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反對高考取消英語的言論,至少有3點站不住腳

2020-12-12 毫米

最近關於英語重要性的討論比較熱烈,一些反對在高考中弱化英語地位的人,又把俞敏洪的言論搬出來,作為自己觀點的論據。

俞敏洪說:「高考取消英語,損失最大的是窮人家的孩子。」他的理由是,越有錢的家庭,越有條件校外「進補」,而貧困家庭的孩子可能學不起。

俞敏洪是做英語培訓起家的,重視英語可以理解。但其實他的這種說法,卻是站不住腳的。這個表述要成立,需建立在三個基礎之上:

英語是一門非常重要的、所有人都必須掌握的語言。不懂英語的人將失去很多機會。英語很難學。如果上述三點的結論為「否」,英語就只是一門興趣選修課,你願意「進補」與他人無關,並不影響到窮人家的孩子。

首先我承認,正如英語擁躉們所說的那樣,學好了英語,可以閱讀英文原著,可以看無字幕美劇,可以與外國人交流,可以學習西方的先進科技文化……

但是,這些真的是全國人民的剛性需求嗎?

唐太宗李世民認為佛經的微言大義很有價值,不但可以普渡眾生,還可以鞏固政權,於是派玄奘前往西天拜佛求經。玄奘不負所托,歷盡千辛苦,取來真經,譯成漢文,佛教遂在東土發揚光大。

按俞敏洪的說法,唐王是不是應該把全國人民都派到印度去取經,去學梵文?

英語是世界通用語言,確實很重要。任何一個國家,在語言方面,必須與世界無障礙溝通,於國家而言,這也確實是剛性需求。

但解決這個需求,並不需要全民學英語,只需一部分人掌握英語即可。就如唐王朝推崇佛教,並不需要全民學梵文是一個道理。

現階段,不懂英語確實會失去很多就業機會,但這並不是英語的不可替代性決定的,而是人為設限。

比如前些年才取消的職稱英語,對絕大多數基層工作者來說,有什麼意義?最大的作用,不過是劃條線,刷掉一部分競爭職稱的人而已。

即使是在國內的外資企業工作,也未必一定要掌握英語。

打個比方,城裡人去了鄉下,鄉下人都迎合著他說城裡話。而鄉下人去了城裡,城裡人照舊說城裡話,不會遷就鄉下人說鄉下話。

究其根源,是鄉下人的自卑心理,和城裡人的優越感使然。

外資企業來咱中國做生意,天經地義該他們學好中國話來適應我們,而不是我們學好英語去迎合他們。

現在有些在外資企業的中國員工,竟至以中文說的蹩腳、英文說得流利為榮;以漢字寫得醜、英文寫得流暢為時尚。哪有半點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

絕大多數中國人,終其一生,足跡不會踏出國門。即使有機會出國,也不過是短暫旅行,用得上英語的機會並不多。我們不能因存在這樣的可能性,就從小學到大學,花16年的時間成本和不菲的金錢成本,去學一門很可能是屠龍之技的外語。

寫到這裡,估計會有人反駁:你怎麼知道自己將來用不上英語,萬一用得上呢?

這個很簡單,到了大學階段,與英語相關的專業,開設英語課程就可以了。我們的大學,已經開設了世界上各個語種的課程,培養出來的人才,可以與世界各國無障礙溝通。為什麼單單英語要學16年?英語是世界上最難掌握的語言嗎?肯定不是,否則英語不可能成為世界通用語言。

結論:

英語很重要,但不是人人需要學;所謂不懂英語的人會失去很多機會,完全是個偽命題;英語並不難學,如果確實需要,大學階段再學也不遲。

相關焦點

  • 鄭強否定「過度」學英語,俞敏洪「反對」,英語真被「誇大」了嗎
    因此,就有了對立方的出現,俞敏洪便是這一方的代表人物之一。首先,大家會以為俞敏洪是新東方的創始人,他不贊成鄭強的觀點是考慮到其商業利益。平心而論,並不排除這一可能,但細想一番可以感覺出這一原因的成分並不大。俞敏洪對是否應取消學英語,表示高考取消英語,是倉促且魯莽的表現。
  • 俞敏洪:建議高考英語難度比重「雙下降」
    全國政協委員、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董事長俞敏洪:建議高考英語難度比重「雙下降」教育均衡要做到多校間資源雙向流動 俞敏洪表示,中國教育面臨的最大問題還是教育均衡的問題。他舉例,北京、上海等地區教育資源明顯非常集中,但邊遠地區教育資源非常匱乏。
  • 俞敏洪:高考不考英語,窮人家孩子損失最大!網友:睜眼說瞎話!
    近日,某位人大代表對於「高考要不要考英語?」發表了自己的觀點,大致的觀點就是「建議取消英語成為必考科目,變為選修科目」。而我們的知名教育培訓機構的老總俞敏洪先生,在看到這位人大代表的此番言論之後,立馬說出了這樣一句話:「高考不考英語,損失最大的是窮人家孩子!」而不少網友再看到俞總的此番言論之後,給出了這樣的觀點:「睜眼說瞎話」!
  • 高速公路換掉28萬塊「中英文混搭」指示牌,高考取消英語再被熱議
    更有網友指出,這是我們文化自信的表現!說到文化自信,不得不讓我們提起「英語是否應該踢出高考」的問題,這個問題爭論已久,支持的聲音和反對的聲音都有。而當前我國高考中,英語跟數學、語文同等重要,都是必考科目,大部分地區分值都是150分,可以說如果一個考生如果英語成績不好,不管他學的是理科還是文科,都難以取得特別高的分數,英語高考成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英語真的有這麼重要嗎?高考該不該取消呢?
  • 高考取消英語,這是人大代表李光宇在二會的建議,或將成為現實
    高考是否應該取消英語,這個話題由來已久,也一直爭論不休。近日,人大代表李光宇在二會上提議,高考取消英語。原因是全國中小學生每年在英語上花費的時間實在太多,而且投入大量精力,最終效果並不明顯,不僅不能交流,甚至連最簡單的語法都搞不清。
  • 認識自我,接受失敗,假如俞敏洪高考前聽信了劉瑜教授的話會怎樣
    二、試想俞敏洪在高考前聽信了劉教授的話會怎樣看了劉教授舉的例子,感覺她說的就是俞敏洪高考前的狀態,讓我們一起看下俞敏洪的高考情況。1978年 高考英語考了33分 他的目標院校常熟師專要求至少38分1979年 高考英語考了55分 他的目標院校常熟師專要求至少60分1979年 高考英語考了95分 已超過錄取線7分的成績進入北京大學(二)
  • 高速公路指示牌去掉英文,車主們拍手稱快,英語踢出高考聲音再起
    更有網友指出,這是我們文化自信的表現! 說到文化自信,不得不讓我們提起「英語是否應該踢出高考」的問題,這個問題爭論已久,支持的聲音和反對的聲音都有。我們首先來看看其他國家的做法:
  • 今年日本高考取消英語,我們是否跟進?「3+3」高考制度亮點更多
    據日本媒體報導,日本文部科學省決定今年實施高考改革新方案,2020年起取消英語科目考試。插圖:2020年起日本高考取消英語此消息一出,一石激起千層浪,有贊成有反對。改革就是摸著石頭過河,我們必須要了解日本高考取消英語的改革初衷。
  • 俞敏洪:取消英語,對普通家庭更是災難:看看華二中學廣告就知道
    有網友認為:英語交流可以使用交流翻譯軟體,專業的交流可以留給專業的英語人才,離開學校以後,大部分人一輩子用不到英語,所以可以不學英語。這種說法其實存在偏誤。3、不學英語,孩子之間的差距會更大俞敏洪提出,英語踢出高考,窮人和富人的階級差距將更加難以逾越,對普通家庭更是災難。這句話有道理:當大公司在招聘時硬性要求英語的時候,懂英語的人將獲得更多的機會,不懂英語的人會失去機會,人與人的差距會更大。
  • 日本高考將取消英語、中國英語一年兩考,英語扮演怎樣的角色?
    因為疫情的發生,引發了大家對我們高考改革的思考,很多人在呼籲強化物化生學科的同時,建議降低英語學科的分值,甚至提出要取消高考英語。但是,現實的情況是,英語的地位在新高考中被提高,一個重要的表現就是英語高考由一次變成了兩次。
  • 2020年高考英語為什麼不能取消,我總結了3點
    關於高考應不應該取消英語科目這個問題,基本上每年都會受到很多人的議論,尤其每年臨近高考的時候,很多人也對這個高考制度的改革方面進行了很多的反思。但是為什麼不能取消,我總結了一下3點一.不能因為你學不好英語就覺得英語沒有意義從我一個朋友的經歷來看,多年來的學習經歷來看,英語科目對於普通學生的這種升學而言是非常重要的。英語能力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我們受過高等教育的一個重要成績。一方面對於個人的日常專業學習也好,擇業也好,另一方面對於自己的一種學術事業的開拓或者說對於相關信息的獲取方面也都是非常重要的。
  • 俞敏洪談英語學習:只要國外教育不封閉,出國留學應首選美英兩國
    且不論這樣做是否合適,但是想要出國留學的孩子,至少要能夠在外交流的本事,否則出國別說上課難以溝通,就是在國外生活都會有不少的麻煩。而俞敏洪在談話中提到了留學首先美英兩國,眾所周知,這兩個國家使用的正是英語。
  • 那年高考,馬雲數學得了1分,俞敏洪第2次落榜,劉強東背著茶葉蛋去了...
    如今,每年有近千萬考生湧入考場,用十數年寒窗苦讀得來的知識,去爭取求學的機會。但每年僅僅有不足一半的考生,進入本科院校就讀。回顧歷史則會發現,無論高考成功與否,都能在人生的道路上披荊斬棘。熱愛英語,高考兩次落榜的人,不只有馬雲,還有締造中國創業神話的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1976年,俞敏洪14歲,初中畢業。
  • 浙大教授鄭強:建議把英語踢出高考,浪費中國年輕人的大好時光
    英語要踢出高考?新東方俞敏洪和鄭強教授觀點相斥,大家支持誰 推薦語:英語並不是中國人的母語,但是中國相當重視英語,英語的地位一直和數學,語文並駕齊驅。
  • 俄羅斯取消英語,正式將漢語列入「高考」,我國是否取消英語高考
    而近期,俄羅斯當局更是宣布將"取消"英語考試,正式將漢語納入"俄羅斯"高考,並且鼓勵人們學習漢語。其實,不止是在俄羅斯,在世界上很多國家,早已掀起了漢語學習熱潮,國外學習使用漢語的人數已經超過一億。例如,英國,西班牙,義大利等國家,就在國內開設諸多孔子學院。這也讓我們開始相信,"全世界都在說中國話,孔夫子的話越來越國際化"不僅只是一句歌詞,而是正在變成現實。
  • 英語高考「廢」PK「保」的爭辯愈發激烈,兩派論辯你支持哪方?
    關於英語高考該「廢」還是該「保」的問題,已經在不知不覺當中,形成了比較誇張的兩波聲音,「保英」和「廢英」兩波爭辯也愈發激烈,在這兩波爭辯裡還有大名鼎鼎的人物作為領頭代表,就拿我們所知的網紅鄭強教授,和新東方老總俞敏洪二位大人物來說,他們二人在「保英」和「廢英」兩波爭辯裡,也具有極高的社會影響力
  • 「取消英語」或「將英語調整為副課」,為什麼很多人極力反對?
    為什麼很多人極力反對「取消英語」或者「將英語調整為副課」?大致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幾個: 第一、在全球化大背景下,英語依然是世界通用語言 近年來,關於取消英語的呼聲此消彼長。
  • 從17年提出取消高考英語,到20年提出提高漢語權重分,你會支持麼
    反對觀點分析二:如果把英語高考考試取消了,自費學英語的成本將更高。取消之後,有錢人能學英語,窮孩子學英語的權利都沒有了。反對觀點分析三:是英語實際上在現今社會擁有一條巨大的產業鏈條,一旦高考取消英語考試,老百姓對英語的重視程度會減弱,整條產業鏈必將遭受非常大的損失,也就是動了某些人利益的蛋糕。
  • 俞敏洪考大學英語只考33分,通過幾年努力終於上了北大,優秀
    ——俞敏洪 1.北大才子俞敏洪第一次落榜 俞敏洪曾經講過個人的一段經歷,他的中小學時代趕上「四人幫」時期,於是什麼書本知識都沒學習,每天都是跟貧下中農打交道。後來,1978年恢復高考,他就一邊幹農活一邊複習考試,複習了10個月左右,俞敏洪參加了1978年的高考。
  • 提起英語,你的心會痛嗎?
    日前,全國人大代表李光宇提出了這樣一個建議,引發了全民熱議:建議高考取消英語科目  除了建議高考取消英語科目,李光宇還提議把中小學生的英語必修課改為選修課。  面對這個充滿爭議的建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其中,有一部分網友對此是表示贊同的。  因為回想過去的學習生涯,英語給人帶來的「苦難」實在是太多刻骨銘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