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記:一座青山抱古城,一灣沱水繞城過,一條紅紅石板街,一排小巧吊腳樓,一道風雨古長城,一座滄桑古城堡。——鳳凰古城
曾經嚮往杭州西湖的溫婉,「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嚮往蔚藍大海的壯闊,「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也曾嚮往巍巍青山的豪邁,自有「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氣度。但屹立於心中數年不倒的依舊是那古樸純真的苗家小寨——古城鳳凰。紐西蘭作家路易·艾黎曾說「中國有兩座美麗的小城......」這其中一座就是鳳凰——古樸悠遠的湘西古城。
為它,似乎我已等待千年。於是在這個炎炎夏日,我背起行囊走進了心中的那一方淨土。
一
「青青石板路,悠悠古樓牆。」來到鳳凰的第一站便是那條讓我魂牽夢繞的「紅紅石板街」。清晨起來,踏上這條由於歲月的滄桑,已褪成了青色的紅色砂巖鋪就的石板長路,兩旁是古樸的住家和店鋪,漸漸明媚的陽光把石板街照得一片明亮,閃著光,卻更顯得店鋪裡黑黢黢的了。
太陽慢慢升起來了,沱江醒了,石板街上也穿梭著形形色色的人,身邊經過了一行背著畫板的行人,畫板上的水彩還沒有幹透,靜靜流淌的沱江上有著一葉扁舟舟上站著一個苗家姑娘,也許她在歌唱;蒼茫的群山映襯著江邊古色古香的吊腳樓,還有那一排排的大紅燈籠,一帶綠水繞山,碧波蕩漾,只看那畫板,心已是一片陶醉了。
幾個苗族少女迎面而來,頭上花枝繁茂的銀飾和胸前的佩飾一路叮噹作響,經不起誘惑,自己也身著苗服,伴著那一聲清脆的「咔嚓」聲,在這條紅紅石板街上留下了永久的紀念。
二
古城鳳凰的母親河——沱江河則是鳳凰之遊的第二站。一灣沱水蜿蜒繞城,兩旁絕壁巍峨,江中排筏點滄,站在小小的竹排上依流而下,頓時想起一句歌詞來:「小小竹排江中遊,巍巍青山兩岸走」。閉上眼睛,清新溼潤的空氣混著一絲竹子的氣息撲面而來,雖在鳳凰,卻像起了曾也一樣矗立於船頭,衣袂飄飄,發出「朝發白帝城」感慨的詩仙李白「朝辭白帝彩雲間,千裡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一彎虹橋屹立於沱江之上,既工整規矩又不失精巧雅致,既宏偉挺拔又不乏俊秀神韻,清清朗朗,古色古香,與絲綢般的江水交疊在一起,如詩般酣暢婉轉,如畫般意境悠遠。穿過虹橋,一幅江南水鄉的畫卷便展現於前,一種遠離塵世的感覺便油然而生。
三
北有萬裡長城,南有苗疆萬裡牆。碉堡、炮臺、邊牆、將軍墓訴說了一個個硝煙瀰漫的故事;還有沈從文故居,一篇《邊城》讓我們開始熟悉這座邊城鳳凰......
蘇軾曾說「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我要說「只在鳳凰五六日,不辭長作鳳凰人」,只可惜「那噠噠的馬蹄是個美麗的錯誤,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
短短的幾天假日如白駒過隙,但身心卻已如鳳凰涅槃,早換了另一種心境,藍天白雲紅花綠草,一身的疲憊也被沱江水衝了去。當鳳凰的吊腳樓,紅紅的石板街,蒼翠的沱水還有那苗疆萬裡牆依舊在腦海裡面蕩漾之時,我已要踏上歸途,在踏上歸途的那一刻,腦中浮現了一句樸樹的歌詞「不虛此行啊,不虛此行啊」 ......
石板橋
苗族少女
航拍鳳凰古城
沱江水