principe Amedeo Savoia Aosta
遠處的是Ponte Principe Amedeo Savoia Aosta阿梅德奧王子橋建於1941~1942年,為3孔大理石拱橋。
Ponte Principe Amedeo Savoia Aosta
聖天使橋
聖天使堡前的聖天使橋,橋上立著各式精美雕刻,由貝爾尼尼設計的這座橋可說是巴洛克式裝飾藝術傑作。也稱為埃利奧橋(Ponte Elio)。阿德裡亞諾皇帝於公元134年建成。這座橋是古羅馬時代保存下來的最美一座大橋。全橋有7孔,中間5孔跨度約18米,建於7米高的橋墩上。只有中間的3孔橋洞沒有改動過,
還是公元130~134年建成的模樣。這座橋兩旁原來並無雕像,到了文藝復興時期,貝爾尼尼在橋兩旁立起了12座雕像,其中除了聖彼得和聖保羅外,其餘均為天使雕像。這些天使每人手裡拿著一件耶穌受刑時的刑具,其中大多數雕像是貝爾尼尼的徒弟按他的設計圖樣雕塑的,只有緊靠天使古堡的兩尊是貝爾尼尼親自雕刻的,這兩尊雕像原作已移到西班牙廣場附近的聖安德雷亞教堂保存,現在立在橋邊的兩尊是仿製品。
聖天使橋
聖天使橋
橋上精美雕塑。
Passetto di Borgo
聖天使城堡裡有一條秘密走道 (Passetto di Borgo),全長約 800米,直通官邸,供危急時逃生之用。
Passetto di Borgo
羅馬高等法院
這是羅馬高等法院,也叫正義宮。屋頂有駕著戰車和四匹戰馬的自由女神,中間是左手持法典、右手持劍的正義女神。建築由佩魯賈的建築師卡爾代裡尼設計,於19世紀末建成。頂端巨大的青銅戰車是巴勒莫雕塑家的作品。
羅馬高等法院
羅馬高等法院
靈魂淨化博物館
靈魂淨化博物館是一座由教堂改造的博物館。
靈魂淨化博物館
Ponte Cavour
Ponte Cavour加富爾橋始建於1891年,完成於1896年,由安傑羅.維斯科瓦裡設計建造,5共橋梁,長110米。
Ponte Cavour
Ponte Umberto I
Ponte Umberto I貝爾託一世橋始建於1885年,於1895年完成,是義大利建築家安傑羅.維克斯瓦裡設計建造,3宮橋梁,長105米,寬20米。義大利王國貝爾託一世和皇后出席此橋的竣工典禮。
Ponte Umberto I
Ponte Regina Margherita
Ponte Regina Margherita馬凱麗達皇后橋始建於1886年,完成於1891年,由安傑羅.維斯科瓦裡設計建造,3拱橋梁,長103米。
Ponte Regina Margherita
Chiesa di San Girolamo dei Croati
Chiesa di San Girolamo dei Croati克羅埃西亞的聖熱羅尼莫堂,克羅埃西亞從南斯拉夫獨立後改為現名。
Chiesa di San Girolamo dei Croati
和平祭壇
設計師:理察邁耶。超經典的現代建築入口,邁耶典型的白色塗料加石材和玻璃。旁邊的教堂是Chiesa di San Rocco教堂。
和平祭壇
人民廣場
人民廣場位於三條大路的交口,在鐵路時代以前,此處是旅行者抵達羅馬時首先看到的景色。廣場中央聳立著一根花崗巖埃及方尖碑,是奧古斯都皇帝徵服埃及後由該地搬過來的,原先作為馬西姆斯競技場的裝飾品。方尖碑是古羅馬十三座方尖碑之一,高24米,底座和橫向達36.50米。
人民廣場
人民聖母教堂
人民廣場北面的人民聖母教堂雖然外表普通,但卻收藏了大量的藝術珍品。人民聖母教堂是一座著名的聖奧古斯丁會教堂,最初建於1099年。1472-1477年,受西斯都四世命令重建。內部收藏有拉斐爾聖齊奧、濟安貝尼尼、卡拉瓦喬、亞歷山德羅阿爾加迪(Alessandro Algardi)、安德烈布萊德諾(Andrea)等人的作品。
奇蹟聖母堂
人民廣場的設計包含了廣場南端的兩個教堂,外觀相似,雙子教堂的名字由此而來。右側的是奇蹟聖母堂。奇蹟聖母堂始建於1675年,完成於1681年。其平面為圓形,優雅的18世紀鐘樓由Girolamo Theodoli設計,圓穹頂為八角形。內部有豐富的灰泥裝飾,作者是貝尼尼的學生拉吉(Antonio Raggi)。
Benedetto和Gastaldi樞機的紀念碑由豐塔納設計,他還設計了圓頂和燈。青銅半身像由Girolamo Lucenti完成。這座教堂得名於供奉於主祭臺上的顯靈聖母聖像。右側的第一座小堂供奉Bétharram聖母,得名於盧爾德附近的一個聖地,聖心會的發源地。這裡有皮埃爾-奧古斯特雷諾瓦的 Madonna at Bétharram 的複製品。
現在的教堂始建於1662年7月15日,完成於1675年,1679年增建。教堂開始由拉依納爾迪設計建造,後來由濟安貝尼尼修改,最後由豐塔納(Carlo Fontana)完成。外部的聖徒雕塑也由貝尼尼設計。內部呈橢圓形,圓穹頂為十二角形。1825年,這座教堂被封為次級聖殿。勝利之後聖母堂在祭臺左側的科爾納洛小堂,有貝爾尼尼的傑作《聖德雷莎的狂喜》(1646年)。
奇蹟聖母堂
聖山聖母堂
左側的教堂是聖山聖母堂。聖山聖母堂豎立在巴布伊諾街起點一同名教堂的遺址上,被加爾默羅會修士佔據。聖山是指以色列的迦密山。贊助人是Gerolamo Gastaldi樞機,現在的教堂始建於1662年7月15日,完成於1675年,1679年增建。教堂開始由拉依納爾迪設計建造,後來由濟安·貝尼尼修改,最後由豐塔納(Carlo Fontana)完成。
鐘樓是18世紀增建。外部的聖徒雕塑也由貝尼尼設計。內部呈橢圓形,圓穹頂為十二角形。1825年,這座教堂被封為次級聖殿。左側的第一座小堂是第二座小堂供奉,由拉依納爾迪設計,紀念1669年教宗克萊孟十一世封聖的加爾默羅會修女。天花板和祭臺畫《聖徒的奇蹟》(1685) 由Ludovico Gimignani所繪。
第三座小堂是cappella Montioni。Monitoni 家族委託豐塔納的學生Tommaso Mattei進行設計。祭臺畫《聖母子、聖方濟各和雅各伯》(1687)由Carlo Maratta完成。壁畫Assumption由Giuseppe Chiari所繪。祭臺上是Guelfo (1937–1997)的現代雕塑《藝術家的天使》。更衣所一度有Baciccia的壁畫。
聖所裝飾有 Filippo Carcani所繪的天使,並收藏有不可思議的15世紀祭臺畫《聖山聖母》,傳統認為由1名11歲女孩所畫。更衣所拱頂壁畫描繪天使和基督受難器具,祭臺畫Deposition的作者是Biagio Puccini。這兩座教堂界定了從人民廣場發出的所謂「三叉路」:從左面開始是:巴布伊諾街(Via del Babuino)、科爾索街和裡佩塔街(Via di Ripetta)。前兩條街被聖山聖母堂分開,而後兩條街被奇蹟聖母堂分開。
聖山聖母堂
廣場北面的石門是古羅馬的弗拉米尼亞大道通往羅馬的入口。1562年米開朗基羅按照教皇的指示設計改建後,稱為人民門(Porta del Popolo)
Porta del Popolo
Chiesa di Santa Maria in Traspontina
Chiesa di Santa Maria in Traspontina是一座靠近的天主教教堂。
Chiesa di Santa Maria in Traspontina
帕歐拉噴泉
帕歐拉噴泉修建在山上,在這裡享有羅馬的全景,噴泉建於1612年,但大理石是從公元前的寺廟中挑選出來的,設計是無可挑剔的,還啟發了羅馬最著名的特雷維噴泉的設計。
帕歐拉噴泉
臺伯河
臺伯河 ,又稱特韋雷河,是僅次于波河和阿迪傑河的義大利第三長河。源出亞平寧山脈富默奧洛山西坡,向南穿過一系列山峽和寬谷,流經羅馬後,於奧斯蒂亞附近注入地中海的第勒尼安海。全長405公裡。臺伯河上面的橋梁幾乎都是石拱橋,非常漂亮,比塞納河拱橋群不遑多讓。
臺伯河
Ponte Sisto
這是一座四跨的石拱橋,中墩上有一個圓孔,於1473~1479年間由教皇西斯託四世主持修建的,是在損壞了阿格裡帕橋的基礎上重建的。
Ponte Sisto
Ponte Sisto
Ponte Garibaldi
Ponte Garibaldi也是跨越臺伯河的兩跨石拱橋,建於1888年,是義大利建築家安傑羅維斯科瓦裡設計建造。原來中間金屬橋墩做支撐,形成兩個鐵拱。1953~1958年進行改造,將重心橋墩的技術結構包在鋼筋混凝土中。該橋全長120米,跨中非常薄,顯得非常輕盈。
Ponte Garibaldi
Ponte Garibaldi
Ponte Cestio
連接臺伯島的兩座石拱橋中的一座Ponte Cestio,建於公元前46年,3孔,比Ponte Fabricio略長。公元370年重建,1892年又用原材料重建了一次,所以功能完好,外形古色古香。
Ponte Cestio
Ponte Cestio
Ponte Fabricio
連接臺伯島的兩座石拱橋中的另一座Ponte Fabricio,建於公元前62年。橋下為兩大圓拱,中間基座上為一個小拱,既顯得通透靈巧,又節省了大量建築材料。為保護古橋,該橋已禁止機動車通行。這座橋又稱為「四頭橋」,是因為橋一側古欄杆的石柱上有一個由4個人頭組成的雕像。
Ponte Fabricio
斷橋
在臺伯島的南邊還有一座斷橋,原稱為埃米利奧橋(Ponte Emilio),始建於公元前241年,後於公元前179年重建,公元前142年完成。在奧古斯都統治下修復過(公元前12年),後多次損壞和修復。
斷橋
Ponte Palatino
Ponte Palatino帕拉蒂諾橋始建於1886年,完成於1891年。這座橋就在斷橋旁邊,寬18米,長155米。
Ponte Palatino
臺伯島
臺伯島是羅馬市內臺伯河彎曲處的一個船形河中小島,也是臺伯河流經羅馬河段唯一的一個島嶼。古代時期只有最嚴重的罪犯和傳染病患者被送到這裡關押,人們都避而遠之。島上建有一個教堂和一個醫療機構,建築與小島渾然一體。現今已沒有了過去的厄運,島上有許多酒吧、餐館,已然成了羅馬人休閒娛樂的好去處。
臺伯島
臺伯島
Basilica Di San Bartolomeo all'Isola
Basilica Di San Bartolomeo all'Isola是一座宗座聖殿、領銜教堂,位於臺伯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