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新冠疫情影響,日本上野動物園東京都臺東區6月12日面向無法入園的「粉絲」,為剛滿3歲的大熊貓「香香」舉辦在線慶生活動。
(圖截自上野動物園官方視頻)
日本人對大熊貓的狂野程度眾所周知,尤其是香香,在日本的號召力是絕對的「大勢愛豆」。香香第一次外出見遊客的時候,日本上野動物園抽號參觀,而且每個人參觀時間只有2分半。即使如此,開放當天仍早早就排起了1200人的長隊,各路「熊貓迷」們只為一睹香香芳容。
(截自日本共同社報導)
甚至香香快歸國的時候還有網友留言:
可以預想,若不是因為疫情,這場香香的生日一定人滿為患。從中可以窺見,疫情的嚴重程度以及給動物園帶來的經濟上的沉重打擊。
仿佛一夜之間,遊客全部消失。
然而遊客不來了,滿園的動物是不可能不吃飯的。很多動物園由於沒有收入和資金支持,出現「糧荒」,已是舉步維艱。
《紐約客》此前就有刊發報導,題目為《一些動物園和動物們或許撐不過疫情》。
1
經濟壓力巨大
據英國廣播公司報導,德國動物園關閉後,平均每家動物園每周的損失可能高達50萬歐元。新明斯特動物園的薇拉娜·卡斯帕裡則估計,今年春天新明斯特動物園的收入損失約為17.5萬歐元(約135萬人民幣)。
英國動物園也如是。雖然英國財政部已經制定了一項高達10萬英鎊(約90萬人民幣)資金的計劃幫助野生動植物園恢復,但這筆錢並沒有用到最苦苦掙扎的大型動物園上。
(截圖自英國切斯特動物園官方視頻)
維也納的美泉宮動物園是維也納的熱門景點,動物園負責人表示,動物園的資金還能勉強支撐,不過,4月1日,動物園要求其230名員工中的70%回家「休假」,為期三個月。
2
疫情導致的特殊境況
無法停工的行業
德國國家動物園協會表示,動物園與許多其他企業不同,不能進入 "冬眠期"以節省成本,動物們仍然需要每天餵養和照顧動物,而熱帶圈舍的溫度必須在20攝氏度以上。
工作人員卡裡帕斯說,一般情況下,如果動物園無法照料動物,動物會被轉移到其他動物園。但目前,德國乃至歐洲各地的動物園都在苦苦掙扎,這些動物沒有地方可去。
此外,體型也是一個問題。北極熊Vitus是新明斯特動物園的明星動物,也是德國所有動物園中最大的北極熊,身長超過3米半,食量也很驚人。因此德國的其他動物園也無法接收它。
(工作人員給Vitus餵食)
搶購導致糧荒
3月中旬,英國薩默塞特郡的Tropiquaria動物園園長莫伊瑟向社會求助稱,因為人類搶光了所有水果和蔬菜,一些動物們開始餓肚子了,如果情況持續下去,他們唯有被安樂死。
(BBC報導)
飼養員感染新冠,動物怎麼辦?
動物園管理員的另一個擔心就是自己的安危。施威林動物園園長Tim Schikorasaid對《世界報》說,如果他們也生病了,就沒有人照顧他們的動物了。「如果飼養員生病了,對動物們來說也會有更大的問題。」
3
逼不得已的下策
「
必要的話,必須對動物實施安樂死,
而不是讓它們挨餓。
」
自3月以來,英141個動物園和水族館都暫停營業,切斯特動物園近期稱到2020年底他們可能面臨2400萬英鎊(約2.1億人民幣)的債務,動物園或將永久關閉,園內的數百隻動物也將安樂死。
切斯特動物園發布了一則視頻,呼籲大家拯救他們的動物園。
同樣的抉擇也發生在德國新明斯特動物園。
卡斯帕裡稱:「我們已經列出了那些不得不首先要被宰殺的動物。」卡斯帕裡表示,殺害某些動物,使其他動物能夠生存是「令人不愉快的」艱難決定,是在萬不得已情況下的最後做法,但即使做出這樣令人心碎的決定也不能解決財務問題。她說,海豹和企鵝每天需要大量的新鮮的魚,「如果必要的話,我必須對動物實施安樂死,而不是讓它們挨餓」。
(每日郵報報導)
「
最糟糕的情況下,恐殺鹿餵虎。
」
印度尼西亞一家動物園因新冠疫情關門,面臨食物短缺危機,可能宰殺園內動物充作大型貓科動物的食物。
路透社5月22日報導,印尼萬隆動物園850隻動物當前進食量已低於以往水平,但仍可能在7月耗光食物。這家動物園正為「最糟糕情形」作準備,即宰殺一些動物餵養蘇門答臘虎、爪哇豹等動物。
按照為控制疫情而實施的封鎖措施,位於印尼第四大城市的萬隆動物園在3月23日關閉。該動物園通常每月能從遊客那裡賺取約12億印尼盾(約81744美元)的收入。
發言人蘇勒漢·西法希說,園內有大約30頭鹿,「我們辨別出多隻年老且無繁育能力的鹿,打算宰殺後用於救濟食肉動物,比如蘇門答臘虎、爪哇豹。」
西亞菲說,園內大型貓科動物如今隔天吃8公斤肉,比先前10公斤有所減少。園內每天食物需求為400多公斤水果和120公斤肉,如今依靠捐贈才讓動物得以存活。
按照西亞菲的說法,儘管園內每日食品供應依然符合動物最低健康標準,動物已「覺察」口糧供應量減少。一名紅毛猩猩飼養員說,這種瀕危靈長類動物進籠子摔東西,「吃完還想吃」。
印尼動物園協會協會估計,全國60家動物園中,大約92%的動物園餵養動物的食物只夠維持至5月底。
4
求助措施
印尼動物園協會已請求政府援助。
雖然德國政府針對疫情為小型企業發放了一筆緊急援助資金,但動物園卻不在受援助的行業之列。目前,德國國家動物園協會正在呼籲公眾捐款,同時呼籲政府提供價值1億歐元的援助,以支付照顧動物的費用。
現在也已經開始有人為幫助動物園經營行動了起來,公眾自發捐贈,幫助動物園渡過難關。在俄羅斯,有農業大學向動物園提供乾草、胡蘿蔔和甜菜等投餵動物的材料,還有一些小商店會送來其他蔬菜。
5
造成動物情感缺失
即使有些動物園還能夠堅持,疫情封園也導致了其他問題。
人流量因疫情驟降不僅讓這些習慣了和人類打交道的動物們感到寂寞和困惑,一些動物園管理者還警告說,這場危機給某些動物也造成了情感上的損失,因為它們不再像往常一樣受到公眾的關注。柏林動物園的菲琳·哈克邁斯特(Philine Hachmeister)說:「猿特別喜歡看人。」她表示海豹和鸚鵡也喜歡遊客,「對它們來說,現在真的很無聊」。
莫斯科動物園也表示,動物園中的兩隻大熊貓 「現在有些失落」,並且「已經開始更主動地接近每一個經過它們的圍欄的人」。
(莫斯科動物園大熊貓丁丁)
俄新社注意到了這一現象,刊文介紹了俄羅斯幾家動物園在疫情之下的現狀。
報導稱,據俄羅斯沃羅涅日動物園副園長伊娜·蘇博京娜介紹,隔離防疫措施實施前幾周,園裡的動物還都算表現得正常,不過它們很快就開始感到寂寞了。「據我們觀察,這些動物都盼望著工作人員到來,睜著一雙大眼睛四處張望,然後從圍欄最遠處向我們跑過來。尤其是猴子和老虎——遊客最愛的(動物)。」
葉卡捷琳堡「故事公園」動物園創始人拉裡奧諾娃也有同感:「它們已經習慣了被溫柔地撫摸。從馬到鴨子和鵝,都喜歡向我跑來。它們渴望有人陪伴。」
此外,列寧格勒動物園的新聞發言人米哈伊洛娃也注意到了這一現象。她拿園裡的羊駝和錦鯉舉例說,「羊駝不明白,人類都去哪了。隔離措施實施的第一天,它們走到柵欄前,伸出脖子四處尋找,然後又絕望地離開,分散在角落……園裡有個池子,裡面有很多錦鯉。以前遊客把手伸進去,它們就會遊過來。現在,這些錦鯉似乎也很困惑,不知道人類到底去哪了。」
- END -
來源:澎湃新聞、路透社、環球網、俄新社、搜狐網
編輯:Ky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